《最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才子-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景王的背影,嘉靖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景王,孝顺倒是孝顺,可惜实在太笨,说起话来也不过大脑,想什么说什么,又性格暴戾。就其才具而言,只怕连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都比不上。你想争太子位,朕难道不知道吗?其实,为了朝局,本应该让你回湖北就范的。可朕年纪也大了,孤苦一人,身边也需要有一个知冷知热的。普通百姓老,身边儿孙绕膝,朕要流个儿子在身边送终,难道不可以吗?

想到这里,嘉靖心情有些低落。

顿时萧瑟起来,胸口有一股热气涌上来,忍不住低声咳嗽。

吴节见皇帝情绪不高,忙走上前去,用手拍着他的背心,道:“陛下,臣穷奢极欲,给陛下面上抹黑,死罪,死罪!还请万岁责罚。”

“抹黑,抹什么黑?”嘉靖一看到吴节,心中有高兴起来:“你这次去东南剿灭倭寇,领的是朕的旨意。嘿嘿,胡宗宪在东南带了这么多年兵,糜费千万,却打了个不胜不败。你一去,就打个河清海晏。别人见了,都会说朕知人识人。吴卿你却是大大地替朕长了脸了又何罪之有?”

等到吴节将手收了回去,嘉靖站起身来,情绪突然高涨:“戚继光在东南连战连胜,缴获必定不少,又收了一年多厘金,富得很。他要替你买宅子,你收着就是,也不须还他钱。”

嘉靖突然冷笑一声:“别人说什么,吴节你也别管,难道做忠臣的就活该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反倒是做奸臣,却享尽荣华富贵,世界上哪有这种道理?大胆收着就是,过得几日,御吏台免不得有人要上折子弹劾你,朕到时候留中就是了。”

吴节大喜:“臣,谢主隆恩。”

嘉靖:“军队那群人富得很,敲他们一点也是应该。戚继光的孝心,朕已经知道了,你告诉他,用不着使这种弯弯拐拐的手段来讨朕的好。你不还他的钱,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吧。”

吴节笑起来:“听说陛下正在修宫观,还缺些钱,臣是知道的,戚继光手头还有几十万银子。这就写信过去再敲他的竹杠,让他给陛下的内藏府送点钱过来。”

嘉靖横了吴节一眼:“朕会要大臣自掏腰包吗,如此一来,岂不是大大的昏君?”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吴节:“陛下乃是当世尧舜。”看起来,皇帝是真的缺钱,倒不妨让戚继光赞助一点,也算是帮戚将军一个忙,让皇帝知道有这么个人。

据吴节所知道,在嘉靖死后,戚继光宦海沉浮多年,后来因为攀附上了张居正,这才得到重用,被调去大同任总兵官,负责对蒙古作战。

他在大同十多年,战功赫赫,边界平靖。

既然如此,何不让他早些上位。

这事吴节想过,如果有机会,不妨将戚继光安置在辽东,大同就没必要去了,去了也没什么意义。

有明一朝,除了土木堡之战,而后,对蒙古作战,虽然有有败绩,却也是胜多负少。而且,嘉靖以后,蒙古式威,对明朝已经算不上一种威胁。

倒是东北的女真正在崛起,如今,除了吴节,却没有人知道明朝最终亡与女真人之手。

现在是公元一五六五年,明朝灭亡于公元一六二七年。也就是说,还有六十二年的光景。

吴节今年才二十出头,以他的身体,再活六十二年还是有可能的。就算活不了那么长,强儿和凝儿他们肯定会活到那个时代。到时候,国破家亡,即便如今有天大富贵,也是转眼空花。

一想到这个情形,吴节就不寒而栗。

如今,是该做准备的时候了。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女真刚开始的时候力量并不强大,不过是几十个松散的部落组织。

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发端于努尔哈赤。

是清太祖捏合了整个女真部落,形成一个稳固而团结的军事团体,并不断对明朝发起挑战,在战争中逐步壮大的结果。

其实,吴节也想过干脆派人将努尔哈赤找出来,一刀杀了痛快。

可转念一想,人海茫茫,要去遥远的辽东找这么一个人,难度不小。况且,努尔哈赤生于一五五九年,现在也不过才六岁,对一个孩子,他也下不了手。

再说,如今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还很弱小,并没有力量统一女真。

其实,他之所以壮大,并整合整个女真,还真靠了辽东总兵李成梁这个混蛋。

万历二年,明朝叛将清太祖的外曾祖父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大举犯扰辽阳、沈阳。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斩首一千余级。此役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被俘,为李成梁收留,充当仆役。

如果李成梁当时杀了努尔哈赤,接下来也没清朝屁事了,就因为他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关系不错,这才刀下留情。

万历十一年二月,李成梁再度发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死于这次战斗。塔克世虽属王杲一系,但已归附李成梁,却因此战死,实为成梁与尼堪外兰故意为之,努尔哈赤极为不满:“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为辞?”成梁自知理亏,将塔克世的土地、人马等送给努尔哈赤,令让他承袭都督指挥衔,以为补偿。努尔哈赤后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欲为报父祖之仇为借口叛明“七大恨”之一。

可以说,清太祖起家的资本都是从李成梁手中得来的。

明朝之亡,其实亡于李成梁。

否则,即便李自成再厉害,南明占据江南膏腴之地,休养生息,徐位之图。李自成手下的流寇部队未必有能力南下。况且,在失去了乡绅和地主的支持后,后期的李自成军队根本就没有争夺天下的力量。



第四百四十四章提议

李自成之乱,不管是叛逆还是所谓的起义,严格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内患,中华民族也不会亡于异族之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人应该是民族的罪人。

不过,闯军作乱同明朝末年天灾频发,中央财政崩溃,国家无力赈济有莫大关系。

对于改善国家财政这一点,吴节还是有极大的信心的。目前,最佳手段就是采用张居正的一条鞭发,实行银本位制度,实行数据化管理。这一点,可以让张居正去做,他也有这个能力。

至于鼓励经商,对外贸易,那是下一步的话。

反正,办法有很多种。

可对辽东,却不能等,必须将大变的萌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让戚继光去辽东,以他的性子,自然不会对将来的女真人手下无情,自然也没有努尔哈赤的事了。

如今的关键是先一步将李成梁从辽东总兵官的位置上搬下来。

尽情地让蝴蝶的翅膀将真实的历史修改得面目全非。

今天见着嘉靖,见嘉靖的精神好象不太好。

作为翰林院编纂,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吴节索性走到案前拿起皇帝批阅的折子看起来,算是提前熟悉业务。

大半年没回京城,政务上很多事他都还显得有些陌生,一边看着折子,脑子里就不住地转动,想着该如何将这事同皇帝提起。

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时辰。

嘉靖先前走火入魔,也不耐烦奏折,就又盘膝坐在蒲团上养气。

等到晚饭时,他的精神总算好了起来。

不断有奏报从司礼监转过来,吴节留了个心眼。特意吩咐送折子的秉笔太监将辽东那边的折子送来。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到机会。

那秉笔太监同吴节本就熟悉,这又是吴节本职工作,自然是十分配合。可表情却显得诡异。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约是看到皇帝就在身边,却不便多说。

吴节心中奇怪。也想不出一个端倪,就静下心看了起来,这一看,还真找到一份关于李成梁的公文。

是辽东巡抚的折子,说是李成梁在对蒙古作战中屡屡立战功,愿保举他袭其父的铁岭卫指挥佥事一职,并任险山参将实职。

吴节一看,恍然大悟性,他本以为李成梁如今怎么说也该是个总兵级的高级军官。却不想地位如此低微,要将他调开,倒也容易。只需同兵部打声招呼。兵部的郎官们怎么说也会给自己一个面子。

如今的李成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官。如果这次能够顺利地做到险山参将一职,以他的勇武。必然大放光芒。

当然,吴节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没有李成梁,女真也不会有壮大的机会。

当然,如果派其他人去镇守辽东,吴节还是不太放心。未来的辽东必将军是一个大战场,除了蒙古和女真,还得出兵朝鲜对日作战,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员虎将镇守。

还是让戚继光过去让人放心,老戚的手下英勇善战,只要让那全人在东北扎根下来,形成一个势力庞大的军事集团,女真也就翻不了天。

戚继光现在不过是福建的总兵官,倭寇被剿灭之后,也没什么仗可打。接下来,就该裁撤,移镇了。

辽东可是一个大镇,九边兵军,地位可比内地的守备军高太多了,让他去东北做土皇帝,不断老戚愿意,他手下人也会高兴得很。

说句难听的话,戚继光如今在福建也就是一个高级军官,可一到辽东,那就是军阀。

现在的李成梁不过是一个小人物,根本就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接到辽东巡抚的折子,内阁照例出了处理意见:“可,转司礼监。”

司礼监的处理意见也很简单:“准。”

吴节拿起折子看了半天,然后走到嘉靖身边:“陛下,这份折子倒是可以看一看,这个李成梁倒是一个英勇善战之人,如今历练上几年,未必不是一员虎将。”

他倒是先赞扬起这人来。

嘉靖接过折子看了一眼:“吴爱卿也知道这人,此人是高丽内附之人,倒有几分蛮气。本来,他早就应该袭这个铁岭佥事一职的,估计是朝中没人,被压了许多年。如今既然有战功,倒也准了。”

吴节:“陛下,臣觉得,辽东那边也没什么战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如将他放在大同镇军中磨练。宣大军出良将,让他去那里也好。”

“好诗句,卿真是出口成诗啊!”嘉靖眼睛一亮,赞了一声:“可,批红吧。”

吴节心中一松,提起笔将李成梁发配去了大同,任朔州参将。

朔州可是大地方,比起那个没人知道的什么险山不知道好了多少。打个比方,就好象现代社会的西藏某县的县长和内地的县长,虽然都是正处,可区别却大了去。

想必李成梁也会喜极而泣,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却也不亏他。

批红之后,吴节又将话题转到戚继光头上,装出一副很随意的语气,说道:“陛下,臣从福建回京之后,戚继光将军还托臣一件事情,想让臣替他在京城走走门子。”

嘉靖表情严肃起来:“走门子,他戚继光要走什么门子?”

吴节笑道:“不过是想换个地方,戚继光说,福建倭乱已平,虽有残部作乱,可有谭纶大人在,倭寇也翻不了天。如今之计,安抚甚于剿灭,政治高于军事。再留大军在福建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如今厘金已废,国家养着这么一支军队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就想请臣给他运动一下,看能不能找个好的差事,最好能够回北京来做官,享几年清富。臣当时就道,官员任免乃是国之重器,自有万岁爷一言而绝,我们做臣子的,等着陛下的恩典就是了。”

嘉靖的面色缓和起来:“吴卿倒是个忠臣,不过,国家再留那么一支大军在福建也是没有必要,不若裁撤了。朕也想过这个事情,戚继光不是能打仗吗,就调他去大同做总兵官好了。”

吴节:“戚继光的台州军训练不易,乃是少有的虎贲之师,这么解散了,却是可惜。”

嘉靖沉吟起来。

吴节接着道:“陛下,何不将戚继光的台州军移镇去东北。这支军队训练不易,必须保留,可若让戚继光带着部属去大同,新人旧人必然有冲突,却是麻烦。不如保留建制,统统发排去东北。东北那地方地广人稀,也需移民实边。有戚继光这支军队在,一旦蒙古俺答有移同。台州军就可以与宣、大军东西对进,对蒙古保持钳形攻势。”

“好!”嘉靖猛地提起如意在玉罄上敲了一下,对走进来的太监道:“今天内阁是谁在值守?”

“回万岁爷的话,徐阁老和张、高两位阁老都在。”

嘉靖:“传他们过来。”



第四百四十五章定调子

吴节也没想到内阁的三大阁相都在西苑值房,心中未免有些疑惑。

自从嘉靖于二十年前将办公地点转移到西苑,再不上朝之后,为了与他配合。内阁、司礼监都在这里设了值房,平日间都会有一个阁臣值守。

因此,西苑也成为大明王朝事实上的中枢核心要地。

这一规矩一直延续下去,不但明朝后来的几个皇帝都在这里办公。到清朝时,满清皇帝也都住在这里。到现代社会,更是成为大名鼎鼎的中南海。

像今天这种三大阁臣同时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