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影巨匠-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关系,但偏偏下一秒他又如同游魂一般冒了出来,让紧绷的局面放缓下来;阿炮那种无奈而错杂的情绪之中却带着一丝莫名的坚定,挣扎、纠结、恐惧、犹豫之后的退缩,却显得如此平静,仅仅只是一个镜头,却胜过千言万语。

    那种细致入微的变化很难寻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形容,但却可以明显感觉整个氛围、整个感觉、整个意境都截然不同了,只有真正站在现场,才能感受到那种……神乎其神的变化。

    如果在一个月之前——仅仅只是十五分钟之前,有人告诉哈维尔,表演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艺术,他会扑哧一下忍不住笑起来的。不是因为他不赞同,他知道表演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他觉得这种形容方式着实太过虚无缈缥了,听起来就像是骗子一般,就好像画家的灵感、女人的直觉和胖子的味觉。

    可是现在……哈维尔只觉得满脑子都是思绪在翻涌,却愣是无法表达出来。

    即使亲眼见证了这一切,哈维尔还是觉得太过不可思议,彷佛什么都没变,却又彷佛什么都变了。哈维尔当然不会认为,眼前就是一群表演天才,他们在短短的十五分钟休息时间就融会贯通了,他清楚地知道,带来如此变化的人是兰斯。

    这才是最为神奇的地方!

    难道所有的导演都拥有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吗?哈维尔突然就对电影工业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

    “卡!”兰斯的声音传了过来,整个片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齐刷刷地朝兰斯投去了视线,然后就听兰斯说到,“下一场戏。”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片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海登和阿尔伯特两个人甚至还欢呼了起来,惹得站在旁边的珀西直接附赠了一个白眼。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那紧绷的气氛无形之中就化解了许多。

    阿尔伯特随即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下一场戏依旧在这个房间里拍摄,但却需要一大堆道具和群众演员——因为他们准备拍摄制作大/麻、包装白/粉的真实过程;海登也紧接着忙碌了起来,“没有戏份的人出去,都出去,接下来要拍近景和特写,闲杂人等都出去休息。”

    哈维尔向马丁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快步走到了兰斯的身边,“抱歉,兰斯,我现在可以和你简短谈一谈吗?”

    “说!”兰斯的回答简单利落,然后自顾自地在口袋里掏了掏,发现掏出来的是香烟,犹豫了一下,又放了回去,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拿出了一块黑巧克力,拨开包装放进了嘴巴里。

    哈维尔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谈话模式,似乎主动权永远都掌握在兰斯手中的模式,“你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演员?”兰斯愣了愣,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哈维尔连忙解释到,“我是说,你长得如此帅气,对表演又有自己的领悟,你绝对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

    兰斯眉毛轻轻往上挑了挑,“是这样的,你身体如此健康,你又如此擅长处理紧急事件,你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军官呢?”这一句反驳让哈维尔直接噎住了,兰斯嘴角微微往上一勾,“又或者是应/召/男/郎。”

    哈维尔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你知道我的意思,我相信,好莱坞肯定有数不胜数的经纪人,迫切地希望和你签约,让你成为一名演员,也许……第二个哈里森-福特?”

    兰斯轻笑了一下,抛下了一句话就转身过去和阿尔伯特讨论接下来的工作了。

    “我知道。”

 053 一场梦魇

    “上帝之城”杀青的时候,南半球的十月已经悄然走完,兰斯抵达里约热内卢的时候还踩着冬天的尾巴,但离开时,炎炎夏日的脚步已经在驱逐那懒散的步伐了。

    转眼之间,兰斯就在里约热内卢停留了将近五个月时间。虽然一开始就预料到了“上帝之城”的拍摄会十分艰难,但真实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兰斯的预期,甚至失去了控制。即使有了唐纳德的帮忙,拍摄依旧战战兢兢、磕磕绊绊。

    伴随着拍摄的推进,上帝之城附近的黑帮越来越躁动不安,特别是“巴西环球报”的系列报道,几乎将巴西全国的视线都集中了过来,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收缩政策,尽可能收敛自己的行踪,避免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被抓住现行,那么事情就难以收场了。所以,贫民窟周围的各大黑帮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有的人支持剧组的拍摄,展示真实的面貌;有的人则希望将剧组驱除出去,恢复以往的秩序。

    大势力之间的牵制和紧绷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偷鸡曼/努/尔虽然站在了“上帝之城”这一边,成为了剧组的最大保护力量,但面对其他势力的咄咄逼人,曼/努/尔也有些自顾不暇,他必须打起精神来与对方周旋,甚至是火拼。

    在十月份,先后爆发了两场大规模的枪械火拼,导致剧组不得不彻底停摆。最后还是顾忌新闻媒体所引导的舆论力量,他们才暂时停火,剧组这才有机会把所有工作继续下去。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比起大势力来说,真正烦不胜烦的是零散势力的不间断骚扰。

    其实所谓的“零散势力”根本就称不上势力,可能就是十几个孩子聚集在一起,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可能是几个贫苦家庭的顶梁柱,为了生计铤而走险,做一些非法勾当。这些势力没有定性,也没有固定的班底,同时也不受偷鸡曼/努/尔这样的大势力控制,所以他们的出现,具有突然性、机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即使想要防备,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这些零散势力显然是瞄准了“上帝之城”,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库,只要手头短缺时,就可以打劫一番,然后很快就会解决自己的困境。所以,“上帝之城”就像是方圆十里之内唯一一片花园,几乎所有蜜蜂和蝴蝶都蜂拥过来这里采蜜。

    但事实就是,“上帝之城”剧组自己也穷的叮当响。三百万的预算很快就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而且这笔预算之中还包括了后续的宣传费用——换而言之,如果在里约热内卢就超支,那么之后的计划在找到新的投资之前都必须停摆了。

    迫不得已之下,兰斯只能和曼/努/尔再次商量好,打破了此前签署的协议,把每天固定的拍摄规程全部打乱,随即更换拍摄场地,随时更换拍摄时间和地点,甚至更换了交通工具,甚至有时候会在拍摄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就集体搬着器材转移阵地,继续拍摄。

    这一切变动让拍摄难度几乎翻了一倍,每一天剧组都好像打游击战一般,和那些零散势力玩捉迷藏。雪上加霜的是,时不时就会碰到那些大势力的围堵,动不动就是亮枪亮刀的胁迫,整个拍摄过程完全就是在刀尖上狂舞。

    即使有警方的全面警戒,拍摄过程还是让人心惊胆战。当兰斯宣布“杀青”时,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在欢呼庆祝着,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拍摄,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场梦魇。现在,这场梦魇终于结束了,自然每一个人都在庆祝。

    “兰斯,如果最开始的时候,你就知道这部戏的拍摄如此困难,你还会决定拍摄这部作品吗?”珀西细细地打量着兰斯的表情,却没有在那张脸庞上看到太多的情绪,彷佛所有一些都被掩盖在了那浓密的睫毛之下。

    “上帝之城”在拍摄过程中经历过太多起起伏伏,而且都是面对生命威胁的灾难,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也许是这部电影毁了,也许是一条生命毁了。难以想象,兰斯却几乎是依靠一己之力带领着整个剧组走到了终点,即使是珀西,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心有余悸。

    兰斯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安静地看着眼前畅快地笑着、愉快地闹着的孩子们,许久许久,兰斯低声说到,“会。”简洁明了,却干脆利落,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迟疑。

    珀西愣了愣,对于兰斯的答案有些意外,可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似乎除了这个答案之外,就没有其他可能了。也许,在提问之前,珀西就已经知道了答案,只是兰斯以更加确定的姿态肯定了他的想法。

    珀西嘴角不由露出了浅浅的笑容,然后笑容一下没有控制住,扑哧一下就溢出了声音,但很快就收了回来,重新恢复了认真的表情,“接下来呢?电影你打算自己剪辑吗?”

    “我不打算给自己增加更多负担。”兰斯轻笑着说到,“再说了,剪辑师工会肯定不会希望看到我的身影。”

    剪辑,这是电影制作工业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简单来说,导演是运用镜头来讲故事,但镜头的运用是有限的,必须通过剪辑来完成衔接,于是就诞生了剪辑师的工作——他们则用剪辑的方式来拼接故事。一名优秀的剪辑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剪辑风格对于电影风格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终极奖项是最佳影片,群雄逐鹿之地;除此之外,被划分在技术部门的最佳电影剪辑奖则被成为“小最佳影片”,是一部作品整体实力的重要证明,在奥斯卡漫长的历史里,绝大多数最佳影片的得主同时都是最佳剪辑奖的获得者。

    事实上,在电影诞生之初,剪辑都是由导演兼职的,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导演创作出来的,他对于镜头的衔接有着最清晰最准确的理解。不过伴随时间推进之后,剪辑师这一职业就逐渐被分离了出来,因为剪辑师和导演还是有所差异的。

    剪辑师比导演更加客观,因为他们没有参与拍摄,所以在创作过程最为冷静,他们准确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对电影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剪辑师必须学会置身于外,把一切当成戏,把每个场景仅作为场景来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许多时候,导演往往不愿意割舍,希望镜头长一点再长一点,但剪辑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想法,果敢地把多余镜头全部剪掉,让电影达到最好的效果。

    剪辑师和导演之间既是互相合作,又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创作理念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往往会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敏感。

    伴随着大型电影公司的成立,公司为了削减导演的权力,确保电影最终成品的效果,于是支持剪辑师和导演工作分离,然后把剪辑权握在手中,以此来控制电影质量;同时,美国剪辑师工会的成立,阻止了导演的垄断地位,现在在好莱坞,导演被禁止兼职剪辑师——他可以参与到剪辑环节之中,但剪辑的工作必须由专业剪辑师来完成。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电影出现了导演剪辑版和正式版的区别,同时电影产业还出现了初剪权和最终剪辑权的区别。这些都是电影公司与导演之间争夺权力的重要战场。

    只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这样的大导演才能够把最终剪辑权握在手中,即使如此,电影公司依旧拥有最终拍板权——如果最终剪辑版本依旧不满意,他们可以要求导演重新返工;少部分取得一定成绩的导演可以拿到初剪权,然后祈祷自己剪辑出来的版本能够让电影公司满意,否则之后的主动权就不在他们手中了。

    在影史长河里,“美国往事”就是最著名的一部“电影公司握有最终剪辑权而彻底毁于一旦”的作品,电影公司的阉/割版让电影变得面目全非、不知所云,以至于导演赛尔乔-莱昂内(sergio-leone)最终郁郁而终。一直到十几年之后,导演剪辑版才重见天日,让全世界惊愕一片。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

    可以说,剪辑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杀青,仅仅意味着另外一项工作的开始而已。对于“上帝之城”来说更是如此,拍摄仅仅只能说是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作用,剩下百分之五十必须由剪辑来完成。

    幸运的是,由于“上帝之城”是一部独立作品,而且由兰斯自己的公司混沌影业投资制作,所以剪辑部分就简单了许多,没有什么初剪权和最终剪辑权的争夺,也没有公司和导演之间的权力角力。

    “剪辑师我之前就已经联系好了,一个老朋友,我让他把最近的时间都空出来,全身心投入我的工作之中。回去洛杉矶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兰斯已经不是第一次制作电影了,所以整个流程都成竹在胸,早早做好了规划。轻轻吐出了一口气,“现在问题不是剪辑,而是发行。”

    珀西也沉默了下来,“上帝之城”的发行,这甚至是一个比拍摄还要艰难的任务。一场梦魇才刚刚结束,就要开始另外一场梦魇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