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根本就没给他留活路。
……
(本章完)
第422章 有女姜如意
三天之后泾河龙王的脑袋从天空掉下来,长安城还下一场短暂的血雨。
天降异相,百姓人心惶惶,同样也惊动了大唐朝野群臣及唐王李世民。
从马上跌下来、受伤不轻的唐王,与群臣商议,以为这是早年征战天下杀孽太重,因而获罪于天。同时天下僧尼又联合上奏劝唐王李世民广行善事。
诸多原因使唐王李世民废除了《沙汰僧道诏》,并在长安城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水陆法会祈福。
而此事影响之大不可估量。
先前高祖李渊建唐,奉太上老君为先祖,提升道家在华夏土地的地位,同时抑制西方教发展。《沙汰僧道诏书》的颁布更是诸多僧尼还俗,几乎快要把西方教挤出去,西天如来都因此惶惶不安。
而此诏书一旦废除,西天如来自然急于在华夏土地重新播散西方教,便派遣观音菩萨降临水陆法会,促成了在大唐传播大乘佛法的事宜。
也就是唐僧取经之事!
这日漱玉依旧在明心楼下棋,没人知道此事全都是姑娘布的局。
下人送来一盏茶,她刚端起来就让去换成了酒,一杯接一杯的喝,深邃的眼睛里渐渐露出温润光芒。
“公子,你让漱玉办的事已经全办好了。”
棋子啪的落定,一局收官。
随后登上明心楼二楼下外眺望,看着唐僧出了长安城。
……
这一世的金蝉子,也就是唐僧,沾染了盛唐丰腴为美的气象,虽然说不上白白胖胖,但也显得雍容富态。
他带着唐王李世民赐得两名侍从出了长安城,在大唐境还有馆驿接待,但到了荒山野岭也吃口热乎饭都难。侍从受不了这种清苦,就在路上打野鸡野兔吃,偷鸡摸狗的事儿也免不了,唐僧经常因此教训二人。
初时二人尚可忍耐,说了几个月后就是面人心理也难免有火气。
你这秃驴骑马逍遥,饭每人还要我二人去你给化缘,不感恩戴德也罢了,还他妈…的干说三道四?
当晚两人就把唐僧揪下马,拖进草丛里一顿暴揍。
“秃驴还真把自己当大爷了?”
“不是我等伺候,你早他娘被饿死了,还如此的不知好歹。”
“念你的阿弥陀佛去罢。”
两名侍从每说一句就踹唐僧一脚,发泄了心里的火气,又往他身上吐了口唾沫才扬长而去。
大爷们不伺候了。
“阿弥陀佛,别……”在草丛喘息的唐僧无奈地伸了伸手。
此时的唐僧还年轻力壮,挨了一顿凑还扛的过来,只是身上有些淤青,就地采了些草药嚼碎搓了搓,便无大碍。
当夜就在草丛过夜,第二天独自骑马西行。
翻过一座山便是大唐边境两界山,唐僧遍知西方教典故,清楚此山间有佛祖如来的伏魔遗迹伏魔寺,乃是华夏土地最早的一批寺院,寺里供奉有贝叶撰写上的《四十二章经》,极为神往,因而特意到山中参拜。
伏魔寺位于两界山山腰,青砖碧瓦,瑞气蒸腾。
一壑松涛涌过漫如海潮。
几声铜钟悠扬回荡,韵致高古。
此寺也是两界山的第一胜迹,法音广布,梁武帝萧衍也曾亲临。
唐僧在山脚下马,拉着马缰绳向山腰观望,整理好衣襟佛珠揖礼三拜,口颂南无阿弥陀佛之号,面色无比虔诚。
进了寺院先与伏魔寺的主持方丈谈经说法,又参拜了如来伏魔圣象,一番周折之后已经天晚,便在寺里歇下,伏魔寺主持方丈还特意给他安排了雅室。
夜里一轮明月高悬在娑罗树上方,清光如水,台阶上树影婆娑。
睡到半夜一道雍容金光忽然从窗格漫到唐僧雅室,和尚从梦中惊醒,影影绰绰看到窗外立着十几道人影,这是佛祖显灵了么?
唐僧慌忙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袈裟踉跄出门。
嚯——
门外半空中立着几位神佛。
大威德菩萨,八名罗汉,三十六名护脚揭谛,一片雍容华贵的金光中,诸神佛单掌与胸、面容肃穆。
这时的唐僧还没见过真菩萨,慌的撩起袍子就往下跪,谁想太着急脚下踩空了,一下就从阶梯上滚下来,连载了两个跟头才又爬起来。
他惶恐道:“失礼,失礼。”
大威德菩萨微微皱眉。
心想这草包也能担当传经重担?佛祖不会是故意偏向这位二徒吧。
要知道在大国传大乘佛经其功德足够在西方教封佛位,金蝉子本来乃是轻慢佛法的狂徒,让他捞到这个差事真也太便宜他了。
但大威德菩萨也不敢违背佛祖的法旨,还要帮助唐僧的。
“唐玄奘。”
“小僧在,小僧诚惶诚恐。”
唐僧五体投地参拜,“不知菩萨突然降临有何法喻?”
“西行之路从长安到大雷音寺十万八千里之遥远,一路千山万水,多妖多魔,你可有求经的坚毅之心?”
“小僧不取西经誓不还国!”
“阿弥陀佛,此心可勉……但你**凡胎如何能度过万千荆棘之路,怕是佛经没取成,反而被妖魔害了性命。”
大威德菩萨下瞥唐僧的神色,嘴角笑意颇为玩味。
这菩萨怎么还吓唬人?唐僧微微怔了怔,再次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个小僧倒是不曾想过,但小僧不过是一介和尚,也没带金银财宝,那妖魔断然没有害小僧之理。”
“你虽无金银财宝,但却有全身是宝。”
“啊?”
“佛祖念你大唐虔诚,特意为你寻了一位法力高强之人做随行保护。”
“阿弥陀佛,多谢佛祖,不知是哪位神仙菩萨?”
大威德菩萨指了指娑罗树道:“此树下镇压有六百年前的魔头,姓墨名重明,六百年前曾经闹了灵山,如今罪衍圆满,可护你到西天。”
“小僧这就去那斧头砍树,呃……菩萨刚才说魔头的名字什么?”
“墨重明。”
唐僧忽然起身到:“是那位梁椽大笔撰写《知行策论》、曾被汉宣帝封为亚圣的墨重明?”
“正是此人。”
“我中土圣贤怎会成了魔头?”
大威德菩萨再次皱眉,看来这墨重明在华夏的土地上影响还很大,不然唐僧听到也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思量了一阵道:“墨重明当年被邪魔外道蛊惑,故而犯了大杀孽。”
……
(本章完)
第423章 有忘情者生媚骨
墨非是生是死,大威德菩萨其实并不十分确定。
镇压六百年,没有仙灵之气支撑,又要每日受一遍业火刑罚,不死估计也差不多了。不过佛祖下了旨意,要墨非去保护唐玄奘取经,那估计是还活着。
大威德菩萨在看守了六百年,极为清苦,早就想回灵心交旨,当下也不在犹豫。
“唐玄奘,今日墨重明灾衍圆满,你可放他出来保你取经。”
唐僧看着巨大的娑罗树,脸色略些阴郁,说道:“此树如此高大,小僧怕是难以将之伐倒。”
“佛祖曾这在娑罗树下修行,故而颇有灵性,你只需在树下诚心诵《四十二章经》,此树自然飞起。”
大威德菩萨手掌一翻,一道七宝印记出现在掌心上方,“那墨重明法力极高,佛祖恐你无法降服,故而赐下这七宝法印助力。法印背后刻有符文咒语,你先将这咒语记在心里。”
唐僧接住“七宝法印”,记下了上面的七宝咒语。
然后披好袈裟,端坐于娑罗树下,手拈佛珠,闭目颂《四十二章经》,月色清辉映衬里颇有大德高僧气度。
夜气翻卷。
檐角风铃叮当响动。
唐僧一人诵经却如千百僧认齐和,声音漫到了漫山遍野。
娑罗树周围的七座舍利塔升起一层氤氲青光,如呼吸般明灭,将伏魔寺后院墙壁照成溪水般的微青色。
随后大云卷动,显出一道高万丈佛祖虚影。
西天如来除了以娑罗树和七座供奉佛骨舍利塔镇压墨非以外,还有以他本身这道强大的意志。
这道意志幻化出的虚影在空中呈现了半分钟才缓缓消失,随后土地摇晃起来,先是伏魔寺,进而有蔓延到整座两界山山脉。
寺中地面皲裂,一条条夭矫如龙的巨大根…脉裸露出来。
娑罗树蓦然拔地而起,飞入空中,在素白的月华里幻化成三寸大小的琉璃树,径直飞向。
灰尘翻涌。
轰隆隆的声音在山中回荡了很久才停下来。
随后寂静持续了很长时间。
死寂!
唐僧已经诵完了《四十二章经》,看着娑罗树飞起后在留下的废墟,大威德菩萨与罗汉、揭谛也瞪眼看着。
难道墨重明已经死了?大威德菩萨如此想。
正在这时,哗啦一声。
一道黑色镣铐忽然抖出来,随即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这四道镣铐锁着一个人的四肢上,而另外一端则系着两界山的山脉之根。
这人半弓着腰,头发披散在肩上。
身上甲胄千疮百孔,在被穿透的孔洞里有褐色的粉末簌簌下落,那些都是早已经板结的血液。
他保持着这姿势一动不动,就像是板结在大地的岩石。
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生机。
尘埃渐渐落定,显露出了他本来的模样。
镇东天神将、武安圣君,六百年前斩杀近百罗汉,千余揭谛的墨重明,他的眼睛还闪亮着,似乎被六百年前更加明亮锐利,眼眸风雷奔涌。
滔天的杀气推动着四面尘土荡起滚滚烟尘,温度陡然下降。
自大威德菩萨以降全都剧烈战栗了一下,罗汉甚至瑟瑟发抖,即便是修为到了“五地菩萨”照样抵挡不住这股凛然杀气。
仿佛处于万道雷霆之中,不知何时便会因此人的一怒而粉身碎骨。
杀——
山门海潮般的喊杀声在众人耳畔响起。
直冲天际,云层全部被冲散。
唐僧直接被吓得魂不附体,直接抱住脑袋如鸵鸟般扎进了土里。
但墨非并没有喊,这股杀气只是积攒了六百多年的郁结与愤怒,他默默无言的站着,便是金戈铁马的肃杀,山崩海啸的天威之怒。
“他……”大威德菩萨嘴唇微微颤抖,身后佛光都在摇曳。
以他如今的实力,也抵不住闹灵山时候的墨非的一招,怎么能不恐惧?万一这墨重明杀性仍然没有收敛,他这些人哪儿够杀的。
别差事没办好,性命还打进去,大威德菩萨心中七上八下。
“墨……墨墨墨重明……”
嗯?
墨非缓缓抬起头。
他没死!
身上的灰尘慢慢抖落,露出一张满含桀骜不驯的脸,不过很快眼中的杀气及这种脸色都收敛了下去。
呼,大威德菩萨呼出了一口气。
他感觉墨非身上的威压很淡,好像实力削弱了很多。
刚才是回光返照吧。
“墨重明,六百年前你搅扰灵山大雷音寺清平,杀孽深重,我佛特谴你保护东土大唐僧人唐玄奘拜佛求经,以赎当年罪孽。”
墨非拨了拨额前头发,轻声嗯了一声,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变化。
这时唐僧才把泥土里探出头,迅速打量了一遍墨非,这华夏闻名、与孟子并列的儒道“亚圣”怎么会是这番凶悍模样?这简直就是魔头。
他有些害怕墨非,踉跄着向后推了几步。
大威德菩萨指了指他,说道:“唐玄奘,将七宝法印镇于墨重明胸口,那些束缚他的铁镣自会消失。”
“小僧……”
“阿弥陀佛。”
唐僧踟蹰了好半晌才双手捧着“七宝法印”走向墨非。
到距离三丈的范围“七宝法印脱手而出,自己飞到墨非胸前,嘭的一声,撞在墨非的胸膛口。他的身体猛地向后退了一步,咬着牙,似乎正在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好东西啊。”半晌后,当年叱咤灵山墨圣君冷冷笑了一声。
与此同时。
七座青砖舍利塔的光芒黯淡下去,那四根锁在墨非手脚上的铁链也同时崩裂了开来。
墨非摸了摸手腕,六百年的时间,手腕上已经被铁镣箍出了痕迹。
他把袖子挽起来看了看,眼睛里闪过一道细微的阴沉之色,然后又转看身躯微微战栗的唐僧。
“你是唐僧?”
“小僧……小僧……”
大威德菩萨插话道:“墨重明,唐玄奘今日救你脱困,你日后须全力辅助他求取真经,功成之日,我佛如来必有极大封赐。”
“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