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新式训练舰“洛克文茨”号舰长,暂由随船的总参谋部特别观察人员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少校担任“格森”号代理舰长。

  张海诺心知这是雷德尔的有意安排,但一时间还有些手足无措,好在老资格的赫勒也明白总参谋部的用意,由于“洛克文茨”号目前仍在国内,所以在接下来的航程中,他以一名特殊乘客的身份辅助张海诺掌控和指挥这艘训练舰。  尽管这只是一艘排水量数百吨的旧式帆船,但好歹让张海诺体验了一次当水面舰艇指挥官的滋味——这和指挥潜艇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在潜艇上,艇长的活动面积仅限于狭窄的内舱和甲板,属下也只有区区四五十人,且因为潜艇作战的特殊性质,出航期间艇员着装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水面舰艇在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从印度洋绕道好望角返回欧洲的航程中,张海诺认真学习如何安排值班军官、检查甲板和桅杆情况,而安排船员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必需的。  在进出外国港口时,各种国际礼仪是要遵守的,入港休整和安排补给看似简单却大意不得。  这些工作虽然辛苦繁杂,却让张海诺收获颇多,等到6月初“格森”号返回德国时,按照赫勒的话,他已经能够很好的胜任“除战列舰和巡洋舰之外任何一级战舰指挥官的角色”。

  就在张海诺远航期间,德美政界又发生了两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33年1月,施莱彻尔的军人内阁因为失去军队和民众的支持而倒台,希特勒联合前总理巴本获得兴登堡的支持组织新内阁,并由希特勒和巴本出任正副总理,许多人将此视为德国复兴的开始;同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推行的新政被看作是挽救美国的关键举措。

  未能目睹小胡子通过和平方式登上权力巅峰的历史性一幕,张海诺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同时他还错过了2月间发生的“国会纵火案”——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纳粹党贼喊捉贼的把戏,但不管怎样,利用纵火者是个荷兰籍的布尔什维克者这一借口,希特勒凭借手中掌握的各种暴力武器——冲锋队、党卫队以及由新任普鲁士内政部长、纳粹党魁威廉。弗里克控制的普鲁士警察大肆清洗德国的布尔什维克势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除了他们在政府中的最大敌人,从而稳固了国社党在政府中的地位。

  国会纵火案之后,国社党掀起了又一轮宣传攻势,并在3月的大选中与各联盟党派共同获得了多数——胜利虽然微弱,这却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人民要权,重新对未在他统治下的各州实行控制。  由于有柏林的支持,巴伐利亚的纳粹便强行摊牌。  他们动员了慕尼黑的冲锋队。  3月9日中午,在身穿冲锋队制服的罗姆上尉的陪同下,地方长官阿道夫。瓦格纳来到州总理赫尔德的办公室。  他们要求赫尔德立刻委任里特。冯。埃普将军为州总督——此人曾在1919年协助粉碎了苏维埃共和国。

  赫尔德致电柏林,提出了抗议,但所获答复是,埃普已被任命为总督。  他向兴登堡提出抗议。  兴登堡的答复表明,老头子是何等无能为力:他要求赫尔德将此后所提的意见直接呈送给希特勒。  这样,巴伐利亚便最终合法地落入纳粹之手。

  其余各自由州也在同样的程序下——下边进行威胁,由柏林发电干预——也一一先后就范。

  崛起之路 走向战争 第23章 大有可为

  走向战争 第23章 大有可为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装备,它发射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其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

  很难说清究竟谁是第一部雷达发明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早期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最早投入实用的军用雷达是由英国研制的,其中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沃森…瓦特当时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无线电研究室主任,20世纪30年代初曾领导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电离层的研究,他使用阴极射线管接收和显示无线电回波,并计测电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确定电离层的高度。  1935年1月,当他受英军委托研究利用电波探测空中飞机的装置时,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制出对空警戒雷达的试验装置。2月26日,沃森…瓦特为军事部门领导人进行雷达表演,雷达探测到了16公里外的飞机。  后来经过改进,到1936年1月,沃森…瓦特雷达探测距离已达120公里。   鉴于雷达所具有的受天候的影响小、观测距离较远等优点,为了对付夜间上浮的德国潜艇,英国人决定将雷达搬上飞机。  193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机载雷达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8226;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  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制机载雷达,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达。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动机的安桑式飞机上――这架安桑式飞机便成为最早载有雷达地飞机。  7月至9月,机载雷达进行了多次试验,证明它可探测到16公里以外的水面舰艇。

  德国人在雷达方面的研究在初始阶段几乎出于同一起跑线上,早在魏玛共和国时代,一家由德国海军赞助、大战时期潜艇指挥官梅顿斯上将创立的Gema公司就在秘密从事雷达的研发工作,到了1935年时,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德国第一部实用雷达Seetakt。  该雷达工作波段82厘米,天线为水平或垂直的偶极子阵列天线。Seetakt型雷达既可用于陆上。  也可用于水面舰艇。  然而,纳粹德国的领导者以为自己掌握地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秘密技术,因而严格对外保密,并且放缓了发展速度,殊不知这个举措让德国地雷达技术渐渐落在了自己的老对手后头。

  ****************************

  返回柏林之后,张海诺和雷德尔在自己的去向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张海诺希望到一艘巡洋舰或是新服役的装甲舰“德意志”号上担任部门军官,雷德尔则希望他暂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海外项目部的工作上——他告诉张海诺。  希特勒向他保证,德国很快就能突破凡尔赛和约建造潜艇和大型战舰,海军航空兵也将重建。有鉴于此,他希望海外项目部能够加快在潜艇和航空兵方面的发展进度,各种武器也应从试验阶段尽快投入实用。

  仔细权衡之后,张海诺尊重了雷德尔的决定,但同时也提出一个新地要求:授权自己参与德国海军的各项技术研究,包括最机密的项目。

  同样经过一番权衡。  雷德尔答应了张海诺的这个请求,在重新任命他为海外项目部主管的同时,还给了他总参谋部特别技术监督员的头衔——这也等于给了张海诺一把通往德国海军内部最机密的技术研究领域的钥匙。  不出意外地,张海诺很快注意到了Gema公司的电波探测研究项目。

  一直以来,张海诺就在有意识的招募无线电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在施奈德造船厂研究部门下面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无线电组。这个无线电组最初只有7名曾在军队中担任通讯官或者电台维修技师的人员,依靠从德国黑市上弄到地无线电台和技术资料研究和仿制军用无线电,后来还从德国引进了数名教授级的专业人员,从而开始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到了20年代末期,这个研究小组规模逐渐增大,并已能够自行生产专业的无线电设备,施奈德造船厂旗下船只上都配备有这种通讯设备,并通过实际运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1929年前后,张海诺正式向这个研究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提出研发电波探测设备的要求,但至今仍未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一度令张海诺非常担忧。  如若德国的雷达技术像历史那样落后于对手。  战争中哦功能被动挨打是在所难免的。遗憾的是,他没有过目不忘地本事。  更不记得那些和雷达技术有关地诸多科学家的名字。

  在向雷德尔请示之后,张海诺获准前往Gema公司视察那里地技术和研发*况。  在外界眼里,这只是一家普通的无线电设备生产企业,但任何人看过它设备齐全的大型研究室和多达数百人的研究团队时,都不会觉得这里进行的只是简单的发报机研究所。  在这里,张海诺欣喜的看到两种处于试验阶段的雷达——E型和F型,尽管这两种雷达无一例外的体积庞大、运作复杂,但它们毕竟是领先时代的科技产品。  张海诺心想,如今在英国的某个地方,英国科学家们大概也在围着这样笨重的机器忙碌吧!

  因为得到来自德国海军高层的指示,Gema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鲁道夫博士向张海诺认真介绍了这两种试验雷达的运作原理和大致性能。  对于波段与阵列天线这样的专业名词,张海诺不甚了解。好在他知道如何评价一部雷达性能好坏:探测距离、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如今这两种试验性雷达,只在工作原理上有些许不同,鲁道夫博士告诉张海诺,E型在试验中能够探测到10公里外的飞机,F型探测距离达到12公里,但极易受到天气干扰,至于探测海面目标。两种雷达地探测距离都还不超过6公里,且受海浪的影响极大。

  尽管这样的试验雷达原始且性能不尽如人意。  张海诺却已分外乐观了,唯一不好的消息,是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Gema公司民用产品销量锐减,研究部门的费用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新地技术项目不得不推迟。

  返回总参谋部之后,张海诺很快向雷德尔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  详细阐述了雷达这种工具左右战争进程的巨大作用,并强烈要求海军部加拨资金用以扩大这个研究机构地规模,并从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尽管希特勒允诺下一财政年度至少增加一倍的军费,但如今海军的经费还是相对拮据的,尤其是在德意志级装甲舰第2和第3艘相继开工建造的情况下,雷德尔手里预算更是紧得发慌。  为此,张海诺只好想方设法让他同意暂时由施奈德造船厂提供一笔秘密援助金来维系这个项目的正常运作,不久之后。  他又从海军技术部门那里争取到了这一项目地直接监督权。

  就在热情如火的忙于海军事务的时候,张海诺收到了来自总理府的邀请。  这一年多以来,他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进修班和训练舰上,除了借爱琴海财团和施奈德造船厂的名义不断给予他经费支持之外,就没有再去过慕尼黑。  当希特勒就任帝国总理的时候,他只是从遥远的南美发回了一封贺电。  回国之后,他也没有主动去总理府攀关系。  人们发达之后似乎都不喜欢从前的那些穷亲戚,正因如此,张海诺采用地是相反的策略:等。

  表面上看,张海诺最近一段时期对国社党的贡献近乎于零,但当国社党还是一个小党派并且屡屡受到资金困扰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送来宝贵的援助;当国社党迅速发展并向国家政坛前进的时候,他又替其争取到了财团、工业家甚至是海军总司令地支持;尽管在冲击总理宝座的最后阶段,希特勒不辞辛劳的奔波讲演、工业巨头们的大力支持以及和前总理巴本的政治联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却没有从前那种患难见真情的味道。  更何况。  张海诺在国社党高层还有颇高的人缘:鲁道夫。赫斯、汉夫施坦格尔以及“汉斯。洛梅斯特”都是好友级别的人物。  和恩斯特。罗姆、戈培尔等也有较为融洽的关系。

  鱼儿上钩了,张海诺却不是个贪心地渔夫。  他在第一时间向雷德尔汇报了这一情况。  并允诺自己只是以私人身份前往总理府觐见这位昔日老友,而且他本人虽然同情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但绝不会加入到他们地队伍当中,更不会在海军内部替他们扩大影响、拉拢官兵。  对此,雷德尔深表满意,同时他也感到海军需要这样一扇和总理府私下交流的窗户,所以欣然调派自己地座车送张海诺前往赴会。

  张海诺与希特勒两人时隔19个月之后再次见面的地点,是帝国总理府最重要的房间:总理办公室。  在外人看来,一个海军少校能够进入这间房间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更不要说两人独处一室进行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但在张海诺看来,这只是自己当年投资所获回报的一种形式而已。

  一见面,希特勒果然责怪张海诺这么长时间没有去慕尼黑看望老朋友们,但也对他附信送来自己绝大部分薪金的行为表示了感谢。  当然,另一件事他没有说,那就是奥托和施奈德在张海诺的指示下以爱琴海财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