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曼为首的一个参谋集团为了能在不破坏条约的前提下研制潜艇以及相关技术技术,成立了一个专门为海军而设立的“技术咨询和供应有限公司”,对该企业进行大规模援助,根本目的在于为德国海军进行新一代潜艇的研发和技术储备。

  不仅仅如此,德国人还在基尔秘密建立了潜艇学校,利用那些为土耳其、芬兰等国建造的潜艇进行试航和调试地机会,用以培训自己的学员。  其意图在明显不过了——用不了多久。  德国海军就要重建自己地潜艇部队。

  这种背着条约监督委员会也同样背着国会的勾当没有能延续多久,到了1928年早些时候。  风声传到了德国国内那些反对扩军的人士那里,于是国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查组。  事实不久就被查明,于是相关人物不得不引咎辞职,这也是八年里德国海军内部的第二次“大清洗”,沃尔特。罗曼上校和海军总司令阿道夫。曾克尔以及一大批相关人员被撤换,在海军内部拥有颇高声望的埃里希。雷德尔走马上任。

  事件很快就被平息,并且在雷德尔的努力下。  官员们消除了对“罗曼计划”地不满,并承认了该计划的重要性。  更加重要的是政府为此专门通过了一项秘密拨款法案,利用一些比较隐秘的渠道相关计划提供资金。  用雷德尔自己的话说,这是“争取了某种程度的合法性”。

  *****************************

  作为德国海军新任的美洲区情报科长官,康拉德。帕齐希再次来到巴西并给张海诺带来了两个好消息:其一是雷德尔升任海军总司令,德国海军大小事务今后将由其总揽;其二和潜艇有关,在得知施奈德造船厂正在为智利建造大型潜艇之后,雷德尔从“船舶建造工程局”秘密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支援。

  好消息其实不止这两个。  作为雷德尔的忠实下属,帕齐希接管德国海军在美洲地谍报网正是张海诺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施奈德造船厂需要相关情报来打击对手、获取订单,更需要一个可靠的情报网来保护自己。

  在大战期间,德国在美洲的情报网最多拥有过120多名情报官和工作人员,他们利用外交官或者商人身份进行掩饰在美洲各国尤其是美国从事情报工作。  然而随着德国战败和海军规模锐减,如今这个谍报网只剩下不到30名情报人员。  帕齐希的任务就是将他们整合起来重建美洲情报系统。  张海诺先前准备的那批渗透人员将在帕齐希地领导下负责重建德国海军在巴西的情报网,这是雷德尔和帕齐希的共同意见。

  在和帕齐希进行一番商议之后,张海诺接受了这个改造方案,只要雷德尔依然在海军总司令的位置上,他就能够源源不断的通过这个情报网获取有益的商业和军事情报,这也是他本人的初衷。

  不久之后,雷德尔派来的专家组抵达巴西,考虑到人员可靠性和流动性,张海诺起初打算有限制的让他们和自己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接触,但他很快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  因为这些德国潜艇专家许多之前就认识。  例如施奈德造船厂地首席潜艇工程师克莱斯特博士就和援助专家组地技术总监布兰登一起共事过,弗斯特在专家组里找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为此,张海诺只好想出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可能长久地将这些支援专家和技术人员留在造船厂——在雷德尔的支持下,他没费多少力气就把这些人的家眷从德国接来并办妥移民事宜。

  历时10个月的建造,施奈德造船厂为智利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终于完工,它在造船厂内部的编号为ZN…01,该艇水上排水量1645吨、水下2010吨,全长90。5米,宽9。3米,艇身高4。86米,双推进轴,在试航中水面最高航速达到16。6节,水下最高航速8。3节。设计最大下潜深度50米,试航中顺利下潜至这一深度;该艇在8节巡航速度下续航力理论上可以达到8500海里,共装备6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备用鱼雷16枚,全部采用德国G7型鱼雷;按照智利军方的要求,潜艇前后甲板各安装120毫米短管甲板炮一门。

  最后,全艇满编人员54名。

  在ZN…01完工之后。  智利海军随即派出专门地测评团参加该潜艇的海试,结果除了轮机还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之外。  潜艇各方面的性能都符合甚至超过预期标准。  因为该级潜艇采用的是德式工艺,而智利海军之前使用的是美制霍兰级潜艇,张海诺成功说服智利军方聘请他的“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人员”为智利海军培训艇员,而智利海军在派出人员接收潜艇的同时,也正式向施奈德造船厂下达了另外2艘同级潜艇地订单。

  这两艘潜艇实际上已经完工了百分之七十,预计年底之前均可入役。

  短短两年之内完成了从500吨级到2000吨级的跨越,施奈德造船厂在潜艇建造上地实力让造船厂上下人人都感到欣喜。  张海诺深知这种潜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元勋潜艇U…148号。  正是它的存在让克莱斯特等技术专家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恰好这次智利海军订购的又是级别相近的潜艇,因此完工的ZN…01除了体型比U…148略小之外,各方面地设计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施奈德造船厂在潜艇建造工艺上的成就还远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尝试建造各级潜艇、开发武器装备和无线电设备、水听设备依然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在得到智利海军的正式订单之后,张海诺随即调拨人手加快ZN级潜艇后续两艘即ZN…02和ZN…03的建造工作,同时由于该级潜艇性能达到预想水平。  他很快下令开工建造第4和第5艘。

  正如张海诺预料的那样,在得知施奈德造船厂建造地新潜艇已经通过智利海军验收之后,巴西海军高层亲临萨尔瓦多考察,不过这一次是巴西海军部长斯切米特将军亲自带队,科拜并没有现身,他猜想这个亲英的海军次长现在一定郁闷极了。

  因为之前有过良好的合作。  经过一番谈判之后,施奈德造船厂接受了巴西海军紧急订购一艘ZN潜艇的要求,全部120万美元费用先期支付三分之一,完工后两年之内偿付剩余三分之二,允许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费用以物资形式支付——巴西除了咖啡豆和橡胶资源之外,铝矾土和锰、铬、镍矿储量也很丰富。  尽管外国公司控制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矿藏,但政府手里仍有一部分矿藏所有权,而且因为1921年经济危机地关系,巴西政府还在国内建立起了旨在保障咖啡豆价格的体系,即在咖啡豆市场价格过低时。  政府以通过高价收购咖啡豆来提高市场价格。  如此几年下来,政府的仓库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咖啡豆!

  趁着前往圣地亚哥参加智利海军新潜艇正式入役仪式的机会。张海诺代表施奈德造船厂和智利政府签署了有关偿付潜艇建造费用的具体支付协议——该级潜艇单价120万美元,除去在潜艇的建造过程中已经支付的20万美元订金,智利政府尚需支付340万美元。  根据事先的约定,这340万美元中将有100万是以现金形式支付,另外240万则以实物形式抵偿,两项均需在6年之内完全支付。

  早在1869年,智利就成为世界上产铜最多的国家。  1915年,着名地巨型露天铜矿丘基卡马塔进入开采阶段,智利地铜矿石产量进一步增加。  然而和巴西一样,这个国家多数矿藏所有权都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里,国营企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此在智利政府与施奈德造船厂签署的支付协议中,政府每年只能提供占全国出口总额不到百分之五地铜矿石、铁矿石和煤,不足部分则由硝石填补——随着人造硝石技术的发展,天然硝石在市场上地竞争力已经大幅度下降。

  即便只是全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五。  换算下来每年仍有超过40万吨!随着这份协议的签署,运送矿石任务落在了施奈德造船厂旗下的远洋船队肩上,而到1928年中期,张海诺的A计划已经拥有5艘万吨级货轮、4艘5000至8000吨级的中型货轮和16艘小型货轮,总登记吨位接近10万吨,此外还有两艘全新的1。5万吨级远洋货轮正在施奈德造船厂地船台上加紧建造。

  在张海诺的计划中,智利政府提供地矿石里。  铁矿石和煤将直接从智利运到里约热内卢供皇家制铁厂用以抵减施奈德造船厂订购钢材的一部分款项,硝石和铜矿石则运回德国。  硝石可折价出售,铜矿石则可以由德国冶金企业进行精炼后以精铜的形式出售或转为物资储备,船只返程时则从德国运回南美国家相对缺乏的化工和机械产品。

  在圣地亚哥,张海诺和帕齐希成了智利海军要员们的贵宾,并频频参加上流人士举办的各种聚会,甚至受邀参了观智利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舰——“拉托雷海军上将”号。  得知智利海军准备在1929年将这艘无畏战列舰送往英国造船厂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装,张海诺觉得施奈德造船厂也有必要建造一座更大地、可以容纳大型战列舰进行维修的巨型干船坞。  因为南美三强总计6艘战列舰的修理和维护就是一笔很大的生意。

  一旦获准替这几个国家维修大型战舰,造船厂的专家们还可以通过为这些战舰检修获得英美战列舰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自从大战结束以来,德国的战列舰技术就处于停滞状态,二战时期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级和俾斯麦级,尽管在装甲、焊接以及电子设备方面有较大地提高,但整体设计思路却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最后几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它们并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

  回到施奈德造船厂之后,张海诺旋即召集有关人员商讨建造巨型干船坞事宜。  这一次他们将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一群人,有了德国海军部的秘密支持,就算不能立即获得大量资金援助,也可以在人员、技术和政策方面得到支持。

  造船厂内部讨论通过之后,张海诺让专家们赶制出一份详细的船坞建造方案,并亲自拟定了一份旨在“时机成熟时替德国海军建造大型军舰”地计划。  然后带着这两份重要文件搭乘德国北方航运公司年前投入运营的快速邮轮“新美洲”号返回德国。

  ***************************

  虽然两人基本上每年都有见面的机会,但这一次站在雷德尔面前,张海诺忽然觉得这位相识多年的朋友成熟了许多。  穿着海军上将制服的他,不论外形还是气质都和张海诺很久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照片相吻合。  看到这海军参谋部里井井有条的一切,他更是深切的体会到,属于雷德尔的海军时代已经正式开始了!

  “和建造潜艇不一样,若在巴西替德国海军秘密建造大型战舰的话,我想会有这么一些麻烦:第一,买家身份,德国显然不能公开购买大型战舰。  这是《凡尔赛和约》所限定地。  那么必然涉及到外国政府,我想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既买得起大型战舰又能诚心和德国合作;第二。  海军没有多余地经费,建造德意志级战舰已经占用了海军大部分的预算,何况将政府地财政预算用来从一家巴西造船厂订购大型军舰,本国造船业人士得知后一定会提出强烈抗议;最后,德国海军的荣誉感注定军官和水兵们心理上都不愿接受一艘外购的主力舰,这一点将极有可能影响到全舰的战时状态!”

  在看过张海诺带回来的有关在施奈德造船厂建立大型军用船坞的方案之后,雷德尔虽然赞同他利用替南美国家维修大型战舰的机会获取英美造舰技术的建议,但还是明确告诉他,“德国海军即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也难以从施奈德造船厂订购大型军舰”!

  张海诺最初虽然感到诧异,但是在仔细揣摩过雷德尔提出的这几点看法之后,他不得不承认,也许是因为成功建造新型潜艇让自己自信心过于充足的关系,有关巨型船坞和未来替德国海军建造大型舰艇的方案不仅制定仓促而且没有将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所以纸面上看起来很不错的方案确如雷德尔评价的那样“缺乏可行性”。  他反复思考之后说道:

  “我明白了,施奈德造船厂所能够为德国海军做的贡献,就是利用它的巴西身份替德国海军研发技术和进行相关试验,而大规模的生产仍应该留给德国本土造船厂!”

  “对!海军的重建必须以本国造船业的复苏为前提,这也就是海军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扶持本国造船厂的原因了!噢,对了,海诺,你上次托帕齐希带回来的舰载机试验总结我仔细读过了,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尝试,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