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睿智个屁!现在玩这个就是找死!

你们以为英吉利是个软柿子?你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你以为人家日不落是卵黄呢?它就能巴巴的等着你把它的黄给挤出来?

先不说近邻的这些王八蛋给不给面子,单单南边的英法北边的老毛子,就不是咱们能应付的!

你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可能吗?

你们说说,可能吗?”

杨猛的眉头一竖,对着三人就开了炮,什么玩意儿,本以为他们憋了一肚子的好主意,没想到全是烂招臭棋。这么玩那就是找死!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三人脸上也布满了汗珠。人家独断专行是不对,可他们仨合力出的主意,也不怎么地道,自己看着是不错,好嘛!到了正主手里,本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好东西,人家一抖,结果是张破渔网!

坐着的时候雄心万丈。只等着建功立业了,没想到人家几句话,三人的脸面全掉地上了!

“来来来,别闷着不说话,三爷如今要过去硬打英吉利鬼子,你们说说该咋收场?”

这三人虽说底子不差,但眼界太差,这也是无奈,他们看到的地方也就那么大,想让他们对世界局势有个正确的看法。他们还少了一些东西。

“还请三爷明示!”

被打了脸不假,可也不能被来来回回的搧啊!年纪最大的魏五。说了服软的话,杨猛的脸色,这才安稳了下来。

“明示什么?口口声声不离洋务,可对于洋务的这个洋字,你们又了解多少呢?你们都不知道人家吃啥长大的,怎么对付人家?

在这一点上,人家林老虎做的比你们三个好,人家找了一个叫魏源的编了一本《海国图志》,虽说这书说的也不甚明了,但起码这是人家的态度。

魏先生,您掌握着明湖书院,里里外外的洋人不少吧?怎么不问问,也编一本出来呢?

徐子渭,你天天跟在老子身边,见过的洋人也不少吧?你除了看到他们金发蓝眼,闻到了他们身上的羊膻味,还看到了什么?

岑毓英,你个小崽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你说你都学了啥?云南各项洋务,免不了与洋人打交道,你学的是什么?来是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么?

了解对手,可不只是了解人家的技术,这些东西咱们总能学会的,你们得从根子里了解洋人,他们想什么,他们怎么想,巴巴的扑上去,除了挨揍没别的路!

计长跟着我去滇西,魏先生和颜卿,就在家好好学学魏源的那本《海国图志》吧!”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起来也是个笑话,这本书不是得自林老虎,也不是在大清买到的,而是在收购《梦溪笔谈》的时候,在小鬼子那里买到的。

是葛仕扬亲手把这本书交到自己手里的,这事儿杨猛之所以记得,就是因为书的来路,和把书给自己的人。

瞧这三人的表情,九成九是没看过那本书,这也是自家的玩意儿呐!启蒙启到东。洋去了,都说这大清是挨欺负的命,就这么个吊样子,不挨欺负,就是天理不容了!

“三爷,这英吉利打不得,您为何还要去滇西呢?”

魏五这话算是问道点子上了,做政客他们还缺了一点无赖的味道。

“去耍。流。氓!”

这话一说满堂皆惊,这话怎么听怎么不靠谱,望着满堂呆滞的人,杨猛洒然一笑,就开始了解释。

“就说官场吧?哪个不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前脚说的后脚就忘,只要不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还不是怎么说怎么是?

喊号子一定要喊出气势来,喊的手下人能玩命往上扑,这就是本事,至于做不做得到,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这次去滇西,就是这么个局面,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打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打赢了,洋鬼子就不敢小瞧咱们,就得坐下和咱们说事儿,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咱们不就是这么办的吗?

打输了,咱们就退回来,继续练兵接着打,直到能坐下谈为止。

对于属国,这次出去咱们就是做恶人的,对于列强,这次出去咱们是做无赖的,死缠烂打打服为止!”

杨猛这么一解释,可不就是耍。流。氓么,有枣没枣楼上一杆子再说,若是捅了马蜂窝掉头就跑,若是有枣那就扑上去抢。

这次南疆之行,无论胜败最倒霉的只能是各大属国了,他们只能算作是棋子,而杨家和列强,才是真正坐在棋盘前面的棋手。

听了自家老三的解释,杨士勤也苦笑了起来,这老三,跟自己也打马虎眼,什么落在他眼中的就不放过,按照他的意思,这就是套话。

不过这样也好,老三无论是心机还是谋略都有了,再加上那一身的硬功夫,即使出差错、有闪失,但保命是足够了。

“三爷,是我等莽撞了!”

又是一个崭新的杨老三,魏五现在根本抓不住杨老三的念头了,现在看来,自己之前一直是被杨老三在逗着玩啊!这小犊子的城府也太过深沉了!

“莽不莽撞先不说,好好看看魏源的那本书,西山、明湖都有不少的洋人,这段时间你们也别闲着,帮着魏源整理改编一下《海国图志》,作为咱们这边了解西洋的手段也是不错!”

魏源的书虽说有些疏漏,但是,从大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洋务启蒙读物,只要稍加修改,这就是本工具书。

“我等必尽全力!”

被揭着面皮数落了一顿,即使是魏五,也有了正理八经瞧瞧魏源那本书的心思。

“你们的功底子,那是数一数二的,但差就差在了见识上,慢慢学吧!

接下来,咱们该谈正事儿了吧?”

第三百一十六章战争准备(上)

杨猛一句谈正事儿,更是一记大嘴巴子,搧的魏五三人好不尴尬,原来刚刚一番高谈阔论,在杨三爷的眼里不过是些闲杂琐碎的事情而已!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疆开战,粮草是个大难题!

咱们谁也不能预测战争的规模,具体打成什么样子,还要边打边看!

几千几万人持续几个月的战争,以滇西的实力,还是可以勉强支撑的,但是,一旦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延绵无期的话,单以滇西一地,供养南疆的兵卒,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要想保证大军在前线的供给,修路是第一要务!”

对于南疆战事,杨猛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无论是平滇西还是平川西,战前都不会谈及修路的问题,这个话头一起,在座的众人,脸上也表情也凝重了起来。

“三爷,不是试探吗?”

内部未稳,边疆开战,对杨家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对于战争的规模,魏五虽说没什么认知,但杨猛话里的意思,他却听得明白。

捅了南疆的马蜂窝,并不是像杨猛说的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杨家可以利用大清的属国,难道洋鬼子就不能这么做?一旦局势翻转,那问题可就大了。

虽说南疆山峦纵横,但绝不是什么天堑,一旦战事在南疆绵延,对杨家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是试探不错!但试探的结果,并不是咱们可以预料的,你们别忘了云烟。这东西可是个是非的源头。

一旦试探之战。咱们败了。弄不好英法两国,就会大举进兵,开战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之前要做好最坏的应对之策!”

南疆异动,根源在那里杨猛清楚的很,除了想进军大清之外,云烟绝对是英法两大列强的觊觎的东西,这玩意儿绝对是个掠夺的利器。从名字到来路,杨猛可不信列强不知道云烟的原产地。

几百人的探险队,是为什么来的,谁在背后支持他们,不用情报,杨猛就能摸个大概。

这两年云烟的产量越来越大,这段时间,足够各国列强认知云烟了,一个即将没落的帝国,握着这么一个敛财的利器。绝对是怀璧其罪啊!

大清虽然颓废了,但虎死威犹在。列强并不是没吃过大清的亏,英法确实没吃过,但北方的峨罗斯却吃过大清的血亏,尼布楚,就是峨罗斯的伤心地。

一百多年前的一战,其余威绵延至今,已经走到了尽头,庚子一战就是英吉利的试探之举,大清军事废弛,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几十万的常备兵员,依旧是英法忌惮的存在。

从长江航道直插云南,英法还没这个胆气,但背靠印度的英吉利,却绝对有信心在大清的西南开战,至于法拦西,杨猛自始至终,也没把他看成是一个能上的了台面的物件。

这次去滇西,对于法拦西杨猛只想甩他一个耳光,最重要的敌人却是,在美塞驻兵千余人的英吉利!

试探一下英军的战力,对杨猛来说也是个极度危险的事情,但富贵险中求,云南的新军需要实战,云南的扩张也需要实战,等不是办法,大清如今还将乱未乱,内战更不是好的选择,对盘踞在滇南、藏南的英吉利下手,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打服了英吉利,云南才有机会引进更多的东西,盘踞在印度洋的日不落帝国,绝对有实力从海上封锁大清,而与云南关系密切的米利坚,现在与欧洲列强相比,还差了不少,现在的米利坚也只能算是欧洲列强的一个原材料产地。

欧米的地位现在可不是平起平坐,全面打开欧洲海路,对云南的意义重大,在海上,云南没有一丝的优势可言,为了让英吉利人坐到自己的对面,杨猛只能从陆地上下手了。

展现云南的战争实力与潜力,就是杨猛要做的事情,让欧美列强只敢觊觎云烟,不敢下手,才是杨猛的最终目的,至于说驱逐谁?打败谁?现在的云南并没有那份信心!

但是,变成他们的心腹大患,杨猛还是有这个本事的,只要列强投鼠忌器,自己就能打开通往欧洲的海路,从安南的海防港开始,只要打开了这扇门户,云南又能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胜败难料,三爷还是要谨慎行事啊!”

兵国之大事、国之凶事也!开战,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可结果难料啊!魏五按着杨猛的意思,大体的估算了一下战争的规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虽说杨家兵员充足,但大规模战争的耗费,对杨家来说,也是副极重的担子。

在场的几个人,也就魏五有这样的眼光与前瞻性,魏五虽老但眼力界还在,高层的目光就是锁定大局,南疆开战,影响的不是滇西一地,而是杨家的大局。

稍有不慎,引起朝廷的注意,两面皆敌的话,云南的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得不为!人家都摸到咱们家门口了,不止是咱们想试探列强,列强也在试探咱们啊!

咱们默不作声,他们便会肆无忌惮,与其在国内开战,不如将战火引到国外!”

试探,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英吉利的一千五百军队,和几百人的探险队,何尝不是对大清朝廷,对云烟原产地的试探?

法拦西的人数虽说不多,但也是试探!一旦云南露怯,一旦大清露怯,汹汹的战舰将席卷南疆各属国的沿海,凭那几个属国的战斗力,国破家亡,只是眨眼之间事情。

等这两国在东南半岛,建立了稳定的前沿阵地,再要动作。就有些晚了!

“可是朝廷也不得不防啊!内患重于外患。咱们的实力太强。对朝廷来说可是个比列强更大的威胁,两面对敌,咱们毫无胜算可言!”

大清朝廷还是一座高山,越不过去,开战对杨家来说有害无益,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

“养匪以自重!我并不打算使用滇西的绿营三镇,而是要另组一军,名曰蓝旗军。直赴美塞对英法作战,而咱们要做的就是在国门之畔,看一看这场大戏!

英法列强自然知道,这支蓝旗军是谁的人,至于朝廷,让他们看只怕也是个睁眼瞎!美塞在国外,朝廷有本事他顾吗?”

满清朝廷就如杨猛之前说的一样,顺着他对云南的发展有利,但有些时候,他也是云南发展的阻碍。现在的朝廷,对云南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一旦到了弊大于利的那一天,就是杨猛抹除满清的时候。

“三爷高见,魏五不及!

以蓝旗军的名号,对外作战,胜了是咱们的,败了是大清的,一旦英法不敌,必然会向朝廷施压,到时候,您这位鹤立镇兼署普洱镇的总兵,就有了用武之地,以朝廷的名义慑服四大藩属,内有藩属之兵,外有蓝旗军和滇西三镇的绿营兵,想在南疆站住脚,就变得艰难无比了!

还有一点,三爷先平滇西,后平朵康,这次又扬威与海外,那朝廷的武将之中,堪比三爷的就少之又少了,一旦朝廷有变,三爷绝对是平乱的先锋。

以无上武功出滇,那咱们强占地盘也就有了由头,借平乱之际,要挟朝廷蚕食朝廷,大事可期啊!

御外晦、定藩邦、抢军功、谋大局,一石四鸟之计端的是高明无比!”

杨猛的策略,经魏五这么一分析,不止是在座的诸人,就是杨猛自己也思路明了了,有些东西,大致是这个样子,至于再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