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1958-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会是你们克格勃煽动的吧?”勃列日涅夫一边接过来谢洛夫递过来的情报,一边笑着反问道,“别人我是不相信的,但如果你说是你策划的,我会选择相信。”

  “第二书记同志,我很希望是这样,但我必须说这超出了克格勃的能力。”谢洛夫微微摇头一副很遗憾的样子,似乎这件事不是他策划的十分遗憾。这种反应让中央主席团委员们都乐了,他们看完了之后,开始窃窃私语的讨论法国出现的革命浪潮。

  从关于法国的情报中,他们已经大体上知道了法国现在的社会状态,1、出生率激增,大学生人数骤长;2、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和旧的教学法不满;3、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加深;4对物质消费无止境进步的忧郁;5、经济发展了,但文化还是老样子,它们之间的差距是爆炸性的。法国是欧洲共同市场里工人收入倒数第二低、工作时间却最长的国家。而对法国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去。年代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学生数量从八年前的二十万发展到今年的六十万,但相应的校舍及师资配置却没有跟上这一发展速度。许多院校人满为患,五分之三的大学生无法毕业。

  “还有一个事实,我希望同志们注意,那就是阿尔及利亚的因素。首先我们知道戴高乐将军组建的政府是西方世界中少有的强权政府,或者说是强势政府。总统权利在西欧是最大的,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最激烈的几年中,一边是阿尔及利亚土地上恐怖事件频发,另一边,巴黎的空气里也充满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七年前,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挑战政府的宵禁令,在巴黎发动**,遭到了莫里斯?帕蓬掌管的巴黎警方的残酷镇压。那一夜死于镇压的人数至今仍是个谜,有目击者称看见塞纳河上漂浮着大量阿尔及利亚人的尸体。”

  谢洛夫一边介绍着一些基本的情况,最后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在战争结束之后,戴高乐给与了阿尔及利亚人法国公民的待遇,但一千二百万阿尔及利亚人,有着浓重的亲苏思想,这和当初我们提供武器,波兰出动军事顾问团帮助阿尔及利亚独立有关。”

  “在任何欧洲国家当中,哪怕是我们克格勃,都没有法国的警察出动频率这么频繁,这和戴高乐的强权政府有关,战后他深感法国人口不足,所以大力抓生育率,造成了法国学生群体的极速膨胀,同时因为他改革了法国的政治结构,造成了法国成为西欧少有的政府权威强大的国家!”把这一切都叙述完成,谢洛夫等在一边,等待这个决策出炉。

  “可是,戴高乐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这点不用我们自己说,美国人对这个大个子的反应就知道。”勃列日涅夫疲惫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意味深长的看着谢洛夫道,“尤里,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更加利用安全形势做出最大的成功。但你也说了,法国的警察体系十分强大,戴高乐也是一个威望很高的领袖。你想要让我们认可你出手干预法国的抗议浪潮对不对?”

  勃列日涅夫出言点出了谢洛夫想要干涉法国的内心,然后缓缓的道,“我相信克格勃力量强大,你是最好的安全干部,优秀的部门加上优秀的领导者,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你要知道我们的对手是谁,只要戴高乐在法国,这件事的成功率低的可怜……”

  对于勃列日涅夫来讲,什么主持正义,声援法国学生的革命要求,这玩意听听就行了。他只在乎一些实际的东西,出手了苏联能得到什么,如果被击退了苏联会损失什么。其他一切的东西都是扯淡,他不是身边的赫鲁晓夫,为了**真的拿自己国家东西出去做人情。

  如果对整个苏联的环境有利,那支持也没什么,谁不愿意看到领导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但如果风险太高,他是不会冒险的,讲主义有什么用,不如讲一点实际。

  谢洛夫能听明白勃列日涅夫的意思,用正义、革命这类词汇跟勃列日涅夫说话是没什么用的,但这种交流方式他也会,缓缓的开口道,“根据克格勃驻罗马尼亚顾问部报告,戴高乐将会在五月十五日之后访问罗马尼亚,也就是说,到时候戴高乐不会再巴黎。”

  “消息是真的?”谢列平猛然站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追问道。

  “我们已经在齐奥塞斯库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绝对是真实的。”谢洛夫的头微微上扬,脸上恢复成了冷淡的神色,“可以确定戴高乐将访问罗马尼亚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

  “戴高乐真的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柯西金自语了一句,然后说道,“不知道他是对自己的威望真的有自信,还是已经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了?”

  “叫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同志、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同志,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来一趟。”赫鲁晓夫拿起电话下达了命令,“现在同志们可以自由讨论了。”

  到了现在一切假设全部都推翻了,如果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个关键点戴高乐竟然不在法国,那倒是可以试一试。中央主席团分成两派,赫鲁晓夫旁观着两派讨论是不是要出手操作这件事,相似的讨论让他响起了十四年前,那个时候似乎他也曾经激烈的在会议上叙述着自己的意见。

  那时候意大利**刚刚上台,自己和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米高扬在会议上吵得天翻地覆,讨论如果美军干涉选举镇压意大利**,苏联是否要和美国摊牌。

  只不过当时因为所有人的地位都差不多,而且正在角逐话语权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敢提出后退一步的意见,不然就可能因为不给意大利**撑腰,被视为替罪羊清理出权力中心。

  而现在除了自己和米高扬,所有人都已经不在了,讨论的对象换成了另外一个欧洲国家,但争论的激烈程度和那个时候差不多,对了?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这些人都是自己挑选的未来领导人,他们的心里也许和当时的自己一样,不愿意在马上要退休的自己面前显示出来懦弱。

  和十四年前一样,带来这个问题的人同样是谢洛夫。当时他是意大利的大使,一个地位不高的内务部上校,现在他是苏联大将、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

第五百八十四章 张网待捕

  

  “尤里,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发展,到时候会给与你支持,首先法国内部必须让我们看到足够多的反对戴高乐的人,如果我们看到了大势所趋,自然会联络法国*,推翻戴高乐政权,如果不能,我们还是不会出手。你是安全干部,比任何人都知道一击致命的含义,现在的问题在于戴高乐是不是按照时间来罗马尼亚,你要做好相关准备。”勃列日涅夫最终在赫鲁晓夫的认可之下拿出了意见,说道,“总之,我们要看到足够大的示威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倒是很有勃列日涅夫那种实际风格。谢洛夫双腿并拢敬了一个军礼道,“看我的吧,戴高乐认为他打造的这套强权政府很有抵抗力,但实际上我是最了解这种政府的,战后法国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盟国,戴高乐清洗了当初的法国*,但他又不敢太彻底,今天我会把历史纠正过来……”

  勃列日涅夫看了谢列平和柯西金一眼,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

  “国家不会白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谢谢!我去安排一下。”谢洛夫说完话转身走出了克林姆林宫,如果现在已经是勃列日涅夫当政,说不定让他支持一个托派占据很大份额的运动,是非常艰难的。但赫鲁晓夫对托派没什么敌意,反正自己国内又没有,就没有必要进行打压了。

  不是说赫鲁晓夫比勃列日涅夫高瞻远瞩,或者是强了多少。而是就法国五月风暴这件事来讲,赫鲁晓夫的态度确实更适合,赫鲁晓夫是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他们才会更容易的对谢洛夫支持,看菜下碟,如果是准备找非洲或者是中东的麻烦,谢洛夫也不会找赫鲁晓夫,而是换一个人去找勃列日涅夫,因为勃列日涅夫最讲实际利益,如果是涉及到思想,他就会找苏斯洛夫,中央主席团又不是一个人一个思想,找对人帮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如果在我们在罗马尼亚杀了戴高乐,这就太明显了,哪怕别人检验不出来,也会对我们苏联产生怀疑,所以这个人不能杀,但如果我们让他在适当的时候病倒,这并不困难,很多病毒都可以做到。”回到卢比杨卡的谢洛夫对萨哈托夫斯基问道,“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人?”

  “这种人要多少就有多少!”萨哈托夫斯基回国接替第一总局局长之前,他就是克格勃驻罗马尼亚总顾问,整个罗马尼亚内务部有多少人,做什么工作,每个部门的工作范围,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就像谢洛夫面对苏丹的卢蒙巴学生一样,罗马尼亚在萨哈托夫斯基面前,没有哪怕一点的秘密。

  “很好,我们拖个三到五天,戴高乐不在国内,法国总理本身没有这么大的威望。对了,让西方集群司令对法国驻西德部队司令雅克?马叙提出邀请访问,在关键的时间,把这个人从联邦德国引开自己的岗位!不,直接邀请美英法的三国司令商量西柏林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大,他们一定会来的……”谢洛夫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戴高乐一旦发现事情不受控制,肯定会调部队解决问题。但他不会调国内的军队,因为到时候遍及国内的抗议浪潮,任何在国内的驻军一旦行动都会被瞬间发现,到时候出现什么事情很难说,说不定内战立刻开始,也说不定军队会被抗议浪潮影响倒戈。

  这位马叙将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直接纵容酷刑的马叙,也是那个十年前在阿尔及尔发动政变、推动第四共和终结、促成戴高乐的那个马叙。

  所以戴高乐的选择肯定是法国的驻外部队,那边的法军才完全没有受到影响。这种事是有历史经验的,当初西班牙内战的时候,最终就是佛朗哥带领驻摩洛哥的西班牙军队回国,驻外国的军队往往不会受到本国政治的影响。

  谢洛夫要苏联国防部配合自己,明目张胆用西柏林地位的名义,把驻在联邦德国的三国司令引到柏林,这样驻军就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能想到的路谢洛夫都要堵上,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成功,那他只能望洋兴叹了。

  还有就是美国的干涉问题,戴高乐已经退出了北约,整个法国没有一个美军士兵。美国的干涉需要时间,而且必须戴高乐同意才行。如果戴高乐这么做的话,他这个要恢复法国荣光的领袖形象就会完全破产,美军一旦进入法国,现任的政府就是毫无疑问的美国傀儡。对苏联仍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美国直接挥军干涉的可能性其实不大,现在的美国国内的舆论几乎已经达到沸点,人民对反战的需求十分旺盛,如果美军进驻法国镇压罢工,一旦法国人反抗,这就是一个比越南更大的泥潭,法国的实力可是要比越南强大太多了。要是美军进入法国进行干涉,估计第一个炸毛的是美国人自己,苏联又可以卖肾援法了。

  完全和法国撕破脸的话,谢洛夫还可以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反正现在的阿尔及利亚流亡政府还在开罗呢,大不了重新武装把他们放出来继续战争。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虽然失败,但苏联成功的在阿尔及利亚塑造了主持正义的形象。只不过法军太多,阿尔及利亚人只能选择低头,但如果苏联进行操作的话,相信马上阿尔及利亚就会重新遍地狼烟。

  推演了这么多,谢洛夫忽然发现还是不够,似乎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于是问道,“老师,你说让人民敌视政府的最快办法是什么?”

  “让人民流血,这就是最快的办法!”萨哈托夫斯基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如果在法国宪兵和警察镇压的游行人群的时候,出现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你认为对我们的行动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谢洛夫了然的点点头,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如果以推翻戴高乐政府,同时打垮法国的资产阶级右翼,这当然是有利的。”萨哈托夫斯基的回答仍然是毫不犹豫。

  谢洛夫点燃一根烟走到窗户边上,看着窗户外边卢比杨卡广场旁边的道路,一辆辆各种颜色小汽车正在行驶,捷尔任斯基的巨大铜像好像在注视着一切。几分钟后按灭了烟头,仰头看了一眼天花板,低声道,“那就做吧,必要的时候把我们的黑匣子引爆。”

  他口中的黑匣子,是克格勃在西欧各国隐藏的爆炸装置,这些爆炸装置必须有克格勃的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