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军阀-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留下赵云带着五名亲兵押解这帮歹徒回城后,韩烈与典韦二人则快马直驱北海而去。

    这些人虽然交代是受人雇佣,但究竟是何人指使他们,他们却并不知道对方身份,这点韩烈倒不奇怪,对方又不是傻子,断然不会还未得手之前,就把自己暴露出来的。

    而韩烈也无心追究是何人想要自己小命的,在他看来这不过对方恐惧自己的一种手段而已,既然对方已经心生恐惧,他自是不在乎让对方再继续恐惧下去。

    得知韩烈回到北海,孔融当即召开了迎接的宴会,华灯初上之际,北海的官吏豪强齐聚相国府的宴客大厅,可谓是高朋满座。

    韩烈和典韦在驿站内洗了个澡,换上一身锦衣白袍的韩烈,头裹纶巾,这身装扮虽然简约,但长相俊逸的韩烈,配上这身打扮却仿若一个翩翩公子。

    不过跟随而来的典韦,确又是另一幅打扮,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的典韦,头上虽然同样裹着纶巾,但身形魁梧高大的他,一身甲胄足有三十四斤,北上插着双铁戟,腰间还挂着环首刀,顾盼之间,端的是威风凛凛,让人望之生畏。

    就在二人施施然然走入院落时,端坐主位的孔融,已然看到韩烈二人进来,为表他的待客之礼,孔融遂起身对招呼道:“子扬来了,快上座。”

    “见过诸位大人。”韩烈一脸平静的作揖一拜,继续向前走去,而落后韩烈一步的典韦,此时右手则拎着一个布包,鼓鼓的一大包布包,自是引起众人的目光,不过当典韦继续走近之时,众人看到布袋中不停滴下的鲜红血迹时,大堂上的一众官吏无不色变。

    原本表情还算从容的武安国,看到那滴血的布包时,心头也忍不住颤了一下,虽然在来赴宴之时,他就得知韩烈安然入城的消息,当时还大发雷霆的怒骂了手下一番的他,得知雇佣的人手并不知道是何人指使的时候,他才松了口气。

    但此刻看到典韦手中的滴血布包,他的目光不由有些闪烁的瞄了韩烈一眼,企图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但一脸从容的韩烈,嘴角甚至还扬着一丝笑意,浑然像个没事人一般。

    “子扬这是何意?”孔融的面色也微微有些不快的问道,在他看来,今日他特意举办宴席款待韩烈,可谓是给足了面子,可韩烈却让手下提着血包上厅,这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典大哥,让诸位大人看看,其中可有认识之人。”面对孔融的质问,韩烈歉意的作揖道:“小侄今日在城外遭遇歹徒伏击,险些丧命,根据其中歹徒交代,是北海城中有人指使他们伏击小侄,此事小侄虽然不敢真信,但也不敢不信,故从中割了几个人头,以供大家辨认一二。”

    “竟有此事?”孔融微微有些色变,目光凌冽的扫过在场的文武官员,道:“子扬乃吾贤侄,曾救我北海与水火,今日若真在城外遇害,岂不是陷融与不义?此事何人所做,最好立即交代,否则若一旦查实,本相定以杀人论处。”

    面对色厉内荏的孔融,宴会厅上的众人无不低下了头,这个时候自是谁也不会招认,大家伙心里也明白,孔融这么做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再说这案子真要查下去,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结案的。

    “世伯,看来这北海是有人容不下某了,这次小侄前来北海,也是特意来向世伯告辞的,多谢世伯这些日子来的照顾,小侄感激不尽,请受小侄一拜。”韩烈压根就没有想过把指使者找出来,虽然他心中其实已经圈定了那么几个人,但眼下对于他来说,这些人不过蝼蚁草芥而已,他又岂会放在心上。

    “这,贤侄真的要走?”孔融一时也是一愣,对于韩烈他虽然因部下的非议,而升起疏远疑心,但他却又想留住韩烈,因为就在前日,他接到青州刺史部传来的公文,青州刺史焦和因病逝世。

    这个消息对于青州来说显然是件大事,刺史焦和在齐郡治所临淄,这两年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却拖住了黄巾军多次攻城之战,眼下焦和一死,临淄无疑就会群龙无首,若黄巾军趁势扑来,临淄则很可能陷落。

    北海这两年之所以能够安稳,固然有孔融厉兵秣兵,收拢民心,招募勇士的积极防御政策有关,但若没有刺史焦和在临淄拖住大股黄巾主力,他孔融也不会在北海过得这么安稳。

    韩烈能打仗,这点孔融在汜水关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想当初关东联军十几万人马,人人畏敌不前,可韩烈却率领不过几千拼凑的人马就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打进了洛阳,这里面固然有敌人撤退的原因,但也说明了韩烈这个人的勇武胆略。

    而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眼下对于孔融来说无疑是最缺的,但他也明白自己架不住韩烈这匹千里马,但又不愿意就这么放手,所以这会得知韩烈要告辞,他才会这么失态。

    “听闻黄巾眼下都去了兖州,青州也没什么战事,世伯也知道小侄就是武夫,没仗实在不痛快,所以小侄准备去兖州投奔曹孟德,听说曹孟德如今已经继任兖州刺史,想必正是用人之时。”韩烈一本正经的话语,孔融听来却是信以为真,在洛阳的时候,他就知道曹操在汴水一战中,曾与韩烈并肩作战过,二人自是有交情的。

    对于曹孟德这个宦官后代,孔融一度是看不起的,但曹操这个人的表现,却一直很抢眼,从担任洛阳北部尉,到讨伐黄巾,诛杀十常侍,再到讨董,这个五短身材的家伙,却是每每都有惊人之举,到如今此人竟然一举做上了兖州刺史的位置。

    虽然孔融嘴上依旧有些不屑,但内心却对曹操已经有了一丝敬畏之心。

    “贤侄志向高远,融知道北海无法久留,若是贤侄真的去意已决,可否暂留一月,待朝廷新任命的青州刺史上任之后再走如何?”孔融思虑之下,还是做出了挽留,同时也把青州刺史焦和病逝的消息宣扬了出来。

    得知焦和病逝的消息,在座的一众官吏脸色一下子也都黯然了下来。向武安国刘逊这些人,原本还对孔融挽留韩烈有些腹诽,但这个时候他们也选择了沉默,焦和的死,无疑会对原本就已经混乱的青州局势产生巨大的变化。

    而就在未来的短短半月内,冀州方向也爆发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第七十二章 冀州易主

    韩烈在北海待了一天,便返回了掖城,不过临回掖城时,他也答应了孔融,会暂留一段时间。

    这一次去北海,虽然遇到一些小麻烦,但却不是没有收获,首先探明了孔融仍然还需要借助,其次也通过那几颗人头,大大的震慑了一下北海那些宵小,其次韩烈还带回两百七十万铜钱,以及二百金,以及两方玉圭,总价值远远超过五百万钱。

    这笔钱自然是哪个伏击韩烈的哪个黑须恶霸的赎命钱,说实在韩烈都没有想到,那家伙竟然真能够拿出五百万钱,这可真是笔意外收获了。

    眼下对于韩烈来说,钱自然越多越好,要知道没有地盘的他,手下可是有四千人要吃饭穿衣,光靠孔融接济,迟早会饿死,所以说还得手中有钱才行。

    寒冬前所有的士卒添了棉衣,这开春之后就要换单衣,这又是一大笔开支,去岁韩烈说过一年没有军饷,但今年下半年开始,军队还要发军饷,这又是巨额开支,所以眼下对于韩烈来说,满脑子都是钱钱钱。

    不过据前去拿钱的赵云,那黑须大汉在北海也是个人物,掌握了北海几个坊市的买卖生意,手底下有百十号亡命徒,加上僮客门子足有四五百人,在北海城也算是一方人物。

    要不是撞在韩烈一行手中,他也不会怂成那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能够认怂,何尝不是一种本事,若当时他在韩烈面前死咬着不放,很可能小命就丢了,眼下虽然他损失了全部家产,但小命却保住了,以他手中的人脉要想东山再起,显然不会难事。

    初平二年春(191),由于受到袁绍的挑唆,公孙瓒的大军在去岁就对冀州展开了攻势,而就在韩馥准备率军反击之际,手下大将麹义却率领本部人马反叛,投奔了渤海太守袁绍。←百度搜索→

    面对这个打击的韩馥,一下子就萎缩了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的说客荀谌和高干也来到了邺城。

    得知荀谌来访,虽然对袁绍接纳了自己的叛将麹义一事很不满的韩馥,却不得不出来见荀谌。

    这其中缘由自然是因为荀谌乃他的乡党,其次荀谌乃颍川第一望族荀家子弟,更重要的是荀家手中还有一座世人皆知的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虽然只是私塾,可在汉末民间士人口中,是公认的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人物分别是有荀氏八龙之称的荀爽,以及陈寔等人。

    其次是河北的涿鹿书院,代表人物乃是中郎将卢植以及博陵崔烈曾官拜当朝太尉。

    另外便是荆州的鹿门书院和江东的吴中书院,其中鹿门书院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庞德公皆是当世名士。

    相比吴中书院此时的声名和代表人物都要比其他三座书院差,之所以吴中书院能够名列四大书院之一,主要还是吴中书院,乃是江东众多豪族共同建立的私塾,他们分别是吴郡的陆家,朱家、张家、吴郡的顾家、虞家、魏家,此六大家族,被江东士人称之为江东六姓。

    虽说这四大书院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但随着天下局势的****,它们的存在感也渐渐的显露出来,而就在荀谌抵达冀州之时,围绕河北之争的讨论,也被颍川书院一批后起之秀摆到了桌面之上。

    被当世名士何顒评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在这次讨论会上,曾言:“韩馥器量狭小,不足谋大事,河北大局必为袁本初所左右。”

    针对荀彧的评论,陈群有些不确定的道:“文若莫非这次天下变革,袁氏乃是匡护汉室的希望?”

    “袁本初名动天下,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若他愿意举义旗,此事并不难矣。”答话的乃是荀攸,荀公达,荀彧,荀攸是荀家这一代公认的最杰出的人才,可以说二人之言,已然代表了颍川书院的意向。

    “袁本初这个人吾未见过,不过袁公路吾倒是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不谈也罢,但若这个袁本初只有有三分袁公路的本性,此人怕是未必会有匡护汉室之心。”这会开口的十个年轻人,此人身形消瘦,身穿一身布衣,与在座那些世家弟子的锦衣华服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对于这个身着简朴,外貌普通的青年,在座之人却没有一个人敢轻视,此人便是被荀家家主荀爽称之为鬼才的郭嘉郭奉孝,此儿也是荀爽亲自招为颍川书院的唯一寒族弟子。

    对于郭嘉之言,众人甚至连反驳都没有,反而暗暗思量了起来,好一会一人道:“若袁绍不行?陈留张邈如何?”

    “此人徒有虚名耳。”立即就有人嘲讽了起来,紧接有人道:“吾听说曹孟德出任兖州刺史一职,不知此人如何?”

    “此人近来声名渐现,据说在洛阳之时,他曾斥责袁绍等人畏敌不前。”有人附和道。

    “传言不足信也,据我所知,当时曹操损兵折将,不过借口脱身而已。”另一人反驳道。

    面对众人的争论,荀彧开口道:“颍川乃四战大地,留下绝非安身立命之地,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亦或者张邈,再或者荆州的刘表等等,只有我们亲自去拜会过了,才能做出决定,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但某已经决定前往河北,就当是避难也好。”

    “公若去河北,某当愿往。”一时众人纷纷响应,郭嘉思虑之下,也觉得荀彧所言有理,眼下颍川作为中原腹地,战火随时都会波及,莫如北上先寻个安身之所,以待明主。

    就在颍川书院的一帮士子北上之际,邺城的荀谌,也对韩馥展开了三寸不烂之舌。

    在韩馥的州牧府大堂上,荀谌神色从容的问道:“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十万大军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当。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所图已经很明显,将军难道不担心。”

    面对荀谌的询问,韩馥心中一阵恐慌,忙请教道:“事情如此危急,吾又该如何办呢?“

    荀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下遂反问道:“使君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你是否比得上袁本初?”

    这点韩馥不用想也知道,当下摇头道:“比不上。”

    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你可比得上袁绍?”

    韩馥不由头冒冷汗的再次摇头:“比不上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你们韩氏一家比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