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新秩序-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征募新兵之初,李诚中的计划只是五百人,因为他目前只是前营指挥使,麾下编制就是五百人。但应募者太多,其中有很多素质较好的青壮,平白放过大是可惜。李诚中便干脆多收了一些,反正他和周知裕关系“老铁了”,如今又占了半个营州,多收一些也说得过去。

有了白狼山训练的成熟经验,这批新兵的整训就让李诚中省了不少心。他成立了以都头姜苗为总教官、解里为副总教官,以五十名前营士兵为训练教官的教导队,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训练的计划相比白狼山而言,更加规范、更加有序。第一项是文化课程,三天之内熟读《前营士兵通行条令》,五日之内必须掌握,五天之后会有考核,新兵在教官的提问下必须一一回答正确。于是,柳城军营中开始了一片片整齐的念诵声。

新兵征募结束的时候,李诚中稍微松了口气,虽然接下来工作还有很多,但有了这批新兵在手,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有了些底气。于是他将目光专向前营的士兵编制问题。怎么整合前营的士兵,怎么配置军官,哪些军官需要晋级,哪些士兵需要提拔,这些问题都是很头疼的。

就在李诚中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王大郎从平州回来了,随同而来的还有一封周知裕的信。信中对李诚中不吝夸奖,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却没有谈及怎么酬功的问题,只是要求他务必尽快回一趟平州。

李诚中苦着脸道:“如今柳城一切都还没有完全安定,实在是走不开啊。”

王大郎显得有些神秘,看了看左右无人,小声道:“宣节还是去一趟的好,某听兵马使的意思,似乎要带宣节回幽州。”

李诚中一愣:“回幽州作甚?”

王大郎道:“应当是面见大帅吧。此番节度府下了召集令,各州军将都必须赶回幽州军议。兵马使似乎想通过咱们这次的大胜,顺带向大帅要点好处,事涉整个平州军,大伙儿都在平州翘首以盼宣节。”

第五章辽西双城(五)

2012最后一天,饭饭祝大家来年一切顺利!家人幸福安康、事业蒸蒸日上、财源广茂发达、感情美满幸福!

——————————————————————————————————————————

自古至今,行商们对于商路的畅通与否最为上心,各处消息的来路也最是广泛,当柳城和燕郡才一收复,官府还没有明确公布之时,在幽州憋了一个冬天的行商们便纷纷启程,赶往营州。如今关外战乱不休,想来营州也不甚太平,但既然商路已通,虽是风险甚高,那么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幽州城内各处货栈商柜都在套车打点行装,囤积在各处仓库中的货物如流水般装上大车,街道之上车马如龙,络绎不绝的离开南门,赶往平州方向。

与东市纷扰杂乱的情形相比,四条巷中的张宅却静得可怕。老都头铁青着脸,坐在桌边一言不发,下首则陪坐着一个年轻男子,只一身团领青衫,却显得几分英武之气。

年轻男子正是李承约,自从十多日前大帅向各处边关镇将发出军议召集令之后,早已归心似箭的李承约便单人独骑连夜赶回幽州,这些天里什么都顾不上了,全副精力都耗在张家宅院四周,终于觅得几次良机,和兰儿搭上了话。

他是大户豪门养出来的子弟,身上本就带着几分潇洒华贵,再加上常年领军征战,男儿汉大丈夫的气概已经透到了骨子里,对年轻女子最具杀伤力,再加上有着酒楼醉遇的小说情节,几番攻势下来,兰儿一片芳心便被俘获。

大唐民风开放,年轻男女们往往私下结缘,然后再央求父母做媒。李承约和兰儿两情相悦后,便兴冲冲向自家父亲李君操提了出来,但父亲仔细了解之后,却往他身上泼洒了一瓢冷水。

李家是什么身份?李承约曾祖李琼,官至蓟州别驾、朝廷赐封工部尚书,祖父安仁公官至檀州刺史、朝廷赐封太子太保。到了李君操这一代,他是前平州刺史兼兵马使、朝廷赐封的太子少师,就算如今居家隐退,但几十年的幽州军户世家的豪门底蕴,在整个幽燕大地上影响力可并未减弱多少,乃是卢龙军中数得上的大军头。而李承约自身虽然年轻,却也已经坐到了盐城守捉使、定远将军的高位,官秩正五品上!

张家虽然在军中也有一定地位,但如何能与李家相比?张家如今只有一个蓟州别将张景绍在苦苦支撑家族,更何况儿子所说的兰儿一家更是张家的旁支别户,如何配得上自家儿子?听说兰儿的父亲只是一个在家守老的老都头,兄长也只是平州边军的一个底层军官,若是自家和对门结了亲,岂不令幽州豪门笑掉大牙?

李君操对儿子的这门亲事说什么也不同意,李承约急了,便去找自家母亲,有母亲出面,李君操最后才点头,答允李承约可将兰儿纳为妾室。

无论如何,答允总比不答允好,李承约无奈,只得亲自登门说明来意,若是张家能够委屈同意,李承约承诺以正妻之礼大事操办,媒人、彩礼、过门等等一应婚事程序统统筹备,必定让张家风风光光。

可再在婚事上风光,说到底仍然是纳妾,妾是什么地位,谁心里都有数。于是老都头铁青着脸不说话,李承约涨红着脸不肯走,两人就僵住了。…;

只苦了后房偷听的兰儿,趴在娘亲怀里抹了会儿眼泪,然后擦干泪痕,到厨下提了食篮,强作镇定的跟老都头面前找了个采买吃食的借口,径自出门而去,连看也没看李承约一眼。兰儿很难受,她此刻在家里呆不下去,要出门寻个人少的所在好好想想。

兰儿走了以后,堂上更是冷场,老都头正要发话将李承约轰走,却见门外涌进来一群人,当先的正是自家二郎张兴重!

二郎回家,老都头便将李承约暂且抛在一旁,从后房唤出老妻,一家人见面,热闹场面自是不提。待张兴重拜见过家中爹娘,将一旁的李诚中拉了过来,又是一番热闹。

李诚中是随同兵马使周知裕一同赶回幽州的,他将柳城诸事托付冯道之后,便带了张兴重一同返回,也有让张兴重回家看望的意思。李诚中在幽州没有宅院,本来周知裕是打算让他住到自家府邸的,但李诚中生怕拘束,便借口推托了,自去张兴重家借住。同来的还有王大郎和四名亲卫。以张兴重家的宅院,虽不轩敞,几间空房总是有的。

对于自家二郎的上司,老都头不敢托大,谦让着请李诚中进到正房,落座之后又是一番叙话。

他们在这里说话,李承约却狠下心死撑着面皮不走,在一旁就显得有些突兀。他也不避讳,就在边上听着,听着听着,心里却起了一丝波澜,原来这高个子就是如今卢龙军中声名鹊起的李诚中!

榆关守卫战、白狼山军寨守卫战、白狼山北麓野战这几次大胜都以军报的形式传遍全军,如今李诚中在卢龙军中可谓名头响亮。对这个平州系军官的崛起,幽州各大将门世家都投入了关注的目光,只不过有些注意得比较多,有些则了解得比较少罢了。

李承约的父亲李君操是前平州刺史兼兵马使,和现任平州刺史张在吉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曾经兼任过平州刺史的大军头王敬柔不同,李君操的官途是在平州起家的,最辉煌的经历也是在平州,从广义范围来讲,他应当也算做平州系的领军人物。只不过如今的平州军应当算作新平州系,因为兵马使周知裕是大帅刘仁恭的人,与李君操并无瓜葛,但通过张在吉,李君操仍然十分关注平州的情况,并间接影响着平州的局势发展。

因此,要说到对李诚中的了解,李家是整个幽州最为详细的。至少李承约就知道李诚中从军后的大概履历。南征时以“健卒”身份加入周知裕健卒营,贝州城头奋勇死战被提拔为伙长,追随周知裕镇戍平州而升队官,榆关一战后晋都头,白狼山军寨一战后迁前营指挥使。

一年时间,由大头兵而官至一营指挥、宣节校尉,如此快速的升迁之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白身来说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了解过他经历的人都明白,这种升迁是扎扎实实的,是没有半点水分的。

当白狼山北麓和品部主力野战大胜的军报传送边关的时候,李承约十分震惊,他戍守卢龙塞也有半年了,在去年南征魏博之后损失惨重的他深深明白,以一群新兵和如今势头正旺的契丹人作战,是怎样的艰难,更何况是野战,而且还大胜!

读到军报最后一行字句的时候,当时李承约和王思同都是半晌无语。好嘛,我们在这里被契丹人压得喘不过起气来,你领着一群新兵蛋子居然敢出去野战(军报中李诚中当然不会自曝是中伏)?野战也还罢了,你还大胜?关键是,你竟然领着一百人就去攻打柳城?而且还打下来了?这是什么道理!…;

当时与军报一同抵达卢龙塞的还有李君操和王敬柔分别给李承约和王思同所寄的家书,书中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个平州军前营指挥使、宣节校尉李诚中。李承约不知道王思同的家书里写了什么,但父亲的家书中却叮嘱自己,若是有机会,定要和这个李诚中好好结交一番。

李承约回到幽州的这些天也听父亲谈过这个李诚中,据平州方面传来的消息,这次大帅召集军议,李诚中也随同周知裕来了,似乎平州方面还和父亲达成了共识,要支持新的平州军进一步扩大。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了李诚中,李承约的目光牢牢盯在李诚中身上,不停打量。

李诚中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坐在一旁的年轻人,双方已经眉来眼去来回接触了好几次。见对方眼神似乎充满善意,李诚中也报以微笑,两人之间倒似乎有了几分无形中的和谐。

李诚中忍不住了,趁大伙儿说话中的一个空挡,便问老都头这人是谁。老都头的脸色立刻由阴转晴,冷冷将李承约的来意说了出来,张兴重的脸色也阴郁下来,一旁的王大郎几乎就要破口大骂。王大郎才不管你家里是什么来头,更不在乎你是什么守捉、什么将军,和契丹人的几次大战打下来,他的自负已经快要爆棚了,他眼里只有李诚中,顶多还有一个周知裕。

李诚中连忙止住王大郎,向李承约一抱拳:“原来却是镇守卢龙塞的李将军,久仰大名了。”

李承约也抱拳回礼:“李诚中这三个字已经响彻幽燕,今日一见,实乃幸会。”

两人面子上费了一番工夫,算是初步结识,李诚中想了想,便道:“此事恐怕让李将军失望了,兰儿小娘子是不会给人做妾的。”他是张兴重的生死弟兄,更是张兴重的领头上司,虽然目前官阶仍然比不上李承约,但代表张家发话却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说话的分量还要重得多。

李承约苦笑道:“虽是妾室,但某保证,一定以正妻之礼对待,某还可以答允,将来再不娶妻。”

李诚中摇摇头:“名不正则言不顺,妾室就是妾室,纵然你以正妻之礼相待,你家大人、叔伯,甚至家中仆役又怎会以夫人之礼相敬?况且将军今后是否娶妻,恐怕也不是自家完全说了算的。还是请回吧。”

李承约本不想走,却忽然灵机一动,起身告辞。起身之时,冲李诚中使了个眼色。李诚中便起身相送,送到门外后,李承约深施一礼:“早便久仰李宣节大名,今日初会,实在荣幸。实话实说,某实在爱煞了张家小娘子,小娘子对某也算情有独钟,真是不忍就此分离。若是李宣节能玉成此事,承约实不知该如何相报!今后但凡李宣节所求,承约必定拼死达成!”

李诚中一愣,原来是两情相悦啊,这就不好强行拆散了,他犹豫了片刻道:“若真是张家小娘子倾心于你……那容我再想想办法,至于报恩什么的,不用再提。”

第六章辽西双城(六)

幽州南门,几骑军将远远飞奔而来,值守的门军领连忙招呼手下弟兄驱散门洞内外的行人,大声招呼着:“快快快!赵飞虎来了,都别挡道,省得又吃一顿鞭子!”他这边刚清理完毕,那几骑军将已疾奔而入,丝毫不作停留。

“赵飞虎”是霸都骑都指挥使、宣威将军赵霸的诨号,整个幽州大大有名,说的是他无论说话语气、行为举止还是做事方式都状如猛虎,气势甚急、甚猛、甚恶。赵霸对这个诨号也很自得,他手下的士兵便投其所好,都管他叫“飞虎将军”。

赵霸是前卢台军使赵元德的三子,自幼身负勇力,从军后表现十分抢眼,在老父的关照下一路升至霸都骑虞候。霸都骑是老赵家的核心军力,卢龙军南征魏博,霸都骑被汴军几乎全歼,老赵家心痛之余,便以留守幽州的赵霸为主,重建这支名震幽燕数十年的铁骑精锐。赵霸便顺理成章成为霸都骑新任的都指挥使。

赵霸在幽州之内从来就是横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