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艳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凡人艳途-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琴是位林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现在县林业工作站工作,她一心想调往省城,对面前这位省林业厅来的大人物,恨不得能马上嫁给他才好。

    李小凡知道了小琴的心事,便全心全意地讨好她。两人可谓是情投意合,一见钟情。第一个晚上两人就亲了嘴,到了第二个晚上,李小凡还把她拉到床上匆匆忙忙地睡了半个小时。俗话说:一夜夫妻百日恩。这小琴自从把青春送给了李小凡,便整天与他难舍难分。以至于李小凡要去山区考察毛毛虫,去风景区游玩,她也一定要跟着去。好在李小凡极力举荐,办公室主任老盂便同意带上她去了。

    三位领导到几个林区转了转,看了些毛毛虫,但说不出什么道道儿。只有李小凡说了句:“问题不大,但要从小抓起,防止病虫蔓延。”丛山儿接过来重复了一遍:“对,要从小抓起,防止蔓延。”

    老孟在笔记本上装模作样地记下了这两句话,就下了山。剩下的就是带他们去县里几个重要的风景区玩了玩,再就是吃吃喝喝,最后每人送上一袋纪念品。

    李小凡要老孟帮助拨通南山县林业局的电话,让他通知对方考察团到达的时间。然后就是叫北山县林业局的车子把他们送到南山县。临走前,小琴姑娘急乎乎地赶来送行,李小凡说过段时间会打电话来的。只见小琴偷偷地给他塞过来一封信,眼里红红地,不等泪水掉下来,就扭转**小跑着走了。

    接下来,毛毛虫考察团依次考察了南山县、西山县、五峰县……几乎用了个把月时间,把十几个林区县都走了个遍。可谓深入基层,工作细致。至于收获,李小凡在笔记本上作了粗略的统计,各县送来的香烟及礼品价值约两万余元,他们在晚上偷偷去市场上削价变卖,共得人民币一万八千余元。

    小琴姑娘自从将那封充满情爱和血泪的情书送给李小凡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李小凡的半点音信。她苦苦地等了一个多月,实在无法忍受煎熬了,便跑到省林业厅去找他。一问才知,省厅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倒是办公室林主任想起来了,原先曾经雇用过两个临时工,都姓李的,会不会是他们。

    小琴姑娘的泪水引起了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到各县了解了一下,发现基层林业局的领导都被蒙骗了。经过调查得知,此时,毛毛虫考察团正抵达云山县。

    李小凡和李小军二人在招待所因喝酒太多而进了厕所,等他们出来时,听到了楼下丛山儿的叫声。他们偷偷一看,不好,是一个穿制服的公安人员把他扭住了。另两位公安正向他们冲过来。

    李小凡反应特快,他早就趁刚才上厕所时发现招待所下面的围墙了。于是,他拉着李小军重新返回厕所,纵身跳上了围墙,然后又跳到了大街上。两人拦住一辆出租车,开出十几分钟,又换了一辆。这样几次一换,终于安全地离开了云山县。

    李小凡认为自己在本省呆下去可能要出问题,不如到邻省去发展。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两万多块钱的现金,亏得那天带在身上。李小凡分给李小军几千块,说余下的今后做生意要用的。李小军道:“可怜我那表哥,这回可就惨了。”

    李小凡劝道:“你也别太伤心,他们不会拿他怎么样的,最多关上十几天,放他回去务农罢了。法律这东西我懂一点,你就放心吧。”

    李小军道:“他跟我们干了个把月,一点钱都没捞到。我们是不是给他家里寄点回去”

    李小凡白了他一眼道:“这怎么行你不是自找麻烦么公安局一查我们寄信的地址,我们不就完蛋了么再说,这点钱我们将来还要派用场呢。我们到了外省,人生地不熟的,没有钱怎么能有所发展呢。你表哥的事,今后我会想办法的。”

    邻近的那个省靠海,在全国也比较发达。李小凡很快就发现,这里的文化气氛很浓,在这个省里,搞文化能赚钱。他们在一户偏僻的山脚人家租了一间房子,然后。就带上几首当年被退回过无数次的小诗,专程去了一趟省文联的《百合文学》编辑部。

    《百合文学》的诗歌编辑姓方,三十六七岁的年纪,看上去冷冰冰的,说起话来更是让人觉得虚伪。李小凡掼过去一包大中华,方编辑的态度才稍稍有了点暖意。他把李小凡的几首诗匆匆地浏览了一遍,高深莫测地道:“你的这些诗,还浅了点,有点像歌词。作为我们《百合文学》这样的一流刊物来说,是不可能上的。”

    李小凡回去又写了几首,先后来了四五趟。方编辑都给他找些李病出来,似乎有永远也不给他一点希望的意思。但他每次看到李小凡掼过来一包大中华,嘴角就流出一丝笑容。有一次,他一边抽着李小凡给点着的大中华,一边陶醉地道:“这个香烟不错,我就爱抽这号烟。小李啊,我看,你的诗其实是写得不错的,但我们这里比较难上。我劝你不必写诗,我已经看出来了,你的公关水平不错。我看你是不是帮我们《百合文学》拉点广告,到企业去搞点赞助来,帮他们写点报告文学。你看怎么样”

    李小凡对方编辑的这个主意倒是挺有兴趣的。他便问道:“怎么去拉广告呢我可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呀。”

    方编辑道:“没关系,我看你准行。你只要让企业家赞助个五千、六千的,当然,一万、两万就更好了。然后采访一下,替他写篇报告文学,这种文章最好写,也不需要太高的水平。你拿一本杂志回去,照着样写就行。我们除了给你百分之二十的回扣外,还要给你的报告文学发稿费标准是每千字三十块。怎么样”

【把生意做大一点儿】

    105。把生意做大一点儿

    李小凡笑道:“这主意不错呀,要是我拉到一万块,那就有两千块好赚啦”

    方编辑道:“那当然,加上稿费,就是两千多啦。”

    李小凡道:“我该怎么去找他们呢”

    方编辑道:“你不要去找那些红得发紫的企业家,那些企业家架子大,他们对这种小文章看不上。你就找那些国营、集体企业里那些刚刚发迹的,想干出点名堂的企业家下手。保证能行。”

    李小凡道:“我没有什么身份,怕他们不相信我。”

    方编辑道:“那倒是,你就说是我们的特约记者好了。等你拉到几笔业务,我们就给你办个记者证。他们要问你,你就说正在办证。不过,等赚到钱,可别忘了感谢我哟啊。哈哈哈。”

    李小凡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李小凡费了老大气力,终于拉到了三家集体单位总共一万六千块钱的赞助。李小凡在采访当中,接受了三家企业老总的吃请,但他也给了每个老总一条大中华作为回扣。

    李小凡飞快地写了三篇报告文学,陆续地都登了出来。回扣加上稿费,总共拿了四千块零点。另外,他还给方编辑一条大中华,另外是两百块钱的红包。

    方编辑对李小凡的才干和为人非常欣赏,一高兴就给他在《百合诗人》栏目上发了一组小诗,还刊登了照片,作为文坛新人推荐给广大读者。

    李小凡赚了钱,可李小军却没活干。

    李小凡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想了好多天,决定让李小军跟着他干。

    方编辑给李小凡办好了崭新的特约记者证,让李小凡高兴得差点没流出眼泪。他终于不必再冒充别人了,这回是正儿八经地当上了记者。

    此后,他每天带着李小军,走访一家家的新兴企业。在采访过程中,企业家们可以从他的谈话中,感觉到他的确像他自己介绍的那样是位不简单的作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位资深的记者。因为跟在他后面的另一位记者,看上去只不过是他的随从和徒弟而已。

    更令他们钦佩的是,这位李记者出手不凡,对于热情接待的国营和集体企业家们,一见面总是送点小礼物,当谈得差不多时,还要再送上一枚五六百元的戒指之类的东西,让这些靠几百元月工资和数目不多的奖金过日子的企业老总们很愿意把广告宣传交给他来做。

    《百合文学》杂志上的企业广告越来越多,那些报告文学的作者大多署着李小凡的大名。

    作为《百合文学》的总编龙学文来说,他对本刊的生存一直感到担心,每到年关就害怕停刊。现在,广告业务有了如此大的发展,他感到很欣慰。起先,他以为是他一向不太满意的诗歌栏方编辑的功劳,并且还差点想提他当编辑部的主任或副主任。因为这些业务都算在他的头上,除了给李小凡外,方编辑也从中拿到了一笔回扣。后来他才得知,本刊广告业务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地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他就是刚从外省来的李小凡。

    “人才难得啊!”龙总编坐在总编室里独自感叹道,他想会会这位广告人才。

    方编辑接到电话后,便把李小凡带到了总编室。龙总编定睛一看,果然是位文质彬彬、白白净净的男人,长得相貌不凡。早年,龙总编曾经钻研过一段时间的面相学,他觉得面前的这位青年将来定然前途无量,于是,越发对他产生了好感,并且还很想栽培栽培他。

    “小李啊,不错嘛,听说你拉广告很有点本事,是个人才啊!”龙总编夸道。

    “我不过拉了一些广告而已,算不了什么,”他想起了介绍他干这行的方编辑,便感激地道:“而且还要感谢诗歌编辑方老师的帮助呢!”

    李小凡哪里晓得龙总编对这位方某人一向看不顺眼,对于方某人把李小凡的功劳都记在自己的账上,而且还轻而易举地提取了数目不小的回扣很是有点想法。他想阻止方编辑的这种行为,但不能太莽撞,得抓住时机。

    他试探地对李小凡道:“你在广告方面有些才干,我想再让你继续发展一下,把生意做得大一点。你看怎么样”

    李小凡没想到龙总编会这么器重他,便高兴地道:“那当然求之不得。”

    龙总编道:“我们省文联最近与省旅游局达成了一项协议,由我们负责编辑一本全省的旅游指南。通过旅游指南。做一些文字和图片广告,这本书,可以叫做。最好是能够把全省一些大的企业,都编进去。这项广告业务,潜力很大呀!做得好,那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业务。你看有没有兴趣”

    李小凡哪会没兴趣,激动地道:“我很有兴趣,最好是能够让我参加。”

    龙总编道:“好吧,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建议。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我们先谈到这里,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

    李小凡从方编辑那里打听到龙总编这个人不抽烟。但很爱喝酒,不过最有名的还是惧内。他的那位夫人整天爱打扮,开销很大。

    当晚,李小凡就带着李小军来到龙总编家里,他手里拎着一只小包,包里装着一套价值千元的化妆品,跟在他后面的李小军一只手拎着一只黑色的尼龙袋,袋里装的是两瓶茅台酒;另一只手拎着一袋时鲜水果。

    龙总编一看到进来的是李小凡,就感觉到他肯定是全副武装来的。这就越加增添了龙总编对李小凡的喜爱。不说这个世道人人爱财,单凭他的这一身公关手段,又有哪个领导不器重他呢

    谈了一阵题外话之后,李小凡问起编《经济旅游》一事,龙总编客气地道:“这事没问题,大家商量叫我当这本书的总编,一般总是由我说了算。我叫你加入进来,其他人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不过,程序上还是该打个招呼。你说是不是”

    李小凡别有用心地道:“我在前段时间拉广告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些经验。那就是拉广告需要一定的身份,除了需要一定的公关技巧外,打出去的牌子越响越好,头衔越大越好。”

    龙总编道:“你的意思是说想弄个头衔”

    李小凡点了点头道:“是啊,本来这是不好意思的。可我们这个头衔不是为了别的,当然不是为了当官加工资,因为我不是正式工作人员嘛。这完全是为了搞好工作,使广告业务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龙总编道:“你说得还有一定的道理。是啊,现在社会上总爱一些花里花哨的东西,不搞点名堂,还真干不成大事。”

    李小凡奉承道:“这件事还得龙总编多费心。只要我小李有出息,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您龙总编的。”

    龙总编想了想刚才李小凡进门时带来的“炸药”,似乎明白了今后进一步的意思,便笑了笑道:“嗯,你是个不错的青年啊。我早就看出来了,你肯定会有出息的。这次你参加编这本书,当然,主要是拉广告。拉到广告,你同样可以提成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