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我独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我独行-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极的内力无法直接侵入心脉,让张放重伤,可时间一久,张放同样会因为阴阳同存经脉,而导致经脉无法承受而爆裂。
    “能量和内力的质性相同,这提供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基础,但至于如何转换,除开达摩大师尚无人知晓。”
    张放大概能理解旦真德尼的意思,就好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完全由碳元素组合,可两者的表征却完全不同,张放也从未听说过有人能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如果要真能如此这个人瞬间富可敌国。而达摩祖师就是做到了这近乎不可能的事,方才能成就一身震古烁今的绝世修为。
    只是张放很快又想到了什么,便是问道:“大和尚,你之前说黑教在这方面颇有研究,他们又是如何兼修的?”
    旦真德尼听到这话,不屑的一笑道:“黑教?在我看来,他们的方法毫无价值,我之前说过,若是不能随意转化能量和内力,就必须让两者如两个毫不相干完全封闭的系统一般,各自独立运转。黑教便是从此入手,在修炼经脉修炼法时完全封闭三脉七轮,反之亦然,可如此一来这样的兼修毫无异议。
    因为如此一来,能量是能量,内力是内力,两者不可转化不可叠加,如此一来还不如专修一样,你应该知道但凡高深功法都是博大精深,有些功法穷一生之力也无法至尽头,这样的兼修又有何意义?
    而且就是如此,黑教也没有完全将这条路走通,内力和能量同存体内始终是隐患,故而黑教之中时常有人行功时经脉爆裂而亡,这并不奇怪。”
    张放听到这,悚然道:“大和尚,你的意思是,若是能将能量和内力相互转化,实际上内力将得到叠加加成?”
    “据我所知的确是这样,达摩大师当年之所以内力深厚,纵横天下无出其右,便是因为如此。而我当初之所以让你练全洗髓经贯通左中右三脉便来寻我指点,便是因为,洗髓经早已经失传千年,若你能练全此无上功法就代表冥冥中你有一线缘法,若是此后你能到少林寺求取到易筋经,并将之练到大成,便可与洗髓经相合,自行贯通六轮,到时候你或可以从这两本无上功法中寻找到达摩大师可以任意转化能量和内力的秘密。”
    张放听到这话,不由眉头微皱,易筋经的获取难度且不去说,旦真德尼似乎对这种并不肯定,更像是一种猜测。
    “大和尚,这该不是你自己的推测吧?”
    旦真德尼听到这话笑了笑,摇头道:“并非是我推测,而是我所听我所见,是史载于册的事情。”
    “史载于册?”
    张放更疑惑了,他可没说过中原哪本典籍上讲过此事,若真是如此,少林为何自达摩祖师传下道统,为何未再出现第二个将双修达到高境界的武者?
    “我昔年远赴天竺那烂陀寺问经求法,便是在那里听说过达摩大师的传说,也见过关于他的记载。中原世传达摩祖师最终坐化于熊耳山,甚至有人宣城自己得到达摩大师的不坏金身。但想必你也听说过另一种传闻,也就是达摩大师‘只履西归’的故事,不管真假如何,天竺倒是有达摩大师生平事迹的详细记载,并言道其毕生心血,洗髓,易筋二本无上功法。
    在天竺也有这两本功法的天竺版本,是以三脉七轮为基,到高深处自行贯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那烂陀寺的高僧就曾告诉我,若能将天竺版本的洗髓,易筋二经练到无上圆满境界,就能成就达摩当年的境界。只可惜,由于这二经并不轻授,加之其太过高深玄奥,千百年以降,却是从无人将这二经同时练到无上圆满境界,就遑论重现达摩大师当年的境界了。”
    张放仔细听完这句话,心中疑惑解开不少,只履西归的他听说过,相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张放不清楚这传说的真假,可天竺有洗髓,易筋二经的天竺版本,那只怕此事多半是真。
    张放沉吟了下,方才道:“大和尚,你是想告诉我,若我有一线缘法,将洗髓经和易筋经同时修到无上圆满境界,探索到能量与内力自如转换的秘密,也就能修行密宗武学。否则贪图密宗武学,却是本末倒置,最后是害了自己,是吧?”
    旦真德尼听到这话点了点头,张放见之不由苦笑,说来说去,自己到头来还是没能修成密宗武学,可不管怎么说,终究是探索到了一丝玄机,如此倒也更加坚定了张放将洗髓经修炼到大成的想法。
    “好了,歇也歇够了,该说的也说了,咱们早点赶路,争取日落之前见到国师。”
    旦真德尼揩了一把脸上的汗,说着就站起身来,张放见之自然也是站起身来,只是两人刚欲有所动,不远处却是有十数道人影朝这边行来,待得这一行人稍微近了,张放就见这些来人全是身穿红色僧袍,头戴黄色僧袍的喇嘛。
    “是布达拉宫的人。”
    旦真德尼说了一句,随即便脚下一动,身形前掠,朝着这一行人迎了过去,张放自然紧随其后。
    待得张放于旦真德尼及至这一行人之前时,就见这行人中一位眉清目秀,看上去年纪不过大的小和尚纵跃出列,对着张放和旦真德尼各自一礼后,便道:“平措奉国师之命,前来迎接大正使节。”(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三章 鸠星罗【第五更】
    兄弟们还有票没,快12点了,能不能达成八更的条件?就看兄弟们的了,目前146/160,只差14票,达成八更条件啊!
    。。。。。。
    “贵使,请进吧,国师就在里面等你。”
    走上长长的红木阶梯,越过一个个梵音不绝的经堂,小和尚平措将张放引到了一处静谧的佛堂之前,伸手微一虚引,继而就双手合十对着张放一礼后,便即自行离去。
    张放看了眼眼前大门紧闭的佛堂,这里并没有什么出奇的,脱漆的红色门框代表此处很有些年头,里面也静悄悄的,听不见念诵佛经的声音,甚至以张放如今的感知,都感应不到这佛堂内是否有人。
    有感于此,张放不由心中暗道:“看来这吐蕃国师的修为深不可测,其他不说,只这份敛藏气机,关锁气息的能耐却是比之九幽阴君等人要高明的多啊。”
    张放当日在千尸岗上,纵然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麻衣怪侠,豪鬼乃至万北归所在,却是因为与其相距甚远,但实际上这些人出现的那一瞬间张放就有所感应,他能清楚的感应到九幽阴君等人外露的气机,可这佛堂内外相距只怕不过数米,纵然张放未推开大门,但如此近距离却感觉不到吐蕃国师的存在,这自然让张放不由高看了其一眼。
    “嘎吱。。。”
    张放伸出手推开眼前的大门,老旧的大门发出好似不堪重负的声响。等到大门完全打开,张放就见门内不过十余米见方的,当中连一尊佛像也无,除开左右两边摆放的烛架,以及顶壁上垂下的经纶,就只见一名须发皆白,白眉几乎要垂至下颚的老和尚盘坐在室中。很显然,这白眉老和尚就是吐蕃国师鸠星罗!
    “你来了,请进吧。”
    鸠星罗睁着满是褶皱的眼皮,露出半个眼睛。看着门外静立的张放。轻若蚊蝇般招呼了一声。张放当即双手合十,对其行过一礼后,方才跨步踏入屋中,随即双袖一拂。那老旧的大门便是重新关起。
    “坐吧。”
    张放不经意间露了手。这垂垂老矣的鸠星罗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却是给予了回应。只见其依然盘坐不动,仅仅随意招呼了张放一声,可话音刚落。他身前的一个蒲团竟是自行向前一送,落于张放的脚边。
    张放见到这一幕,瞳孔不由一缩,他完全看不明白鸠星罗是如何出手,或者是如同推动这蒲团的,然而一切就这样发生了,这种内力或者说能量的运用方式他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张放心中不由更加确定这鸠星罗大为不简单,只怕不在中原的一干半步大宗师之下。
    一念及此,张放更加顺遂,对着鸠星罗再施过一记佛礼后,便即盘膝坐在了蒲团上。
    鸠星罗显然是个直来直去的人,张放刚一坐下,他便道:“当初金刚寺之事还多靠你出手相助,方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虽然此举未能造成实际效果,但我与吐蕃众僧还是心怀感激的。”
    鸠星罗虽然很直白,但是其说话却非常有技巧,一开口便是感谢张放当初所为,可也点明武德帝最终派兵攻打了吐蕃,这表达了感激,也摆明了立场,只听这番话,却是难以感受到旦真德尼口中所言国师对张放的好感所在。
    不过张放并不奇怪,他晓得自己此时与鸠星罗相对,实际上就是代表各自立场的一场谈判,鸠星罗愿意心平气和的谈下去,本身就是其好感的体现。故而张放笑着道:“国师言重了,高狩身为金刚寺护寺金刚,将金刚寺之事的真相公诸于天下本就是应做的。只奈何大正之君,刚愎自用目空一切,悍然出兵之举实在让人扼腕,只是其如今已受天谴,大正之地,十去六七,国师以为如何?”
    张放不是武德帝的臣下,对其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之心,就连这使节也是赶鸭子上架,所以说起来话来也是肆无忌惮。故而张放也是一语道明,对武德帝的昏聩之举未做丝毫遮掩,甚至将如今大正局势当做对其无道的天谴,以此来应对鸠星罗之言,甚至反问一句,试探鸠星罗的本意。
    “红尘翻滚,不论你武功盖世还是权势倾天,只要未能超脱,便不能随心所欲,否则行差踏错,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鸠星罗说到这顿了顿,方才继续道:“你的来意我已经完全明白,但你须知如今天下之局中,你所代表的那方,却未必能熬下去。”
    张放听到这话,眉头不由一紧,问道:“国师所言何意?”
    “前日我接到密报,太玄宗于数日前已经被连根拔起,宗内上下,除开太玄宗宗主之前带走的一批人前往中原武当外,其余人等尽遭屠戮,太玄所受之创尤过峨眉,昆仑,正道三大牛耳已去其一。
    另外,贵国皇帝虽及时下令迁都,避过了胡虏大军的锋芒,却于半路遭到四大魔枭的截杀,贵国皇帝下落不明,令师兄也不知所踪。”
    张放听到这番信息,不由双拳一紧,鸠星罗所说的消息代表着俞震终究慢了一步,张太极未能及时率领正道群雄北上援救到太玄宗,甚至鸠星罗都未提及武德帝迁都之行遭袭时,有正道中人出来援手,这却是让张放一颗心提了起来,张太极带着人究竟干嘛去了?自己师父现在又身在何处,是否得到援救?
    张放再忍不住,立即问道:“国师可知家师近况?”
    鸠星罗点点头道:“不必担心,韦宗师被困平仓固守,虽为胡虏大军围困,但其与贵国太子已与数日前被张太极,三宝太监等几人联手救出,如今应已送抵武当,只不过令师此前恶战连场,又为草原武尊哲可术所创,受了些伤势,需要好好将养一番。”
    张放听到这话,就好似心中有一颗大石落定,不由长出一口气。只是张放随即感到十分奇怪,以武德帝的性格怎可能不顾自身安危将三宝太监派去与张太极联手救太子和自己师父,而且张太极既然北上了,那其他人呢?莫非张太极知道驰援太玄宗已是不及,壮士断腕之下,放弃救援太玄?那太玄宗宗主会答应?
    “不过太玄虽灭,邪派魔教亦不好过,由于厉若海与十三夜枭身在海外,太玄宗宗主带人一战倾覆了五行教根基,将邪极群魔盟楔在中原的这颗大钉子一举拔出。同时武当派宋大侠另带一路人马直往嵩山而去,少林寺和嵩山剑派亦是尽起门下往外冲杀,一场大战后,围困少林的邪徒魔人死伤无数,就连万法阁前去支援的数名顶尖强者亦是被格杀当场,不过正道付出的代价亦是极为相当惨重,但总算是解了少林之围。”
    果然!随着鸠星罗说出这番消息,张放晓得张太极在万般艰难的情况下竟然以壮士断腕,兵出二路的奇策,将局势扳回了不少,虽然太玄宗根基之地被毁,可五行教的根基被倾覆,少林之围又彻底解除,这无疑是给正道中人注入了一记强心针,而且此番过后,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要知道目前的局势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厉若海身处海外迟迟不归,一是养伤,其次是相助瀛海山庄与蓬莱派为首的云水盟抗衡。可如今五行教根基之地被覆灭,只怕其知晓后第一时间就会杀回中原,如此邪极群魔盟的顶尖战力或会因此增加,可东海局势又将发生变化,若是云水盟一举击垮瀛海山庄,稳定住东海局势,到时候或可让神侯前往东海,以之与蓬莱派掌门的私交却有可能让云水盟倒向正道。
    邪极群魔盟看上去声势浩大,连灭昆仑,太玄,可因为其以斩龙脉为首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