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戚攻略-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夫人请放心,妾身明白,圣上召长房大老爷回京,必是要委以重任。妾身实不敢因小儿之事,耽误了大老爷的正事。只需大老爷闲暇之时,看一看苇儿的策论考卷,指点一二,也便是了。妾身与苇儿感恩戴德。”
    话音刚落,那庶子洪苇也很有眼力见儿的起身冲着孙氏长鞠一躬,口内乖巧伶俐的说道:“给大伯娘添麻烦了。”
    孙氏见状,连忙叫起,只含笑应承着。口中客气寒暄之语不断,连连说道:“以我看来,苇儿这孩子倒是乖巧伶俐的很,他性格如此通透,又岂会在诗书上鲁钝不通。必定是周姨娘自谦之语罢了。想必我家老爷看了苇儿这等心性规矩,也必然喜欢。”
    其言语温柔,笑意盈盈,使人观之便觉心畅,有如沐春风之感。并不因文、周两位乃是姨娘侍妾之身,洪芷、洪苇又为公府庶出子女,便有何怠慢之处。
    喜得周、文二人连连道谢,洪芷与洪苇再看洪萱之时,也倍觉亲密。有意同洪萱闲聊说话,问及江州情景,洪萱也都挑拣了些好玩有趣的,跟他们说了一回。引得大家又是一阵欢笑。
    冯氏看在眼中,难免有些急迫。只因她嫁入理国公府二十余年,长女洪茜如今都过了二十岁,早几年便嫁进英国公府为长房孙媳,如今儿女俱有了,却因公府侯门规矩大,并不能时常回府看望。
    至于长子洪葵虽然是住在家中,可洪葵今年二十二岁,乃是国子监的监生,更不能成日黏在家中。长媳陶氏倒是有时间,可其生性安分随时,沉稳寡言,且比洪萱大了七八岁,站在一旁,也不觉有甚可聊的。
    一时寒暄热络,便到了午膳时间。老太太屋里的丫头过来问何处摆饭,冯氏转身看了孙氏一眼,孙氏心领神会,含笑说道:“依我看,不如咱们都去老太太屋里吧。这人多热热闹闹的,吃起饭来倒也香甜。”
    冯氏颔首附道:“正是如此。不如大家同去,咱们府上也好生热闹一遭。”
    于是众人皆起身往老太太的敬荣堂去。彼时老太太刚刚念完一本《地藏经》,正跟着身旁伺候的安嬷嬷闲话。瞧见众人热热闹闹过来的样子,不觉心中喜悦。特嘱咐厨房将昨儿收进来的一块鹿肉炖了,也叫众人尝尝鲜。
    刚吩咐下去,就听门上有人通报说嫁入英国公府的长女洪茜带着一双儿女并英国公府几位女儿前来拜访。众人闻言,不觉面面相觑,倒是冯氏又惊又喜,冲着大家伙儿说笑道:“才说今儿大家伙儿聚在一起,陪着老太太好生吃一顿。这茜儿就带着谦儿和婧儿过来了。真真是不抗念叨。”
    一句话未落,就听外头有人扬声笑道:“我听说大伯和伯娘一家昨儿进京了。因府中有事,没来得及给大伯和伯娘接风洗尘。今儿特地带了一双儿女,给大伯和伯娘赔罪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不觉眼前一亮。
    

☆、第十一章

    且说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口俏生生立着一位花容月貌,神采飞扬的少年妇人。那妇人周身气度雍容,眉眼俊朗,隐隐带着一两分巾帼女儿的豪爽气息,却并不像时下京中闺阁女子那般娇嫩怯弱,让洪萱这等在边塞之地厮混惯了的,看了便觉亲切。
    那洪茜一句话落,瞧见堂内众人全都看了过来,不觉唇角一勾。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搂着才七八月大的女儿,笑眯眯的走了进来。至众人跟前,先是同英国公府的众位女儿们向堂上的老太太、太太们见礼,等各自落座之后,又伸手推了儿子一把,笑着说道:“给老太太和各位太太扣头。”
    赵谦闻言,立刻扣头便拜,口里奶声奶气的说道:“谦儿给太/祖母扣头,祝太/祖母福泰康安。谦儿给外祖母扣头,给……”
    赵谦看着笑眯眯的孙氏,有些语塞,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能转头看着自己母亲,眼巴巴的模样,越发衬得这孩子玉雪可爱,伶俐异常。
    她母亲见状,更是毫不客气的笑出声来,然后指着孙氏便道:“这是你大外祖母,你便也叫外祖母也就是了。”
    复又指着一旁的洪萱笑道:“这是你娘我的嫡亲妹妹,从小在江州长大,你以前并没见过。你只唤她姨母也便是了。你不是最爱烦着你父亲问外面那些稀罕故事吗,这回你得了你姨母,你姨母可是走遍了半个大雍江山,比京中那些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知道的多了。这回你有好奇的,也有人可问了。”
    赵谦闻言,先是规规矩矩小大人状的给孙氏扣了头,请了安,然后起身走到洪萱面前,仗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脸认真的问道:“真的吗,姨母,你真的是从江州来?那你知道那些北地蛮夷,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一年都不会沐浴更衣吗?还有还有,他们族中的孩子,真的是一出生就会骑马吗?”
    洪萱看在眼中,只觉得这孩子当真可爱。口里哎呦一声,连忙将这小小的奶娃子抱在怀中,颠了颠,笑眯眯的冲着孙氏说道:“娘,你看这孩子可真是可爱,懂得又多,说话又伶俐。要是爹见到了,不知怎么疼呢。”
    孙氏一见了赵谦,也觉得倍感亲切。她年岁大了,本就喜欢小孩子。如今且见了赵谦又是这般伶俐懂事,更觉投缘。遂转头冲着身旁伺候的李嬷嬷吩咐几句,李嬷嬷笑着应了,转身离开。须臾捧着一支锦盒至孙氏身边。孙氏打开锦盒,从里头拿出一套白玉做的项圈儿并一对白玉镯子,直接套在赵谦的身上,摸了摸孩子的头顶,冲着洪茜笑道:“这一套白玉环饰,本是当年我生菖儿的时候,周岁礼上,太皇太后钦赏给菖儿的。只可惜菖儿没福……今儿我便借花献佛,将这东西送给谦儿。只盼他能得皇气庇佑,安康顺遂。”
    众人闻言,不觉又惊又喜,洪茜更是惊讶的看了看赵谦身上的白玉环饰,想了想,还是十分不舍的推辞道:“这东西可太贵重了,茜儿万万不敢收的——”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敢不敢的。难道谦儿竟不是我的外孙子不成?”孙氏笑眯眯的说了一句,伸手将洪萱怀中的赵谦抱入自己个儿怀中,又逗着赵谦说了几句话,冲着洪茜说道:“你放心,我可不是那等重男轻女之人。至于我这外孙女,我也是有见面礼送的。”
    却是当年太皇太后还为皇后时,亲手所写的一本《左传》。孙氏看着洪茜诚惶诚恐的模样,开口笑道:“我们家的规矩,从来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我父亲当年说了,读书能使人明理知信。若不读书,如何能通透达练。世人以史为鉴,可以名兴替,可是知兴衰。须知人生在世,总有不称意处。可若是一味怨天尤人,终究于事无补。遭遇苦难时,可以寄希望于诗书之中。得意时,不骄妄,失意时,不气馁。如此进退有据,便懂得何为坚持,总能等到苦尽甘来。”
    孙氏这一席话,可谓是总结了半生颠簸之苦。听得在座众人唏嘘不已,一时便有些静默。最终还是孙氏怀中的赵谦,童声童语的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只见他扭头看着孙氏,一本正经的说道:“外祖母这一番话,谦儿还有些听不懂。不过谦儿却觉得这些话是极好的。谦儿会努力记住的。”
    小大人的模样,看的众人不觉莞尔一笑,越发喜欢起来。
    他母亲洪茜见状,也顺势取笑起来,伸手点了点赵谦的光滑的额头,笑眯眯说道:“哎呦呦,你才多大点的孩子,怎么能知道你外祖母这一番话是何等的金玉良言。”
    赵谦有些不服气的嘟了嘟嘴,反口说道:“爹爹说了,不欺少年小。终有一天,谦儿会长大的。”
    一句话说的众人哄堂大笑。
    那赵谦今年不过三四岁大小,虽是公府长房嫡系出身,祖辈父辈千娇万宠,却从不恃宠生娇,做出寻常孩童那些令人头疼吵闹之事。偏爱学他父亲一般,整日里规规矩矩,礼教不离口。且偏爱读书,除四书五经之外,更喜欢那些各地风俗,奇趣怪谈之事。从小便央着身边识字之人给他读那些个前朝人写的天文地理,民生旧俗之物。如今虽未进学,可知道的旁学杂收的学问,竟不比正经出身的学子少多少。说出的话也是古灵精怪,叫人忍俊不禁。
    如此天资聪颖,也时常叫外人啧啧称奇,直以“神童”呼之。
    洪茜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嫁入英国公府三年,头一年便给英国公府长房添了这么一位聪颖的公子,去岁又生了个娇娇女,正所谓一子一女添做“好”,兼且她出身高贵,性格爽利,明理知情,颇得长辈喜爱。有意娇宠纵容之下,越发养的洪茜养尊处优,行事恣意。
    观其行事做派,倒并不像其母亲冯氏那般,温婉恭顺,竟颇有些雷厉风行的意思。再有那么一双儿女负责卖萌拉好感,刻意交好之下,只在这敬荣堂里略坐了片刻,就跟孙氏母女相熟起来。一时屋内笑声连连,竟是颇为融洽。
    只看得文、周两位姨娘侍立在侧,颇为不甘——
    若说方才她们领着一双儿女去双林苑请安,孙氏依旧寒暄得体,未让人有不虞之感。可现下洪茜带着一双儿女回来,这孙氏母女对待洪茜母女的态度,跟对待自家娘儿几个的态度相比,真真是高下立判。
    叫人想不嫉妒眼红都不成。
    一时丫鬟来问何时摆饭。老太太杨氏便笑道:“时候也不早了,不如就在旁边的小花厅里面摆了饭,咱们吃过再聊。”
    众人自然皆无不可。
    于是冯氏便带着长媳陶氏并一干姨娘侍妾侍奉午膳。洪茜倒是也立在旁,想要替老太太杨氏布菜,却被杨氏拽着手坐在一旁,拍着洪茜的手,开口说道:“知道你懂规矩,人孝顺。可你在英国公府是当媳妇的,回了咱们理国公府却是千金万金的姑娘。我又怎舍得让你立规矩,你就坐在我旁边,陪着我和你伯娘说会子话。咱们今儿也不讲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怎么舒服怎么来。”
    又冲着下首英国公府的几位姑娘笑道:“你们别见笑。我老了,不耐烦那些个规矩,只想着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吃顿便饭。左右我也是在自己家里,只图痛快,倒也懒得理会外人是否议论了。”
    那英国公府的几位姑娘闻言,立刻起身告罪,其中一位身材高挑,身着鹅黄春衫,面容清秀的姑娘笑说道:“老太太说笑了。您这是尽享天伦之乐,我们今儿也随了老太太的福,吃一顿自在的。”
    杨氏闻言,含笑说道:“如此,那边好了。”
    又吩咐冯氏并陶氏等媳妇侍妾们也不必在旁伺候,且另摆放了一桌跟着吃饭。只留眼明手快的两个丫鬟立在后面,留神着席上众人的眼色,为大家布菜盛汤等等。
    于是这一顿午饭下来,众人皆未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旁人不知如何,倒是洪萱一顿饭吃的十分自在,有种在江州时候谈笑自如,亲近自在的熟悉感觉。上首的老夫人杨氏看在眼中,不觉微微一笑。
    她也是今儿上午听贴身丫头连翘提起的,说屋内的丫头去请双林苑的主子过来用午膳的时候,偶然听见双林苑里伺候洒扫的丫头悄然议论,大房的主子们用膳的习惯与府中不同。早膳的时候是摒退了伺候的人,自己添饭盛菜的。而且席间只闻得里头隐隐有说话之声,好像也并未有食不言的规矩。
    那些个洒扫的丫头只把这件琐事当成茶余饭后的新闻来说,到没有什么用意。只是听在杨氏耳中,不觉细细沉思,会否是府里的规矩太死板,让大房一家的不太习惯。
    杨氏深知理国公府如今的局面,外面看起来赫赫扬扬的,其实内囊已尽,不过只剩个空架子罢了。若没有洪贵妃这一脉的荣宠加持,恐怕再过三二十年,这理国公府将彻底离开朝堂,沦为京中二三流之功勋人家。到时也不过是借赖着祖辈虚名,混个不愁吃穿的前程。
    可是杨氏自幼嫁入理国公府,嫁给老国公的时候,
    正值理国公府最是宣扬显赫之时。杨氏是亲眼见着理国公府时何等鲜花着锦之盛世,如今且叫她眼睁睁看着理国公府一天天败落下去,她又怎么甘心。
    所以当她得知新皇登基,异常宠爱洪贵妃时,才不顾一切,借由亲戚情分,请了旨意,执意将人从江州接进京中,接进理国公府。就是想凭借着这房人家,拜拜宫中的真佛,哪怕是走外戚之路,也得让府中子侄辈有个能拼一拼的机会。
    如此,她也不枉当了一回国公夫人。
    洪萱性格粗犷,且从未经历过这等大户人家的生活,并不能体会老夫人杨氏的一番辛苦。可是孙氏却是从小长在大户人家的,她的亲姐姐又是当朝太皇太后,历经了三代皇帝,什么风风雨雨没有见过。这等微末心计,看在孙氏眼中,自然不觉如何。
    只是她随老爷在江州二十来年,纵然如今回了理国公府,可是二十年物是人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