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符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道符召-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范易点着头,说道:“地神真君为北方黑帝化身,为后稷,主丰收。正是护佑我百姓的正神,自然是要祭祀!”

这县令听的愕然心惊,原本地神真君为北方黑帝化身这些,只是在民间有些流传。如今,世子范易亲自出口。这其中……

“是!”这县令深深敬畏,伏了下去。

第二日,这些啬夫里正们就动了起来。虽然被无空道之乱,让民间的底层的官府组织彻底为空。

但是毕竟有着无数年的传统,乡中还有亭中的兵卒和小吏尽数出动,挨个村里之间,去探查。

县令回到县城,更是马不停蹄地征召县兵。随时准备镇压叛乱。

四处探查,发现无空道的神祠尽数捣毁。当地里正三老,更是毫不留情的诛杀。

只是数日之间,就捣毁了数十处淫祀,还有十数处无空道的神祠。整个县中,有着三分之一的里正三老尽数都被诛杀。

“世子,发现了一处地方,为无空道的据点。整个村里上下,尽数信奉无空道。现在居然敢据守村里,抗拒官吏……”

这日一大早。县令就急匆匆的来禀报。

“你是县令,难道你不知道怎么做?还是吾之法令没有说清楚?”范易淡淡的问着。

三天之前。范易就发布法令,派下使者。送到成州各处郡县之中。清清楚楚的说着,冥顽不灵,继续信奉邪教,与官府对抗者,格杀勿论。

“是!”这县令大约摸清楚了,范易执政重视法令。因此深深一拜,带着五百县兵,直下乡去。

范易见着了,沉默半刻。忽然叹息道:“每个县中,都要设县尉来掌管县兵……”

“世子可是觉着县令权力太大?”李奇若有所思的问道。

“军政一把抓,权力自然太大……”范易说着,一县之地,好歹是百里之候。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乱世之中,就足够豪杰凭此起家了。更不要说,还有郡守了,同样是军政一把抓。那就是千乘之主了……放在春秋战国时候。便是有着霸主潜力。

难怪大虞太祖的政策就是节省军用,罢省郡国之兵。历代遵循,不断压制,不让内地的州郡之兵。有着战斗的机会。

结果导致了,青阳道一起,天下就可战之兵。就洛城的那些个样子货的禁军。还有十数万边郡的精兵了。

一旦,那些精兵战败。整个帝国。立刻摇摇欲坠。

这就是县令郡守手中权力太强,另外一个世界大唐的藩镇节度使也不外如此。都是军政一起管辖,才有着割据之势。

只是,大虞虽然看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好,有着因噎废食之叹。

县令郡守手中权力太强,就分割开来好了。设郡尉,县尉来掌兵。使军政分开。

范易,曾经想过彻底按照府兵制,设立折冲府。不过后来细细思考,其实大唐的府兵制,论起组织的严密,动员能力战斗力强大的话,还是比不上汉代的兵制。

汉承秦制,官府掌握国家,一直到最底层,环环相扣。让偌大一个庞大的国家,变成了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

所以才有历代衰弱而亡,唯独汉代是以强而亡的感叹。

事实上,这种制度本身,几乎和另外那个世界全民皆兵的时候差不多。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庞大动员能力,以至于深入最基层的组织力。

而大虞的制度,在许多地方,就和另外一个世界的汉代制度,有着相似之处。只是缺少严密的法令,太过压制内地州郡兵力而已。

对了,还有一样。大虞缺少汉代的那种军功爵位,二十等爵的功勋体系。也是秦汉之所强大的关键因素。

因此,范易早有着心思,对成州地方进行改革,完成自家理想的行政制度。

以汉代的制度为蓝本,再参照历代得失。尽可能设计出相对完善,能够发挥出最大力量的制度来。

至于所谓的千秋不易的制度……只有傻子才会相信。时移世易,刻舟求剑的蠢事,范易才不会去干。

社会会在不断发展,这个时候设定的制度再完善。到了那个时候,却就早已经千疮百孔了。

就如同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度,不费朝廷一粒米,就能够养活百万大军……到了最后结果如何?

其他历代完美制度,又能如何?

事实上,范易觉着,只要自家设定的制度,能够在五十年之中,发挥出最大力量。就足以横扫天下,然后开疆扩土。将中土的边界再次扩张。

如此,方才能够给自家积攒足够的人道气运。至于后来,有没有后世的帝王,能够设定新的制度,再符合时代发展……

这个,范易就丝毫不看好了!

历代开国时候,设定的制度不适用之后。大多数的后人都只是在其上修修补补,勉强而用,靠着惯性,在一两百年达到鼎盛期。然后,就依着惯性,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王朝覆灭。

到了天黑时分,县兵回城。一个抗拒官府的村里被攻破,凡是抵抗的尽数被杀。一百多颗血淋淋的人头被带回县城,高挂在城墙之上。

于是,一县之中都被震骇。相近的郡县闻听,也都纷纷动手。掀起腥风血雨。

次日,范易车架再次前行。连续查看了数个郡县。又在数百里的某处郡县之中发现此地的粪肥都没有堆积,新任的县令为楚郡名士。口口声声说着。粪肥之物,非是君子所宜近云云……

结果,毫不留情被范易诛杀,人头给送到郡中各县去看。便是负责监察的军中督导的亲卫,也被范易毫不客气的派人打了五十军棍。

消息传出,整个郡中凛然。原本对于范易这命令不以为然的地方,见到了这血淋淋的人头,也都吓到了一跳。

再无人敢轻视这臭气熏天的工作。

世子行县,一处处检查各地的工作的情况。无能者免职,懈怠者诛杀的事情传出去。一州之中,顿时如同风行草偃。

原本有着一些地方,对于这些粪肥有着抵触的,这个时候,也不敢有着丝毫懈怠了。纷纷督促着本地的百姓,拣粪,沤肥。

各地,更是对于无空道的残余力量举起屠刀。

还没有等着范易回到成州城之中。就见着原本占据成州气运二十分之一的乌金之色,已经削弱到了大半。就只剩下星星点点的一些,隐没与其中,已经不成气候了。

然而。范易却知道。这些都是种子,一旦严厉打击的时间过去,这些种子又会生根发芽。

看着另外一个世界。历代剿灭邪教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

不过……范易冷冷一笑。很快地神君的神祠都会建立。幕府甚至会用行政命令,强迫成州百姓信奉地神君。一如江左三州所做的一样。

只有一种新的强大的信仰起来。才足以压迫原本那些旧的信仰。舍此之外,就再无好办法!

却在这个时候,有着信使快马加鞭从成州赶来:“世子,就在不久前,有着情报送来。汉郡之地发生了叛乱。似乎是当地的儒门世家豪族,听说大虞朝廷已经收复了成州之后,纷纷起兵,响应朝廷。甚至派来了使者,请求我成州出兵……”

汉郡位于秦州西南,夹在秦州与成州之间。若从成州出兵,攻打灵秦二州。还是出兵直下中州的话,都要经过汉郡。

所谓汉郡者前控六路之师,后据成州之粟,左通楚郡之财,右出灵秦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

汉郡地处汉水上游秦州的秦岭、巴山之间,四周环山,汉江中贯,“北瞰秦州,南蔽成州,东达楚郡,西控秦、灵,形势最重。”

不拿下此地,就算不得全取成州。

而如果拿下此地的话,就能够和楚郡形成两翼攻击之形势。从从汉郡可以北出潼关,攻打秦州;从楚郡北上可以经楚阳攻打洛城,顺流直下就是江左。

从地理上来看,当南北割据对峙时,汉郡如为南方势力所控制,双方则以秦岭为界。如被北方势力所控制,南方势力则以巴山险要作抵抗。

江左政权无论是恃成州还是恃楚郡作为上游屏障,都须藉汉中以作进一步的巩固。所以说江左真正的上游是在汉郡。

这个时候,忽然传来这种消息。范易辖下,不知道多少人心动。

“可是世子……机会难得。汉郡之地发生叛乱,当地的豪强大族,请我等出兵,此正是收复汉郡最佳的时刻。若是错失了良机的话,恐怕日后再无这等好机会……”翟冷有些不甘心的说着。

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战略机遇。然而和成州现在的发展规划却不相同。

原本,按照天策府上下的一致的规划。要用着三年时间,经营成州。

因此,现在军中大半兵马放出还乡。甚至还派出数十支人马,各地督导工作。

可以说,整个部队上下,都处于半瘫痪状态。忽然出现了如此好的机会,真的让人几乎不忍放弃。

“不用管他们!”范易还没有说话,周安就说着:“做好我们自己手中的事情就好了。”

“周君,可是担心其中有诈?”陆风问道。

“有没有诈,我不知道。但是我等只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等着日后自己变强了,不说征召百万大军。便是征召三十万大军,也足以轻而易举的拿下汉中。又何必仓仓皇皇的去和西灵交战?”(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一定要拿下汉郡

“话虽然这般说,但是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翟冷扼腕长叹:“这机会如此之好,如果错过了,下次恐怕再无如此机会。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汉郡的父老心向朝廷,若是这次朝廷不救……恐怕天下人心失望啊!”

听到此处,范易顿时就皱紧了眉头。他开始没有发话,自然是上位者的艺术。不会匆匆忙忙的发表意见,而是综合听取属下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翟冷这话说的一点也都没错。范家现在之所以还维持一个东虞的名号,就是用着正统的名义,吸引着北方许多士族高门。

如果这次不去救汉郡,这不仅汉郡,就是灵秦二州的这些心向朝廷的势力,都有可能被清洗。

而就算没有,恐怕日后这些士族高门也会对于朝廷离心。

这就平白的为日后恢复天下,增添了许多麻烦。

就好像这次,范易进兵,轻而易举的拿下成州。这其中的很大原因就是成州的豪强大族私底下的帮助。

人心向背这种事情,很多时候,看起来一点用处也都没有,在屠刀下软弱到了极点。

但是,另外很多时候。却能够起到武力财力,都取代不了的巨大作用。

对于范易来说,有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考虑这些。

“恐怕,还是要出兵救援汉郡的。哪怕只是做个样子!”范易心中飞快的下了决心。

当下,就派出信使,先一步回到成州。发布命令。然后车架转向,回到成州城之中。然后接近了汉中派来求援的使者。

这个时候。范易已经下定决心。汉郡是一定要去救援的,否则必让天下失望。

名望人心上的损失。也就是气运的损失。因此,不得不救!

但是,要怎么一个救法。只是虚晃一枪,应付了事。还是派出大军,一定要拿下汉郡,这些,都要先见了使者,弄清楚情况再说。

“在下汉郡方平,拜见世子!”一个三十来岁的儒雅文士。向着范易行礼。

然而范易只是看了一眼,就惊愕起来。这人动作谦和优美,一望之间,就知道有着风范。定然是大家族出身,才能自幼培养出这种仪态来。

更在那动作之中,透出一股利落来,显然同样是练过武,身手不错。应该是文武双全。

然而,真正让范易惊愕的是。此人顶上灵光通透,光明无比,带着些许青紫颜色来。

“这是天下之才!”范易愕然,甚至让范易想到了当初本尊第一次见到范贞时候的那种感觉。

范易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一个来求自家出兵的人物,居然就是如此大才。是那种凭着自家能力,就足以名留青史。光照史册的人物!

虽然他天策府之中,人才济济。州郡朝堂之才也都有。但是像是这种辅弼的大才,却是第一次得见。

“方家?方君是哪一个方家的子弟?”范易问着。

“在下非是汉中之人。”方平沉声说着:“我是灵州人!”

“金城方家!”范易一下子想了起来,笑道。

“是,在下故里正是金城!”

那就没错了,所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灵州地处边陲,自来和西方巫人接壤,自古战斗不息。因此民风剽悍,历来出名将。

这金城方家,就是颇为出名的将门。三百多年前,就出过一位名将,带兵直出塞外。连灭巫人一十三部落,斩首十多万级,威震天下。接着再次出兵,甚至深入流沙,直入西域,征服西域三十六国。

为朝廷开辟西域都护府,此后更是镇守西域二十多载,威名之盛,可想而知。

因此,这金城方家日后没落了,虽然算不上天下名门。但是在灵州,却是出名的将门。

“世子,为天下计。为我中土计……一定要拿下汉郡!”方平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