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雄-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风云突然明白过来,此人的武功只怕远超自己,能与他打得旗鼓相当,恐怕不是因为李风云真有与他相抗衡的武功,而是因为此人不愿伤了李风云。

    再看保护小皇帝的那两名太监,虽然拼了命,又岂是六名一流高手联手的对手?身上不知被那六人伤了几处,仍在死死地抵挡。不过看情况,也支持不了多久了。

    既然此人不愿伤自己,只是挡住李风云不许他去救小皇帝,李风云心中有了计较,一纵身,李风云向一侧掠去。

    那人怎肯轻易放李风云过去,一剑断住李风云的去路,李风云早料到有这一招,侧身闪过,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与他联手杀敌的那名太监附近,忽然双刀一挥,不顾身后紧随而至的那名高手,一招“风云起”,一股旋风带着浓浓的肃杀之意,卷向缠住那名太监的一名一流高手。

    那名高手忽然觉得身后一寒,心知不好,有人偷袭,来不急转身,只得朝前一跃,险险地避过了李风云那一招“风云起”。谁知却被那名老太监瞅中一个破绽,迎头一掌,正拍在他的肩头上,直将他右臂臂骨击碎,不能再战。

    李风云冲着那太监大声叫道:“你快去救皇上,这里交给我!”

    这名老太监的武功可要比李风云高出许多,足可与佘破财相比。急忙飞身朝小皇帝石重贵掠去。刺客中的另一名一流高手想要抢上去阻拦,却被李风云又一招“风云起”逼退,李风云喝道:“你的对手是我!”

    这时,原本与李风云缠斗的那名蒙面高手追了上来,怒道:“李风云,你竟然利用我对你的一念之仁暗算我等,你这般行事,不太地道吧!”

    李风云不屑晒道:“什么一念之仁,你不过贪图我怀中的《归藏经》,所以不敢伤我罢了!兵者,诡道也,你自己没想到,能怪得了谁?”

    那人一时无语。

    李风云看透了这帮刺客不肯伤他的心理,对这两人攻来的招数根本不予以抵挡闪避,只是出刀纠缠这两人,这两名高手一时反而束手束脚,难以摆脱李风云。

    再看小皇帝石重贵那边,因为那名老太监的回归,局势已经不像刚才那般难看。特别这三名太监,彼此熟悉,配合默契,又一齐习练过一套三才阵,此时三人凑齐,正好能将这三才阵摆出,以三敌六,已经可以维持短时间内不会落败。

    那黑衣蒙面人见难以摆脱李风云无耻的纠缠,而那六名负责刺杀石重贵的高手也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一时也难得手。而此时,“轰隆隆”马蹄声渐近,只怕要不了多久,晋国的援军就该赶到了,那时再想要走,不知又要被留下多少人。

    一跺脚,那黑衣人喝道:“撤!”

    这一声令下,那伙贼人无一恋战,纷纷逼开对手,扛起同伴的尸首,飞身便跑,那些侍卫与御林军哪里拦得住他们,转眼间便钻入树林中消失不见。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见那伙贼人逃得一干二净,李风云心中松了口气,转头在看东边那伙援军打出的旗帜,心中不由得大奇:“咦,怎么会风云卫的旗帜?风云卫的驻地离这里可不近,没两个时辰根本赶不过来。又怎会这么快得到消息赶过来?”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计划不变

    李风云没有看错,来的援兵正是风云卫,全军八千余人,几乎全军来援。

    见到李风云和小皇帝石重贵无事,典奎等众将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道:“末将无令擅动兵马,救驾来迟,请圣上责罚。”

    石重贵急忙上前扶起众将,笑道:“众卿平身,勤王救驾,众卿有大功于朕,何罪之有?只是,典将军,你是如何知道朕在此遇袭?”

    典奎答道:“皇上英明,我等之所以妄动刀兵,全是因为事先得到消息:有匪徒准备在皇上秋狩之时刺皇上。末将心中不安,所以率军来查看,不想来到这附近,竟然真有其事。”

    石重贵惊讶道:“不知典将军从何人那里得到此消息?”

    这时,一人插手施礼到:“微臣莫轻言,无旨擅自请动大军出营,请圣上恕罪!”

    石重贵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了一眼,心中暗道:“果然名不虚传,这位莫轻言,果然是长得比较怪异!”又急上前一步,搀住莫轻言的胳膊,问道:“莫爱卿何出此言?若非莫爱卿及时带兵来援,朕今日只怕是凶多吉少。

    莫爱卿,你是如何探知有匪徒要刺杀于朕。”

    莫轻言摇摇头道:“皇上,微臣其实并无实据,只是推测。”

    “推测?”石重贵心中更加不解。

    莫轻言解释道:“皇上可知两个多月前,京城发生一件失火案,和煦堂十八人,无一逃脱,全都葬送于火海之中之事?”

    石重贵点点头,道:“略有耳闻,莫爱卿,难道这次遇袭之事也与那和煦堂案有关?”

    莫轻言点头道:“正是!”

    原来,莫轻言着手此案中,日夜追查,发现在和煦堂残垣中发现的那十八其实在失火前便已经被人用重手法震断心脉而死。而且手法如出一辙,全都是一招毙命,应该是同一人所为。

    要知道,和煦堂实际是千牛卫的据点之一,其中并不乏二三流高手,一招毙命,能有这等本事的人,恐怕非一流高手莫属。

    但是,事发之时,和煦堂中足足有十八人,这十八人散布于和煦堂不同地方,如果只有一名凶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让那十八人一个也走不脱尽数被杀。

    和煦堂中被杀的十八人可不是一般人,都是久经训练,出入各处打探情报的精锐之士,武功高强不说,警觉也远比一般的江湖中人高得多。

    所以,即便凶手武功再高,也不可能留住那十八。除非那十八人都是傻子,呆在那里不动,等着凶手来杀。

    经过仵作仔细验尸,在死者体内也并未找到中毒或是中迷药的迹象。

    所以,唯一的解释,便是凶手并非一人,而是有很多帮手,守住了和煦堂各处的出入口,这才导致那十八无路可逃,才被凶手一一格杀。

    鉴于仵作验尸结果,十八具尸体中,十七具身上其它的伤口都是死后造成,而其中一具尸体的验尸结果表明,在死之前,此人已经深受重伤。

    莫轻言猜想,很有可能,凶手想杀的,其实只是此人一人,此人很可能探知了什么重要秘密,一路被人追杀,匆忙逃回了和煦堂,却不料凶手为了保住这个秘密,不惜得罪千牛卫,直杀入和煦堂中杀人灭口。

    接下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莫轻言查到和煦堂案失火案当晚,有人曾目睹一名满身血污的男子冲进了和煦堂,不久之后,和煦堂便失火了。

    而又有人看到,在和煦堂失火小半炷香前,有十余条黑影跃入和煦堂。

    于是,莫轻言将调查的重点转向此人,亲自去拜访了千牛卫统领刘传勋。

    刘传勋心中对凶手所属的势力早有所怀疑,只因为此乃多事之秋,不愿多惹是非,所以并不愿揭穿其中的底细,再起波澜,想要敷衍过去。

    发现莫轻言竟然真的认真查办此案,心中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不愿多惹是非,是因为这个是非他惹不起,小皇帝也未必愿意他来惹。但这样下去,一旦有一日东窗事发,他也会因此担上重大责任。

    如今莫轻言既然找上门来,而莫轻言背后又有那莽汉李风云做靠山,刘传勋就有心借莫轻言之手将此事挑破。

    若事情真弄得不可收拾,毕竟还有莫轻言挡在前面,没有道理拿他来做替罪羔羊。若是真的借由莫轻言之手挑破了事情真相,解除了这一隐患,他刘传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道理会怪罪到他的头上来。

    所以,刘传勋决定与莫轻言合作,向莫轻言透漏了许多消息,包括那名死去的探子原本是派去郓州监视郓州节度使李守贞的,向莫轻言暗示李守贞有重大嫌疑。

    莫轻言得到消息后,如获至宝,当夜赶往千牛卫在郓州的联络点。

    在郓州的联络点,莫轻言得到消息,那名死去的探子事发前些天赶往了檀州,因为郓州方面发现李守贞派出了亲信前往檀州,似乎要回见什么人。

    莫轻言急速又赶往檀州,经过一系列明察暗访,得知那名探子曾租住一家民舍的阁楼,而直到当时,那名探子并未退租。打开那阁楼的窗户,正好能监视到一家姓孙的人家。

    莫轻言立刻调查这家孙姓人家,还真让他查出点结果。

    那姓孙的主家叫孙德利,原本是南唐苏州人,十多年前来到了檀州,开了一家绸缎店,名叫“锦绣堂”,据说是苏州“锦绣堂”的分店,因此与南唐方面来往颇为密切。

    在和煦堂失火案的前三天,有人看见有一些不明人员进入孙府,当晚又听到有打斗之身,并在孙府后墙外发现了一滩血。

    显然,这个孙德利与和煦堂失火案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于是,莫轻言决定夜探孙府。

    在孙府,莫轻言意外地发现孙德利正与一名黑衣人密谈,可是那黑衣人十分警觉,莫轻言才刚刚靠近,便被那黑衣人察觉,忽然挥出一掌挥出,又疾又狠,若不是暗中保护他的那名千牛卫高手及时出手,莫轻言恐怕就要殒命当场。

    也正是因为那名千牛卫高手出手与那黑衣人对了一掌,引开了那黑衣人的注意力,飞身和一众高手去追杀那名千牛卫高手去了,没有注意到莫轻言,这才让莫轻言能从孙府中逃出,逃脱了一劫。

    趁着混乱,莫轻言逃出了孙府。到了次日,发现孙府已经人去楼空,没有人留下。

    此行,莫轻言并非一无所得,隐隐约约中他听到那黑衣人的半句话。“……计划不变,狩猎时动手。”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历史没有如果

    结合前因后果,莫轻言仔细地想了一遍,不由得大惊。

    大晋皇帝秋狩,这早就不是一个秘密。黑衣人说狩猎时动手,莫非是要在狩猎时做什么动作?难道这帮人这般大胆,竟然打算想要狩猎时动手行刺小皇帝石重贵?

    想到这里,莫轻言心中猛地一缩。联系到种种所知的情况,莫轻言越想就越觉得可能。

    两次击退契丹人,特别是阳城之战,已经给小皇帝赢来了很大的威望与名声。很多人由此看到了中原中兴的希望,只要小皇帝石重贵善加利用,重振中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且,经过这两年的战事,淬炼中原兵卒,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像刘知远、杜重威、李守贞这般的名帅,一大批如李风云、皇甫遇、郭威、符彦卿这般的名将。

    如若大晋一旦强盛起来,势必会南下统一天下,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南唐,单靠长江、淮河天险,南唐并没有把握能阻挡得住大晋南下的大军,而且,南唐还有心腹之忧。

    吴越一向都对中原的朝廷俯首称臣,这些年又与南唐的关系极为恶劣,难说到时不会联手大晋对付南唐。

    闽国虽然差不多被南唐灭了,但余烬犹存,随时都可能死灰复燃,会牵扯南唐大量的兵力。

    南楚对南唐戒心重重,两国的关系比之南唐与吴越更有不如,一旦南唐与大晋开战,很有可能南楚会倒向大晋。

    至于南汉,南唐与南汉虽然纠葛不多,但南汉之主性情暴虐,喜怒无常,趁火打劫不足为奇。

    也就是说,一旦大晋挥师南下,南唐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败多胜少。

    既然如此,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起一击。

    如果能借着大晋皇帝此次秋狩,杀了石重贵,结果会是怎样?

    现在石重贵刚刚打败契丹,尚未统合各方势力,如果在此时被刺身亡,结果又会是怎样?

    想到这里,莫轻言身不由得一抖。

    石重贵若遇刺身亡,莫说石重贵尚无子嗣,以大晋现在的形势,即使石重贵有子嗣也无用,各地诸侯必定会自立,烽火四起,彼此征战不休,黎民涂炭,大晋的国力也会因此而耗损殆尽。

    很有可能,一些诸侯会效仿先帝石敬瑭旧事,投靠契丹。

    当初隋末大乱之时,投靠突厥的枭雄不知凡几,谁能保证现在便没有人会委身投靠契丹,以换取荣华富贵?

    即便无人投靠契丹,莫轻言也不认为分崩离析的晋国会是整军重战的契丹人的对手,毕竟阳城之捷虽重创了契丹,但并未伤其根基。契丹依然强大,在纠集十多万人马趁乱杀入中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南北朝五胡乱中原之旧事只怕又会重演。

    更不要说南唐、后蜀对中原也是虎视端端,这两股兵马若是冲杀入中原,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