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第一公子-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越历代国王一贯谨遵开国君主钱镠的遗训,善事中原,因而对待赵匡胤也是恭谨无比,故赵匡胤曾向钱氏许诺他在位期间永不讨伐吴越。

    所以灭南唐便提到了议事日程,南唐自李昪篡吴开国以来,知道自己无力夺取中原统一天下,因此只是以自保为务。

    于内与民休息,慎动兵戈,此时南唐已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太平日子,人皆厌战,且军力实在难看,中主李璟好大喜功,想趁马楚内乱灭楚,然而灭楚一战打得很难看。

    不久后刘言就重整武平军,让李璟很头疼,而同样地,李璟想趁闽国内乱灭闽,这一战也打得很难看,结果也留下个清源军。

    这两次灭国之战都充分暴露了南唐军力的外强中干,不过灭闽一战最大的收获却是得到了林仁肇。

    李煜自继位以来,虽然对内延续先主中主两代的国策,与民休息,不生兵戈。

    但是其作为一代君主政治能力确是不合格的,在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注定是要被历史的洪流淹没的。

    假使李煜是一代明主,整肃军务,最多也只能将南唐的国祚延续数年,终究无法逆天改命。他精于诗词,善书法,工乐舞,通佛理,在他治下南唐文化兴盛,他更是创立了南唐国家画院,使得文人画开始成熟,而他在词上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开豪放派之滥觞。

    这一切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君主,在他手下,南唐党争日趋激烈,而韩熙载等北来士人又受到猜忌不得重用,于是吏治不行、军队忘战,南唐国势日仄。赵匡胤在平定南汉后开始部署灭南唐,他从在南唐安插的间谍小长老得知南唐最能征惯战的大将便是灭闽时投降南唐的林仁肇。

    “如果官家能除掉林仁肇,那么伐唐之战就胜利了一半,剩下的就靠王师征战,而且我听说在长江一线有一段水缓滩浅,可是架设浮桥。”

    赵承嗣的观点有两个,杀的南唐的大将林仁肇,然后假设浮桥攻打南唐。

    这些都历史攻打南唐用的方法,赵承嗣现在只不过是提前说出来。

    赵匡胤也反复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毕竟这是灭国之战不是闹着玩。

  

………………………………

第一百零四章 又升官执掌素衣卫

    “纯臣,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写出来的吧,说实话这对我们大宋来说十分的有用,或者说这是朕迫切需要的,朕一直放心不下江南唐国,他们才时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赵匡胤自从代周称帝以来,一直都在防备着江南唐国。

    毕竟在当时宋、唐国、后蜀、南汉和吴越国,最强的就是大宋。

    次之就是江南唐国,赵匡胤想要一统天下,这江南唐国是避不开的。

    而历史上赵匡胤也是最后灭的南唐,完成南部一统的,现在依然是这样的。

    “臣下知道官家的心思,只有一统才能真的太平,这是结束战乱最好的方式,虽然损害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可是收益的却是天下的百姓,即使有人不理解官家,但是臣下坚决支持官家,即使臣下位卑言轻。”

    赵承嗣这一记马屁拍的真不错。

    赵匡胤也诧异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自己一理想是统一天下,所以当初自己代周称帝了。

    因为不能保证周恭帝会不会像他父亲柴荣那样贤明。

    而且当时朝中已经出现了反对自己的声音,皇帝还小,很多主意不能拿。

    赵匡胤提出来的一些政策全部被否定,这样柴荣一统天下的遗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所以自己毅然当上了皇帝。

    然后开始了统一的步伐。

    自己是有私心,那就是成为一代明主,想秦皇汉武唐宗那样的皇帝。

    对于那些被灭掉的国家来说确实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也结束了战乱,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

    “这么多年了,你是第一个对朕说这话的人,很多人都说朕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们何曾想到朕伟大的理想,从唐末以来战乱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朝换代战乱不断,当时世宗就是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所以我们兄弟一直跟着世宗南征北讨,可是天不假年,世宗英年早逝,这一进程被耽搁下来。”

    赵匡胤唏嘘不已,现在民间野史对他他的陈桥兵变持批判的态度。

    可是也不敢太过于造次,赵匡胤也是知道的,所以她没有阻止。

    毕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决口的话,就会出问题的。

    “纯臣,朕发现朕和你真的很有缘分,你居然一下子就能说出来朕的宏愿,不愧是老祖看中的人。”

    赵匡胤拍了拍赵承嗣的肩膀,表示赞许。

    “你也没有让朕失望,朕让你当人武德副使,其实是朕对你的一个考验,想不到你将忠义营改变的这么好,朕心甚慰,朕辛申伟,那么从今天起你就是真的武德使了。”

    赵匡胤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武德使?

    赵匡胤直接任命自己为武德使。

    这也太玩笑了吧,自己才当多长时间的武德副使,现在就成了正使。

    “官家,我……”

    “不用多说了,朕的旨意是不会收回去的,武德司是朕的私人武装,现在朕任命你为武德使,同时朕决定将素衣卫交给你,你一定不要让朕失望。”

    我去!

    赵承嗣真的愣住了,嘴巴张的大大的。

    素衣卫?

    真的是素衣卫!

    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素衣卫这个名字。

    知道最多的就是明朝的锦衣卫,可是殊不知在宋朝还有一个素衣卫。

    不过很少出现在史书中,可由确确实实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在即位初期的时候就派出大量的亲信军校,分别到各地,去窥探有关各地官吏的情报。

    这些人只听从赵匡胤一个人的,他们是除了武德司外的一股力量。

    到底有多少人只有赵匡胤自己一个人知道。

    所有五品官员的府邸上估计都有一个素衣卫的成员。

    不过赵匡胤在历史上十分的宽容,素衣卫也被人渐渐的给忽略了。

    但是在宋朝初期,素衣卫真的存在,而且官员都在赵匡胤的掌握之中。

    这些是在出土的资料中记载的,赵承嗣当然是见到过真迹,要不然也不会知道这么多。

    这东西就是和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粘杆处都是一个性质的,特务中的特务。

    想不到赵匡胤想要将素衣卫也交给自己的统领。

    “朕的素衣卫好久没有了统领,朕觉得你是最合适的统领,就这样吧。”

    赵匡胤一锤定音,赵承嗣成了武德使和素衣卫的统领,这可是真的大权在握职务。

    赵承嗣见到一切都不能改变,所以他也没有再推辞,毕竟自己想的也是要当上高官,现在更进一步,岂不更好。

    “官家将这样的职位交给我,难道不怕我背叛您吗?”

    空气中好像冷了不少,赵承嗣居然说出来这样的话。

    在皇帝的面前如此岂不是找死吗?

    赵匡胤也死死的盯着赵承嗣。

    良久才开口:“你会背叛朕吗?”

    背叛赵匡胤,这时不可能的,现在还是大宋的天下,背叛皇帝能够有什么好处。

    难不成自己要投降契丹吗?

    这不用考虑,好好的生活不去享受,自己去遭那份罪干什么?

    “当然不会了,在圣君临朝,怎么会有人敢作乱呢,不过官家真的这么相信我?”

    赵承嗣现是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然后继续问道。

    “朕觉得你不会,赵承嗣你的一切都是朕给你的,如果可以朕可以随时收回,而且朕可以看出来,你想要名垂青史,所以这一切朕可以给你,权势地位朕都可以给你,难不成你还能找到一个比朕更加合适的靠山吗?”

    赵匡胤很自信,现在他已经是最大的一股势力,除了契丹还有谁是他的对手,根本就没有。

    只要脑子不抽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跟着皇帝走,有酒喝,有肉吃,高官显爵都会有的,傻子才不去做呢!

    赵承嗣真的是服了赵匡胤了,这些话换了一个说,估计会觉得人家装逼。

    但人家赵匡胤说出来就是实力。

    卧榻之下岂肉他人酣睡!

    普通人说出来就是大傻帽,而赵匡胤却不一样。

    人家是皇帝,这句话就是充满了皇霸之气。

    朕一生执掌干戈毋庸置疑,这是多么强大的自信。

    执掌素衣卫不需要正经的下旨,毕竟这事自己的事情。

    就相当于大户人家给自己的家弄一个护院,自然不需要只会其他人。

    素衣卫的新任首领,竟然是一个年轻人,这也是那些素衣卫没有想到的。

    ????

  

………………………………

第一百零五章 被埋没的虎将林仁肇

    “朕想听听你怎么除掉林仁肇,虽然朕十分欣赏这个人,但是为了千秋大业,牺牲个把人还是值得的。”

    为了天下,皇帝的心必须要狠。

    虽芝兰挡路,吾也必除之!

    这也就是赵匡胤的决心。

    为了一统天下,他的心如磐石。

    “官家,牺牲一人为千千万万的人,后世自会有史家对于此做出来公正的评价。”

    皇帝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史官和史书。

    他们自会将皇帝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了,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外把玩时,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中,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鸟窒息而死。

    面对谏官,虽见爱鸟死去,唐太宗却敢怒不敢言。

    因为自有史书将太宗的言行和事迹记录下来。

    赵匡胤喜欢打雀,一日玩兴正浓,一史官路过,加以劝阻,且言词犀利。赵匡胤不听,并用弹弓打掉史官的两颗牙齿,史官不甘示弱,称要把此事写到正史中。

    赵匡胤害怕了,忙向史官赔罪,并大加赏赐。

    所以赵承嗣说史书自有公正的评价,赵匡胤心里也十分的高兴。

    自己相信史书上一定会对自己大加赞扬。

    就凭借自己结束了五代以来的战乱,这就是重造江山的皇帝。

    这是正面的,史书绝对是正面的。

    “官家,这林仁肇是现在江南唐国最重要的武将,也是主战派的将领,所以对于咱们大宋攻打南唐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这个人一定要除掉,如果官家信的过我,这件事交给我,我很快就会给官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赵承嗣自信的说道。

    “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那么朕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如果需要什么协助的话,朕让相关人员协助你。”

    就这样对付林仁肇的事情就落在了赵承嗣的身上。

    赵承嗣不认识林仁肇,也没有丝毫的愧疚感。

    毕竟历史上林仁肇也没有好下场,赵承嗣只不过是顺应历史而已。

    赵承嗣现在已经执掌了素衣卫,当然见了一下素衣卫相关的负责人。

    他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宣布了子的身份。

    而且当场就要关于林仁肇的资料。

    素衣卫虽然主要对内,但是对于敌国将领的一些资料,还是有的,很开赵承嗣的身前多了一摞资料,都是关于林仁肇的。

    相当的详细,林仁肇的生平都在这里。

    林仁肇又称林虎子,这是人家送给他的外号。

    这是因为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所以人称林虎子。

    他原本是闽国的将领,后来闽国被灭掉,他也失去了职务,回家养老了。

    不过这样的勇武之人是不会就此埋没的。

    公元956年,南唐李璟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鸿胪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

    李景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

    在此战之中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开启了在南唐的征战。

    八月,周军正阳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

    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

    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

    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

    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后

    来,南唐向后周割地求和,林仁肇因为战功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不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