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第一公子-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老了能有个依靠,甚至想让赵承嗣给自己的养老送终。

    看到这小子真的端来一杯茶,脸色缓和了不少,不过还是没有好气,摆摆手。

    “算你小子还有良心,好了,你去忙吧,今日的客人很多,你也要出去帮帮忙。”王妈妈捧起来杯子,内心还是比较高兴地。

    赵承嗣像是逃过一劫似的,赶紧的离开了,不过还没有走多远就听到王妈妈大骂:“你这兔崽子,你告诉老娘,为什么这茶杯还是这么不干净,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赵承嗣连停都没有敢停,直接逃走了,因为那杯茶是他随手端出来的,那里来及的看其中到底干净与否。

    “李大官人您来了,可是好久没有见到您了,来里面请呀!”

    “呦,张都头,您来了,今儿早上小的我就听到早上有喜鹊在枝头叫,想不到原来是张大人要来。”

    赵承嗣嘴也十分的甜,一下来就张口招呼人,脸上堆满了笑意。

    “是四儿哥呀,这小嘴变得越来越甜了,来这是本都头赏你的。”

    说着这个张大人给赵承嗣十几个铜板,这已经是比较大方的,这张大人是一个县令,在宋朝一个都头的月俸大概有八到十贯钱,这还没有计算其他的东西,加上朝廷也不禁止这些官员去青楼,所有青楼中的官员也不少。十几个铜板也不算多,也不少了。

    “那多谢张都头了,是不是要巧丽姑娘,还是以前的房间,小的这就去给您安排?”赵承嗣很是机灵的说道。

    “头前带路吧,你小子很会办事,以后前途无量呀!”张都头十分高兴,他只是一个掌握三四百人的都头,并不是很大的官,赵承嗣的话让他很受用。

    “啊,秋香姐,您今儿气色很好,是不是那一位达官贵人又来捧你的场了,怪不得您这个红光满面的。”

    “唉,秋月姐,这种粗活让小弟来吧,您的芊芊玉手,不是干这个的,要是弄伤了一点小弟可是很心疼呀,呀呀,快放下。”

    一整天都能在丽春院里面听到赵承嗣的声音,有了他丽春院欢声笑语多了不少,而赵承嗣也很快融入到了丽春院里,成为丽春院里打杂的一个男子,一个伶俐的小厮,每天都重复着这无聊的生活。

    “这么长时间才一贯多钱,照这样下去我什么时候能够将自己的赎身的前给攒够,这真的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在赵承嗣自己的小房间的,看自己这么多天的存款,也是一笔巨款了,大概有一千八百多文,还要有二百多文才能有两贯,自己的卖身契什么时候才能赎过来,

    即使每天都能够有个十几文的赏钱也要连续一二十天才能凑够两贯。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可是什么时候能到十贯钱,这还要保证中间没有什么意外也需要好多年,那个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多长时间了。

    一直待在青楼,名声也不好连个老婆都讨不到,自己总不能以后一出去身上就有一个标签,那就是青楼大茶壶,大宋风气此时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但是社会等级还是比较严格的,出身虽然所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以后的影响害死很大的。

    看起来还要想一想其他的办法,自己的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来到这里,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咱也不能给广大的穿越者同胞丢人不是吗,活人能让尿给憋死吗,不会,自己一定要想其他的办法,怎么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先离开这里再说。

    即使是逃跑身上也要有钱,没有钱也不好呀,不仅自己要赎身,还有清雅姐、春红姐等自己可是答应要养的她们的呀!这都需要钱。

    自己的强项是什么,自己学的是历史,也是一个文化人了,哪有什么用,自己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寒门子弟的一条出路。

    现在自己连寒门子弟都不算,是社会的最底层,自己这个样子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等到自己脱了奴籍再说吧。

    说到脱掉奴籍这又回到了原点了,那就是钱,没有钱什么都不行,没有钱可是干不了任何的事情,钱是前提,自己要想一想办法。

    自己不仅要给自己赎身,自己要赚更多的钱,无论在什么时候钱都是基础,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好办,至于说什么改变大宋,那都是后话,现在自己那里管那么多,眼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给自己赎身,归根到底就是钱。

    赚钱,赚钱,赵承嗣毕竟是后世来的人很快他想到了一个好的注意,那就靠自己的强项,文学。

    要是知道宋朝的商业发达,带动的文化的发展,历史上宋词能够和唐诗一较高下也确实不容易,这一点也说明了,文化的发展,加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的成本大大的降低。

    这让文人一些喜爱读书的人能够负担起,所以文化在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自己的不是什么文学家,但是后世看的多了,来到这里还不都是自己的吗?

    于是接下来在丽春院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楼的大厅之内直接出现了一个桌子,桌子上面站着一个人,鼻孔朝天,头上戴着一个虎头帽,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看上去很是风骚,这个造型是不是有点眼熟,这就是他仿照韦小宝的造型。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了东汉皇权旁落,皇帝根本就无法控制住那些州牧,因为他们手中都有大权。

    朝廷也管不到他们,恰好这个时候有三个兄弟聚集在了一起,一个是卖草鞋的,一个是杀人犯,一个是杀猪的,他们在一片桃园前面结义,发誓要为朝廷铲除叛贼,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这是赵承嗣第一次试探着讲述着罗老师的《三国演义》,明朝才出现真的三国演义,在这个时代通过赵承嗣的嘴里说了出来,不过效果很好,很多来这里享乐的人,都不去了享乐了,都是听得津津有味,这可把王妈妈给气坏了,这小子真的是胡闹。

    不过青楼中的客人确实多了不少,他们在听赵承嗣将故事的同时,消费也不少,然后天色晚了还会在这里过夜,这间接的提高了营业额,比平时多了一倍多,王妈妈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

    而赵承嗣的赏钱也就多了起来,这也是他的动力,这《三国演义》一共有一百二十回,每天他讲两回,一共用了两个月才,这两个月中丽春院也成了文人聚集的地方在,很多人都知道,在丽春院里有一个说书的,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故事,比较的精彩,很多人是慕名而来的,都对这个青楼中的小厮很是客气。

    丝毫没有因为他身在青楼也有所鄙视,在宋朝这样的环境下,等级制度是有的可是只要你有文才,有才名这都不是障碍了,能够赢得尊重,风气比唐朝还要开放,就像一些官员文人都以能在青楼中传出来自己的诗篇为荣。

    而在汴京已经开始传开了,在丽春院出来一个比较会会说书的人,和街头上那些说书的人不一样,他的故事十分的吸引人。

    一些普通人来这里听他的《三国演义》是为了听故事,一些文人士子听故事是为了听那些文臣谋士在运筹帷幄。

    而也有一些中下级军官来这里,是为了听三国里面的那些在战场上纵横的将军,而在汴京的一些街面上的人物,则是为了聆听关二爷的忠义而来的,反正都是各取所需。

    特别是文人雅士们对这个叫做四哥儿的人很是崇拜,因为这也是赵承嗣在开讲三国之前每一次都会吟一首诗,这是让她剽窃明代诗人的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众多的文人都在谈论这个赵四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写出来这样诗句的人,难道只是一个青楼中的小厮?

    赵四也就是赵承嗣,他给自己的取了一个艺名,在江湖上混谁没有几个艺名,他还差一点叫尼古拉斯赵四呢。

    一时间赵四之名传遍汴京,顺带着还有他的三国!
………………………………

第三章 三国征服大宋

    “二哥,既然你想还想听诸葛亮,其实诸葛亮到底如何,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程判官,他就认为诸葛亮是贤相!”

    既然已经结为兄弟赵承嗣也不客气,直接称呼赵二为二哥,两人都成了兄弟,这一声二哥叫的是名副其实。

    “刚才我说诸葛亮并没有我们传说的那么神,我现在再说一个我的观点,那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很有可能不存在,现在我们传说的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也许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赵承嗣前世的时候是一个求实的历史学研究者,曾经和那位百家讲堂的大佬一起研究过诸葛亮的事迹,其中就有关于诸葛亮的空城计。

    不要以为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罗贯中写的,其实民间早有传说,罗大师只是根据一些历史和民间传说,加上自己的个人情感写成的三国,赵承嗣在外面讲的是和罗贯中的差不多,毕竟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现在他讲的却是真实的历史。

    民间传说和后来罗贯中大师讲述的基本是一致的,所以现在的人也认为诸葛亮用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

    “四哥儿可不许胡说,刚才你说诸葛孔明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本官还有些赞成,但是你怎么说现在一些史书中也有些记载,你这小娃娃可不要胡说。”程羽果然是诸葛亮的忠实拥护者,立刻站出来反驳了。

    “对呀,四哥儿你可不要胡说,这些书上也有记载,这话要是传出去会引起来多大的风波你知道吗?”赵二也不相信,这个赵四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不过赵承嗣没有跟他争辩,直接说出来了自己的理由:“程判官还有二哥你们两个先听我说完,当然了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咱们这也不是正式场合不是吗,所以不要大惊小怪的,我有我的理由。”

    赵承嗣以前和那位百家讲坛的大佬合作过,自然知道这些东西,可以说那些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东西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也算他的著作了。

    “其实这是有根据的,我先从地点上来说吧,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一些书中记载的空城计根本不能碰面。”

    赵承嗣缓缓的讲了起来,空城计发生在平阳,而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这确实在有记载,但是赵承嗣的话刚落音,这边的程羽立刻就追问:“这也许是为了保密将司马懿密调到了平阳也说不定,当初秦国攻打赵国,白起不是秘密的赶到长平的吗,这是为了出其不意。”

    就连赵二也认为程羽说的很对,毕竟这样的事情是有的,谁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赵承嗣早就知道他们会这样问,于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就算两位说的对,但是逻辑上说不过吧。”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

    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

    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

    这些都是逻辑请不起推敲,赵二和程羽都是不语了,赵承嗣看着他们也知道他们难以接受,于是他换了一种口气。

    “你们让我说书那就是我的观点,说的不符合你们的心意的话,你们也不高兴,说的符合你们的心意,那也不是我的我观点了,既然大家都不要争论,我直接用一副对联概括诸葛孔明的一生吧!”

    其实刚才他也是职业病犯了,直接讨论起来诸葛孔明的空城计了,这个人时代的人当然接收不了,毕竟不符合现在的潮流,还说一些他们能接受的吧。

    “其实我认为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一副对联来形容,是这样的: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顺嘴说了一副对联,这是后世形容诸葛亮的,主要是相容诸葛亮的功绩,反正都是正面的,说的都是诸葛亮的正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