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之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印记之塔-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自己的事情都不敢细数,简直千头万绪,但是最近的“宇宙飞船”设计,就在刚刚,突然爆发出了灵感!

    对于戚远而言,他现如今的战斗力已经足够强大,任何武器类型的装备,其实都已经无法为他提供直接的加强效果。

    就以目前最强大的热能术举例,这个奥术一旦施展出来,无论是面对什么敌人、什么法术、什么异能,只要没有完全脱离物质、能量的范畴,那么都要面临从根本上崩溃的局面。

    但问题在于,热能术可不仅仅会对敌人造成这种效果,它是不分敌我的!

    如果在一件魔法装备上储存热能术,不引发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一旦引发,很可能是还没有伤到敌人,自己的装备就先崩溃了……

    这种装备还有什么用!

    所以,首先确定,“宇宙飞船”不需要攻击系统,戚远这个驾驶员本身,才是最强大的攻击武器。

    把武器系统去除,剩下的功能区块就只要考虑防护、供能、生活、试验、储藏、移动、观测和通讯。

    这里面,防护肯定是重中之重,如果防护不到位,作为驾驶员的戚远就要时刻保持清醒,驾驶过程中遇到任何宇宙尘埃都有可能成为致命杀手!

    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不能等闲视之,哪怕是一枚直径不过一厘米的小石块,它所携带的动能都有可能十分惊人,一旦迎头撞上,再结实的物质都有极大几率被击穿。

    为什么世界融合之前,地球的各个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究怎样清理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道理都是一样的。

    那些飞行在绕地轨道上的人造物体,几乎都是人类送上太空的人造天体留下的。

    有些是早年的技术不成熟,报废后没有相应的处理机制,就留在轨道上的整个卫星;还有采取爆炸的方式进行销毁,但是遗留有残骸、残片;甚至还有一些宇航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倾倒的生活垃圾……

    进入旧历二十一世纪之后,绕地轨道中的太空垃圾越来越多,时常就会有人造卫星或者空间站被击伤、被干扰的新闻传出。

    这些都只是留在绕地轨道上的小东西,在距地面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轨道上运行,飞行速度往往还小于理论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物体想要在没有外力持续产生的条件下,稳定地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就要达到每秒七千九百米的速度,被学界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但是这个数字在计算时,是忽略空气因素的,同时也忽略其它天体的引力干扰,所以在实际的航天行动中,理论数字不能作为万无一失的保障,还有更多更复杂的精密计算,需要一一推导。

    也因此,在新闻中不时会有人造卫星发射失败、弹道导弹发射失败的消息出现。

    第一宇宙速度快不快呢?它已经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二十三倍还要多。

    但是与那些能够跨恒星系旅行的小天体相比,太空垃圾所携带的动能就又小得太多了!

    因为要脱离太阳系,物体在理论上,就至少要具备每秒一万一千二百米的速度,这被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这还仅仅是脱离太阳系的条件,跨恒星系旅行的小天体很可能会到访比太阳系的整体质量更大、引力更强的恒星系,它们能够脱离的话,速度只会更快!

    遇到这种小天体,常见的防护手段几乎都是无效的,只要迎面相撞,无论是金属、还是其它高强度材料,又或者是新出现的奥术能量,几乎都会被击穿!

    寻常的塑能学派传奇级别奥术,在携带能量产生破坏的效果上,完全没办法和这样的小天体进行比较。

    戚远目前的思路,就是借鉴救赎之路的空间现象,硬碰硬的代价太大,那么躲避正面冲撞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这样做的难点在于,戚远距离把救赎之路的原理搞清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眼看着这个问题不得不拖在这里了。

    接下来就是移动和供能问题,供能看起来很好解决,只需要效仿御魔术,尽可能更快更稳定地在大自然的魔力海中剥离魔力,然后提供给“飞船”上的各个法阵就可以。

    关于供能,以前的法师塔设计资料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像防护那一方面,艾梵瑞尔的施法者想要造访星界可比地球人类探索宇宙还困难。

    他们的法师塔更多是为主物质位面内的环境设计的,凡是能够适应星界环境的法师塔,其主人无不是赫赫有名的强大施法者,而他们所留下的资料自然无比珍贵,根本不是随意可见的。

    所以在防护方面,海量的资料里,具备借鉴意义的几乎没有,那些艾梵瑞尔的空间知识,也同样变成了需要重新验证的东西,而且一成不变就可以继承下来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在供能方面,绝大部分法师塔采取了类似地球人类的“电池”思路。

    最流行的就是将整个系统分为三大模块,其一为主动剥离魔力,转化为法师塔各个功能区所需要的能量种类,然后将这些能量输入能量池。

    这个能量池就是类似“电池”的构造了,它集输入能量、储存能量和输出能量于一身,是保证法师塔随时都有稳定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

    第三个模块则是类似于“光伏发电”的能源补充系统,它被动剥离魔力,无论法师塔处于什么状态下,这个系统都在持续工作,将魔力转化之后输入能量池,作为主动剥离魔力的补充。

    顾名思义,主动剥离模块需要法师塔主人的有意识操作,而被动模块则不需要。

正文 第二百零八节 失败

    主动模块就像御魔术,被动模块则像戚远曾经改造的秘法眼,为了能够使其自动的、不间断的摄录救赎之路的变化,戚远在秘法眼上可是下了不少心力。

    但是这种结构戚远并不满意,电池的输入、输出,都有功率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然会存在一个最大输出功率,这是为了保证“电池”本身的稳定。

    要知道,任何形式的能量在互相转化之时,都会有一部分成为热能,“电池”放电,一样有能量损耗成为了热能!

    而热能积攒过多,轻则烧毁,重则崩溃,这与热能术是没有本质差别的!

    就像地球人类在制造任何大型机械的时候,散热系统都是重中之重,热量不能尽快散开,那就无法投入实际运行。

    距离生活最近的,电脑需要散热风扇,有些配件发热量大,甚至需要配备水冷系统;耗油的汽车也一样需要加水,目的同样是散热。

    热能,令人又爱又恨,解决它的问题,势在必行。

    “电池”思路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戚远此次最大的灵感,就来自于这个问题!

    他希望隐藏自己,所以通过机器改变自己输出的力量所携带的信息,虽然这个办法的效果值得怀疑,但是由这个思路去阐发能源供应系统,则令人感到有趣了。

    比如说,通过整个供能系统,是否可以将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同一种形式,就全部转化成热能。

    然后设计剩下的所有功能系统,都以热能驱动,只要那些功能系统对于热能的需求量,和供能系统的供应量持平,就不会有热能储积,最终造成供能系统的崩溃。

    这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从内耗转为了热能的利用方式,其中所省去的每一个细节,都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举个例子,以电脑主板来讲,散热需要风扇,而风扇的运行需要电能,为风扇提供电能同样会造成热能的转化,供能系统的负担在无形中增加,转变过来,就是整台电脑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都必须减少一部分电能需求,这一部分电能,必须供应散热的风扇!

    这就是典型的内耗,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做无用功,但是不做不行,大自然的规则就是这样的,人类可以去利用,却没有本领去修改。

    戚远他们这一代人就幸福得多了,因为他们有了奥术,关于热能的运用方式,可谓变化多端,他们已经具备了不再使用电能的条件!

    只要将奥术中能量转化的部分研究清楚,热能就可以做到任何能量可以做到的事情,反过来讲,任何能量也都可以做到热能做得到的事情。

    省去中间环节,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是两个世界融合,所带来的福利,但是若不付出辛苦,不愿通过艰难的钻研,这福利未必享受的到。

    戚远回到实验室,趴在“智慧图书馆”的屏幕上就开始飞快书写,他的思路还没有形成系统,很多数据要计算,很多算式要推导,口述的形式就不适合了。

    相比纸上作业,“智慧图书馆”就方便多了,画图的时候不需要尺规,手指一划,出来一条线段稍稍偏了,“智慧图书馆”就会直接提供几个可选择的方案,无论是变成标准的直线,还是变成不规则曲线,都很方便。

    在一屏写满之后,还会自动保存为草稿格式,成为一张缩略图,停在屏幕一角,随时都可以重新调出来,如果使用者一开始就做了编号或者题目就更方便了,用时说出编号或者题目,相应的草稿就会出现,将省去大量的查找时间。

    戚远在心里不知道称赞了多少次“智慧图书馆”的制造团队。

    他的“宇宙飞船”的第一个系统模块眼看就要出炉了,布满整个机体的庞大法阵集合,让人一看就头晕眼花,还在设计阶段,就堪比侏儒传奇芒克小柏叶那座法师塔的控制中枢了!

    这么多法阵,如果真的建造出来,不晓得机体要有多大,每个法阵都必须占有一定空间,组成法阵的每一个奥术模型都有着相应的大小长度,绝不能随意变化,否则法术效果也就变了。

    而法阵与法阵之间也同样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互相造成影响,就有可能使得法阵失效,甚至产生爆炸。

    哪怕戚远已经尽力合理联结、排布,整个供能系统的理念设计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都成了密密麻麻,法阵挤着法阵的球体,整个体积也膨胀得令人恐惧。

    且不论供能系统搞得这么庞大,一个实心的球体到时还怎么排布其它功能系统,单单思考一下,不论选用何种材料,都必然会得出一个质量极大的船体,怎样使它获得第一宇宙速度,就是个难题!

    戚远从兴奋中脱离出来,猜想阶段总是很美好,投入实际实验的验证阶段总是很残酷。

    很显然,之前的思路存在着大量问题,或许整合能量、省去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的设计方案就完全不可行了。

    戚远毕竟不是搞航天工作的,如此自不量力地跨专业而行,还把目标定得那么高远,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特别是他现在还下意识考虑着世界融合前的数据知识,所谓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早已是明日黄花,地球在世界融合中所产生的变化之剧烈,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单从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三个地球国家,总共发射的十八枚人造地球卫星重新上天,就可以知道这里的艰难险阻有多少了。

    距离两个世界融合,新历法下,都已经过去了近七年,按照旧历,这就是十几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固然有人类社会剧烈变动,造成一些国家迅速衰败,科学事业停滞甚至倒退的因素,使得曾经的许多航天大国没能重新回到这一领域。

    但是,地球的诡异变化,太阳系的变化,乃至于整个宇宙的变化,似是而非的现象中所展现出的难点,才是阻挡人类重回太空的最大障碍。

    戚远想要坐着自己造的“宇宙飞船”,踏上探索宇宙奥秘的旅程,只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正文 第二百零九节 冒险

    冒险者们最终没有去等“卢卡斯”的最后结局,留在战场边缘实在太危险了。

    大部分人选择的目的地都在国内,他们也并不全是孤身一人,在国内还有家人、家庭的也为数不少。

    欧斯彭主持传送,结束的时候,也已经失去上场试试那个明显与众不同的畸变体的机会了。

    “我就知道……”小声嘟囔一句,不过地精**师常年呆在黄馨的“威压”之下,实在不敢做出实质性的反抗举动。

    欧斯彭悻悻地看着远处一群施法者把“卢卡斯”整个围起来,全都在兴高采烈地“上下其手”,只得撇着嘴和黄馨聊天。

    “你们人类为什么这么热爱冒险?我刚刚问他们目的地的时候,有好多人都是有家庭的。”欧斯彭对于冒险者的心思完全无法理解:“在艾梵瑞尔也是!人类冒险者是最多的,可是广阔的荒野里什么都有,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