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柳生十兵卫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良久,他才道:“不错。你猜对了,将军对我的信任,的确远低于我对将军的信任。事已至此,再复何言?”

    “为了剑禅道场余下那一万余武士,为了你柳生十兵卫死后,你麾下那数百的追随者。”魏云山只字不提富贵,只是冷冷地说着这几个字。

    柳生十兵卫身形一滞。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准备回绝魏云山许下的富贵权位。但没想到,收获的却是这么一个回答。

    “你已经死了。”魏云山说了一句高深莫测的话。

    “哀莫大于心死。这大目付之位,再不是柳生十兵卫了。”被德川家光派人暗杀,可想而知,往后日本官方情报系统的头子再也不会是柳生十兵卫。

    很快,一个崭新的情报系统就会重新出世,取代柳生十兵卫一系的人马。

    这固然稳固住了德川家光的掌控能力,但对于日本而言,却绝不是好事。

    要知道,比起锦衣卫,就连柳生十兵卫都对付不了。除非柳生但马守复活,恐怕谁也没有把握。

    这种情况之下,笑得最开心的显然就是魏云山。

    “你死了,政治生命已经终结。对于一个骄傲的武士而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你柳生十兵卫,是想做一个行尸走肉,还是为了成为英雄,哪怕……背负再多的不理解与骂名?”魏云山呼吸一下子粗重,语气变得格外沉重。

    “柳生十兵卫!想一想,你家族三代荣耀,那数万武士从剑禅道场门下而出。现在,有多少人衣不蔽体,有多少人成为浪人。”

    “想一想,你一死,那些追随你而去的人要怎么办?”

    “一个武士,永远不该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骄傲的天狗,更不该在权臣的阴谋下跪倒!告诉我……你的选择!”

    “我……不会辜负他们!”柳生十兵卫的呼吸也一下子沉重了起来。

    见此,魏云山轻轻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是正好。”

    “相信我,这是他们应去的出路。而这,绝不违背你那一条信念:背叛日本……”

    很快,魏云山便将预想之中的好处说了出来。尤其是在江户闹出偌大风波,引得无数人追捧的事情说出,更是让柳生十兵卫眼神一动。

    魏云山轻轻一笑,心里有点骄傲:果然还是陛下看得准,这一招使出去,这柳生十兵卫就要被拖下水了。

    至于魏云山话语之中将背叛德川家光一话抹去,更是两人心照不宣都不去提。经过这一回刺杀之事,就算柳生十兵卫信誓旦旦说依旧忠诚于幕府,魏云山也不会信。就是柳生十兵卫自己……心中对此有几分笃定,亦是不言而喻。

    ……

    林罗山走在大奥的路上,显得心不在焉。

    他看起来气色显然很不好,惹得一旁伺候的侍女仆人们都是小心翼翼。

    林罗山一路走进去不远,就见松平信纲脚步聪明地急匆匆走了出来,老远就躬身一礼说:“罗山先生,怠慢了怠慢了。我一收到消息就急匆匆过来,没想到还是没赶上,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我林罗山也不是什么酸臭腐儒,松平伊豆守,不必多礼。我气色是有些不好,一路颠簸,急匆匆赶来,身子骨都差点散了架。还好,是明人的新式马车。要不然,我一把年纪,倒是真不敢这么匆忙远行。”林罗山说完,顿了顿,又说:“所以,我身上这些疲倦呀,不悦呀,都不是针对你的。你宽心些。”

    林罗山显然是在调笑,松平信纲听了,却是更加苦笑:看来,这事儿还真是特别特别的重要了。


第五十八章:揉捏日本

    林罗山急匆匆从自己养老办学的家中赶来幕府,显然是有极重要的事情。越是紧急,就显然是越发重要,越发显得那个来自明国的皇帝格外的厉害。这不忍让松平信纲这个有些骄傲的家伙心中不爽。

    不爽归不爽,正事不能耽误。

    “岂敢岂敢,罗山先生何必这般焦急。您老是幕府的重宝,磕着伤着那可真是日本国的损失了。”松平伊豆守说在这位老臣面前,气场不断落进下风,心中更是嘀咕着:那事就这么重要么,一定要这么着急,万一林罗山有什么闪失,他可就要头疼死了。

    “信中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一百万书册啊,就如同百万两的手笔。这般重大要务,我在家中那里还坐得住,睡得着?不早些将这等要务思量处理完毕,我心难安。”话语很沉重,但林罗山的表情却显得挺放松,甚至还带着微笑。

    一百万书册,未来一代人这师。这般重名,谁不嘴馋?

    更难得的是,这时一件公私两便的事情。

    办学哪怕是在后世,都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事情。为什么大家伙不愿意生孩子?光是将一个大学生好好供养起来,就很容易掏空一个家庭的额外支出,而不得不压缩一些软性支出。以至于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就越是不想多生孩子。

    换到日本这里,道理也是一般无二。

    你想办教育,就不得不面对昂贵的成本。这个成本里,食宿教舍且不论,书就是一个最大头的难关。

    首先是书的成本。

    书籍自身就是一个商品,而且还是价格昂贵的商品。大多数人不是不想识字,而是读不起书。从竹简到纸张的出现,从雕版印刷数到活字印刷术的运用,千年变迁,这才将书籍的成本降低。饶是如此,买书对于平民而言也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其次,也不得不提及软性的问题。

    明清变革,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场摧毁文明的灾难。

    但落到日本,却有种捡漏占便宜的窃喜。

    无他,远渡重洋躲避灾祸的人很多。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地方。

    这里远离大陆,也远离鞑虏。建奴的铁骑够不着,而日本也是仰慕中华久矣。

    在重重因果的作用之下,而今担任大明教育战线头脑的朱之瑜在原定历史上,就是流亡日本,教导出了一批有一批的优秀学子,成就了自己知名教育家的历史功业。

    原定历史上,朱之瑜带去的不仅是人力,同样还有脑袋中的教育知识。

    教育子弟,这是一门学问。日本人文化上落后中国,哪怕是再骄傲自大的日本人也不会就这个问题反驳。

    落实到具体上来讲,编撰教科书也是一门学问。云集了无数大明博学鸿儒集思广益的启蒙教科书岂是日本人这些土包子可以比拟的?

    更别提,还有朱慈烺这个穿越客的金手指加成。

    比如拼音,九九乘法表,这些足以推进教育水平百年的革命性成果,一应都体现在教材之上。

    林罗山是日本顶尖的学者、教育家,只是草草看了两本教科书就惊为天人,再次感受到了中日两国的差距。

    当然……他不会想到,朱慈烺还会在里头加一些自己的私货。培养对国家认同感,描写忠君爱国的启蒙文章……论起文字功夫,朱慈烺十分相信对此亲自卷袖子上阵的黄道周大神。这一点,林罗山当然想不到。

    夸耀中华伟大之类的话语,难道不正常吗?

    日本人干这事不要太多……

    朱慈烺对此会感觉激动,说到底还是不了解这个时代呀。

    ……

    撇去这些闲话,林罗山一路与松平信纲扯着闲话见到了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似乎精神头不好,惹得林罗山一见,也不由关心道:“将军大人,最近太操劳政务了吗?还请务必保重身体呀。”

    “还不是明国皇帝来的事情,跑了一趟京都,江户就人心不安啦。还好,是虚惊一场。”德川家光显然并不想将自己的身体情况透露给其他更多人的事情。

    “不仅是虚惊一场,更能是惊喜一场呢!”林罗山不会想到德川家光这是在打马虎眼,见他提起明国皇帝的事情,一下子起了兴头。

    “看来,罗山先生就是要给我讲解这样的惊喜,妙在何处了。能让先生这般着急,一定也是非常好的景象吧。”说起这个,德川家光心情好了许多,提起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林罗山说了起来。

    “这是自然!请将军试想,若是能在幕府的支持下,让一百万日本学子可以学习到知识,明白幕府的功德。这是怎样的功业,能成就怎样的事业?过往,想要办学艰难非常。但现在……这一百万册书卷的出现,给了我林罗山成就一辈子都没有敢奢望过伟业的希望啊!您是不知道……办学之艰难,那蒙学教科书的妙处……”说着,林罗山又将书籍成本降低的意义与明国教科书编撰的先进与好处意义讲解了出来。

    听了林罗山这么一说,德川家光更加精神抖擞了:“想不到,竟然是这样大的馅饼。”

    有一百万册书就有机会能教出一百万学生,自然也会对幕府感恩戴德,认为教育是幕府的功劳。

    松平信纲苦笑,他对于大明国的皇帝为何要千里迢迢跑到日本,可是一直抱着极大的警惕而来的。面对明国皇帝,松平信纲说的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天底下没有白掉的馅饼。

    虽然将军的话有些不那么好入耳,但松平信纲却不能平静,说:“既然明国皇帝抛出来这么一份大礼,以善意的角度去面对,我们就需要回报一份同等重要的大礼。将军……一百万书册对等的代价,该是如何沉重?”

    德川家光听完,沉吟着,不得不承认松平信纲说的的确是有道理,但他也没有这么容易被干扰,看向林罗山说:“先生,想必一路来江户,应该有了更精妙的见解了吧。”

    “没错……明国皇帝陛下所图,非常地大。但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一个问题。相反,皇帝陛下更多做的是搬开影响两国关系的绊脚石。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个有利于日本国的条件。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更是有利于日本国更多的条件。”林罗山信誓旦旦。

    这么一说,不仅松平信纲不乐意,就连德川家光,也既是好奇,也是不以为意。甚至暗自想,先生不会是老糊涂了吧。

    明人何等的厉害精明,那朱慈烺能在数年时光了逆转乾坤,让天下局势改易,岂会是千里迢迢来送好处的?

    “还请先生直言吧……”松平信纲说完,语气也有些不那么善意了。

    见此,林罗山微微一笑,说:“明国皇帝陛下的条件其实与朝鲜一般无二,希望将军加入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并且派遣下一代将军前往大明枢密院指挥学院深造。我打听过,这是太学国子监里的上舍,武学上的翰林院。”

    大明枢密院指挥学校是个新产物,但对于明人而言,已经不再陌生。

    朱慈烺练兵,十分注重士兵军官的培养。故而,从一开始就有搭建随军武校,教导士兵识字。

    后来一统天下,扫平各路叛逆以后,自然将此规范化起来。

    其中,办得有声有色最好的就是陆军学校。可以说是军官的摇篮。各路重要将领升迁之前,基本都会前往陆军学校深造一番,时间长短不一。

    但同样,伴随着朱慈烺海外出行的频繁,帝国在海上贸易的利益权重越来越大,水师的重要性日益突增。

    这个时候,如何平衡水陆矛盾就成了一个问题。

    水师有其专业性,又是帝国未来的战略主要方向,自然需要大加重视。但另一个问题也紧随着出现。

    那就是政治上的权力架构了。

    水师级别低,兵力少,存在感只有近两年才刷出来了一些声望,可谓是军队之中的小弟。当然,朱慈烺相信给水师一个舞台与时间,他们终究可以成为真正的蓝海海军。

    但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朱慈烺想要发展水师,就不能任由水师的将领去陆军学校进修。

    为此,在朱慈烺的指示之下,枢密院直接在下辖部门里成立了一个枢密院指挥学院。

    指挥学院接管了此前陆军学校高级官员的培训任务,同时又开辟了水师将领的进修战线,平衡了两大兵种之间的关系。

    同样,作为一个国级单位,枢密院下辖的指挥学院自然级别也很高,换算到后世,可以到正部级。

    落在林罗山的心中,也顺理成章理解成了翰林院、太学上舍的地位。当然,在指挥学院这里,显然还要更高级。

    在这里进修,显然是一个美差。

    但对于日本人而言,也是一个让明人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将军的机会。

    这一点,就如同后水尾天皇提出的让明人担任天皇之师一样。

    “明皇的图谋,很深远呀……”德川家光不得不承认,他心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