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40-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老师,黄老师,在吗?”曼城小学的守门大爷,带着两人敲响了黄建伟宿舍的大门。
  “在的,在的,刘大爷,这二位是。”看着来人,黄建伟有些意外来找自己干啥。
  “我们二人是国家政审局的,有些问题想象你了解一下。”来人之中的一位青年自我介绍,首先伸出了手。
  “政审局,”对于黄建伟这样热衷与仕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单位,这单位就是负责选拔提拔干部的,所有人提拔前都会接到他们的政审。
  难道说自己的好运来了,这是要提拔自己了。
  “哦,里面请,里面请,刘大爷谢谢您了。”
  “黄老师不要客气,您也坐,我们来就是问一些普通问题,您不要紧张。”政审局青年看出黄建伟明显有些拘谨不敢坐下所以笑着说道。
  “奥,好的,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尽管问。”
  “黄老师的资料我们都看过了,在曼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的成绩一直都是优,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小学,一直任劳任怨对学生的教导,这些工作我们都是知道的。”
  “都是应该做的,为人师表这是应该的吗?”黄建伟谦虚的说道,毕竟这是对自己命运掌握的人,姿态放低点比较好,要是他们觉得自己不行就等于仕途之路断了。
  “恩,黄老师有没有想过到地方上去任职。”说几句客套话之后,政审局的青年开始问起了正事。
  这到让黄建伟有些不知怎么回答了,回答不好的话自己的仕途之路同样会就此断送。
  “黄老师不用拘谨可以大胆的说,这只是例行的问答。”
  “额,有。”黄建伟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那个字,而后非常紧张的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希望能从中读出一些意思来。
  “好,那么如果黄老师被派往一座偏远小镇担任职务是否愿意,如果有的选择,是希望留在首都曼城还是去往偏远的城镇。”
  这个问题可以说对于黄建伟的回答非常重要,如果他回答不好对他的考评的确会有些影响。
  结合广播里听到的新闻,黄建伟很是果断回答了去偏远乡镇。
  “支援偏远乡镇的城市建设一直是我的理想,根镇长已经为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榜样,我觉得偏远乡镇更需要我。”
  黄建伟的回答到是让政审局的工作人员很满意,从这次的政审来说就是选拔一名适合接任攀枝花镇长一职的人,如果对方没有去偏远的赌坊吃苦的打算,派去估计也干不出什么成绩来这种人可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是老根叔那样,愿意干出一番成绩的人才,而黄建伟的回答就很让他们满意,不管他是真心与否,至少回答是愿意的。
  双方在进行了一些必要性的问答之后,又进行了关于个人婚姻的看法,因为在澳洲是一夫一妻的社会,和大明完全不同,所以要进入仕途这也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之一。
  “我对国家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绝对支持的,三皇五帝时期不就是如此吗?”黄建伟笑着回答。
  “好,黄老师,今天我们的就到这,如果好需要有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我们会在来的。也请你做好准备,说不定您可能会被政审局选上,分配的新工作,近期的教学新任务我想您可以暂时的放一放,做好目前的就可以了。”
  政审局的工作人员告辞后,黄建伟站在房中就像做梦一般,这就是没有了,问完了,看来这些天得多听听新闻,说不定自己真的就被选上了。


第194章 草根政治家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老根叔,也许活了五十年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一天成为朝廷命官,虽然这个官不是在大明,一些乡亲父老也看不到,但至少他老根叔这辈子也算光宗耀祖了。
  在加上玉梅的孩子已经正式过继给了老根叔为孙子,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现在不但在移民里影响力较大,就连在穿越众里也有不少知道他的名字。
  根叔,根镇长,这是每天攀枝花镇都头都能听到的两种不同问候声,当然还有一些小的则会亲切的称他为镇长爷爷。
  攀枝花镇长的工作不算忙,也不算累,这个地方除了天气比较热点之外最大的难处就是缺水,由于缺水严重在设镇之前这里是没有任何人工种植的蔬菜水果之类的,一般土著们生活靠的野生的坚果之类。
  等到第一批开阔者到达后,这里其实也并没有展开蔬菜的种植,直到老根叔上任,修建了众多的大型地下蓄水设施,镇里才逐渐展开了这历史性的人工种植。
  随着曼城电台记者的有意报道,老根叔等人成了全国人民的创业开阔新徒弟的楷模,政府几乎连续报道了一个月关于攀枝花镇的艰苦创业精神,至于这些事实属不属实别人不知道,至少攀枝花镇的百姓们知道,这里面半真半假。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根叔在连续报道下已经成为了闻名于全国的名人,原本就属于移民当中的幸运者明星,现在又在政府的一个月报道下,就更是家喻户晓了。
  名气给老根叔带来的名誉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晋升的政治资本,无论是国会疑惑还是几位重要的领导人,对于他的工作都表示了肯定,一个农民能够做到带领一个新建镇展开自我奋斗创业精神,完全摆脱首都曼城的蔬菜供应,从这一点来说就非常不易。
  近期关于老根叔要升官的消息已经开始流传了出来,整个城镇里的百姓是即为老根叔感到高兴又感到担忧,如果真的升官了,换来另一个镇长是否能够老根叔这么亲切,坚定不移的执行他的未完成的建设任务。
  老根叔在攀枝花镇百姓的心中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父母官,即亲和又不贪污这样的好官的放到大明几乎读很难找出来。
  可是换了人就不一定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做事方法和原则,往往在官场上,新任官员都会上马一些重点建设性项目,而对于前任的遗留的工作要不就是敷衍了事,要么就是烂尾工程,这种事可不是现代才有,从古至今就从来不缺少。
  所以才会有百姓们的担忧,一旦新管不在执行老根叔的政策,那么前面做的那么多努力都将会成为一场泡沫。
  这几天已经陆续有人像老根叔打听关于升官的事情,可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调往其他城镇,又拿什么来回答,,每次对于这类问题都是一句话,该怎么生活怎么过,可别因为自己要调走就对很多良好的习惯改变。
  “根叔,听说政审局得领导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看来您老又要高升了。”说话的是一名与根叔相熟的攀枝花政府临时工,名叫李毅,平时做的工作就是负责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到是与根叔当年的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职差不多。
  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接任镇长一职,但与前任打好关系多拍拍马屁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对方还是高升并不是退休,这就可以看出政府对老根叔还是很看重的。
  “哪里,哪里,小李啊,这高升不敢说,不过离开攀枝花是已经确定的了,以后我不在这里,你要继续努力工作,你还很年轻别看现在只是一名临时工,但机会还是有的,当初我五十多岁了不也还是照样被国朝人民为一镇之长吗,你只要在这里做出成绩将来我也会像上官举荐。”
  老根叔算上居委会主任一职为官已经一年多,身上的气息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个刚刚移民澳洲一身乡土气息的农民可比,说话也更加像是一名官员,对于下属友好的马屁,有时不但要应诚还要好好给对方一番鼓励,这是他从上官那里所学的,他发现每次只要鼓励一番下属,他们都会干劲十足。其实说白了就是听到自己话,觉得有奔头。
  就难他自己说又何尝不是为了上司的那几句鼓励的话有时才会干劲十足,政审局的领导已经前后来了两次,对攀枝花城镇的建设和他本人都进行了一番严格的考察,这次来已经第三次,根据政审局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第三次一般就是宣读任命书的,所以李毅才会说出道喜的话。
  升官不升官,老根叔的心里到是没有太大的念头,他对于能帮百姓做些事还是比较在乎的,这新的岗位具体是哪他自己也不知道,根据广播里的新闻联播,大家猜测很有可能让他去新建的宋洲市担任市长,因为他有一定的建设开阔建设经验又是国内比较出名的能吃苦耐劳的政府官员。
  这只是大家的猜测,不过他自己感觉有点璇,根据他了解的情况市长属于厅级干部,和自己的镇长科级相比起来不知要差多少级别,就算越级提拔也不会一下子提拔到厅级,更何况攀枝花镇的镇长是副科级。
  所以最多是下面的一个镇,升为正科最有可能,就在他喝着茶思考自己的新的岗位之时,政审局的领导已经带着新任镇长黄建伟和他的任命书来到了攀枝花镇政府办公楼。
  政审局的领导先是说了一番老根叔的政绩,而后是宣布黄建伟为新镇长,宣布完毕之后新老镇长双方握了握手。
  最后再是宣布老根叔的新工作,“根处长,恭喜了啊,移民安抚处的处长可是连升级三级,上级领导对你的工作表现还是很看好的,希望您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能继续发扬攀枝花精神。”
  “多谢上官,下官一定不负上官错爱,必定好好工作。”


第195章 结果

  大明朝堂之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澳洲人租借香港一事终于有了结果。
  锦衣卫都指挥使郑鸿逵送来密报,澳洲人并不是租借香港,他们只是在此地存货晒货停靠船舶之用。
  另外澳洲人也说了若是大明朝廷觉得不妥,他们自然可以离去,前往安南等地驻脚。
  当然这离去肯定是假,澳洲好不容易打开了大明市场怎么会轻易的离开,更何况在香港设立军事基地还有未来干涉大明内政之意。
  在一番既得利益派的劝说下,崇祯最终放弃了追究澳洲人,而是把重心从新放到了如何对付农民军和后金上。
  毕竟和这些比起来澳洲人就算在香港驻扎了一点兵力也是小巫见大巫,等到把内部的大事处理完在来追究也不迟,更何况眼下澳洲人的货物在大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除此之外让崇祯最高兴的就是澳洲人答应每年给大明朝廷十万两白银,用于暂用香港之费用,对于财政困难的崇祯朝来说,这十万两可是一笔不菲的数额,用的好的话又能赈济一笔灾民和招募一批敢战之士。
  明末税负收入已经烂的不能再烂,对于他们来说十万两无论是用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现在澳洲人居然主动提出这就等于解了部分大明朝廷的燃眉之急,否则要赈灾要招募士兵又要发放臣子们的俸禄这钱还真的不知道从哪来。
  崇祯既然已经决定此事就这么算了,但也知道在发放一道旨意给澳洲人,说什么念及同胞之情,就不追究其责任了,这十万两白银也就笑纳了。
  这就是天朝上国,即使是穷的叮当响了也要面子,对于这样的旨意澳洲自然不会去说什么,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证明澳洲在香港的合法权益,这可是比新安县签订的合约更具有约束性。
  明澳双方的一场危机顺利解决,也让部分澳洲货代理商松了一口气,现在既然朝廷已经同意也就可以继续大把的挣钱了,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代理商开始三天两头的邀请驻广办的官员出席各种宴会。
  一时间广州城的各酒楼每天晚上都会有钱的客商们包场,弄的这些酒楼老板也是高兴不已。
  要说最高兴的还是郑家,郑家这次不但获得了精盐和糖的合作,还参与了布匹的生产,更是获得一批不菲的澳洲犀利军火,要知道以前这些军火就是花大价钱澳洲人都不愿意卖,这次要不是来自朝廷的压力恐怕也不会卖。
  当然这份结也让郑森郁闷不已,原本所有谈判都是自己,可是叔叔一到就完全变了样,自己被晾在一边不说,就连自己提的一些建议也没有被采纳,原本他打算像澳洲提议是否可以派出几个军官到澳洲去交流学习一段时间。
  可是刚提出就被叔叔给否决了,觉得这事不适合现在提出,一旦澳洲人觉得要求太多生气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郑家,郑家在海上拥有众多的舰船,保不准哪天就会受到攻击,根据巴达维亚送来的消息,澳洲人的两艘战舰已经在启程前往香港的路上,据说这舰船上的大炮和海蓝号所使用的一样,而且机动性能非常优越。
  在这种前提下也难免郑鸿逵会不敢在提出要求,谁知道澳洲老现在是不是使得缓兵之计,万一要是的话,那自己前面提的这些要求将来都会成为澳洲人攻打的借口。
  那场海战的状况可还是历历在目,他可不想在重演一遍,他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