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40-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初要不是黄老找到了油楠树,并且将之过滤出来加入到海蓝号,代替已经枯竭的柴油,早就已经搁浅在岸边成为一艘观光游轮了,而不是现在已经威震东南亚海域的澳洲大军舰。
  可是随着海蓝号两次的外出贸易,那片原本就不大的油楠树林已经收集不出油楠油来供应海蓝号行驶,在现有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对海蓝号进行改装。
  对海蓝号的改装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动力区和武器区,其中前者的难度最大,后者只要将相关的火炮研发出来固定到甲板,调试出最佳数据基本上就成,而前者几乎要将现有海蓝号上的动力系统换装。
  这对于极度缺乏造船工人的澳洲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整个曼城基地只要对船舶有关了解的穿越众都参与到了海蓝号改装这项重大工程中,其中游南哲和林有德的意见还是将海蓝号改装成蒸汽动力。
  毕竟蒸汽机已经制造出来,按照现有成熟制造蒸汽机模式摸索,制造出更大马力的蒸汽机不是难事,而王铁锤的意见则是比较保守,希望海蓝号继续采用内燃机动力装置,不过这也只是他的个人的意见,并没有直接要求工业部的人一定完成,他也知道现有的科技能力想要制造出内燃机的难度。
  即使是内燃机制造出了,燃油问题也是一个难度,就目前为止大伙还没有找到一处油田,距离所知最近的油田都距离在几十公里之外,别说开采难度之大就是成本也不划算。
  如果是用煤的话就很不一样了,煤田已经找到,并且即将进入到开采阶段,到时整个曼城基地做饭还是炼钢的能源供应上将逐渐由木材,改变成由煤炭,这可谓是一大进步。
  曼城基地的造船厂码头,海蓝号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已经停靠在那整整两周没有动荡,这两周里进入到海蓝号上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军工组,有海军部门的还有工业部的,大家上去的原因无非都是对海蓝号改造提供思路。
  现有的海蓝号主体舱有三成,最底层为货仓,二三层为客舱,虽然在第一次改造时装上子母炮,但其他舱域是基本没有变化的,所以现在除了看到海蓝号上前后左右固定的子母炮外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第二层客舱的房间数量我看可以缩小到三分之二,其他区域全部用切割机把钢板切下作为改造用制造其他部件,至于第三层的客舱就要全部拆除,除了加装两门105毫米的加农炮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弹药仓库。”
  作为基地内最具权威有造船经验的游南哲,一手压在海蓝号全息图纸上,一手拿着铅笔比划着上面几个区域,从他比划时看到上面所做的圆圆叉叉的标记就能看出,这些都是要经过改造或者加装火力的部位。
  这份改造图纸也不能说完全出自游南哲之手,他是参考了19世纪末英国无畏级战列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的。
  “老游,你这个客舱的房间都拆卸了,我的士兵住在哪,还有休闲区域都没有了啊,这不符合现代海军军舰的标准吧。”王铁催耐心的听完改造的建议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认为不足之处。
  “这个啊,是我疏忽了,士兵的住房按照这份图纸来改造是可以满足的,就是休闲区域的话不好弄。”游南哲有些尴尬的笑着解释道,毕竟这份图纸参考了太多无畏级的设计。
  按照游南哲和几位军舰发烧友的也是目前造船厂几名工人的意见来,海蓝号最底层的柴油动力装置将全部拆卸,装上六台六十马力的蒸汽动力机作为动力装置,至于装上后的性能到底如何,他们给出了一个比较保守的建议,就是先在那艘美人鱼号的西洋船先装上,经过一番测试之后,确定六十马力的蒸汽机的确没有问题在给海蓝号装上。
  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保证海蓝号不会因为蒸汽机的故障引起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保证在确实有问题的情况下,海蓝号不被受到伤害,毕竟现在的海蓝号只要加满了生物柴油还是可以航行的,一旦动力装置拆下,在装回就不一定了。
  保守建议还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艘美人鱼号的损坏与否大家并不关心,因为从荷兰人手里买的十艘西洋快船明年2月就能交付,一旦六十马力的蒸汽机装上之后,美人的航速都没有问题的话那十艘肯定也会改造。
  所以美人鱼号的实验,不当当只是为了海蓝号还有其他十艘西洋船的存在。“王舰长,如果实在要休闲区的话,我看只能放在三层,第三层加装的加农炮只有六门,空间区域可以比较好调配,但是休闲区不会很大,如果太大了,势必造成弹药仓的弹药的减少。”
  “好,就按照你说的来,我建议基本就是这些,如果你们要完全改造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最快也要两个月,保守估计是在四月中旬就能全部改造完毕,”游南哲一五一十的说道,并没有隐瞒什么东西,毕竟军工大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任何时代对军队的承诺就如同立下军令状,所以整个造船厂部分二杆子工程师和专家们都很有压力,但是一想到一艘艘完全由自己的手改造出来的蒸汽船,那种自豪感顿时就压倒了压力。


第63章 发展要平衡

  从后世的超级大国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必然都是各类产业发展平衡的,在这一点上美国和中国是做得最好的,虽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国内的轻工业生产转到了其盟国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生产制造能力。
  当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苏联为什么会解体,美国为什么后来成为了超级大国,因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苏联和一众盟国的失败。
  后来国内的改革开放,在引进外资也是吸取了前苏的教训,所以才没有步后尘。
  现在的曼城基地,虽然整个工业体系还在复原当中,但是说到发展平衡却是说不上,曼城的重点支柱创汇产业是玻璃厂制造的镜子和各种玻璃用具。
  除此之外发展的比较好的就是砖厂和水泥厂,但这些都局限于家庭作坊的模式下,对于升级换代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在一个月前新建的玻璃制造厂已经完成了从作坊式到现代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转变,加上几个月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已经初步具备后世七八十年代小型玻璃制造厂的能力。
  对于镜子和玻璃器具的出口,执委会制定出了一个细水慢流政策,每年出口的镜子总数控制在一千面左右,至于其他玻璃制品的出口则控制在每样五千套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了镜子在市场上价格不至于跌落太快,使得收入能够保持在稳定状态之下。
  随着移民到来,对于私人开办企业的申请也越来越容易,以前虽然在政策上允许私人办企业,但为了防止人力资源全部流入私企,执委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私人申办企业的审核做了放慢脚步,以此错开和国家重点企业抢夺人力。
  但是为了多元化发展和产业平衡,执委会已经做出了重大调整,甚至开始鼓励私人创办企业,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只要你申请的理由合理,并且确实具备这个能力,不但能从曼城银行获得贷款还能获得执委会的重点扶持。
  这种变化除了考虑到未来产业发展平衡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是因为巴达维亚的日用品在第二次贸易时上涨了一倍,无论是控制着整个巴达维亚的荷兰人还是当地的华人家族,都看出了澳洲人对于普通油米盐布匹等日用的缺乏,纷纷上调了货物的价格。
  说到底,出这么个政策也是属于无奈,澳洲能出口创汇的产品不多,除了镜子和采用现代冶炼技术炼出来的钢铁打造成的锄头刀具等就没有其他产品了,要知道,能挣钱的东西可不止这两样,虽然镜子暴利,一旦市场饱和很快就会成为烂大街货。
  要论持续发展还是要多建立起民生产业,油盐糖,酒,布匹等都是可以创造大量外汇的产品,只是碍于人力资源的有限,所以一直处在搁置状态,建设重点放在了相对重要的钢铁冶炼和枪炮铸造上。
  发展平衡已经不当当关乎到澳洲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世界性强国的因素,而是关乎到现有的人民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一个连基本国民生活用品都制造不出的国家是很容易被人给击垮的,就像后世苏联一样,拥有强大的重工业产业,却是连基本的衣服鞋帽等基本性的居民用品都生产不出,这种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可以说在后期加快了苏联的解体。
  除了工业发展的不平衡之外,随着曼城人口的增加众多问题也都凸显了出来,其中就以男女比例的问题最为严重。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中是被相当看重的,如果一段婚姻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基本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也会众人视为不孝的典型。
  当基地内第一对穿越众男性与本土时空的女性结合了,这让大多数男性同胞们眼馋不已,王安年与荷兰少女安娜的结合也成为了曼城民政科历史上第一队登记结婚的新人。
  两人的结合早是大伙预料之中的事,从最初俘虏安娜开始,王安年就对安娜呵护有加,两人的婚礼举办的很隆重,并且获得了周爱国主席亲自主持婚礼的荣誉,对于两人的结合只是让一人有些范畴,从婚礼到结束,亚当斯的脸上一直都露着一副苦脸。
  对于大多数单身的男性穿越众来说,在古代最为让人羡慕的无非就是三妻四妾,男人即使在外面有个小三小四那是正常,作为妻子还不能说,说了等于不懂妇道。
  在本就女性同胞缺少的穿越众内部,一些自认为追不上穿越众里的适龄女性男人们,开始吧目光方向了移民们身上。
  根据统计,如果把适婚年龄下放到18岁的话,整个穿越众内部有235名男性同胞属于适婚年龄,而女性同胞的比例则在123人,就算是把这些人按照一夫一妻凑成一对也还有112名男性同胞将会没有对象可以结婚。
  所以有些人不得不把目光放像了移民们身上,除此之外,根据当前的移民男女移民比例对比也是相当不成正比的,每10名移民当中的男女比例只占到5比2,也就说还有3名男性是没有结婚对象。
  男女比例的不平衡绝对会是社会发展的一大犯罪危险所在,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造成整个曼城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到时进入到不可调控的局面当中。
  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每年适婚年龄断男女移民比例控制在2比1或者是3比1的情况下。
  但是这种样下去也会造成一个不小的麻烦,势必造成曼城人力资源的短缺。
  人力资源的短缺还不能加大每年的移民数量,一旦加大,整个曼城的各个体系都会进入到超负荷运行状态,无论是医疗和还是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也会增加。
  不过要想发展平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有时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布局才能做到。


第64章 唐伟的梦想

  大穿越以来,穿越众们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都在逐步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就比如王铁锤吧,穿越前海军军官退役,原本按照规定也是可以分配回地方任职的,因为喜欢大海,就应聘到了一家旅游公司成为了海蓝号的船长,在后来就稀里糊涂的穿越了,穿越后在他心里多年梦想又再次点燃,鼓动着一干海权主义小伙率先成立了海军。
  他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与兴趣,甚至为此放弃了权利更大的执委会委员一职,甘愿当一名海军总司令。不得说老王的同志的的觉悟还是挺高的。
  与他拥有同样梦想的人不在少数,只是王铁锤正在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梦想构建成为了现实,而有些人则还处在幻想的阶段,没能踏出实践的那一步。
  唐伟,男,27岁,穿越前的职业是某国企会计,每月拿着三五千的工资,生活也算过的滋润,平时的爱好就是骑马射箭,不过因为比较宅的原因,朋友不多,认识的朋友基本都是网上的,据说在网上某弓箭论坛他的名气很大,俨然是一大老角色的存在。
  看着别人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己定位,自己却还在做着老本行,心里别提多别扭了,这生活和以前就没什么太大变化。
  “这样下去自己一定会得抑郁症的,”唐伟坐在自己的小办公桌前,自言自语道。身高一米七的身材配上一百六十斤的体重,让他看起来快要把整张小办公桌压塌。
  “胖子,又在思考问题呢,你这身材可是一点没变啊,都几个月了还是原装不动,我看整个基地就你这没变。”说话的是唐伟的同事罗晓松,没事就爱拿唐伟的身材说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