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美食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安城美食录-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了这么一坛意义非常的梅花酒,林稚也挺高兴。
  如果他穿到的不是大宋临安城,而是个什么修仙的地界儿,这小坛梅花酒多半是那种高人所赠,能增长修为、提高灵力的奇遇物品,喝一口就能结上十颗八颗金丹。
  阿青从后厨出来,见林稚捧着酒坛正笑得开心,问:“小郎君要把这梅花酒卖了吗?”
  “不卖。”林稚摇摇头,“留着我们自己喝!”
  至于什么时候喝……到时候再说。
  送走齐郎君,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食客,除了点些平日里常点的小食,又对林稚做的翠玉豆糕很感兴趣。
  因为打算自做自吃,林稚并没做太多,只卖了几个出去,换回来好一顿善意的念叨。
  “小郎君这糕点做得忒少!根本不够吃。”
  “是呀。”莺歌燕语的女郎声音,“这般精致的小点心,小郎君怎么不多做些?”
  林稚笑着解释:“原本是没打算出售的。”
  此话一出,贵女们才算满意了——买到非卖品比买到普通商品更快乐。
  下午的时候闲来无事,林稚揉了一小团面,准备再做些别的点心,好点缀一下食单。
  油酥团子揉好,分好面剂,一个个包起来,再拌进椒盐和麻酱的馅料,上炉烤一烤,就是咸鲜酥脆的牛舌饼。
  店里点心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甜口的,很需要这种咸口小点中和一下。
  “又酥又香。”阿青咬下一口,慢慢评价,“不知这道小食叫什么名字?”
  林稚回答:“牛舌饼。”
  “形状金黄方扁,确实很像牛舌。”阿蓝笑出来,“前有凉皮凉面,后有牛舌饼,小郎君想出的这些名字,都很恰如其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林稚被夸得有些心虚,“先不说凉皮凉面,这牛舌饼……其实是我在一个名叫‘稻香’的村子里吃到的。”
  “名叫稻香的村子?”阿蓝摇头,“没听过。”
  “不光是牛舌饼,那村子里还有很多其他可口的小食。”
  “都有什么?”阿青也很好奇,凑过来问道。
  “苹果酥、枣花酥、黑麻椒盐……”说着说着,林稚自己先笑出来,这是跑到异朝异世给人家打广告来了?
  “这么多好吃糕点。”阿蓝煞有介事,“那村子真是个好地方。”
  今日屠户休市,各家各户都要吃素,晚上三人吃完菠菜冷淘,收拾收拾便出去看灯。
  街头巷尾俱是一片人声鼎沸,士人百姓携妻带子,纷纷前往西湖放河灯。虽是热闹,却不喧哗得过分,让林稚想起从前在电影中看过的亡灵节。
  大街上,一道稚嫩的童声传来:“今年我的花灯是亲手做的,阿翁一定会喜欢。”
  那似是稚童母亲的妇人答道:“只要是你放的灯,阿翁都会喜欢的。”
  林稚收回目光,和阿青阿蓝一起往前走。
  和上元夜不同,中元夜的荷花灯是水上之灯,西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到处都是燃着烛心的花灯,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火红的莲花在燃烧。
  阿蓝感叹:“真漂亮。”
  阿青抿抿唇,没说话,但率先在水面上放了一盏荷花灯。阿蓝见状也跟着一起放起来。
  “小郎君也放一盏吧?”
  “好。”被他们感染,林稚也从看灯的老丈那里讨了一盏,用火折子点燃,手托着轻轻放进水里。
  湖水冰凉,小荷花灯甫一入水,悠悠地漂走了。
  林稚正盯着自己的花灯出神,忽然有一盏不属于他的花灯颤巍巍漂到面前。
  见那盏花灯的一瓣花瓣被水打湿了,他忍不住把它从水中托起,把湿了的地方重新折好,正准备重新放回水里,却见那灯盏上写着一行小字。
  他凑近一看——“平安顺遂”。
  这力透纸背的字体……很熟悉啊。孟少卿也来放花灯了?
  林稚抬起头来,四下巡视一番,没找到那道熟悉的身影,想来该是放完花灯就离开了。
  他把孟琼舟的花灯又放回了水中。
  目送它慢慢漂远,林稚心想,就把我今天的愿望份额送给你吧。


第54章 红烧河豚
  中元一过; 吃糕点的热潮暂时平息下来,但依旧没断流,仍有一小拨食客细水长流地爱着这些小甜点。
  为着这股涓涓细流; 林稚便也没撤下去; 在食单上另辟一张木牌出来,专门安放这些精致的小点心——毕竟以后开了茶坊; 这些糕点也是少不了的。
  许是清爽的秋天到了,林稚这些天胃口好了不少; 食量也比以前大了些,但也有不好的; 那就是挑食随之而来了。
  又挑食又想吃,真是愁人。
  恰好这天小鱼贩照例送了黑鱼、蛤蜊等鱼鲜过来; 想到近日吃腻了的辣炒蛤蜊; 林稚告诉他:“劳烦小兄弟最近若遇着什么新鲜的鱼鲜,一并送过来。”
  “好说好说; 小郎君不必客气。”小鱼贩问,“就是不知这‘新鲜’要多新鲜?”
  林稚道:“越新鲜越好!”
  过不两日; 对方果然送来了一批很新鲜的活物——几只河豚。
  “小郎君,这个够新鲜吗?”
  看着那几只鼓鼓囊囊的河豚鱼,林稚很惊喜:“新鲜!果真是意外之喜。”
  河豚肉质细嫩紧实,丰腴甘美,很得本朝人民的喜爱; 还被冠以“西施乳”的美名。
  那小鱼贩笑完; 不忘提醒林稚:“河豚味道虽好,就是带毒; 小郎君吃的时候千万要当心。”
  其实早在以前; 很多古籍中便有河豚“性有毒”的记载; 哪怕是距离最近的前朝,也没对这东西掌握一个安全的吃法,直到本朝,吃河豚风气才大盛起来。
  究其原因,大概是聪明的宋朝人民已经掌握了河豚无毒的吃法。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没找到个中诀窍的人,因为贪吃把自己吃进了医馆。
  林稚对此倒不担心,上辈子母亲和外祖父开的饭馆,河豚可是一道桌上常客。
  “小郎君放心,我有分寸。”
  小鱼贩闻言笑了笑,也是,林小郎君聪明伶俐,哪里需要他操心?
  等鱼贩走了,林稚开始料理这些河豚。
  处理河豚时要剔去肝、籽、血,反复清洗,洗得“俟色如雪”了,才能烹饪。
  刚把河豚血水洗净,阿青便凑过来:“小郎君之前可做过河豚?这东西要用荆芥水煮三四次,才算无毒。”
  林稚点点头,又按照阿青说的做法煮了一遍,心道这去毒方法也算是古今合璧了。
  炒锅热油,煸香葱结姜片,切好的河豚块放进去,再烹入黄酒、清酱汁和香高汤,不需放额外的调味香料,河豚自身极致的鲜美就是最好的调味品。
  阿蓝闻着香味道:“之前吃过‘假河豚’,味道鲜美,但还是和真正的河豚肉无法相比。”
  河豚味美却有毒,并非人人都会烹制,许多庶民百姓不敢吃、吃不起,于是在本朝美食家的研究之下,假河豚应运而生,倒也解了口腹之欲。
  正拿着扫帚扫地的沈小七一脸好奇:“我们那日在相国寺吃的仿荤菜里,是不是就有一道假河豚?”
  “对。”阿青道,“我点的。”
  “那假河豚味道也不错,好像是用什么鱼肉做的……”回忆起那股鲜美的味道,沈小七对林稚做的“真河豚”越发期待了。
  假的都那么好吃,真的还了得?
  红烧河豚很快出了锅,赤油浓厚的一盘装在盘子里,明明没放什么额外的调料,汤汁却浓稠得很。
  夹一块河豚肉慢慢咀嚼,只觉肉质肥嫩、滋味鲜甜,既有河鲜的鲜美,又有五花肉的丰腴。
  沈小七又开始他的一字宝典了:“香!”
  “果然还是真河豚更好吃。”阿蓝笑道。
  林稚边咬着肉边点头,很能理解写下“更喜河豚烹腹腴”的大宋第一吃货苏东坡先生——果真是“据其味,消得一死”!
  便是在他们正大快朵颐吃肉的时候,乒乒乓乓的声音响起,七皇子又来了。
  林稚放下手中饭碗,抬头看一眼,嗯,有进步,这次来的侍卫少了一些。
  不光是七皇子有进步,店内的其余食客也都进步神速,听到异响只偏头瞧了几眼,然后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这才对嘛!
  用帕子擦了擦嘴,林稚走到七皇子旁边,开场白不变:“殿下今日要吃些什么?”
  闻了闻从后厨飘来的浓郁香气,七皇子道:“就店主郎君现在吃的吧。”
  “……”林稚忍俊不禁,七皇子这天皇贵胄的人,怎么还和他抢食?
  “今日吃的是河豚,不巧的是只送来了几只。殿下若喜欢的话,过些日子再来?那时又能送来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听到好吃的没有了,七皇子的眼角马上耷拉下来,但还是很客气地说:“好吧。”
  “那我……两日后再来?”
  林稚微笑点头:“到时一定恭候殿下。”
  七皇子离开之后,店内正在吃饭的两个食客抬起头来,仔细一瞧,正是那天嚼八卦的两人。
  看着七皇子离开的方向,其中一人道:“七皇子虽然爱吃爱玩,但小孩子心性,最是喜新厌旧,没到居然来了好几趟林氏酒楼,真是……”
  坐在他对面的友人笑道:“还说别人喜新厌旧,论起喜新厌旧的程度,谁能比得过你?还不是照样来了许多次。”
  “本来我也不想来的。”那人哈哈一笑,“但谁让林氏这里的吃食如此味美,几乎每日都有新菜,不来岂不是一种损失?”
  因天气转凉,原先放在大堂里的冰鉴用不上了,且还有些冰块没化开,林稚便把这些冰鉴移到庖厨,当冰箱用。
  这天他刚从冰鉴里取出一根白萝卜,正准备切块,那小鱼贩又送河豚来了。
  数量依旧不多,但好歹比上次多了些,有十几只。
  那小鱼贩挠着头道:“不好意思小郎君,我只网到这么些,都给小郎君送来了。”
  这时候的河豚养殖技术还没普及,要想吃到新鲜河豚只能现捕现捞,很是麻烦。考虑到本朝人民对河豚的热爱,林稚表示理解。
  “已经够吃了。这些天麻烦你了。”
  感念对方每日捕捞辛苦,林稚多给了不少小费,小鱼贩喜眉笑眼地拿钱走了,临走前还说“有好吃的还给小郎君送来”。
  送来的河豚依旧红烧,再留几只用来做汤,一汤一菜,七皇子吃着很是舒心。
  在一众城府颇深的皇室子女当中,唯爱吃吃喝喝的七皇子画风十分与众不同,林稚也对这孩子挺有好感,“不知殿下平日在宫中是如何吃河豚的?”
  七皇子仰起喝汤喝得红扑扑的脸,“宫里用河豚做菜,一般是用葵蒿、荻笋、落菜三样搭配来吃。”
  林稚了然地点点头,莫名觉得这吃法很熟悉——好像有点像刺身?
  河豚片成薄片,拌着山葵酱和芥末酱油,裹一裹直接开吃,味道很鲜甜,但想着本朝野生河豚的毒性……还是算了。喝汤吃肉,就挺好!
  七皇子吃完了肉、喝完了汤,开始点评起来:“汤鲜肉美,好喝,这河豚果然是至鲜至味之物……小郎君做得也好。”
  林稚还没来得及道谢,就见七皇子小手一挥,身后一个着装繁复的人走上来,却并不是侍卫,而是一个宫人。
  “店主郎君,我想把贵店中的几道菜记录到《玉食撰》当中,你不介意吧?”
  《玉食撰》是宫廷饮食谱录,所记内容为皇家日常饮食,只记香味,不记做法,是真真正正的美食撰录。
  林稚有点受宠若惊,“多谢殿下抬爱,只是……不知官家是否知晓此事?”
  万一儿子愿意老子不愿意,那麻烦就可大了。
  “店主郎君放心,爹爹他知道的。”
  林稚终于放下心来,“那便好——多谢殿下。”
  七皇子摇摇头,让那宫人上前看过每一道菜,“有劳赵宫令了。”
  赵宫令低下头福了一礼,面上不显,内心却惊讶无比:“从前殿下也走南闯北吃过不少小食,上次动用《玉食撰》的还是那道羊肉签……如今过了许多年,看来,是又吃到满意的吃食了。”
  听说《玉食撰》更新,闲来无事,太监宫女们都抢着看。孟琼舟上朝从廊下路过的时候,恰巧遇到这人山人海的场面。
  他皱皱眉:“这是在做什么?”
  一伶俐的宫女站出来道:“孟少卿有所不知,赵宫令昨日更新了《玉食撰》,说是七皇子在外吃到了可口小食,特意记录一番。”
  孟琼舟素来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只淡淡“嗯”了一声,这就要往前走。
  那宫女试探道,“孟少卿要不要看一看?”
  孟琼舟拒绝得毫不拖泥带水:“不用了。”
  在他旁边的大理寺卿魏之远见状笑道:“离上朝时间还早着,便是看看也无妨。”
  说完,自己倒是接过宫女手中那烫金黄纸的美食录,认真看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