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岳笑着答应了,正好碰到东宫的人来寻承岳,说二爷哭着要找父王呢,今上来了兴趣,说有几天没见到二孙子了,下旨让把老二福沛抱来。
    第65章
    司徒越为人严酷; 这个评论自他步入官场就出现了,和大部分人比起来,她表现的无欲无求,不惧强权。
    先说; 她比较有钱; 而且; 自己也不是喜欢花钱的主儿,就是有一天去买东西了; 也觉得这件东西不值得她花大价钱买,毕竟她有的时候用到的东西比去买的好上很多。这个时代; 能让她看眼色的人也不多; 上皇疼爱她,很多时候祖孙私下里吵架了,也是彼此不记恨; 气消了总有一方妥协。到如今换了今上; 司徒越认为没了忍下去的必要; 她彻底的生出一种你要是采用我的建议咱们皆大欢喜; 你要是不愿意,咱们一拍两散。
    这种心态就如她上辈子去职场一样,能挣钱的地方不止一处; 我何必看人脸色呢。
    今上也了解她的这种想法,才有了皇后设宴这回事。
    皇后作为婶子,自认为对司徒越比承岳差了那么一点; 但也绝不抱着坏心思,所以,一张圆桌,四个人坐下来; 有些话,喝了酒吃了饭在桌子上说的时候就少了顾忌。
    芙蓉馆临水,四周用柱子在湖水里撑起台子,台子的四个角点着宫灯,模模糊糊的,传过来就暗了不少,如今仲夏夜,风一吹特别的凉爽,摆开桌子,端上了美味,承岳执壶,给每人倒了一杯。
    今上就笑着说“咱们今天只说家事,不论其他,别让你们母亲婶娘扫兴。”
    众人称是
    喝了几杯酒下肚,皇后就问了司徒越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你和赵氏圆房了吗?”
    承岳一口酒卡在喉咙里,今上也呵斥了一句,“你问的什么话?”
    “臣妾把君明当自己的儿子才这么问的,如今君明只有一个女儿,到底不足,赵氏如今年轻,两个人趁早生个嫡子出来,好有人继承君明的爵位。”
    浓浓的催生感扑面而来,司徒越一笑,放下杯子,含笑不语,经历过上辈子的催嫁,这辈子还怕这个。
    到底今上是比较含蓄的,喝止了皇后。待到月上中天,命宫女扶着他们兄弟二人下去了,夫妻两个相携着回了寝宫。
    今上梳洗了躺在床上,看着皇后把满头的珠翠摘下来,就埋怨她,:“朕今儿让你和君明好好的说说话,看他最近是怎么了,无心朝政,你倒好,上来就问人家两口子的事儿。”
    “臣妾问的才是大事呢,君明如今这样,依着臣妾看来,就是没有儿子的原因。有了儿子,他能不好好的上朝吗?其他的不说,他干的好了,总想着让您赏他写什么,好给儿子留着。如今看着心灰意冷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没个奔头。”
    胡扯呢这是,
    今上一掀被子把自己蒙了起来,不想再听皇后说话。
    皇后穿着中衣坐到他旁边,把杯子掀开一条缝隙,“推己及人,咱们当年无子的时候,拜了多少的菩萨求了多少的天尊,那个时候那个着急啊,再想想君明如今这样子,哎呀,我估摸着就是这个事儿。”
    皇后歪在今上的身上,还自言自语“要不我过几天把赵氏找过来,把咱们当年听说过没去拜过的道观寺庙跟她说说,还有些没试过的偏方,我都留着呢。”
    “好了好了,你就别添乱了,这不是添乱这是给朕添麻烦呢。睡吧睡吧,这事你别插手了,还有也别找君明他媳妇来,记住了。”
    皇后看着今上一翻身把杯子全卷过去了,推了他一下“给臣妾这差事的是你如今撸了臣妾差事的还是你。”
    今上就一句话“你别管了。”
    尽管是没有什么成就感,司徒越还是去了吏部,随着他回到吏部坐堂处理旧事,吏部上下感觉皮就紧绷了起来。
    司徒越主持梳理第二次官员的活动开始了,这次针对的是那些在职的官员,平日里没什么本事,不来衙门里就是帮了大伙的那种人。
    而且司徒越和今上在湖上说的那个办法让司徒越觉得很有实施的前途,她也不等今上批准,先期开始做准备工作,先是梳理掉一批官员,把官员精简到最少的状态,看一个衙门留多少的人不至于瘫痪,这个时间最少是两年,在这个过程中,把那些抱团出名的小团体拆散,能干的留下,和稀泥的全部赶走。慢慢的做调整,和在户部的大动作不一样的是,吏部的时候要润物无声的做完,等到他们反映过来了,事情已经做完了。这样才不至于时局动荡。
    吏部的小吏们抱着文书履历在司徒越的办公大堂进进出出,看着架势,吏部的人都知道事情不好了,散值之后,纷纷呼朋引伴的聚在一起,说着今日荣王做的事儿。有关系的赶紧找关系,没关系的,只好去庙里拜拜,祈求神佛保佑了。
    因着上次登闻鼓时间牵连最多的是礼部官员,这次司徒越先拿礼部开刀,把礼部上下梳理了一遍,因着上次有人倒台,很多人钻营着要补足空缺,履历递到吏部,司徒越统统驳回,礼部是一个给皇家朝廷起草文书的机构,也是一个主管教育的机构,只不过向来对歌功颂德很拿手,对教化百姓,规范士子不在行。司徒越整理起来毫不手软,文章写得好的,扔进翰林院,对教书育人有见地的,留下,其余罢免了一些。前后历经两个月,到了秋天,礼部的事情处理完毕。这个时候也是户部最忙的时候,司徒越的办公地点转回户部,朝上纷纷喘了一口气。
    到了晚上回到家里,司徒越饿的不行,在户部吃了晚饭,然而没有吃饱,厨房里端上一碗面条,上面放了一个煎蛋和几块红烧肉,司徒越呼噜几下吃了下去,舒服的摊在太师椅上,有内侍通报王府的长史来了。
    长史封高亭,这么多年来和司徒越相处良好,他也不规劝司徒越的某些出格的举动,司徒越对他不甚上心王府事物也没往心里去,像是这种等到半夜要汇报问题的事儿封高亭向来不干,正常的情况下,人家这会已经睡下了。
    “真是难得啊,你今儿没早早的睡了还专程等本王回来,有什么大事,要是有直接去户部找本王啊。”
    “关于林瑜的,算不得大事,也不算是小事。”封高亭施了一礼,看着司徒越示意他坐下了就直接坐在下手的椅子上了。
    “瑜儿把他表兄,贾家的那个凤凰蛋给打了。”
    “真的?太好了,本王看贾家不顺眼呢,打了正好。”
    封高亭很无奈,心想有这么混的师傅,怪不得林瑜做出这等事,他完全不把责任归在自己身上。
    “您总的问问为什么啊?”封高亭无奈了。
    “还能为什么?贾家没钱修园子,这事京城谁不知道啊,本王可是听说了,贾贵妃的娘借了妹妹家三十万两,三十万两啊高亭,抵得上江南一个道一年交上的皇粮了。这钱不是白借的,拿贾宝玉做抵押,说让薛家的姑娘嫁进来。贾贵妃的祖母呢,也用同样的话骗了林瑜他娘,说是林瑜他们家出了银子,就当是林黛玉的嫁妆了。你说说,一个男儿许两家,这像话吗?”
    封高亭噎了一下,心想如果是一个女儿许两家不像话,但是如果放在贾家,肯定是贾家打着娥皇女英的主意。
    “让本王说,林瑜打他一顿就是应该的,要是有人对本王的女儿这样,本王杀他全家。可惜了,全是女人们嘴上说的,没留个字据,如今林瑜师出无名啊,怎么着?你想着咱们去把林瑜捞回来?”
    “正是这个意思,白日里臣去了,如今贾家的门槛高着呢,臣一个王府长史在他们家老太君的眼里算不得什么,连门都不给进,只传话说到了时间林瑜自会回来读书。臣想着,贾家虽不是龙潭虎穴,但是林瑜待的时间长了也不好,那家人享受的本事是十成十的,教人读书出息了这回事,臣没听说过啊。”
    “你明天再去,林瑜别看着是年纪小,如今也是林家的家主了,不管他娘他姐姐怎么想的,你只管把林瑜接回来读书就成。本王这点脸面如今也入不得贵妃和贾家的眼。前几日去宫里给皇后娘娘请安,在御道附近碰到了贾贵妃,你猜怎么着,人家坐在轿子里,连轿子都没落下来,就让人传话说免礼。谁想给她见礼了?一个妾,在正经的皇孙、实权的亲王面前摆什么谱。”
    封高亭想了一会,“要不,臣让人打听一下,贾贵妃如何突然就得宠了。”
    司徒越喝了一口白开水,摆了摆手,“算了,这事别打听,宫闱秘事,知道的多了反而不好,你看着这几天贾家因为贾贵妃抖起来了,本王倒是觉得贾家的死期不远了,这里面透着一股子的不寻常。原本本王十分想看看他家的园子,听说修的极好,为着这事如今也忍下了。”
    封高亭听进去了,点了点头,因着时间太晚,他也没说闲话,直接告辞离开了。司徒越喝完了开水,放下杯子,想着怎么才能趁着贾家手里还有余钱的时候把欠银给收回来,晚了,贾家大厦倾倒,到时候别说是利息了,估计本钱都收不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求营养液
    第66章
    第二天是休沐; 司徒越因着连日以来高强度的集中精力所以睡了懒觉,等到太阳升起了,乔乔被程掬抱来敲门。小姑娘奶声奶气的在门外喊父王,司徒越翻身起来去开了门; 瞪了程掬几眼; 还是允许小姑娘在她房间里溜达了。
    打听着她今日在家; 秦可卿带着儿子米桐和米橡一起来到了荣王府,这几年秦可卿生了二子一女; 和米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米兴本就是今上的心腹; 如今更得了重用; 除了长女米吉的婚事,其他的也没让秦可卿发愁的了。
    秦可卿来王府的原因是因为福源最近开始选伴读了,按照年龄来说; 米家的老二米橡的年龄更合适; 然而今上和太子都看中了米桐; 说他更稳重一些; 且年龄较大,到时候照顾起来福源更得心应手。福源的伴读选了八个,因着福源如今还小; 先不入学,等到入学的时候,这八个人的年纪一半比福源大很多。
    说起来; 米家算不得权贵之家,算在京中只能是二等人家,但是今上看重米兴的忠心,承岳看重的是米桐和他的血缘。秦可卿怕米桐做不好; 但是内心里还是想着让儿子和太子的儿子亲近的。
    “你操太多心了,他们是亲表兄弟,见了面自然就亲近了。要不然你让米桐留在王府里,和府中的掌事太监学学规矩,以后在宫里也知道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承岳是他亲舅舅,自然会照拂他的。”
    如今也只能如此了,秦可卿也就把长子的事情放下,转而说起米吉的事儿来。
    “如今她也大了,说起来也该议亲了,规矩稀疏也就罢了,前几天皇后娘娘和今上把她宣进宫里去了。我的身份再外人看来本就是扑朔迷离,有人说我是今上的女儿,也有人说我是先太子的女儿。在街上遇到了,都是人家的车马让路。我如今不尴不尬的,倒是连累了孩子。大兄是不知道,自从吉儿从宫里回来,有五家媒人来说亲了。”
    司徒越不放在心上,她和秦可卿不一样,万事不萦绕心间,秦可卿是遇到事就能想三天的主儿。两个人性格不一样,司徒越认为这不是大事,趁着今上和皇后宣召,给米吉择一户好人家才是大事,至于别人是怎么想的,那是别人想的,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是没办法控制别人的思想的。
    院子里,乔乔和米橡在玩游戏,米桐在一边照看着,满院子都是小孩子的笑声,听着心中烦恼顿消。
    “五家,都是谁家啊?”
    “缮国公家的六爷,我们家老爷的同僚曲游击家的二公子,荣国府里先珠大爷家的贾兰,有一个外放的官儿姓许家的大公子,这个我们不认识我就当是拒了,还有四长公主的孙儿,算起来也是亲戚。现在就是这五家。”
    “怎么干什么贾家都要插一脚,今天一早,封高亭去把林瑜接回来呢,如今人还没回来,林瑜打了贾宝玉那厮,他们家的老太太要娶林瑜他姐姐当孙媳妇,贾政他媳妇要让薛家的姑娘当儿媳妇,如今婆媳打擂台呢。谁出的主意让贾兰娶了米吉?”
    “这是贾家二老爷的主意,我使人打听过了,贾家的事儿好打听,让秦家的老婆子和贾家的下人们吃一顿酒,什么事儿都能打听出来。”
    司徒越哼了一声,“缮国公家不必理会,他们家的六爷是嫡出的不假,然而是个继室生的,和缮国公的大儿子一家撕撸不开,为着爵位正在闹呢,一个早就不是公爵的爵位有什么可争的,早就不是缮国公在世了,全家用着公爵的规制,这是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