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精怪吗?
为首书生连忙要抓它,却没想那变成小人模样的圆球,竟然在掌心跳起,躲过书生的抓取动作后,连忙又掠到了宁琅的脖子后面躲了起来,绿油油、胖乎乎地双手双脚紧紧抱着宁琅的脖子,它贴在宁琅的脖子处,竟然说道:“好香啊。”
还是个会说话的古灵精怪。
不过被一个古灵精怪说身上香,宁琅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这……”
众书生看到这一幕全都惊呆了。
还是为首的哪位青衣书生率先反应过来,他朝那由莲花生长出的莲花小人说道:“玩够了吗?玩够了就跟我回书院。”
“不去!”
“在先生面前聆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你现在就要忘恩负义了是嘛?”
“你以为我想听啊?”那莲花小人气呼呼说道:“天天不是什么之乎者也,就是什么呜呼哀哉,我早就听腻了,之前不能走路不能说话,那是没办法,现在说什么我也不回去和你们这群书呆子待在一起了。”
“你!”
却在这时,从山上又下来一人,他除了年纪大点,穿着打扮也和众书生不同。
“陆先生。”
众书生齐齐拱手施礼。
被尊称为陆先生的中年男人走到宁琅身前,看了一眼宁琅,又看了一眼抱在宁琅脖子处的莲花小人后,说道:“公子是在此处避雨?”
“是。”
那莲花小人看到中年男人后,好像天生就怕他一样,直接钻到宁琅的衣服里面了。
“静春书院就在山上,公子不防去我书院坐坐?”
“也好。”
众书生见宁琅不像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一个个也都跟着陆先生上山了。
宁琅带着甘棠跟在众人身后,那莲花小人从衣服里面钻出来,就站在宁琅肩上,对着宁琅的耳朵说道:“别去啊,别去啊,那里面闷死了,一点都不好玩。”
宁琅当做没听见。
莲花小人蔫头耷耳,又钻进了宁琅怀里。
这场暴雨没有持续多久就变成了一场小雨,宁琅跟着众人来到山上,在门口写着静春书院的牌匾上驻足了两息后,宁琅踏步走了进去。
一走进院子,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莲花池,池子当中满是盛开的莲花,清香扑鼻。
绕过莲花池沿着两旁长廊往内院走,走到一间摆满书桌的房间时,中年男人停步吩咐道:“都去读书吧。”
“是。”
一众书生走进学堂,在书桌后坐下,捧起书本读了起来。
宁琅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在这个四面都是穷乡僻壤的不起眼的山上,竟然有这么一座书院,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可书院的学生各个都是开河境的修士,这点就很让人感兴趣了。
宁琅虽然知道这个世上有道修,有佛修,也有儒修,但道修和佛修都不难见到,可儒修在这世上可就不多见了。
可能一万个人里面能找出一个修士,但十万人里面也不见得能找出一个儒修。
“前辈,这书院开在此处多久了?”宁琅好奇问道。
“应该上千年了。”
上千年,应该不亚于七大仙门的底蕴了,宁琅好奇问道:“那为何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静春书院?”
“读书人在山上读书,在山下也是读书,外人不知道我静春书院很正常。”
宁琅不再说话。
走进一间安静的房间后,中年男人主动问道:“阁下也读书吗?”
“你们这的书吗?那我没怎么读过。”
中年男人凝眉道:“那你怎么会觉得他身上香?”
这话不是对宁琅说的,而是对那个莲花小人说的。
莲花小人从宁琅怀里探出半个脑袋,十分俏皮地说道:“不是书香,是另一种香气。”
“什么香气?”
“我也不知道。”
中年男人坐了下来有些不解。
宁琅从怀里把莲花小人直接抓了出来,然后搁在了中年男人的面前。
莲花小人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宁琅破口大骂道:“粗鲁粗鲁粗鲁!好歹我也是个读书人!你能不能对我放尊敬一点。”
“你读过几年书啊?也敢称自己是读书人?”
中年男人说道:“应该有两百年了。”
莲花小人义正言辞,说话的同时,嘴里吐出阵阵灵气:“听到了吗?两百年了,你只要带我从书院离开,我可以教你读书,可以教你很多大道理。”
中年男人并未阻止。
宁琅躬下身笑道:“你们的书我读不懂,但是我读的书可能也不比你们少,至于大道理,于我而言,我腰上的剑就是道理。”
莲花小人气急败坏:“你…你……”
他小肚子气得鼓鼓的,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中年男人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你都读过什么书?”
“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大学语文,还有政治、历史、地理、小说、网文等等等等。”
……
第一百四十六章、夫子显圣
陆尘在山上读书四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书的书名。
他此刻满眼疑惑,第一次觉得完全看不透一个人,就在他心里满是疑问的时候。
宁琅主动笑道:“这些书除了我之外,天底下没有人看过,前辈不必多想,在下这句是实话。”
陆尘果然没有再想下去,他道:“你看的书和我这里的书有什么区别?”
“有相同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可否细说?”
“相同之处在于书上都是前人总结的道理和文章,不同之处则在于观念的不同。”
“那你可记得你看过的那些书里面的文章?”
宁琅叹气道:“太多年了,记不太清了,不过背诵几篇经典之作倒不成问题。”
“请赐教。”
宁琅连忙摆手道:“书上看来的,当不得赐教二字。”
“好。”陆尘嘴上这么说,心里可不这么想,尽管这世上还有很多他没有看过的书,但若提到书名,他肯定有所耳闻,像宁琅提到的什么语文、政治、历史什么的,他可连听都没听过。
既然没听过,那应该就是宁琅胡诌出来的,如果他真能背诵几篇自己没有听过的文章,那也应该是他自己写的。
宁琅望向门外,看到前院莲花池,他朗朗上口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菊,而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陆尘的手悬停在了空中,他忍耐住心里的激动,追问道:“陶渊明是谁?”
“一个先人。”
“还有其他的文章吗?”
“文章记得不多,诗词倒背了不少。”
“诗词也可以。”
外面小雨连绵,隔壁书声琅琅,宁琅这会儿也是有雅兴,他闭上眼张口就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一口气将那些必背诗词背了十七八首,最后一首登高他还融入感情,语气极其深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梆铛!”
陆尘手里的茶杯倒在地上,茶水洒了一地,他正要起身时,隔壁学堂突然响起一阵骚动,一个书生三步并做两步跑过来,面色惊恐地说道:“先…先生,夫子显圣了。”
“什么?!”陆尘快步走到隔壁学堂,看着画像中的夫子慢慢消失,陆尘连忙带着一群静春书院的学子,作揖行礼。
宁琅跟了出来,他看着画里的画像渐渐消失,也跟着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
画上的人怎么会消失呢?
陆尘抬头看了一眼,已经变成一张白纸的画,快步走到宁琅身前,神情激动地拉着宁琅说道:“苍天有幸,苍天有幸啊。”
宁琅连忙退后一步道:“你…你什么意思,你别碰瓷啊。”
“你莫要谦虚,刚刚你背诵的那些诗词就是你写的。”
“放屁。”
宁琅赶紧解释道:“我都说了是从书上看来的。”
“哪本书?”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
陆尘笑道:“那你去把那些书找来给我看看。”
“我…我……”宁琅百口莫辩,他说不过陆尘,只能道:“我都说了我对读书听道理没什么兴趣,前辈不必挽留我,反正雨停了,我就会走。”
“我不会留你,你在这里,我也教不了你什么。”
宁琅松了口气,心里暗暗道:那你丫刚刚拉着我不肯松手干嘛?
“不过还请你以后对读书人好一些。”
“对读书人好一些?”宁琅十分不解。
陆尘没有解释,他只是笑着点头。
宁琅只觉得云里雾里,读书人说话都是这么含糊不清,装高深吗?
不过他也没继续问,看到学堂里所有书生都看着他,他直接退了出去,和甘棠站在门口,静等雨停。
屋子里,陆尘拿着纸笔,对桌子上的莲花小人说道:“你读,我写,写完我让你走。”
莲花小人很诧异地问道:“真的?”
“读书人说话最讲道理。”
“好。”莲花小人从桌子蹦了起来,他只是简短的回忆了一下,然后就学着宁琅的口气,将刚刚宁琅所背诵的文章诗词一一复述了出来,陆尘下笔飞快。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宁琅回头看了一眼也就习以为常了。
雨渐渐停了,宁琅转过身道:“前辈,我们走了。”
陆尘起身朝宁琅长拱手道:“公子慢行,请记住我说的话。”
“好,我会记住。”
陆尘指着桌上的莲花小人道:“让他跟着你吧。”
“可他是你们这的东西。”
莲花小人掠到宁琅肩上,腮帮子鼓鼓的,气呼呼地说道:“我不是东西!”
陆尘笑道:“静春书院,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想来便来,想走边走,从不强求。”
“那就多谢了。”
带一个记忆力这么好的古灵精怪在身上,或许之后也能帮上忙。
莲花小人盘腿坐在宁琅肩头,宁琅牵着甘棠,两人凌空离去,陆尘看着两人的背影渐渐消失,露出了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陆尘慢步走进学堂,对一群学生说道:“明天为师要去京城一趟,你们在书院自行读书。”
“敢问先生去京城做什么?”
“讲‘礼’。”
立马就有人不解道:“当今皇上骄奢乐淫,不顾朝政,前年颍川大水,有三千百姓死于水灾,去年河东地震,又有七千百姓流离失所,最近几年又不断有妖、魔、祟乱世,扰得民不聊生,这种朝堂,先生何故要去淌这趟浑水?”
“总得有个读书人出头啊。”
一群书生连连叹气,为首青年满脸惆怅道:“先生要是修得屠龙术就好了,可偏偏修得是扶龙术啊。”
屠龙术,限制皇权,使天下变成国天下而不是家天下。
扶龙术,稳固皇权,辅佐贤君治理家国。
……
第一百四十七章、你得叫我一声爷爷
秋高气爽,山间浓雾云绕,好似仙境。
宁琅带着甘棠红尘仆仆的回来,这一趟虽然只下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但也长了不少见识,当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带回来了一个古灵精怪,这绿油油的小家伙虽然贱里贱气的,但是嘴里总会时不时地崩出几句圣人道理,可别说,路上带着他,要有意思的多。
“师父和二师姐回来了。”林秋一声叫喊,屋子里的几个人师兄师弟都走了出来。
“师父你回来了。”
“嗯,这半个多月渺渺峰上没发生什么事吧?”
“没有。”
宁琅凝眼看向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