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偏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陛下太偏心-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乎是去接人。”

    “接谁?”

    赵陆长在深宫,如何会认识京城外的人?

    正奇怪,只听金缕回道:“是原先伺候湖阳公主的。”

    孙太后一愣,问:“元嬷嬷?”

    当初赵陆一时怒气上头,将玉禧殿的人通通赶走,这会儿却又巴巴儿的要将人接回来,这是什么道理?

    金缕道:“大约就是这几个。奴婢听说,湖嫔从新年宴回去之后,哭了一宿,第二日,陛下便遣人去打听元嬷嬷她们的消息了。”

    孙太后听了,忽嗤笑一声:“我还在这儿想他到底懂不懂如今的情况,原来也不过是个困死在女人身上的。”

    又道:“那几个人可知道赵宜安不是亲生的了?”

    见金缕摇头,孙太后便道:“知不知道,总有的闹。”

    等孙太后说完这些,金缕问:“咱们可要做些什么?”

    孙太后只摇头:“他们闹他们的,我们等着看戏就好。”

    又说,“前几日我同霄儿商量,要将李氏接进宫来养胎。霄儿却顾忌,说这不合礼法。我倒是说,什么合不合礼法,是他太过谨慎罢了。哪知今日就出了这事。倒也好,让李氏在孙府且养着罢,也不用进宫搅这些混事。”

    金缕一笑,低声应和道:“娘娘英明。”

    *

    新年有一个月的假,赵陆得了闲,但他有“旧伤”在身,因此并不多外出。

    而赵宜安,原本就懒懒散散,每日只细细描画一瓣梅花,认认真真数着还有几日,便可向赵陆提,要元嬷嬷她们回来。

    这天正是元宵,宫内宫外都是个热闹的日子。

    孙太后令尚膳监预备了宴席,要请众夫人一聚。

    赵陆托词腿还未好,便不去赴宴,赵宜安也跟着他一起,窝在养心殿里,没去。

    入了夜,宫女们进来点灯,霎时间,暖阁里四处是柔和的烛光。

    赵宜安跪坐在通炕上,趴着描梅花。赵陆在她对面,抬头问她:“还有多少?”

    闻言,赵宜安停笔,默默数了数,道:“七片。”

    赵陆便点头:“快了。”

    “嗯。”赵宜安也点点头,“快了。”

    正要继续低头去画,金公公忽进来,轻声回道:“陛下,事已了了。”

    赵陆问:“都来了?”

    金公公却摇头:“嬷嬷年纪大了,家中又添了小孙子,她说思念……湖嫔,但实在不能离开,又听得娘娘近况,知道娘娘过得很好,所以就不来了罢,没得倒给娘娘添堵。”

    从金公公的话里听见自己的名儿,赵宜安倏然抬起头。

    金公公仍在继续:“还有一个莲平姑娘,自去年返家之后,正好同从小议定亲事的人家成了婚,如今已身怀六甲,家中也富足。听见说娘娘想她们,大哭了一场,派去查探的人还好生劝说了一回。”

    暖阁中静了半晌,赵宜安忽然小声问:“嬷嬷是元嬷嬷么?”

    赵陆迎上她的目光,轻轻点头:“嗯。”

    见赵宜安突地红了眼眶,赵陆忙道:“若你真想要她们回来,让金公公再派人,将她们各自带入京即可。”

    赵宜安摇摇头:“不是。”

    她说不上为何,只是忽然间有些伤心。

    “莫哭了。”赵陆倾身,揉揉她的眼角,又朝她的身后望去,“该有人笑话你了。”

    赵宜安微怔,顺着他的眼神回头,只见摇曳的烛火里,一身粉衣宫装的宣荷,笑中带泪,立在门口,朝她深深拜了下去。

    *

    臻祥馆。

    赵宜安久未回这里,但今日,臻祥馆烛火通明,小宫女端着一应沐浴的用具进出,个个敛声屏气,静悄悄不敢言语。

    等试了水温,宣荷满意道:“都出去,我来伺候——”她略略一顿,没再说下去。

    小宫女退出次间,剩下赵宜安坐在床边,微微笑着看她。

    宣荷有些羞:“瞧奴婢做什么?”

    又转头,蹙眉道:“你们两个怎么不走?”

    她说的正是延月和应秋。

    延月有些尴尬,她知道宣荷是从前伺候湖嫔的人,但放着湖嫔和宣荷独处,延月实在不放心,只好装作没听见,道:“娘娘沐浴,从来都是有人在旁候着的,若只剩宣荷姑娘一人,怕是忙不过来。”

    听她称赵宜安为娘娘,宣荷有些气愤,还没等她开口辩驳,另外一个宫女也说话了。

    应秋更有理由,只说:“我通医理,前几日娘娘身子不大好,若有什么情况,我在边上,也好有个照应。”

    闻言,宣荷用目光扫过二人,冷笑道:“那就只管待着罢。”

    她替赵宜安宽衣,才脱了一半,赵宜安忽抱住她:“宣荷。”

    宣荷忙道:“奴婢在呢,公主怎么了?”



    陛下太偏心 第81节

    

赵宜安抱着她,小声问:“你是不是吃苦了?”

    宣荷眼眶一酸:“哪来的事儿?公主还不知道奴婢的脾气么?只有我去祸害别人,哪有人敢来祸害我的?”

    被赶出宫,赶回家。虽然送她们回去的人并未多说,家里人只当贵人恩典,提前放宣荷离宫。

    可是宣荷心里忍不了,她想着她的公主,想着她初初醒来就失去从小陪她长大的嬷嬷,想着她受了伤又失去记忆,宫中孙太后早看不惯公主,那个生母身份低微的赵陆,也从来就和公主疏远。如今公主孤立无援,还不知要被磋磨成什么模样。

    心神不宁了几月,忽然从宫里来了人,问她,要不要回宫?

    要,她如何不要?

    收拾了细软,不顾家人阻拦,宣荷当日就跟着来人,一同踏上回京的路程。

    听见宣荷的回答,赵宜安弯起眼睛笑:“好。”

    又纠正她的称呼:“不是公主,是娘娘。”

    留在次间的延月和应秋,默默竖着耳朵听二人对话。

    等赵宜安的话出口,宣荷瞥了一眼二人,却小声坚定道:“公主,永远都是宣荷的公主。”

    见赵宜安疑惑,宣荷轻轻拉开她搂住自己的手:“先宽衣罢,再抱下去,水可就凉了。”

    闻言,赵宜安才松开手,由她替自己宽衣。

    宣荷动作轻柔,细细抚过赵宜安身上每一处。

    美人肌肤娇嫩,并不是经历情事的模样,至少近日没有。

    宣荷放下一点心。

    她进暖阁时,见到赵陆手边放了拐杖,虽不知由于何故,但他现在这样子,似乎行动不便。

    即使知道了赵宜安和赵陆并无血缘关系,宣荷却仍是不平。

    晓得不是亲姊弟,就可纳入后宫,随意亵玩了么?做了十七年的姐弟,看来是早有不轨之心,才能没有一点避忌的想法,不到一月就封了妃。

    况且如今公主性格温顺,还不知赵陆那小子是如何花言巧语坑蒙拐骗。宫里还有个孙太后作妖,想来公主也不是她的对手。

    留公主在赵陆身边,终究不是善处。

    拢住赵宜安的长发,宣荷粗粗绕了一个髻,然后将人从浴桶中扶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宣荷:谢邀,我火速赶来搞事。

    大家好,这一章宣荷回来,以后一定会搞事。等她搞了事,如果大家想骂人,一定请骂她,别骂我。

    还有因为这一章,要是有人记起小陆以前做的事,也想骂人,请尽情骂小陆,别骂我。

    谢谢大家!(鞠躬

    第67章 尚膳监

    等宣荷替她穿上寝衣,见赵宜安仍伸着手,宣荷便道:“已经好了,公主可安歇了。”

    “嗯?”赵宜安疑惑,“我不在这里睡。”

    次间里,其他宫女正在收拾,延月同应秋一起,指点着她们,偶尔低声吩咐几句,因此并未注意到二人对话。

    闻言,宣荷微微诧异,她不动声色瞥了一眼延月与应秋,又压低声音,轻声询问:“公主不在这儿睡,是要回玉禧殿去睡么?”

    但看时辰天色,宣荷心中已知,这是不可能的事。

    果然,赵宜安放下手,又摇摇头,道:“我去前面。”

    “……去前面,是和……陛下一起么?”

    “嗯。”

    “这不可——”

    脱口而出几个字,原本低头在做事的延月应秋,禁不住朝着里偷望一眼。

    自觉失态,宣荷轻咳一声,又蹙眉,拉住赵宜安的衣袖,小声求道:“今夜公主就不要去了好么?奴婢才回来,有许多许多话想同公主说呢。”

    听见她的话,赵宜安有些犹豫:“是么?”

    “是是,”宣荷忙道,“公主不想知道元嬷嬷还有莲平的事么?我家与莲平家住得不远,当初也是一块儿入的宫。我与她最是相熟。”

    她确实记挂着三人,宣荷这样一说,赵宜安便用力点头:“嗯!”

    这夜赵宜安在臻祥馆睡下,赵陆很快就知道了这事。

    金公公立在下首,等着他的吩咐。

    手指摩挲着书角,赵陆道:“由她去罢。”

    又道:“明日早些去叫她来用膳。”

    金公公躬身应下:“是。”

    臻祥馆是妃嫔所住,比起先帝千宠万爱捧在手心的湖阳公主住的玉禧殿,自然不够华贵。

    宣荷一一走过几间屋子,最后回了次间。

    赵宜安已上了床,拥着锦被坐着,见她进来,便朝她招手。

    见到故人,赵宜安仍有些兴奋,眼睛亮亮的,映着烛火,俏皮又动人。

    宣荷微微一愣,便听见赵宜安问她:“怎么不过来?”

    语气温柔,声调娇且软。

    宣荷霎时惊醒过来。

    这是赵陆的湖嫔,不是她的湖阳公主。

    悄声行至床前,只听见赵宜安正对屋内另外二人道:“今日宣荷来守夜,你们就回去睡罢。”

    延月与应秋对望一眼,垂首应道:“是。”

    等二人走了,宣荷搬了一张杌子,放在赵宜安身边,又问:“公主想睡了么?”

    赵宜安摇头:“我躺着,你同我说话。”

    宣荷便扶她躺下,又替她掖了掖被角。

    做这些事的时候,宣荷眼眶泛酸,忍不住蓄了泪。

    原本已躺好的赵宜安,忽然伸手,在她眼下抹了一把。

    “宣荷,怎么哭了?”

    这话如此熟悉,赵宜安才醒时,就是这样一面替她擦泪,一面担心地询问。

    宣荷胡乱揉了下脸,笑道:“是方才烛火熏了眼睛,不碍事。公主快些将手放进去,不然该着凉了。”

    听她这样说,赵宜安便飞快将手藏了进去,又朝着宣荷眨眼间:“我好了。”

    “哎。”宣荷应一声,放下帐子,吹熄烛火,坐在了先前搬来的杌子上。

    一时间静了下来,宣荷坐在帐子外,问道:“公主想听什么?”

    “元嬷嬷,”赵宜安小声嘀咕,“还有莲平,你们都去哪儿了?”

    说起这个,宣荷仍有些恨意,只道:“我们都回家去了。”

    哪知赵宜安又问:“是陛下送你们回去的么?”

    闻言,宣荷一顿。

    确实是赵陆遣人送她们回的家,玉禧殿其余人都让金公公分派到二十四监,只有她们三个同赵宜安亲密的,被赵陆的人亲自送回了家。

    那时还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在孙太后眼皮子底下,还能平平安安将她们送回去,看来赵陆也没有表面瞧上去那样,毫无实权。

    不知想到什么,宣荷出了神,直到赵宜安唤她,才忽然清醒过来。

    她忙道:“是奴婢走神了,公主莫怪。”

    “不怪。”赵宜安又道,“你同我说说莲平罢。”

    宣荷便轻声细语,将自己与莲平的事,一一叙说。

    不知不觉过了巳时,见赵宜安应和得少了,宣荷停下话,轻声问道:“公主是不是困了?”

    赵宜安朦朦胧胧,闭着眼睛回她:“嗯……”

    “那便睡罢。”

    宣荷起身,摸来灯点亮,轻轻照了照帐子里,又替她掖了一回被角。

    见赵宜安面容沉静,是快要睡过去的模样,宣荷咬咬牙,俯下。身道:“明日公主也在臻祥馆里,听奴婢说话,好么?”

    赵宜安迷迷糊糊,并听不清宣荷说了什么,只恍惚察觉她在问自己好不好,便轻轻点头,应道:“好。”

    *

    第二日,见尚膳监的小公公摆好膳食,赵宜安却仍不来,赵陆自通炕起身,正要遣人去打听,金公公便快步走了进来。

    他身后再没人,赵陆问:“湖嫔呢?”

    金公公轻声回:“娘娘留在臻祥馆用膳了。”

    臻祥馆。

    延月与应秋,自然不愿赵宜安独自用膳,只是宣荷言辞凿凿,说大早上的,天寒地冻,万一出去伤风了,她俩谁都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