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也不推辞,一点头。就有跟来伺候的吏目呈上纸笔来,白苓忙上前一步,挽了袖子给自家大爷磨墨。这是做小厮必备技能,又在刘嬷嬷处连姿势都被教了好久。一个好的小厮也是主人家的门面,连墨都磨不好,在书香之家出身的人面前,是要丢分的。
能当吏目的都是乖觉的,见一个白面清秀的小厮上前,就低眉顺目的退在了一边。
林瑜写好了,就有吏目呈着,上下官员都瞧一边,众人赞过,才叫他捧着下楼去。那吏目一出现,就吸引了众多书生的目光,等他将一个条子挂上去。知道是上头有题出来了,忙围上去。听着吏目扬声将条件说了,好些书生心里就松一口气。
这不限韵还不限形式就给了众人极大的发挥余地了,一炷香为限倒没什么。
纸笔都是备下的,这些官员眼里普通的东西,在大多数书生的眼中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
见众位愿意参与这一次咏柳的书生已经都寻了地方坐下,开始冥思苦想,那吏目就拈了香点上。
林瑜的座位正靠着窗口,这时候的所谓高楼其实还没有他印象中的三层楼高。是以他一眼望去,很容易就找到了兴化府的一波士子。
孙进才果然没有来,林瑜的嘴角翘起一个小小的微笑。
要说孙进才不想来,那是说傻话。但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学问并不是顶尖的,要不然就不会只是一个增生了。考过院试的,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再次是附生。
虽说其下还有附生,但是能过岁考,再考中举人的,连廪生都够呛。更何况于增生,除非是撞大运。
如果,这一回的文会没有林瑜在的话,他是很乐意撞一撞运气的。但是,既然有这个知府在,他反而不大敢去文会了。一个小秀才说得话,和一个临危受命放弃了京官而来这个偏远之地做一个六元知府说得话,他都不用想就知道不会有人听他说得话。
特别是同样有增生选择了稳妥一点的留在院子里读书:“还是稳妥一点吧,虽然就这么一点时间也看不得什么,但是我心里上过得去。”又道,“若是我想着出来走走,你们记得给我留一个位置就好。”说话的人还对着孙进才住得屋子挤了挤眼睛。
孙进才窝在屋里头听着,也不知道这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光听声音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心道,正是这个道理。若是叫林瑜瞧见了自己,反而记起了他来,在提督学政面前说一句半句不好的。若是连岁考都过不去,岂不是白费了心思。还不如待在院子里,也没人能拿自己怎么办。
是以,就算听着其他书生呼朋唤友结伴而去的声音,他也只能强忍着,留在了屋子里头。
只要过了岁试,就好了。今年是恩科,明年还有一次正科乡试。就算今年不过,明年还可以再考一回。孙进才想着,到时候也不用再考一回岁试,而连考两次,中举人的几率无疑会高很多。
他想的不错,所以,林瑜从来没想过在严苛的乡试之中动手脚。不是不能,而是为了小小一个孙进才他不值得。相比之下,岁试就方便了很多。
或者说,叫他连岁试都没有资格参加。
总之,不过是动动手指的小事。孙进才实在太过看得起自己的分量了,他所谓的万般谨慎在林瑜的眼中不过是笑话而已。
林瑜撑着脑袋,一边听着里头官员们的聊天。这一屋子绯袍里的最低也个从四品,都是至少半只脚踏进了高阶官员行列的,其他更多的五品乃至于往下的官员都在另一个屋。
这屋子里头哪怕只是随意的聊天也有些意思,偶尔透露出来的信息也值得人深思。特别是简巡抚和马佳总督的一言一行,哪怕众人看上去再轻松,其实都和林瑜一样,始终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关注着这边。
就比如说今年的恩科,虽然简巡抚主管行政,文教自然也在他的治下。但是,他就不知道,今年的恩科是由着各地的承宣布政使司临时组建考官来进行。无关于所管的范围,只是消息不像这些在京城有根基的人家那般灵通。
“这么说是定下来了?”简巡抚还不至于为了这种事而烦恼,他浸淫官场许久,对这样的事早就见怪不怪。有时候如果可以的话,也会尽量与这样的人打好关系,以确保自己消息的准确性。
林瑜相信,简巡抚对自己的好脸色,有一部分是为了他身后的常柯敏和林如海。
“还没下旨,但是已经八|九不离十。”马佳钰荣抬手品了一口杯中物,叹道,“到底不如醉仙酿绵中带劲,失了几分力道。”去年京中来人,给他捎了几瓶子的醉仙酿,他喝光了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至今。
简巡抚笑骂道:“这里最好的酒也堵不住你的嘴。”又问,“那醉仙酿真有那么好不成?”
那总督就对林瑜道:“怀瑾去年打京中来,若尝过就给那不信邪的说说。”
见简巡抚看过来,顶着一屋子人若有似无的目光,林瑜笑道:“那您还真是问对人了。醉仙酿出自醉仙楼,原就是姑苏本地的酒楼。怀瑾原籍姑苏,自然是尝过的。”又道,“好不好的,怀瑾一人说了不算,何不叫大家都尝一尝呢?”
听着这话,钰荣眼前一亮,急道:“你竟有?”
林瑜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便吩咐身后的白苓,叫他回一趟巡抚府邸。他赶去兴化府的时候自然不会带,但是后来他与京城以及姑苏之间往来速回。自然会有细心地将这个已经风靡了整个帝国上层的酒带个几坛子来。
简巡抚抚须笑道:“可是偏了怀瑾的好东西了。”又催着马佳钰荣,“可有说怎么个临时之法?”
马佳钰荣给了他一个你倒是不客气的眼神,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个还不好说,约莫是常例。”一半而言,会由京中派出翰林官去地方住持乡试。但是,在出现恩科的情况时,偏远的地方可能来不及这些翰林官来回的。
就比如他们这边,离着京城是够远了。今年恩科,明年正科,两次乡试。人家翰林官总不能今年来了,匆匆赶回去,明年再来吧?大半年都耗在路上了,也没这么折腾人的。
或者说,也能将人留下,考完明年乡试再回去。但是京城的位置一向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愿意凭空浪费一年半的时间。真要有合适的位置,等人赶回去,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这时候,就会叫偏远之地的巡抚自行选了考官进行乡试。但凡是两榜进士的,少有没在翰林院里磋磨过三年的,就算最后没当上庶吉士,大小也沾了一些翰林之名。再者,在座那么些人,都是四品起的。要找出几个翰林官不容易,但是要凑几个做过庶吉士的,却不很难。
不过,这里头倒是正经有一个做过翰林官的。
简巡抚的目光不由得转到林瑜的身上,在他自请外放之前,可不就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么?更是六元及第、可以说是当今第一读书人了。就算文无第一,那也要等下一个连中六元的人出现,才好在林瑜面前说这话。
他自然是要做这个主考官的,座师的名头轻易不能得。但是,这副考官还需几人,林瑜名正言顺,他为何不顺水推舟卖一个好呢?
脑子里打着主意,屋里听见了这个消息多多少少开始盘算的人,看见简巡抚对着林瑜那和善的样子,心中不免嫉妒。可是,这种事情也没办法说,人家本就是翰林官出身,本来就比他们都要更有资格。
林瑜心中有数,端着茶盏含笑不语。
今日这一条消息,倒是意外之喜。他倒不是想着什么人脉之类的,要论这个,到时候那些举子和座师即主考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有好几个的副考官,可没有这样的好处。
乡试之中,阅卷的流程他知道。几个副考官是要对所有的卷子都看过去的,在打上通过或是黜落的记号。一共五个副考官,若得了三个通过,就能到主考官的手里。
到时候,到底是过还是落,看得就是主考官的口味了。
兴化府几个秀才的水平他是知道的,有几个算得上是不错的,在他看了来,比一些真运气考上同进士的都强。到时候,他至少能保证这些人的卷子能送到主考官的眼前。
今年兴化府的秀才格外的少,就不指望能考上多少了。就算这些人能考上一半,也不过是往年的水平。更何况,幸存下来的这些水平实在有些良莠不齐。就算一路上他粗粗指导过一遍,对一些朽木不可雕的也只能表示放弃。
就像是有人天生不是吃这碗饭的,偏科严重,也是没办法。
当然,乡试是糊名的,还用得都是一模一样的馆阁体。但这对过目不忘的林瑜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就算是馆阁体,每个人的书写习惯还是有些微的差别的,再加上文风,要认出来还真是不怎么费力气。
不过,这样的操作,也就林瑜这样图像式记忆的人能用,一般人就算想,也做不到。
还真是瞌睡时正好送来了枕头,林瑜听着屋里头突然热闹起来的声音,对这一个小小的副考官对这些文人的吸引力有了些许认识。若不是为了兴化府,他这么个怕麻烦的性子,大约是不会想着去谋这个副考官之位的。
对他来说,也没有其他的好处了。偏偏还要在贡院里头呆上半个月,前头考生正在考试倒还好,后面还要看上近千份的卷子,就算他脑子好也不是这么用的。
“嗯?”林瑜瞧着窗外,似乎看到了一个金发的影子。金发?他正当自己看花了眼,可能是阳光下的反光造成的。就看到一个留着金色长发,穿着广袖宽袍的一个高眉深目的人转过头来,对上了他的眼睛。
只见这人看到林瑜,竟是愣住了一般,被身边的人拉了拉袖子这才反应过来。对着高楼之上的林瑜行了一个似模似样的揖礼,还奉送了一个灿烂的笑。
他身边带了他来的友人惨不忍睹地抽了抽嘴角,一抬眼看见林瑜身上的绯袍,面色变了变,暗骂这个不晓事的家伙给自己添麻烦,忙弯腰恭敬地一揖到底。
林瑜见边上的人似有赔礼之意,就对着他微微颔首以示无妨。他本来也没觉得有被冒犯到,只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西方来的人,未免提醒了他一些不怎么愉快的历史与现实。
他的时间还真的是,不能算多。
第67章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已经接近尾声; 尚有余热。在伏尔泰的眼中; 这里是世界上开化最早的国家,绳之于圣人王的国度。
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呆了差不多两年的爱德华·菲洛斯特自然知道; 这里并没有他说得那么美好; 人人都自由幸福; 是完完全全的神仙的国度。
但是; 比起如今的欧洲; 哪怕是他的故乡法兰西; 他心目中美丽的城市巴黎。走在街上也要担心一脚踩到地上的马粪,或是楼上人家泼下来的泔水。对比靖朝的整洁有序,百姓自觉有礼; 爱德华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被誉为欧洲中心的巴黎也失了颜色。
哪怕; 这里仅仅只是这个庞大的国度上,一个小小的府城。
特别是他还见过了这个帝国的中心; 见识过了友人口中,最为公平的科举考试之后; 前三甲的游街。那热闹又美丽的景象,爱德华觉得自己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忘记。
特别是那个花雨中微笑的少年,在爱德华自认广博的眼界之中; 他从没见过比他更美的人!简直就像是不在凡世的天使降临一般; 动人心魄又叫人不敢亵渎。
他还在京城的时候曾经念念不忘想要再见一面,不过他的友人说过; 在这个国度,虽然普通的百姓也能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们的等级其实相当森严。
像林瑜这样,连续考了六个第一名的人,肯定会被皇帝当做宠儿,常常出入宫闱。除非有人介绍,他们是没有办法与他认识的。
连续考六个第一名!自问脑子不差的爱德华在这篇大陆生活了两年,汉语也是能说能写。两笔字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可以说工整,但是,那些史书典籍拿出来,他是半懵半猜。听他的友人说,这还只是普通读书人的水平,连秀才能不能考上都是问题。
在这样逐步上升到地狱级的考试之中,一直拿第一的林瑜,在爱德华的眼中,俨然已经是整个帝国最聪明的人了。
出京城的时候,他还在遗憾最终没能再遇到林瑜,哪怕有一顿时间他时常早出晚归的在街上晃荡。没想到,在这个边远的沿海城市,他再一次见到了这张被上帝亲|吻过的面孔。
边上的简少言看着边上一脸看呆了的这个傻大个,无奈地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