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要做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我要做首辅-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老头子有些好奇,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的?”距离上次他们相见也不过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在那之前林瑜明明想得还是虚君,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造反了。要知道,若是其他的方面,用了两个月才想通那是愚钝。可这毕竟是造反,就是跑去海外立国都比这个听上去要更简单一些,“你确定了,要重启战端?”

    他没用什么反靖复明的字眼,因为他知道林瑜志不在此。

    “在所不惜。”林瑜的表情很是坚|硬,“只要这个皇族在一天,他们就不会容忍这个国家壮大起来。”为了他们的统治地位,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

    就像是那一句出名的话,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家奴’会推翻他们的统制,但是‘友邦’不会,这在整个皇族之中大约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偏偏他一开始没有看穿,幸好现在也不晚。

    他万事喜欢多准备一手的性格在这方面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白大儒点点头,又问:“你是怎么发觉的这一点?”他花了大半辈子,走遍了千山万水,这才惊觉这一个事实。不得不说,年轻的时候他对这个皇族也是抱有过期待的。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却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清醒了过来,看样子这个皇朝注定要终结在他的手里。

    “说来惭愧,我一直知道自本朝以来,年年饥荒乃至于今年连续出现两次。”但是他却因为后世而来的傲慢而忽略了这一点,否则他必然会早日清醒,能做到必然比现在更多,“土豆喜阴,产量高于其他粮食数倍。北方有着大量的无主之地,但凡他们有一丝一毫的关心,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饥荒、那么多的死人。”

    “十年前我去过北方,那边的农户有种这个的,只是不敢多种。每年自家院子里种一点,就能预防饥荒。”白大儒嘴角牵出一个讥讽的笑来,“那时候,我就知道了,本朝皇族是个什么嘴脸。”面上做得好看,心向汉学,但是内部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传统,没有放弃满汉不婚这一条铁律。

    后来,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终于在兴化府看到一线希望。他知道林瑜在犹豫,但是他也笃定,他不会犹豫太久的。

    果然,没有让他等多久,白大儒欣慰的想,也许他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重回盛世的模样。

    “那就走吧。”林瑜起身,道,“我能在东番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回兴化府还有一点时间给您说说那边的公务。”总得全都交接好了,他才能安心地去广州府上任,那里还有一场艰难地战斗等着他呢!

    “不过,你还是尽早准备好接手的人选。”白大儒从屋子里翻出随身的宝剑来,道,“老头子可没耐心一直干这种活计。”

    “请安心,等兴化府安定下来,我就遣人将柳秋池送来,他是您的学生,您把人带出来了,就轻松了。”林瑜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响,“但是整个后方稳定,还是要您多费心。”

    “这是自然。”白大儒听林瑜讲了这一年多和郑家、尤其是郑绍之间约定等事,心中有数之后,关心起另一件事来,“东番的事情早晚瞒不住的,现在郑绍全面放手也有逼迫你尽早绑上东番这一条船的意思。你在京城的人手需要尽早安排,还有,常家和林家那边是不是需要知会一下?”

    林瑜点点头,深感有这样一个看得透的人帮忙是何等轻松之事。一直以来,他一直独自一人全盘操纵着整个势力,现在再加上东番,就算是他也不能在游刃有余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在一边提出建议并替他查漏补缺的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人就是眼前的这位大儒了。

    “暂时不需要。”林瑜此时的回答就显得有些冷酷,毕竟常家和林如海无论哪一个对他都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不过,这一份决心白大儒倒是非常赞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林瑜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个老头子是多想了,也没多解释,他的不通知是建立在他敢保证这两家的性命的基础上的。不过,就算如此,与此相关的人家会倒霉几乎是注定的。就比如说是贾家,到时候他会想办法,尽量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如果他们还能撑到那时候的话。

    早前因着广州开埠的事情,京城那次有传信来。因为和林如海稍微搭上了一点边,又都显得很不寻常,所以辰龙多些了几个字。

    宁府冢妇死,享祭非常。贾元春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咱们家的大姑娘才选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了。”在赖大家的这么跟贾敏报喜讯之后,才刚给秦可卿设过路祭的贾敏几乎是一瞬间就察觉到了某种不对劲,她撑着笑送走了娘家来人,等林如海一回来就问道,“这是怎么说,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怎么听上去……”倒像是死人才用的谥号,哪家后妃生前用两个字封号的。

    林如海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夫人想些什么,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道:“这是去年那一桩亏空发了。”当时他就劝着岳家趁着那个机会把亏空还了,偏偏当时没听。

    “那就没办法了?”贾敏心塞地想起娘家人洋洋得意的样子,压低了声音道,“这封号,也太刻毒了一些。”

    林如海摇了摇头,道:“圣旨都已经下了,如今定下省亲的后妃人家已经开始寻摸工匠了。”这事因为牵涉后宫,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就算常柯敏都没有及时得到传信。

    贾敏听得脸色发青,心里可惜那个鲜花般的女孩子,只说不出来。

    等过一段时日,果然看见贾府等那些后妃娘家的银钱源源不断像水一样流了出去。如今贾家可没有了那一注‘两三百万的财’,王夫人少不得一边心疼一边将自己的嫁妆抬出来,又百般哄着王熙凤一道出银钱,公中的钱更不用说,早就能抬得全都抬了出来。

    贾琏如今常在外头混,好歹比以前见识都广。看着贾母默认,为了这一桩的省亲几乎搬空这个荣国府,他那个爹也不闻不问,自己的蠢妻子更是花了自己的嫁妆,心里阵阵发凉。暗自庆幸当初林瑜给他一个份子,好歹以后不至于连饭都吃不起。更是紧紧地捂住了这份私产,都不用贾敏嘱咐,悄悄地将自己这些年攒下的私房钱交与她收起来。

    贾敏心疼没人问的侄子,见他将银钱给自己二话不说地收好,又说:“你有这心,想是知道此次非比寻常。宫里头的是没办法了,你自己须得好生保重,这些年自己的名帖都看好了吧?”

    贾琏点点头,道:“小侄也不想问家里头是怎样想的,就一句,还能撑多久?”

    “我母亲在时,无妨的。”贾敏叹一声,心酸得很,道,“你别怪她,她心里都知道,估计也悔得厉害。兴许,这一回贾府将钱财花光了,上头看在亏空能补足的份上,就此放过也未可知。”

    贾琏沉默了一会子,弯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借姑太太吉言。”

    贾敏忙扶了他,顿了一会子,道:“你若有心,等省亲一过,就花一些银子,谋去外地上任。你悄悄地把这话与母亲说,听听她怎么说的。”

    就像是贾敏说的,贾母心中是又痛又悔,人前还不得不撑起一副笑脸来,看着府里头的银钱流水一般地淌出去,还嫌慢。不知道的都说是喜事,里里外外得意洋洋的,唯有她心里清楚,哪里是是什么喜事呢?

    办这一场,就和隔壁府里刚办完没多久的白事是一样的,这是在送葬!

    当贾琏抽了个空子,悄悄地把贾敏的意思一说,贾母就明白了,道:“还是我的敏儿看得清楚,想得远。我老啦,庇护不了你们多久了,就按你姑太太说的,走吧!你那个媳妇看着精明,却是个傻的,但是她为你的一分心却真,琏儿你要是有心,就带上她一道。”

    贾琏瞧着这个一直被自己抱怨偏心的老祖宗无力又衰老的样子,心里揪得厉害,低声道:“孙子知道了。”

    贾母欣慰地点点头,将已经准备好的一个小匣子递给他,道:“这些年来我也没给你什么好东西,这里是十万两的银票,八万是你的,另外两万你给宝玉存着,万一要有那一天,你看在兄弟的面上,不要让他没了下场。”她见贾琏默默地接过去,眸中含泪道,“趁着年前还赫赫扬扬,公中还没有精光,我一会子就叫拿出一笔钱来,给你打点使费。也叫你拿媳妇给她叔父去一封信,找一个远一点的地方,我瞧着,兴化就挺好的,去了就别回来了。”

    兴化,瑜哥儿在的地方?贾琏惊讶地看向贾母,就见她歪在榻上,虚弱地勾出一个笑来,道:“你老祖宗是糊涂过,但是这一双眼睛还没瞎,还有几分眼力。那是个有能为的,不敢请他伸手,能保下你一个应该还是容易的。”说着,她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果然,听贾母这般安排,贾敏也很同意,就和林如海这么一说。

    “瑜哥儿抱怨过好几回了,人手不够用,琏儿虽然念书不行,庶务上倒是有几分能为。他去,瑜哥儿只有高兴的。”林如海抚了抚胡须,道,“就是这捐官难说,他身上没个功名,现在也是一个同知吧?”

    贾敏点点头,道:“是这样,挂了个同知的名,也是为了当初娶亲面上好看一些。”这在大户人家是常有的事,如今卖官鬻爵盛行,官身比起前朝来要不值钱许多。

    “他这是挂名的五品同知,要想直接进一步不大可能,但是将这五品同知变成实职却容易。”林如海对卖官鬻爵深恶痛绝,自己也从来不沾这一块的。不过,他不沾,有的是人从这里面捞钱。具体怎么操作他还是知道的,毕竟他是户部左侍郎,而右侍郎就管着将这一部分的钱财归入国库还有皇帝内库。

    “老爷不必沾这个,横竖王家那边会想办法。”贾敏既然知道了,就不再多关心,问道,“不过,瑜哥儿这一任就要结束了,还放不下兴化不成?”

    “放不下是常事,毕竟好不容易打理得这么好了,要是呼拉巴拉去了个不干人事的,能把他给气死。”林如海也没多说,只道,“说来,有一件好事。上头已经定下了,任瑜哥儿为广州府知府,加封正四品中顺大夫。圣旨已经拟下,就要送去兴化。”

    也不知这时候瑜哥儿是不是还在兴化,知道他和东番给搅和在了一起的林如海心中担忧,想法子给醉仙楼送了消息。

    “这也就罢了。”贾敏心里替林瑜不平,那么大的事也就换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中顺大夫,糊弄谁呢?倒是有件事她得关心,“翻了年,瑜哥儿就十七了,一任又是三年,六礼剩下的也该走走了罢?没得把人家姑娘给拖大了,常家面子上须不好看。”

    “这话很是。”这一段时间一直被兴化那边的消息吓得没消停过几天,他都忘了还有这一会事了。他看向自己的夫人,道,“我这就去信问一问瑜哥儿。”

    “问什么。”贾敏快言快语地道,“他临行之前把那些事情都交托给我了,我先请人开始走礼,瑜哥儿那边你说一声他就知道了。”

    在这些事情上插不上什么话的林如海只有默默点头的份。

    这种事情还真没他们男人什么事,贾敏早先和常家女眷已经通过气,正式纳吉的那一天林如海和常柯敏默默的喝茶,两人为了一个广州府知府的位置没少花费心力,这时候趁着这个能光明正大坐在一起的机会好好聊一聊。

    “那边总算安静了一些。”常柯敏|感叹道,习惯了兴化府那边一下子这个消息、一会子又是那件事的他往往总是不得不在深更半夜和林如海见面商议。哪里像现在这般,不用操心林怀瑾时不时整出来的幺蛾子,清清静静地喝一盏茶,聊些轻松一点的内容。

    林如海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正是这话了。”他低头,看着清澈的茶水,犹豫了一下,道,“不过,太安分了,我心里总觉得不大放心。”

    常柯敏一听,深有同感:“可不是,这安安静静的,我反倒觉着哪里不得劲。”摇了摇头放过了这个话题,他笑道,“想他做什么,哪里就有那么巧什么都叫他摊上了。喝茶、喝茶。”

    不过,纳吉完事之后,两人还是不约而同地去了一封信,得到回信说一切无恙,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一切无恙?这的确是真真的,只不过这只是因为林瑜已经搞完了一把大的,现在正处在酝酿下一把之前的平静之中而已。

    就像是白师父提醒的那样,东番的变化不可能隐瞒得了多长时间,除非他将东番封闭起来。但是,这样的话就违背了他想要发展的初衷了,也是极其不现实的。

    换了一个人,在这个官员皆腐败,整个社会环境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