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簪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鬓簪云-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设宴的鹤来居而去。

    “你看她那身衣裳,那料子……不知道在哪儿买的?”顾十姑娘快走几步,追上了顾七姑娘,扯了扯她的袖子,眼睛往顾簪云的方向一扫,眼中不乏艳羡之色,“这样的料子也太漂亮了,我也想去买些来,做身衣裳。”

    顾七姑娘闻言,装作不经意一般地将视线转过去,留神看了两眼:“这料子……倒像是前几日天工坊新上的,藏在后头库里。若不是娘亲随我一道去了,只怕那伙计都不舍得拿出来。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只剩一匹品蓝的了,这颜色我们都不大喜欢,便没买。九妹妹那身应当是一早就买下了。”

    说着,她冲顾十姑娘微微摇了摇头:“这料子定是珍贵得很,一时半刻也做不出来,不然也不会不进贡宫中。这会儿,怕是早没了。”

    “啊……”顾十姑娘失望地点点头,不过也没再坚持,“好吧。”

    前头顾十姑娘和顾七姑娘在窃窃私语,后头萧昱溶再次装作无意地挪到了顾簪云身边,一到她身侧就笑吟吟地道:“这身衣裳极衬你。”眼中带着分明的惊艳之色。

    “往后我再去给你寻更多的来。”

    顾簪云微微睁大了眼睛,连忙摆了摆手:“这倒不必了,太费事儿了。何况……我原来的衣料也不算扑通了,件件都是如此,落到别人眼中总归不大好。”

    萧昱溶了然地点了点头,心里的念头却没打消——料子嘛,自然还是要寻的,不过都等到元元及笄的时候一并给她便是了。这样不一次一次地给,几箱子悄悄运过去,明面上再送些别的东西过去,也就不会打眼了。

    “对了,你为顾祖母准备了什么礼物?”萧昱溶见顾簪云又不开口了,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该说些什么,最后只能抛出这样一个干巴巴的话题,没话找话说。

    顾簪云想了想:“一副我前些日子绣的万寿图和一卷手抄的经书。”她也看出来萧昱溶这是想同她说话,便也浅浅笑着回问了一句:“你送了什么?”

    “就……一尊玉佛,请南安寺住持开过光了。”萧昱溶有些不好意思。他先前得知天工坊有好料子,只顾着关注它什么时候做完好叫人去买了,一时间都忘了顾家老太太还要过生辰。这几日才想起来,只能匆匆忙忙地从行李里拿了一尊玉佛,所幸这是从京中带来的,已经请了京郊的大寺南安寺的住持开过光了。

    鹤来居距离松鹤堂不算远,这样说着说着,就进了屋子。他们落座后不久,顾老夫人才和顾老太爷相携而至,接受了众人的祝贺。

    开宴。

    一顿饭吃得平平淡淡。顾簪云好口腹之欲,顾大奶奶和顾大老爷在这等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一向愿意纵容宠爱她,若非顾簪云此前除去佳肴美食和琴棋书画便没有什么别的爱好了,如喜好华服美饰一类,不然她这会儿怕就是这风雅的顾家的异类了。先前便是因顾簪云好美食,所以自她有了自己的院子之后,顾大老爷和顾大奶奶便为她找了好几个好厨子。如此,顾府原本的厨子虽然也还不错,顾簪云却只是觉得平平了。

    萧昱溶坐得离她不远,看得出顾簪云似乎兴致缺缺。

    只是这宴席还需要好一会儿,元元怕是会无聊。萧昱溶心想着,侧过头对身侧的点春耳语几句,随后起身出列。

    上首的顾老夫人询问地看向他。

    萧昱溶扬眉一笑:“萧某送礼微薄,心下不安,此刻原剑舞一曲,以贺顾祖母生辰。”

    顾老太爷笑了,看了顾老夫人一眼,见她微微颔首,便笑道:“奏曲!”

    点春奉上原先留在门外的萧昱溶的随身佩剑,问水。

    宝剑出鞘,剑锋一点寒意直逼人眼,黄衣金冠的少年手执长剑,动身而舞。他的动作实在太快,只能见到缭乱的银光围绕其身,绵绵如不绝之水,却又带着滔天巨浪一般不可遏制的威势。剑锋颤动时的清吟和着铿锵鼓点,配合得天衣无缝。

    音止,剑收,少年身姿挺拔,如朗朗青松,雪落不折。他执剑而立,垂眼轻笑:“献丑。”

    顾簪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心跳的声音那么清晰过。

    这大概,是她过过的最开心的宴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元元:每天都更喜欢萧同学一点!

    第26章 田螺公子

    满堂寂静,随后是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夸赞之声,诸如“英雄出少年”“宣国公教子有方”这样的,数不胜数。

    顾清桓坐在靠前一些的位置,将萧昱溶方才那一场飒爽英气的剑舞看得清楚。这会儿他缓缓举起面前的茶盏,掩去了唇边似微笑又似叹息的一点弧度。

    顾簪云听得欢喜,比自己被人称赞还要开心,一双盈盈妙目望着萧昱溶,同萧昱溶相视而笑。但顾清桓听到这句句称赞后,却不由自主地勾出了一个有点讽刺的笑容。他想了想,却没说什么,只是安安静静地放下了茶盏。

    上首的顾老夫人见了,面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轻轻叹了口气。

    宴席散去,待到夜色渐深,宾客便纷纷告辞,顾府也渐渐安静下来。顾老太爷去前头书房歇着了,热闹了一天的松鹤堂也回归了往日的宁静。

    顾老夫人不爱点灯,大大的屋子里便只有三两只蜡烛,将整个屋子照得晦暗不明,昏暗却又带了一点暖色的烛光将屋内陈设的影子投映在墙上。窗户似乎是没关紧,一点风从窗缝里漏进来,吹动了烛火,也让墙上的影子随着这一点风轻轻摇曳摆动,像是张牙舞爪的鬼魅。

    内室传来轻轻的低语。

    “桓儿还是放不下啊……也是,我早该想到的。”顾老夫人跪在佛像前,身形一动不动,低声喃喃着,“……是我害了他……早知道,当初便不逼他去考什么科举。一个闲散名士,我们顾家也不是供不起,何苦叫他不仅考了科举还遭了这份罪呢?如今他这副模样,我真是……是我害了他啊……”

    顾老夫人身后安安静静地跪着一个老嬷嬷,整个人都融进了昏暗的光线里,像是不存在一般,听到顾老夫人的喃喃,也没应声。

    顾老夫人也不在意——她也不需要有人应声,她跪得端端正正的,无比虔诚地俯下身子,对着身前含笑俯瞰众生疾苦的佛祖深深拜倒:“若有什么……不若收了我这老婆子去吧。五十年锦衣玉食琴书风雅,我也活够了,只是别再叫桓儿受苦……”

    烛火摇曳,整个顾府都早已沉沉睡去。松鹤堂里一点低语,除去老夫人身后的周嬷嬷,还有谁能听见呢?

    即便是老夫人诚恳拜下去的佛祖,也不知是否听到了。

    …

    五十大寿之后,老夫人忽然病了。请了大夫来看,只说大概是前些日子过于劳累损耗了心力,老人家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好,让好生调养照料着。

    顾簪云身为小辈,自然是要去侍疾的。每日下午下了学后去一个时辰,与顾七姑娘、顾八姑娘一道服侍老夫人,这才能回眠霞居。

    暮色四合,遥遥看去,顾府有几处屋子已经点上了灯,在昏黄暗淡的天色里浮起了星星点点的明亮。只是眼前的松鹤堂除了门前挂着指路的那盏灯,还是没有什么别的光线。这儿又掩映在大片大片高大的古木里头,光线便越发昏暗起来。

    守门的小丫鬟远远望见一行五六个人来了,似乎是来侍疾的姑娘们,却不敢肯定。她努力睁大了眼,等她们又走得近了这才确定了,一面对她们福了福身一面掀起帘子,口中唤道:“七姑娘、八姑娘、九姑娘来了。”

    周嬷嬷将手中的托盘放下,转过身来对她们行了礼,刚要重新拿起托盘,八姑娘就接了过去,领着原本跟在周嬷嬷身后的一众小丫鬟进了屋子,服侍老夫人用晚膳。

    七姑娘迎上去,笑盈盈地先劝了周嬷嬷不必着急,好好歇歇:“嬷嬷不用这么惶恐,我们姐妹本就是来侍疾的。您这会儿刚好也歇歇,不然若是您也倒下了,祖母身边可就没个知冷知热的可心人儿了。”说着,她又试了试一旁茶壶的温度,柳叶眉稍稍皱起,冲一旁缩在角落里的丫鬟们叱道:“怎么回事儿?连碗热茶都没有,祖母若是渴了,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办!”

    立时便有伶俐的小丫鬟忙不迭地上前,捧了茶壶:“七姑娘莫生气,是我们惫懒了,您别气坏了身子。我们这就换、这就换。”说着,一溜烟走了出去,虽说顾忌着姿态不敢跑起来,可那步子迈的,快得和小跑也没什么区别了。

    七姑娘又扫视了一圈屋子:“点灯。点灯的话祖母不大适应,她那屋就不点,但是她看不见的地方还不能点上?这黑灯瞎火的,是要一个两个都撞在一起吗?”话音刚落,两个忙着点灯的便撞在了一块儿。

    顾簪云正在茶房里煎药,清苦的药香从眼前黑乎乎的罐子里不断冒出来。她一面用蒲扇扇火,一面掏出帕子擦了擦额上的薄汗。忽然瞧见一个小厮跑进来,对茶房的丫鬟求道:“好姐姐,给我点火吧!堂屋的火折子不知哪里去了,七姑娘正发火呢!说我们一个两个的仗着老夫人脾气好就都惫懒了,要我说她……”小丫鬟把火折子递到他手里,又猛推了他一把,朝顾簪云的方向努了努嘴,小厮一惊,赶忙笑了笑:“九、九姑娘安好!小的先回去点火了!”

    顾簪云抿了抿唇,忍不住想笑。

    小丫鬟走过来,不好意思地对她一笑,动作飞快地把屋子里的油灯都点上:“九姑娘,亮些更好做活,是吧?”说完便又去烧水了,生怕顾簪云说什么似的。

    顾簪云不由得弯了弯唇角,也不去戳穿她的小伎俩。

    第二日与萧昱溶一道去书院的时候,顾簪云便把这事儿和他说了。萧昱溶与她一道笑了一场,就开始关注别的事儿来:“你负责煎药?这么累的活儿,怎么不换个别的做?”

    这么一说他倒也闻见了,元元身上忽然带了些微微的清苦药香,不过这味道太过浅淡了些,被压在了衣袖间清清冷冷的梅花香气下头,不仔细闻都察觉不到。

    顾簪云笑了笑:“煎药奉药这事儿安静,我比较喜欢。”

    身侧的少年转头看她,眼里有些许担忧之色:“可是煎药实在有些辛苦啊……这样吧,我偷偷溜进去帮你煎,如何?”

    顾簪云被他这大胆的提议吓了一跳。溜进松鹤堂帮她煎药?那也太危险了。若是被长辈发现了,那事情就大了。她连忙摇头:“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其实也不是很辛苦。”

    话虽如此,到了傍晚,顾簪云还是看见了萧昱溶站在自己面前,笑吟吟地道:“元元,我来帮你煎药。”

    顾簪云:“……”

    她第一反应是左右看看,微微蹙起眉头:“那个小丫鬟呢?”

    萧昱溶一笑:“放心吧,我让晴山把她叫走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

    顾簪云点点头,勉强放下了几分心:“好吧……”

    话音未落,萧昱溶已经接过了她手上的东西:“我来吧,你去一边歇着就好。”

    顾簪云坐在一旁的矮凳上,双手托着下巴望着萧昱溶。

    烛火明亮,一旁的炉灶里柴火烧的正旺。萧昱溶坐在小炉子前的矮凳上,拿着蒲扇扇火,清澈的眼里映出明亮的、跳动着的火光,神色专注又认真。渐渐地,他额上出了一层薄汗,顾簪云不由自主地用帕子给他擦了擦汗。

    四目相对,二人皆是一怔。

    屋子里实在太过安静,只有轻微的柴火哔啵之声。空气中像是有不知名的情愫在流动,陌生而又让人欢喜。

    像是一对寻常夫妻,围炉而坐,闲话家常后在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红泥小火炉,门外栽桃花二三,门前绕溪水一条,白鹅沾水啄羽,燕雀檐下啁啾。

    “九妹妹,药好了吗?”七姑娘的声音忽然传来。二人惊得险些跳起来,萧昱溶顾不上烫手,揭开盖子看了一眼,飞快地低声道了一句:“好了!”就跃出了窗子。

    顾簪云熄了火,找来两块厚布端起药罐,唇边不由得弯起一点点弧度。

    哪是什么寻常人家的夫君。

    分明是她的田螺公子。

    作者有话要说:  忘记在哪儿看过的“想要此刻成永恒,一眼即万年”

    感觉很合适了(/ω\)

    第27章 忏悔

    这几日顾家上下的气氛都有些不大好,因为老夫人病得越发重了。纵使顾家诸人个个出招儿,又是请名医又是用古方的,老夫人的身子骨还是日渐虚弱下去。请了多少大夫,都只说是忧思过重过于劳累,损耗了心血,让好生休养调理着。

    可是自打老夫人病后,哪个敢叫老夫人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