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和叶心里不禁萌生出了这样奇怪的想法。
而她在这沉思着如何留住男人的心,服部平次却是已经投入地,转头跟林新一和毛利兰讨论起了案情:
“林先生,毛利小姐,你们怎么看这个案子?”
“我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个意外。”
“我也觉得。”
毛利兰附和着点了点头:
“那个隆起的土坡实在太危险了。”
“一眼看过去,很难想到坡顶后面就是悬崖峭壁。”
“要是不注意放慢速度,急匆匆地跑上去,的确很容易不小心摔到崖底。”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场的土坡上只留下了一串直通坡顶,通向悬崖边缘的脚印。”
“案发时土坡上根本没有第二个人。”
“那只要鉴定出这串脚印是崖底的那位死者留下的,就基本可以确定,死者是因为没注意看路,意外摔下去的。”
她根据现有的线索一番分析,和服部平次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嗯,目前来看,的确如此。”
林新一并不反驳两位学生的意见。
但他的态度依旧十分谨慎:
“不过,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只有等我们看过尸体,才能有足够的把握进行判断。”
“哦?”毛利兰和服部平次都有些好奇:“法医难道还可以分辨死者是意外坠崖,还是因为其他因素坠崖的吗?”
“这个么。。。”
林新一的表情有些犹豫:
老实说,基本不可以。
法医的能力也是有极限的。
尤其是这种在荒郊野岭发生的高坠案,更是让法医也为难。
意外坠下崖内的尸体,跟被人在身后轻轻推上一把掉下去的尸体,其尸体征象基本不会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这种情况,通过验尸就很难判断出来。
林新一以前工作的时候,也办过几起山岳景区发生的高坠案件。
这些案子大多都是以意外结案。
唯一一起被判定为他杀的,还是凶手在推人下山的时候太过粗心大意,正好被景区安装的摄像头给拍到了。
被拍到的那起是他杀,那些没被摄像头拍到的案子,凭线索只能判定成意外。
那它们到底是不是意外?
这就让人细思极恐了。
“在这种荒郊野岭出事,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如果尸体上还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痕迹,那法医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以,对于这种案子,我们必须谨慎再谨慎。”
“一定要竭力调查到最后一步,才能给出结论。”
林新一的表情非常严肃:
这种案子办起来很难,却也“不难”。
毕竟只要给出“意外”两字作为结果,无论是死者家属,还是社会公众,就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野外勘察工作可是很累的。
光是那“搜山检海”需要的大量警力,就足以让领导直掉头发。
这就很容易让人生出偷懒的想法。
想着即使费大力气在山里搜查,也大概率改变不了“意外”这个结论。
所以,还不如像数学暑假作业后面的参考答案一样,因为一个“显然”、“易得”,就直接把证明的过程省略掉。
“我们作为人民警察,绝对不能有这种想法。”
林新一又不知不觉地使用了让毛利兰和服部平次都觉得不太适应的词汇。
但“人民”二字就是有种无法用其他言语替代的,沉甸甸的分量。
如果心里没有这个词,就会不知不觉地养成警视厅原先那种尸位素餐、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
而在警视厅那种令人发指的摸鱼风气下。。。
就连当年浅井成实一家那么诡异的灭门案,都能被当成“意外”草草糊弄过去。
“作为执法者,使用‘意外’二字必须谨慎。”
“虽然付出艰辛的努力,最后还是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但只要我们把能做的调查都做到最好,就能把我们出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
林新一无比认真地嘱咐道。
“嗯。。。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句话的!”
毛利兰和服部平次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尤其是服部平次。
他以前在其他警察身上,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沉甸甸的力量。
那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不仅是忠于警察职业的荣誉,更是忠于某种更崇高的信仰。
“这才是真正的警察吧。。。”
不知不觉地,服部平次对警察的印象完全改观了。
他本来还对自己无奈放弃侦探职业而心有不甘,此时却是悄然有了新的目标。
“我们会尽力在每一个案子里都做到最好,为死者找出一个真相!”
“好!”林新一满意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便安排起了初步的勘察工作:
“这林子里没手机信号,我已经让我女朋友出去报警了。”
一大一小两个“女朋友”都去了。
小的那个不太情愿,但还是被大的那个给抱着走了。
“要不了多久,景区派出所的警察应该就能赶到。”
“平次你和毛利小姐在这里负责初步勘察现场,尤其是注意那串土坡上的足迹。”
“手套、卷尺、手电筒、证物袋,这些基础设备找毛利小姐要就行了。”
自从认识了柯南,林新一就开始随身带这些小物件了。
毛利兰受他影响,也时刻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我先走一步,去看看那具尸体的情况。”
林新一安排好了勘察工作,便自顾自地转身离去。
“唉。。。等等。”
服部平次有些不解:
“那尸体还在崖底,林先生你怎么去验尸啊?”
“要先下山再绕过去,至少也得一小时吧?”
“要不你还是也留在这,等警方的大部队到了,再一起下到崖底验尸吧?”
“不,验尸必须得尽快。”
“晚去几分钟,说不定就会有什么重要的尸体征象看不到了。”
林新一摇了摇头,缓缓走到了悬崖边缘:
“至于怎么下到崖底,这我也自有办法。”
话音刚落。。。
他便瞅准了那垂直断崖上节节突出的岩块,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
画风又开始变得奇怪了。
第288章 奇怪的“自杀”
林新一采用的是成龙下楼法,只不过动作更柯学一点。
他踏着那断壁上层层突出的岩块,灵活地辗转挪移、级级下跃,很快便轻飘飘地下至崖底。
死者的尸体就在这里。
那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仰面趴在地上,身下淌着一滩触目惊心的猩红血迹。
血迹的面积不算太大,而且已然有些干涸,看着有些发黑。
而凑近了看,就能看到她额头上有一道长长的挫裂创,深达颅骨,创角撕裂,创缘有严重的表皮剥落。
“右侧颞肌出血,右侧颞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
“损伤生活反应明显,创口出血量不小。”
“可以确定,至少不是死后抛尸。”
“而且,如果确定崖底那处脚印就是这名死者留下的,那就证明她生前还有行动能力,意识比较清醒。”
林新一简单地看了两眼,就基本排除了“死后抛尸”、“昏迷后被人扔下悬崖”的可能。
事情越来越趋向于“意外”,这个并不意外的结果。
但连完整的尸表检查都没做,他当然不会这么快下定论。
“幸好,这尸体还算干净完整。”
林新一稍稍松了口气:
身处野外的尸体,因为所处的位置人迹罕至、偏僻隐蔽,所以往往很晚才会被人发现。
而死亡时间越长,尸体就会越往“恐怖”的地方发展。
腐烂的,长蛆的,巨人观的,白骨化的,在这种野外发生的命案中都非常常见。
那气味和视觉冲击力,绝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林新一倒是能忍受这种生理上的恶心,但接触完这种尸体,回家不把自己身上洗掉一层皮,味道都洗不干净。
这还都算好的,最糟糕的是,尸体在野外常常会吸引野生食肉动物的光临。
它们往往会把尸体啃得七零八落,不仅会让调查者觉得反胃,而且还会破坏尸体上原有的痕迹,严重影响尸检工作。
而这一次,对林新一来说,对死者来说,都很幸运。
尸体被发现得早,保存状况也十分良好。
这就不会对调查产生影响。
于是,他先是用那本来打算用来拍风景照的“拍立得”照相机记录下现场的原始状态,然后又戴上随身携带的乳胶手套,开始做尸表检查:
“角膜浑浊,全身肌肉僵硬,尸斑形成、位置固定,指压不褪色。”
“死亡时间应该在24小时左右。”
“人是在昨天死的。”
林新一判断完死亡时间,便继续进行尸检。
结果发现,死者全身上下损伤分布广泛,但看着都比较轻。
除了头部的开放性损伤比较狰狞可怖,死者整个人看起来都比较“干净”。
她静静地趴在那里,看着就像是安详地睡着了一样。
但林新一知道,这些损伤其实是“外轻内重”,表面看着没什么,但内里往往伴随着严重骨折和内脏破裂。
“损伤是一次性形成。”
“这些损伤都可以用‘高坠’来解释,而不是受到了什么外力打击。”
“看起来她就是单纯地因为高坠而摔死的。”
“不过。。。”
林新一敏锐地注意到,死者的肩膀上,似乎残留着几缕白色的纺织纤维。
那几缕纤维极其细小,如果不是因为死者本身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形成了鲜明的色差,凭借林新一检查时的专注和仔细,恐怕都很难注意得到。
“死者根本就没有穿白色的衣服。”
“这几缕纤维,应该是她从哪里沾到的。”
林新一小心地捻着一缕纤维细细揉捏,放在眼前仔细观察:
“白色短丝纤维,平直,柔软,弹性较差。”
“初步推断是棉纱。”
棉纱,白色。
这两个词放在林新一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调查里经常接触的,犯罪分子作案时最喜欢戴的——劳保手套。
“肩膀上残留有这种纤维。”
“难道是有人戴着手套,把她从山崖上推下来了?”
林新一脑海里跳出了这样骇人的结论。
但这样的结论并不严谨。
因为棉纱广泛运用于各种常见纺织品,除了手套,每天都要接触的衣服、枕套、床被,处处都有棉纱出现的可能。
而那棉纱纤维和衣服上的纤维缠到一起之后,可以很久都不掉落。
这些纤维可能是死者生前几天靠在沙发上沾到的,躺在被子上沾到的,跟人拥抱时沾到的。
总之,仅仅凭此,还无法确定是有人戴着手套,推过死者的肩膀。
更重要的是,林新一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
“死者身上的所有损伤都是‘一次形成’,符合高坠伤的判断标准。”
“根本看不出有任何遭受过外力打击的痕迹。”
“所有,到底是哪里觉得不对劲呢。。。”
林新一紧紧皱着眉头。
现在他有两个推测:
一是意外踩空坠崖,二是被人推落悬崖。
可他心里却莫名有种感觉,这两个结论都有些不太可靠。
“等等。。。”
林新一在沉思中骤然惊醒:
“就是因为死者的损伤情况太过符合高坠伤的判断标准,所以才不对劲!”
损伤一次形成,是判断高坠伤的重要依据。
意思就是指,死者身上所有的伤都是在从高处落地的那一刹那,给摔出来的。
但在野外,在山岳地形下出现的高坠案件,却往往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自然的悬崖跟城市里的楼房可不一样。”
“楼房笔直矗立,从上面跳下来,坠落过程中不会遇到任何阻挡。”
“而悬崖的岩壁上却往往会有突出的岩块、树木,就像是往外延伸出的台阶一样。”
林新一刚刚就是从那些突出的岩块上跳下来的。
他清楚地知道,这里的悬崖垂面并不平坦,中间的突出部分很多。
“如果是从悬崖边缘滑落,或是被人推落,都很容易撞到那些突出的岩块上。”
“这样一来,死者在坠落的过程中受到多次打击,身上应该会出现大面积的擦伤,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干净’。”
“如果在这种悬崖上坠落,还能形成那种‘一次性损伤’的话。。。”
“那就只能说明,她在掉下悬崖的时候。。。”
“还有个‘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所谓“水平方向加速度”,就是指,死者在掉下悬崖的时候,其状态是往外运动的。
也就是说。。。
“她是自己向外纵身一跃,跳过了那些岩壁上的突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