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莫名心虚,垂眸一看,小臂和手背都变了颜色,尤其是骨关节——他害起羞来,要是严重的话,是会全身泛红的。
现在显然就是最严重的那种情况。
“是不是杨剪送的?”杨遇秋偏偏还要这么问。
“嗯。”李白重重点头,老实回答。
“一看就是我弟的审美,”杨遇秋笑意更浓了,“也喜欢送我东西,小时候一穷二白的,他跟自己过不去,非要跑去火车站卖冰棍,就装在泡沫箱里,卖不出去快化了,他就一根一根自己吃掉,攒了一暑假的钱给我买了个手链,也是这样红红的。他喜欢红色。”
“我能看看吗?”李白抬起眼睫。
“断掉了。”杨遇秋又吃了几片青菜,就像在躲李白的目光,“说起这个,有时候我真挺担心杨剪的,天天这么跟自己较劲,买礼物啊,学业重还搞一大堆兼职啊,这都是小事了,他还有点先天性贫血,好不容易带他跑出来,他又去充大哥,动不动和人打架。”
“先天性贫血?”
“是啊,小时候一出血就会半天止不住,止住之后也要养好久,脸才有点血色,那会儿你太小了可能都不记得了,”杨遇秋轻轻地说,“所以我就觉得,必须得带他跑,跑得远远的。后来到北京也查出病因了,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就是他们说的海洋性贫血,一种遗传性变异血液病,重度患者连婴儿期都活不过,幸好他是变异程度非常轻的那种,到成年期就比较安全了,平时要多吃维生素b12,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在受伤流血这方面也得小心对吧?这小子自己也知道,但他就是犯倔,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儿。”
李白听得纠紧五指,这感觉就像被人照着脑袋闷了一棍子,他想起最初,在路灯下面,鼻血滴滴答答地融穿了雪地,杨剪却在舔牙,说还行哪颗都没掉,否决了他叫急救的提议,一脸不在乎的表情;也想起某些莫名其妙点着的群架,杨剪被重点围攻,很少吃亏,但也流过血。还有创可贴、擦碘伏的棉签、身体上的疤痕。
李白的汗流得更多了,心想,杨剪一定疯了。到底是有多暴躁,多少值得打架的愤怒事——杨剪原来是疯的。
他觉得自己也快疯了。
而杨遇秋说出了这些,情绪却像是得到纾解,整个人状态都变好了不少。她对李白得出的结论是,所以你可以劝劝他,也照顾照顾他,因为杨剪是个需要照顾的人。她又看了看时间,提醒李白不要错过末班车,却在下一秒跑回卧室要他再等等,大约五分钟后,她跑出来,拎了大小不一的两个牛皮纸袋。
“我这两个月不在,21岁生日也没法陪着你哥过了,”她先把小袋子递给李白,“到时候帮我把这个给他,就说是姐姐送的惊喜,祝他生日快乐,日子还记得吧?”
李白看着纸袋上沿的胶带封口,说:“阳历九月二十九。”
“嗯,”杨遇秋满意道,又把大的塞给他,“还有这个,明天是八月八,也是一个人生日。我身体这样就不去送了,小白再帮我跑跑腿。”
“谁啊。”李白站起来,用左手拎大的,右手拎小,踩上门口自己摆得凌乱的两只帆布鞋。
靠近那扇紧闭的门,他又闻到了焚香味儿,这回很刺鼻。
“你哥的一个高中同学,也在北大,学考古的,”杨遇秋帮他把门打开,眼中竟充起某种异样的柔情,“姓赵,你应该有印象吧?一定要亲手送到,我马上把他地址发给你。”
第18章 方家胡同
何止是有印象,李白早就对上号了,那个一口京片子、一直跟杨剪称兄道弟的考古男孩,名叫赵维宗,个性和外貌都属于阳光开朗的那一挂,很爱笑,笑起来也挺甜。这不是废话,因为每个人的笑在李白看来都是不一样的,好比他认为自己笑容总是很僵硬,由于牙齿长得不好看,他还总是下意识抿嘴,越发显得不真挚。
又好比杨剪一笑,同样和赵氏灿烂笑容存在千差万别,总让人觉得漫不经心,好像在想别的事情,脸马上冷下来也不足为怪。
但话又说回来,赵维宗跟杨剪既然从初中开始就认识,当了这么长时间铁瓷关系也没淡,按照李白的逻辑,这两人必然有些共通之处,能够互相理解。
他对赵维宗的了解相对而言比较有限,按照目前所知的,这俩人的共通之处恐怕仅限于……为人大方,朋友多人缘好。
还有桃花运比较冲。
杨剪的桃花就不用说了,至于另一个……没错,李白也知道,杨剪之前说的那位“因半路搭救而使杨遇秋芳心暗许”的同学,不是别人,就是这位小赵。
所以过生日才会专门送礼物吧?
李白瞧了瞧手里的纸袋,再一次压住想把它拆开的好奇心,清清嗓子,敲响眼前四合院的大红门。
上午十点不到,这胡同里阳光充裕,不时有自行车从胡同口晃到胡同腰,避开路上溜达的学步小童,以及闲坐在槐树下穿着汗衫摇蒲扇的老人,把铃铛拨得稀里哗啦。槐树上的动静更响,知了们正在锣鼓喧天地叫,声儿还挺齐,唯独槐树边上的小院还是一片寂静。
人不在?李白把耳朵从门板上移开,又敲了两下,放大声音叫道:“你好这是赵家吗?”
身后的碎花裙老太太帮他答了:“就是老赵家!”
李白回头看了她一眼,又继续拍起门板,“有人吗有人吗”地叫。听见老太太咕哝着“现在年轻人就是不懂礼貌”,拎着垃圾袋走远,他才觉得安全。本来就没期待自己被当成一个讲礼貌的高雅人,倒是这种不得不发出声音被人注意的局面,是他最讨厌的。
好在锲而不舍地拍了一阵过后,这门里终于产生了点动静,“你找谁?我爸我妈都上医院去了有事下午再说。”一个小姑娘探出脑袋,一看就是暑假在家放羊的状态,大概刚从床上爬起来,齐肩的头发乱蓬蓬,有点毛糙发黄,身上印着米老鼠的条纹睡衣也没换。
“赵维宗在吗。”李白提了提手里的纸袋,“有东西要给他。”
“你是我哥同学?不对啊,和他混得熟的我都认识,”小姑娘眼睛滴溜溜一转,带点婴儿肥的小圆脸上也显出狡猾,“哦,你是搞推销的,要么就是他们说的朝鲜间·谍?走好不送哈!”
“我是帮人跑腿,”李白无奈道,“一个叫杨遇秋的人,托我把这个交给他。”
谁知一听到这个人名,小姑娘脸色马上就更不对劲了,硬是要把纸袋抢到自己手里,嘴里嚷嚷:“先给我看看!”李白只得和她别住力气争,还不想碰着她,因为觉得一旦接触这人就会开始吱儿哇乱叫,现在这众目睽睽的,别真把他当成间·谍,又弄进局子里头。好不容易抢回来了,李白赶忙后退一步,把东西紧抱在怀,对那姑娘怒目而视:“得面对面交到你哥手里,是生日礼物!”
“生日礼物怎么就不能我代收了?”姑娘掐起腰,支棱起脖子,“不先检查一下,万一给我哥送一炸弹怎么办?”
“你哥呢?”
“你回去告诉杨姐姐,我哥有对象了,虽然那对象现在找不见人影但我哥就是喜欢他,人家是两情相悦,她再怎么跟我妈吹风都没辙,”姑娘照旧趾高气扬,作势就要关门,“你让她趁早死了这条心!”
李白心说这些爱恨情仇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真是炸弹我更要快点给出去了,抬手扶门沿,姑娘同时也把门一合,他的指根就被夹了一下,有点疼。
门板木料粗糙,那些倒刺还在皮肤上擦出细细的血道。
小姑娘慌了,立刻把门又打开,“没事吧?”她想抓李白的手。
李白立刻把手缩了回去,又退了半步,冲她扬下巴:“你哥到底在不在。”
“他……早上出去了,平时也不在这边住,”小姑娘态度终于稍微缓和了点,“今天是约好了回家吃饭,他过生日嘛,应该下午两三点钟就回来帮忙做饭了。”
李白看了眼手表,还有四个多小时。他又瞧了瞧瞪圆眼睛等自己反应的女孩,转身走了。
把休息日挪到这天用,李白本就扣了五十块钱工资,现在事情没干成,两头跑也不划算,他心生怅然,准备先填饱肚子再随便找个地方睡大觉。东城区这片人生地不熟的,他把纸袋勾在小指上跟自己一块晃悠,走出方家胡同,在路边买了个土豆丝饼夹烤肠,一边啃一边信马由缰地走。
路过几个胡同口、几堵被大树掩映的高墙,以及一幢朱红的鼓楼,他走到一个大湖旁边,风吹得还挺凉爽,周末被带出来放风的小学生的确吵了点,但李白喜欢那片树阴。他在垃圾桶跟前吃完自己的饼,然后在阴凉下挑了个干净的石墩子坐,周围都是自带小马扎垂钓的大爷,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膝盖撑着手肘,掌心托着脸,纸袋就夹在怀里,屁股下面十分安全地坐着手机。他很快合上了眼皮,人、车子、喜鹊和水……世界仍在发出千奇百怪的声音,但李白已经飘远了,也不知自己在几时几分睡着。
后来他是被拍醒的。
一睁眼,罗平安的大脸怼在面前,摘了墨镜问:“怎么在这儿睡呢?终于无家可归了?”
李白揉着眼睛看表盘,两点二十三分,他可以走了。一起身才发觉在石头上蜷了这么久,每个关节好像都不太舒服,他腰酸背痛地张望,下午的老四九城有种朦胧质感,光线毛茸茸的,好像新洗出来的胶片,睡眼终于认清方向,他开始原路返回。
“你哥呢?”罗平安跟了他两步,又问。
“不知道。”李白随便搪塞。
“手里拿的什么好玩意儿,”罗平安招呼同行的几个花衬衫在原地扶着自行车等,还是没放过他,“跟狗熊似的抱着。”
“不知道。”清风拂面,李白哈欠一打就冒出了眼泪,他想杨剪从来不睡午觉果然很明智,每次这个点钟醒来,他都会困得怀疑自己连下午带晚上都失去自理能力。
“哎,你往哪儿去啊?我捎你一程,回家跟你哥说下回请我吃饭。”
“不知道。”李白仍这么说,瞅了瞅罗平安新烫的卷毛,在心里同情那个理发师的失败。他在这儿无论说什么都一问三不知的,摆明了拒绝交流,罗平安骂了声,带他的骚包朋友们蹬车走了,李白也乐得清静地走向马路,照着上午的记忆拐了几个弯,回到了方家胡同的那棵榆树下。
仍是那位圆脸姑娘跑过来开的门,一见李白她就回头吆喝:“哥——找你的!”
李白没有跨过那道门槛,只是踮着脚往院里瞧,东角支了个棚子,看起来上了年头,但依然把那些茂盛的藤蔓拖得稳当。绿荫里头放着几个铁盆和几堆没摘完的蔬菜,板凳上没有坐人,倒是屋里传来人声,好像在争吵。
小姑娘急了,又叫了一嗓子才有人应她,听起来像个中年女人:“赵初胎,哪儿都有你,马上高二了,回屋写作业去!”
也有个人影从黑乎乎的门洞里冒出来,快步朝门口走近。的确是那个赵维宗,穿了件绛紫色圆领短袖,却显得挺清爽。李白之前跟他见过几次,去年天气很冷的时候,还被杨剪带过去送了一回温暖,这温暖的内容具体就是——上门帮人理发,他动剪子,杨剪就在旁边背着手看,说什么“剪断发剪断了牵挂”。
尤其记得,那会儿的赵维宗像是受到某种巨大打击,整个人形销骨立,有种神经质的敏感。
现在气色跟精神像是好转回来了,但他上一秒还黑着脸,下一秒就笑得跟朵花儿似的说“你好”,仍然让李白觉得,他的旧伤还没长好。
“杨遇秋生病了,托我把这个交给你,”李白两手递出纸袋,背台词似的说,“祝你二十一岁生日快乐。”
赵维宗显得有些惊讶,或者说是为难,他拿着纸袋却没拆开,“谢谢,你回去也替我跟她说声谢谢,心意我领了,”想了想,他又把这袋子还回李白手中,“但这个我不能收。”
那位赵初胎立刻鼓掌道:“我就知道,哥你真棒!”
赵维宗看着李白,神情仍然很真诚:“太贵重了,还得麻烦你再把东西拿回去给你姐姐了。”
李白歪着脑袋,“你不拆开看看?”
“不用。”
“那你怎么知道贵重?”
“不是钱的贵重,”赵维宗说,“是其他层面的,总之我不该收。”
李白不禁失望,他其实一直在等他拆开,好让自己瞅瞅这颇有点分量的牛皮纸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到时候再跟杨遇秋备给杨剪的那袋礼物的比对一下,看看哪个好。现在看来这也没戏了,李白越发觉得自己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