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他是举人了,如果他想,自然可以娶一个官家的姑娘。但是贾环不愿意。一是因为彩霞的原因,第二是因为赵姨娘。
  赵姨娘毕竟是姨娘出身。而且赵姨娘虽然爱自己,却在贾家养成了一副尖酸刻薄的性子。
  如果自己娶个大家姑娘,不一定能好好将赵姨娘当做正经婆婆对待。如果这个姑娘脑子迂腐,要孝敬王夫人,踩着赵姨娘,那贾环真的要吐血。
  至于娶了官家小姐带来的好处,贾环也不在意。
  当初贾家老太太和太太将元春送到宫中,就是希望能借此拿到好处,结果呢?元春封了娘娘,贾家并没有得到好处,反而一个大观园建下来,将贾家的家底都掏空了。后来又因为宝玉住在大观园中,使得老爷犯了僭越之罪,家抄了,官夺了。可见,想凭借裙带关系获得一些捷径,都是靠不住的。
  况且,贾环自己也没有什么大志向,能够远离贾家,当家做主,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他的梦想了。至于官途,走的顺也好,走的不顺,长久的做一个县令也行。
  他不愿意,为了那些不保险的捷径,让一个官家小姐,参合到自己这个有违礼法的家中,将自己辛苦多年筹谋来的小日子搅合黄了。这样,对那个官家小姐,也不公平。
  而娶了彩霞就没有这种隐患。彩霞之前是丫鬟,和赵姨娘相处的很好。娶了彩霞,彩霞自然不会瞧不起赵姨娘,一定会和赵姨娘好好相处,婆媳相得。
  等赵姨娘和彩霞说完话,贾环问彩霞要了她如今的地址,然后告诉彩霞自己会在云台书院山下面附近落脚,就和彩霞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贾环去找贾琮,借了钱,在云台书院山下附近租了一个小院,让赵姨娘和探春住下。
  贾环给赵姨娘说要娶彩霞为妻。
  贾环深知赵姨娘的性子,如果他告诉赵姨娘自己考上了举人,赵姨娘一定不会让自己娶彩霞的。因此,这事贾环还是一直瞒着赵姨娘的。
  赵姨娘本来是想让贾环纳彩霞当姨娘的,不过赵姨娘想到自己和贾环如今的处境,也没有嫌弃别人的资格,只要别人不嫌弃自己家就行。赵姨娘叹了口气,就同意了。
  贾环买了礼物,亲自去彩霞家中提亲。
  彩霞以前是个丫鬟,彩霞和贾环的事情,彩霞家人也是深知的。彩霞将自己遇见贾环的事情,回家后给家里人说了。如今贾环虽然落魄了,但是彩霞家里人习惯将贾家人当做主子,一时观念改不过来。贾环既然愿意娶彩霞为妻,彩霞家里人都愿意。
  贾环准备了聘礼,送到彩霞家中,然后两人简单的走了礼,挑了个吉日,贾环就将彩霞娶过了门。
  王夫人知道贾环娶了彩霞为妻,不禁嗤笑一声。
  贾环在家中信誓旦旦要分家,她还以为他攀上了什么高枝,谁知道竟然娶了一个丫鬟当妻子。真的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王夫人也就不再关注贾环那边的事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年春天,贾环参加会试和殿试,超常发挥,考上了进士。贾环直接请求外放,朝廷任命贾环为西北一个县的知县。等任命下来,贾环才将自己如今已经是七品知县的事告诉家人,然后直接带着赵姨娘、彩霞和探春出去当官了。
  贾政和王夫人原本对官场上的事情,消息就不灵通。等贾政罢官之后,贾政和王夫人羞于见人,对外界的东西,更是知道的迟缓。因为贾家之前也没有科举读书的人,对于科举、进士什么的,也不关注。
  贾环谋了外任,出去上任许久后,贾政才从彩霞家里人那里知道。
  到了家中,贾政和王夫人吵了一架,说王夫人将贾家的麒麟儿逼走了,骂王夫人是毒妇。
  王夫人先是不信,等确信是真的后,心中憋屈的想吐血。
  而贾宝玉,直接遭受了贾政和王夫人的双重攻击,贾政和王夫人齐齐逼着宝玉去读书,并让湘云监督。宝玉厌恶科举读书,每次都是装装样子。湘云想起贾环的事,对科举起了好奇之心,也想知道宝玉厌恶至极的都是一些什么书,倒是将宝玉的书看了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  和贾环好的丫鬟,一说彩云,一说彩霞,本文取彩霞一说。


第109章 探春
  贾环到了西北之后; 兢兢业业,将自己的管辖之地的事物处理的很好。
  家里的事情,有探春和彩霞负责; 贾环每次回到家中,家庭气氛和睦; 贾环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贾家私下的时候,贾环、彩霞、探春都改了口; 不叫赵姨娘为姨娘; 而是直接称呼为娘。赵姨娘成了贾府的老太太,儿女都在自己身边孝敬自己,儿媳妇也尊重亲近自己。赵姨娘走出贾府; 认识她的人都尊称她一声“老夫人”。
  赵姨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她日子过得顺心,性子也改了不少,变得慈祥温婉了很多。如今赵姨娘唯一忧愁的,就是探春的婚事。
  贾环也在考虑探春的婚事,就怕误了探春的花期。如今探春的身份不是贾家的庶女,而是七品县令的亲姐姐。如果自己将探春要嫁人的消息说出去; 自己县里有不少官绅都愿意娶探春为妻。但是贾环却不想将探春嫁给这些人。
  倒不是觉得这些人不好,而是贾环的任期只有三年。等三年后; 贾环也不知道会被调任到哪里去。如果将探春嫁到此地,等自己去其他地方当官; 那么以后他和赵姨娘与探春见面的机会,就十分渺茫了。
  恰好这时知府夫人严夫人办牡丹宴,广邀嘉宾,彩霞作为县令夫人也在被邀请之列。彩霞就带着探春一起去了。
  在宴上,严夫人看着探春,越看越喜欢。严夫人知道探春是彩霞带过来的; 就私下向彩霞打听探春的情况。
  严夫人听彩霞说,探春是贾环的姐姐,如今还待字闺中,从小是在国公夫人跟前长大的。严夫人心中对探春本人更加满意,但是她对荣国府的情况也知道一些,心中拿不定主意。
  等牡丹宴后,严夫人就和知府严大人提起探春,将探春的情况给严大人说了。
  严大人听完,说道:“没有想到这贾县令,竟然是当初荣国府贾家的公子。”
  原来这严大人也是京都人士,他父亲在翰林院,做了一辈子老翰林。严大人自己是两榜进士,后来外放出来,如今已经是从四品的知府。
  严家有一子一女,儿子严宇今年十八岁,已经考上了秀才。女儿今年十三岁,两个孩子都到了婚嫁年龄。严夫人天天在家中为这一儿一女的婚事操心。
  这次严夫人举办牡丹宴,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家的孩子相看。而严夫人看中了探春的人品相貌,言谈举止。
  严夫人问道:“我对贾姑娘心中是满意的,不过这贾家之前获罪,咱们如今和他家结亲,会不会影响老爷的官途?”
  严大人想了想,说道:“贾家当时犯的事,朝廷已经处罚过了,朝廷没有再给贾政定罪。贾政的兄长,如今还在京中当着一等将军,并没有受其连累。而贾县令授官也没有受影响,那就不妨事。”
  严大人说完,感慨道:“没有想到,这贾县令竟然是先荣国府的子弟,在京都的时候,倒是没有听说过,只听说贾家有个衔玉而生的公子。果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国公府邸,到底是底蕴深厚,虽然父辈获罪夺官,但是子辈立即就科举崛起了。”
  严大人抚须微笑,笑道:“不错,年纪轻轻的进士,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这贾县令,将来一定不会困在这偏远地带。你看中贾姑娘,这贾姑娘一定也有不凡之处,将她说给宇哥儿也不错。夫人既然想结亲,这也是一门好亲。”
  既然严大人觉得可以结亲,过了几天,严夫人就下帖子,将彩霞和探春又请过来做客。期间,严夫人让严姑娘和探春去花园中赏花游玩,她自己拉着彩霞,将自己欲聘娶探春为媳的意思说了。
  彩霞在荣国府中的时候,见过的、听过的事情就不少。论见识,彩霞不输给一般的大家小姐。如今她跟着贾环,当了官家夫人,掌着贾家的事物,还要经常出去交际,更是历练出来了。
  彩霞笑道:“夫人这美意,我真是受宠若惊。夫人看中我姐姐,是我姐姐的福气。不过,这事情,我做不了主,回去后,我和我家爷商量商量,再给夫人回复。”
  严夫人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着实喜欢令姐,贸然提起,你不见怪才好。”
  彩霞笑道:“这是夫人抬爱。”
  等从严家回来,彩霞就将这事给贾环说了。贾环和严知府也打过交道,这严知府不是那种急功好利,贪欲野心的人,也不是那种碌碌无为,昏庸无能的人,他为官正派,堂堂正正。贾环是很佩服严大人的,在为官这一事上,贾环正在向严大人学习。
  贾环也见过严宇,和其父很相似,正直上进,相貌俊朗。如果探春同意,这也是一门好亲。
  贾环和探春因为以前的事情,虽然知道彼此是最亲近的人,都为对方着想,但是相处的时候,总是有些疏离,反而不如彩霞和探春亲近。
  贾环让彩霞去问问探春的意思,他自己没有意见。
  探春听彩霞说了这事,才明白今天严姑娘有意无意的提起自己哥哥的原因。
  探春见过严夫人和严姑娘,也听过严大人的官声。她虽然没有见过严宇本人,不过由其父、其母、其妹可知,这严宇应该也不会太差,就同意了。
  探春和严宇在严夫人和彩霞的安排下,在寺庙拜佛的时候,遥遥见了一面。严宇行了一礼,探春还礼,脸悄悄的红了。
  既然严家和贾家都同意,严家就开始向贾家提亲走礼,转年,严家将探春娶回了严家。
  严宇也是上进的,娶了探春后,不过三年就考上了举人,又四年,考上了进士,入了翰林院,带着探春落户在了京都。
  此时,贾环还在外任职,已经是正六品的通判,和彩霞已经有两个儿子,而探春和严宇已经有了一子一女。
  探春到了京都后,带着严宇去拜见贾政。
  贾政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王夫人也有了曾经赵姨娘的架势,每日在家中不是骂这个,就是吵那个,尖酸刻薄势力,已经看不出当年大家夫人,吃斋念佛,慈悲大度的样子了。
  李纨将贾兰也送到了云台书院,希望贾兰能读书读出来个名堂,而贾兰也没有辜负李纨的期待,已经考上了秀才。
  宝玉读书依旧不成,却已经有了四个孩子。
  湘云生了大女儿,过了两年,没有再生孩子。王夫人天天指桑骂槐,说湘云不中用。后来袭人怀孕了,王夫人就做主,将袭人也抬了姨娘。结果袭人生了一个女儿。同年,金钏生了一个儿子。又过了两年,湘云生了一个儿子。
  湘云如今已经将情呀爱呀这些事情看淡了,将宝玉和王夫人也看透了,如今,她就想好好将自己的孩子养大,其余的事情,都放下了。
  探春看着这一家人,明明是从小就在一起的亲人,如今看着反而觉得陌生,没有什么话可说。见了面,吃了饭,将礼品放下,就散了。


第110章 出海
  贾家变成这个样子; 探春虽然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是之前还是有了些预料的。这么多年过去,以往她认识的人中; 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是薛家薛蟠、薛宝钗和贾家贾琏、王熙凤; 有时想想他们的事迹,探春心中不由由衷的敬佩。
  这还需从头说起。
  薛蟠考中状元后; 就在翰林院任职修撰; 时常被皇上提到身边,和皇上一起商讨外邦的事情。
  皇上一边让人建造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培养舵手和船员; 一边建水师。
  本来皇上将王子腾召回京都,是想让王子腾筹建水师,却没有想到王子腾在半路被忠顺的人截杀,伤了腿。
  王子腾伤好之后,皇上将王子腾宣了过来,问王子腾对于建立水师的一些想法。王子腾对京都的事情一直都在关注; 对于皇上将自己召回来的原因也猜测过。因此,对于水师的事情; 他自己已经查过很多资料,在自己的心中反复思量了很久。
  原本王子腾以为自己受了伤; 皇上就会放弃重用自己的想法,没有想到皇上还是依旧让他奏禀。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如果抓不住,以后他估计就要赋闲在家了。
  王子腾将自己之前整理过的条陈一条条清晰的讲出来,奏禀的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皇上看着王子腾; 有些惋惜。
  王子腾被皇上从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调开,收了兵权,明升暗降,让王子腾在外面飘荡了多年。这么多年,皇上也算将王子腾看清了,有野心,但是没有反心,也识时务。
  王子腾这腿虽然伤了,但是在忠顺造反一事中,是立了功的。皇上封王子腾为内阁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