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徒澈从床上一跃而起,去了诚郡王府的库房。他要好好找找,能配的上虹儿的物件,明天去薛府向虹儿赔礼道歉。还有薛太太、薛蟠和虹儿的先生,自己也要准备礼物。
  第二日,司徒澈带着三大车的东西去了薛府。他想见薛虹,管家却说薛虹不在家。
  司徒澈便说要拜见薛太太。
  薛太太听说司徒澈要见自己,司徒澈不过是个小辈,见一见也无妨。而且,她也想见见这个让宝钗伤心的男子。
  在正厅,薛太太和司徒澈见礼完毕,司徒澈将礼单奉上,只说是一些小玩意,送给薛家人赏玩。薛太太也没有在意,并没有看,递给了身边的丫鬟。
  司徒澈问道:“伯母,怎么不见薛虹?”
  宝钗昨天已经将事情给薛太太说了,恰逢昨天薛蟠休沐在家,看着妹妹不开心,薛蟠就说:“这次书院的月考,我终于拿了第一名,搬了住处,住的地方大了很多,屋子里面有内外之分,还可以带一个书童进去。妹妹如果无事,不如给我做几天书童,我带你去书院玩几天。”
  薛虹本来就对书院很好奇和向往,听薛蟠这样说,瞬间就将司徒澈抛到了脑后,今天一早就和薛蟠一起去了书院。
  今天司徒澈过来,自然就扑了一个空。
  薛太太自然不会说薛虹去云台书院了,而是说道:“薛虹和她师父出门游历去了,估计要十来天才回来。”
  司徒澈有些失落,但还是强打起来精神,陪着薛太太聊聊家常。
  薛太太看司徒澈这表现,不像是对宝钗完全无意的样子,就不免打探一下司徒澈的个人情况。
  司徒澈想,薛虹都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应该第一个告诉薛虹,绝不能先告诉了薛虹的母亲,让薛虹从她母亲的口中得知。
  但是虹儿的母亲问话,自己也不能不答,他只将自己的身份隐去,其他都实话实说了。比如他是家中独子,是宗室,如今父亲早逝,家中只有一个母亲。
  司徒澈陪着薛太太说了半天的话,才恹恹不乐的回到诚郡王府。
  等司徒澈走后,薛太太才翻开了他的礼单,饶是薛太太见惯了好物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礼品,真的只是司徒澈拿过来给自家人赏玩的小物件,不是给宝钗的聘礼?从礼品上来看,司徒澈可一点都不像宝钗说的,对她无意呀。
  不过小儿女的事情,她也管不了。薛太太吩咐嬷嬷,将司徒澈送过来的礼品先放到宝钗的院子厢房中,等宝钗回来,自己处置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宝钗的词:
  临江仙 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85章 司徒澈、宝钗
  司徒澈回到诚郡王府; 诚太妃身边的大丫鬟喜鹊来请他,说是诚太妃请他过去。
  司徒澈换了一身常服,和喜鹊一起去了诚太妃的院子。
  到了诚太妃的住处; 司徒澈就看见诚太妃身边坐了一个少女; 正在同诚太妃说笑。这少女是诚太妃的娘家侄女; 诚太妃哥哥家的女儿,他的表妹; 名字叫做白蕊。
  司徒澈心知不妙; 连忙想走; 谁知白蕊已经看见他了,叫了一声:“表哥!”诚太妃也往他这里看过来。
  已经被发现了,司徒澈也不好走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去给诚太妃请安:“母妃安好。”然后对白蕊说道:“表妹也在呀。”
  白蕊看到司徒澈后,就站了起来,听司徒澈给自己打招呼,连忙回了一个万福:“表哥安好。”
  司徒澈不再理白蕊,对诚太妃说道:“母妃,您唤孩儿来; 可有什么事情?”
  诚太妃先对白蕊说道:“蕊儿,花房中的花开的正好; 让喜鹊带你去逛逛。”
  白蕊知道诚太妃和司徒澈有话说,这是要把自己支出去。她行了一礼,就跟着喜鹊出去了。
  等白蕊走了; 诚太妃才问道:“你那是什么表现?蕊儿好不容易来一趟; 你还给她使脸色!”
  司徒澈觉得冤枉:“我哪有?”
  诚太妃问道:“那怎么蕊儿来了,你就爱答不理的。小的时候,你们两个关系可好了。”
  司徒澈觉得无语,不理诚太妃这个话茬; 说道:“母妃,没有其他事情,我就走了呀。”说着转身就要往门口而去。
  诚太妃连忙叫他回来:“回来,你今天从库房中拿那么多东西是干什么去了?”
  司徒澈转身回去,说道:“送给朋友的。”
  诚太妃说道:“你天天出去,也不知道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我也懒得管你。如今您父王已经过世三年多了,你的婚事,也要打算起来了。白蕊是你表妹,你们从小也算是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不如就定下来,好早日给我抱上孙子。”
  司徒澈看见白蕊在自己家中,就知道诚太妃又要提这话。
  白蕊不是不好,就是他一直将白蕊当做自己妹妹一样看的,对她没有男女之情。况且,他一心都在薛虹身上,自然不会同意。
  此刻听诚太妃旧事重提,司徒澈觉得自己此生非薛虹不娶,就对诚太妃说了。
  司徒澈说道:“母妃,我已经有意中人了,今天拿的东西,就是送给她的。”
  诚太妃心中不高兴,她看中的儿媳妇人选一直都是白蕊,如今司徒澈竟然看上了别人!
  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决定的,哪有你自己看上的道理?一个姑娘家,还没有订亲,就成了自己儿子的意中人,还收了自己儿子这么多的礼物!这样的姑娘,不检点,而且太有手段!
  诚太妃深吸了一口气,缓和了情绪,问道:“是哪家的姑娘?”
  司徒澈看诚太妃不太高兴,也不敢说自己喜欢的就是薛虹,而薛虹是女儿身,平日里都是女扮男装。
  司徒澈扯谎道:“我经常在一起玩的薛虹,母妃你也知道的,就是他堂妹。如今薛虹客居在薛府,我喜欢的就是薛府的姑娘。”
  诚太妃想了想,问道:“就是那个商贾之家?商贾之女,还想嫁入皇家?如果你真的喜欢,以后娶了正妃,就纳为侧妃好了。”
  司徒澈不高兴的说道:“母妃,她不是商贾之女,她哥哥,如今已经是举人了,明年就要考进士。她父亲是紫薇舍人,也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了。而且他哥哥和薛虹都对我有救命之恩。”
  诚太妃冷笑:“进士是好考的?考不考的上还是两说。如果不是她家人对你有救命之恩,她的身份,连侧妃都当不上,最多当个侍妾。”
  司徒澈不容置疑的说道:“母妃,我就是喜欢薛家姑娘。要么我就谁都不娶,要娶,我就娶薛家姑娘。”
  诚太妃气道:“你这个不孝子!蕊儿有哪点不好?你父王去了,你不能娶妻,她等了你三年。如今,你一句不娶,就不娶了?”
  司徒澈也冷笑道:“我可从来没有说过要娶她!我和她没有婚约,也从来没有说过让她等!母妃,蕊儿现在才十六,找个人家嫁人完全来的及,不要硬往我身上塞。”
  司徒澈说完,转身就走。
  留下诚太妃在屋子里气的心口疼。
  但是诚太妃也不敢多做什么。
  四年前,诚太妃想让司徒澈和白蕊定下亲事。她觉得司徒澈对屋中里的侍女太过亲近,就趁着司徒澈外出的时候,将这侍女给寻了个错处,打发出府了。谁知道这侍女性子这么烈,竟然寻死了。
  司徒澈知道后,就带着墨染一个,直接离家出走了,一走就是大半年,音信全无。后来还是诚亲王去世,司徒澈知道消息后,连忙往京都赶。没料到他在梁山被劫,差点死在梁山。
  从此以后,母子之间的隔阂更深。司徒澈的事情,诚太妃也不太敢插手,害怕再把儿子逼走了。
  司徒澈走后,白蕊进了屋子,诚太妃抱着白蕊说道:“蕊儿呀,你的命怎么这么苦。”
  不说司徒澈,单说宝钗。
  宝钗跟着薛蟠进了云台书院,做了薛蟠的书童。晚上,薛蟠住在外间,让宝钗住在里间。
  白天薛蟠去上课,宝钗就在书院里面闲逛。
  云台书院在京郊的云台山上,分为上、中、下三院。
  薛蟠所在的是上院,里面的学子都是已经取得举人功名的人。
  进了云台书院的大门,就是一个广场,叫做思辩广场。广场的中间有一个八角亭,亭中树立了三块石碑。
  中间一块石碑上写了书院成立的历史。上面刻着书院成立和传承过程中艰辛和历代院长的坚守。云台书院几经风雨,最后还是传承了下去,如今已经是京城五大书院之一。左边的石碑上,是书院建立了这么多年,考上的进士的名单。右边的石碑上,写的是从书院出去的大贤,有著书立说的,有是诗画名家的。
  宝钗看着,肃然起敬。
  广场的东、西、南、北四边,都有一个十米长,五米宽,一米高的石台。这台子上,就经常会举办出现文会。有时,对于圣人言,比如《论语》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数种完全不同的断句,而其释义完全不同。这些时候,就会出现文会,大家公开来辩一辩。而书院的广场全是来听辩的学子。
  除了文会,有时也会有书院的老师或者学子,在这里开讲坛,传达自己的观念。
  台子后面的墙上,就是宣传栏。学子可以将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文章诗词贴上去,也可以将一些自己不解问题贴上去。
  出了思辩广场,往里走,就是三层高的礼贤堂。
  礼贤堂的一楼是夫子们讲大课或者开讲坛的地方。礼贤堂的二楼和三楼,是书院先生们平日里办公的地方。
  礼贤堂后面,分左、右两边。左边就是书院先生和学子的宿舍和庖湢,右边是平日学子上课的教室。而教室中有一栋楼,高三层,宝钗进去看了看,是藏书楼,里面是各种各样的藏书。基本上世面上有的书,这里都有。
  藏书楼第三层都是经史子集,科举用书,以及各种不同的注释。
  第二层则多是历代科举的程文,以及一些书画诗词的书籍,杂论等等。
  第一层,有很多卷宗,除此之外,竟然有很多话本,游记等等。这些在学子眼中,可是不务正业的闲书。
  宝钗在藏书室呆了大半天的时间,午饭都忘记吃了。
  出了藏书楼,再往后就是后院。
  云台书院建在山上,后院就是后山,种了松柏。有时学子读书累了,可以在此处踏青,有时也会在这里举办一些诗会之类的。
  云台书院的上院,占地十二亩,建筑面积四亩。看着不大,却培养出数不尽的人才,将云台书院的思想传递了出去。
  宝钗看着云台书院,心向往之。
  晚上,宝钗问薛蟠道:“哥哥,怎么藏书楼中还有话本?”
  薛蟠笑道:“你也觉得奇怪?我刚看见的时候,也觉得奇怪,觉得话本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先生说了,学习圣人言,是为了让我们明辨是非,知道做人的道理。而话本,虽然有很多巧合和夸张的成分,但是话本中有很多世事人情,让我们知道,生活中不仅有是非,还有情理。话本也只在上院中有,下院和中院中时没有的。上院的学子都是举子,以后大概率是会做官的。做官,就不能只会圣贤书,做书呆子,也要知道庶民是怎么生活的。这样,才能不被人愚弄,也才能不做个昏官庸官。那一层中除了话本,更多的是卷宗。书院收集了史上和本朝的一些典型的卷宗,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让学子们了解世情,也开阔视野。”
  宝钗笑道:“没有想到话本还有这种作用。”
  薛蟠说道:“那是。世间万物,皆有作用,端看怎么用了。”
  接下来的几日,宝钗就在书院中各处蹭课,看学子们在思辩广场举办文会,辩论会,将书院生活体验了一遍。
  之后薛蟠沐休,宝钗才跟着薛蟠一起回了薛家。
  到了家之后,薛太太就将司徒澈来过的事情给宝钗说了一遍。
  薛太太说道:“你那朋友虽然将礼品分好了,沈先生的,我的,你哥哥的和你的都有,不过我看礼物太贵重,就没有送出去,都放在你院子的厢房中。你回去看看怎么处置,是收下还是还回去。”
  薛太太说着将礼单给了宝钗。
  薛蟠在宝钗身后,也跟着看了几眼,不由皱眉。
  薛蟠说道:“宝钗,你说这司徒澈只是一个闲散宗室,无官无职?但是这礼物,不像是闲散宗室能随意送出的。”
  宝钗问道:“哥哥,你是说司徒澈和我一样,隐瞒了身份?”
  薛蟠道:“很有可能。他应当是宗室近枝,或者家中资产豪富才对。你将他的信息说一遍,我去查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