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甄家已经不单单是监控他的密折了,还监控起他这个人。林如海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如今,是甄家最慌张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狗急跳墙的时候。
  像甄家这种,忠顺亲王的外家,是忠顺亲王最有利的支持者,握着江南财政,欠着国家大笔的官银,又舍不得身上的权利,一定会被新帝视为眼中钉。
  自己是太上皇当年亲派的巡演御史,只要不引起甄家确切的怀疑,甄家应该不会直接和自己动手。不过自己也不能有太大的动作,以免将甄家的视线引到自己身上,让甄家真的怀疑自己。真的让甄家不管不顾的动起手来,自己没有丝毫的胜算。
  林如海之前想过的很多方案。但是这些人和自己一样,如今都在甄家的监视之下,为了不使甄家起疑心,算是不能用了。
  如今想来想去,能用且甄家不会怀疑的,林如海只能想到薛家和贾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贾雨村。
  这其中,贾家和甄家毕竟是老亲。有贾家在,甄家应该会相信自己没有其他的意思,省的甄家狗急跳墙,伤了黛玉。
  但是这密信,却是不能让贾家帮忙送的。
  在贾家眼中,林家和甄家孰轻孰重,林如海不敢赌。
  而贾雨村,毕竟是金陵知府,手中是有权的。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贾雨村今年就要回京述职。
  林如海之前打听过贾雨村在金陵做的事情,没打算让他帮自己送信。贾雨村攀附权贵,忘恩负义,如果此事交给他,他可能直接将自己卖了。贾雨村此人,终究还是在官场中变了,当时自己看错了人。
  不过贾雨村,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林如海真正想要帮自己送信的人选,是薛家。
  之前他对薛蟠要娶林黛玉没有正面表态,但是这种态度,已经相当于拒绝了。
  自己拒绝后,薛蟠还在林家呆了两天,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还是照常往林家送东西。如此可见,薛蟠对于林家应该是有一份真心的。不管薛蟠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黛玉,林如海都觉得,薛蟠其实是一个好人选。
  薛蟠之前给黛玉带信的时候,没有拆开黛玉的信件,因此对于薛蟠的操守,林如海还是信的过的。
  而且薛蟠此刻去京城,也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参加春闱,不至于引起甄家的怀疑。
  不过他要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让薛蟠同意替自己送信。
  林如海思量着,咳嗽了一声,连忙用帕子捂住嘴巴,吐出一口血。
  林如海看了看帕子,不在意得将帕子扔到火盆中,坐在书桌前,开始给贾家写信。
  恰好贾家老太君又来了信,说的不过是老生常谈,是要接黛玉去贾家。贾老太君还说了元春封妃,特意点出太上皇要嫔妃娘家建省亲别墅,就差直接写让自己出银子了。林如海冷笑,不过这正和他意。
  林如海给贾家回了信,先恭喜贾家有了娘娘。然后说自己身体不好,快支撑不住了,让贾家派个主子过来,将黛玉接到贾家教养。而自己的贺礼也让黛玉一起带到贾家。
  这信林如海就是让甄家人看的。自己和贾家的关系越紧密,甄家对自己越放心。
  他要借着贾家的人,先将甄家的注意力从林家引开。
  等黛玉和贾家的人回京的时候,最好能和贾雨村同行。虽然黛玉和贾家的主子都是官家子弟,身上却没有实际的官职,甄家可能不放在眼里。不过贾雨村不同,他是有实权的官员,有他在,甄家就不会太过分。
  到时,想来甄家应该不会为难黛玉,而会选择和贾家套交情,让甄家的人暗中搜检行礼,然后让贾家的人看住黛玉。
  这样也行,只要黛玉能没有危险的到达贾家就行。
  这一波人,同时也是给真正送信的薛家打掩护。
  林如海写完信,将黛玉叫了过来,将自己的安排细细的叮嘱了一遍,说道:“如果到时候,甄家真的要搜,你就当自己不懂事,被吓住了,让他们搜,只要你平安就好。”
  黛玉一一应了。
  林如海之前已经让黛玉将甄家的罪证全部记在心里,如果薛家真的出现什么不测。黛玉平安到了京城,可以将这些默写出来,到时再找机会呈交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参考红楼梦。原文: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第56章 林如海去世
  林如海给贾琏写完信以后就倒下了。
  这几年; 他一直在强撑着,如今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这口气一散; 就再也支持不住。
  林如海躺在床上; 黛玉每天/衣不解带得照顾他。
  林如海安慰黛玉:“玉儿; 你放心,爹爹不会死的。不把你的事情办好; 爹爹一定会撑下去的。”
  黛玉强笑道:“爹爹; 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以后你还要陪着玉儿一起长大呢。”
  黛玉看着林如海痰中带血,到底是背着他哭了一场,在他面前却一直强颜欢笑。
  其实林如海的真实情况,他们两个都心知肚明,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林如海每天计算自己的信,什么时候才能到贾家,而贾家会派谁来。
  他所料不错,贾家派来的人应该是贾琏。
  像宝玉那种宝贝疙瘩; 贾母才舍不得让他跑来这么远的地方呢。除了宝玉,就只有贾琏了。
  至于薛家; 如今先不急着通知。
  如今太上皇的旨意刚刚传到江南,正是甄家戒备最严的时刻,此时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等自己的信到京都; 贾家来人从京都过来; 估计就两个月后了。那时候,甄家自然会松懈很多。等黛玉和贾家人一起出发后,可以将甄家的目光引走。到时再将密信给薛蟠,自然更不容易引起甄家的怀疑。
  而且; 黛玉先走,走水路,脚程快。等船离开江南这片水域,即使薛蟠出了什么纰漏,甄家也追不上黛玉了。
  等黛玉到了贾家,贾母是黛玉的亲外祖母。她即使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黛玉去死的。她怎么说也是超一品诰命,还在皇城根下,能护得住黛玉的。
  江南如今是是非之地,自己将甄家的罪证交给皇上后,谁知道皇上那边的人嘴严不严,会不会把自己交代出去。这时候把黛玉留在江南,会遭到甄家的报复。
  将黛玉送到京都贾家比较安全。贾家怎么说都是太上皇时候的老臣,如今元春又做了皇上身边的妃嫔。虽然她的封号透着不祥,但是一两年内,贾家应该无碍的。
  等薛蟠将自己的信带到,皇上收到自己的信,会护着黛玉的。
  在贾家,毕竟是皇城跟下,有皇上护着,甄家不会轻举妄动。
  林如海将所有的可能性在自己脑子中过了一遍。
  如今,只剩下等了。等两个月后,再看事态的发展。他一定要坚持住。
  林如海不再多想其他的东西,遵照大夫的嘱咐,每日里就是喝药休息,有精神的时候,指点黛玉一些自己为人处世的经验。
  二个月后,贾琏带着兴儿、荆绩还有荆绩当时的一杆兄弟,来到林家。
  贾琏见了林如海,林如海已经在病床上起不了身了,身体消瘦,面白如纸。
  贾琏看着林如海如此,不由先扑到林如海的病床前哭了一场。
  林如海还笑着劝道:“贤侄不必忧虑,人固有一死。你来了,黛玉有依靠,我就放心了。”
  林如海本来是想等贾琏来了之后,直接带着黛玉走。等黛玉走后十来天,到了半途,再将薛蟠请来。
  林如海本来想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将薛蟠请过来,让薛蟠给自己办事,就说事成之后,如果他此心不改,就将黛玉嫁给他。
  在薛蟠来之前,他多喝些参汤,将气色养的好些,薛蟠不会怀疑自己的身体状况的。
  等他将信送到京都,估计自己已经去世了,不过这些没有关系了。
  如果薛蟠看见自己去世,不打算定亲,这婚事本来就没有定下来。如果自己去世后,薛蟠仍然打算娶黛玉,那么薛蟠自然值得托付,黛玉知道该怎么办。
  他让薛蟠带信是交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自己的好友,是皇上的人。有带信的情分,自然会高看薛蟠一眼。对以后他的仕途也是有帮助的,也不算自己坑了他。
  本来林如海打算的好好的,但是没有想到在黛玉这里出了岔子。
  黛玉是知道他的打算的。可是黛玉看着他的身体情况,如今怎么都不愿意离开扬州。黛玉知道,她走后,这就是永别了。可是她不愿意自己爹爹去世的时候孤零零的,连一个守孝的孝子孝女都没有。
  黛玉趴在林如海的床前哭道:“爹爹,你就让我留下来陪你最后一程。我如果这个时候走了,这一世都不得安稳。而且,如果我这个时候走,不合常理,甄家会起疑的。”
  好吧,黛玉说服了他。
  其实他自己是无所谓的,人死如灯灭。鬼神之说,他向来不信。不过林如海看黛玉执意如此,也就改了想法。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真的逼着黛玉走,估计是她永远的遗憾了。
  林如海本来打算再撑半年的时间,不过如今自己的身体情况好像撑不了。他能感觉到,自己慢慢失去了生机,就仿佛被掏空了一样。
  而且,自己的死也有一个好处。
  自己和甄家无冤无仇,以前相处的还行,甄家监视自己,一是因为自己的官位职责,二是害怕自己靠举报甄家邀宠。等自己去世,黛玉是个女儿家,甄家自然没有再怀疑林家的理由。到时,所有的监视都会放松。
  既然如此,对待薛蟠的问题上,就要换个方法了。
  如果黛玉要给自己养老送终后再走,而薛蟠要在黛玉走后再出发,那时薛蟠自然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死讯了。
  这样的话,就不能用黛玉的婚事来引着薛蟠做此事了。等自己去世后,黛玉的婚事,于薛蟠,已经不是什么好事了。而且,提都不能提一句,以免薛蟠以为,林家要赖上他,弄巧成拙。
  林如海也算和薛蟠接触了好几年了,看的出薛蟠此人很重情义。如此,自己只能用情义来感化薛蟠,让他帮自己做事了。
  如今不是见薛蟠的好时机。自己和薛蟠非亲非故,临死前见他,别人会猜出自己托付了他什么东西。还是等自己去世后,等薛蟠过来祭拜的时候,书信转达吧。
  到时甄家的监视不严,怎么拖住薛蟠,让薛蟠在黛玉走了之后才出发,这些事就交给林平做吧。
  林如海给薛蟠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了很多肺腑之言。
  在信中,林如海解释道:自己上次拒绝婚事,并不是不喜欢薛蟠,而是自知不久于人世。自己还是很欣赏薛蟠的。如今,祝福薛蟠以后能娶一个贤惠的妻子。对于薛蟠的学习情况,用心指点了一番。将家中自己关于科举方面的所有书籍,都送给薛蟠了,希望薛蟠能考上进士,金榜题名。京城礼部尚书是自己的同年,当初交情不错。薛蟠去京都求学不易,自己正好有一封信要给礼部尚书,希望薛蟠帮忙带给礼部尚书。以后薛蟠有事情,也可以找礼部尚书帮忙。
  林如海将一切都安排好,看着床前的黛玉、贾琏、林平、林安,突然觉得黛玉说的没错。
  如果自己去世的时候,身边一个后人都没有,确实凄凉的很。
  林如海看着黛玉说道:“玉儿不哭,好好活着。”说完含笑而逝。
  黛玉和贾琏将林如海的讣告送出去,官府同僚来了一批又一批。甄家也来祭拜了,等祭拜完,将对林家的监视大多数都撤了。
  林家有仆人去金陵去给贾雨村和薛蟠报丧,贾雨村去林家祭拜了一番。贾雨村正要回京述职,看见贾琏,知道贾琏不久后就要带黛玉回京,就约好到时一起回去。
  薛蟠听说林如海去世,心中一惊。自己在林家周围监视的人,没有看出丝毫的消息。
  薛蟠急忙去林家,看见贾琏充作孝子,在灵前守着。而林姑娘跪在灵堂帐幔后面,只能隐约看见一个人影。
  薛蟠跪在灵前上了香,看见林姑娘在后面还礼。
  薛蟠特别想去看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