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昏君-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家酒楼的云娘嫁给了范师爷,当真是好福气啊!”
    “什么云娘好福气,我看是范师爷好福气。这云娘貌美如花,罗家的家业还不得落到范渣头上。”
    “你懂什么,这点家产算什么。范师爷可是皇上钦点的县老爷啊,据说二人的婚事也是陛下亲子操办的。”
    “好福气,好福气啊!”
    围观的众人羡慕着,罗家酒楼的账房先生与云娘婆婆在门口热情的招呼着。左邻右舍,四方亲戚都涌了进来。
    范渣当上了县令,这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凤仙县的土豪劣绅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都来捧场,为的是能够认识这位凤仙县的县令大人。
    两个店小二在门口设了一张桌子,凡是来贺喜的贺礼一概不收。
    “我们家新郎说了,凡是来贺喜的,都是给范师爷和云娘面子。彩礼万万不可收,您那,还是带回去吧、”店小二拒绝着。
    客人不乐意了:“这我礼物都带来了,怎好说退便退。再者说了,你让我带到哪儿去?带回家再回来?”
    店小二为难道:“这个,您先在这登个记,婚事结束以后,再把这礼物带回去,省的我们挨家挨户的给您送不是。”
    前来贺喜的客人无奈,只好悻悻的签上名,然后在他人指引下来到了酒楼内。
    此刻的罗家酒楼张灯结彩,一派喜庆。客厅里摆满了桌子和前来贺喜的人群,酒楼的伙计个个忙得团团转,谁也没想到今儿个会来这么多人。
    “走吧,咱们也进去。”赵桓收起他的折扇,他现在乔装打扮了一番。沾着两撮小胡子,头上戴着一顶青色的帽子,阳光下隐隐泛出一阵绿光,这让赵桓很是郁闷。
    这个时代是没有绿帽子这一词的,赵桓自己觉得这顶帽子就是映射了自己此刻的心情。
    “新娘子来啦!新娘新郎来啦!”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锣鼓齐鸣,唢呐声响。好吧,大宋还没有唢呐,那时候叫‘大笛’,汉朝时期便有了这种乐器,是唢呐的前身。
    只见范渣骑着高头大马,胸前带着一朵大红花,身着红色的新郎服。一脸的喜气洋洋。
    云娘是坐在轿子中的,到得门口轿子停下,云娘盖着红盖头从轿子内出来。
    一般都是洞房内新郎才能揭开红盖头,但凤仙县的习俗各异。新娘是到门口时由新郎揭开红盖头,然后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直等到新郎父母点头示意,二人这才携手入门的。名曰‘见公婆’,取自丑媳妇早晚见公婆之意。
    云娘婆婆站在门口早已笑的合不拢嘴,旁边众人热闹的催促着:“揭开呀!揭呀,快啊!”
    “就是,快点揭开!”
    范渣轻轻的掀开云娘的红盖头,周围顿时黯然失色。只见凤冠霞帔下的云娘面若桃花,肤凝如脂,虽比不上南宫怜儿艳丽,却也有各自风韵。只看得赵桓是醋意顿生,他气的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来狠狠的扔在了地上。
    要命的是那顶藏青色的帽子在阳光下更是闪烁着翠绿色的光芒,赵桓气不打一处来,一脚一脚的狠狠的踩了上去、
    南宫怜儿等人大惊,赵桓摘下帽子这不是要暴露身份么。众人一旦知道皇帝亲临,免不了又是一通跪拜,岂不是打扰了人家的兴致。
    曹东升不明白,令狐云龙也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跟一顶帽子过不去。
    偏偏众人都被新娘和新郎吸引住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赵桓的模样,赵桓加倍生气了。令狐云龙见事不妙,将自己头上的斗笠摘下来戴在赵桓的头上。
    南宫怜儿大概猜测处了一二,她轻轻的握住了赵桓的手。赵桓微微一怔,转身看着加倍艳丽的南宫怜儿,心中醋意这才平息:“怜儿,你比云娘漂亮多了。回头册封你为皇贵妃的时候,朕也给你带上凤冠霞帔。”
    南宫怜儿嫣然一笑,娇柔无限。虽说是日日耳鬓厮磨,赵桓还是不由得看的痴了。
    “丑媳见过婆婆!”云娘对着婆婆跪拜了下来。
    这也是这里的规矩,新娘无论长得好看不好看,必须对公婆行礼。自称丑媳,等公婆点头同意以后,才能由新郎拉着手进门。
    云娘婆婆笑的咧开了嘴,不住点头:“好好好!快进屋,进屋!”
    锣鼓齐鸣,唢呐悠扬。众人拥着新郎新娘进了酒楼,赵桓等人也跟着走了进去。云娘婆婆认出了南宫怜儿,再一看又认出了赵桓,唬的她刚要下拜。
    南宫怜儿慌忙将她扶起,做了个禁声的手势:“不要声张,陛下不想让他人知道,你去忙你的吧,我们自己会找座。”
    云娘婆婆吓得慌忙退下,愣了一会儿看到赵桓等人找到了座位,这才去招呼其他客人。
    毕竟是皇帝亲临,云娘婆婆终究是不放心,叮嘱下人对赵桓那一桌子加倍招待。
    流水席甚是热闹,满满一桌子的菜都已上齐。赵桓等人各人找了个座位坐下,众人推杯换盏开吃。
    昨夜赵桓等人宿醉到天亮,各人都不太想饮酒。谁知附近桌子上的他人不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纷纷过来敬酒,这又不喝不行,各人只好举杯陪饮。
    众人饮酒正酣,有人已经有了微微醉意。而赵桓更是醉的一塌糊涂,他举着酒杯与众人频频碰杯。
    有个在醉醺醺的员外模样的家伙楼这赵桓,右手端着酒杯:“你,面熟,面熟。”
    赵桓一样醉的说话舌头都大了:“朕,朕,朕你都不认识?”
    那员外想了半天:“那日我在县衙见到过陛下升堂,我认出来了,你就是陛下带来的那名侍卫。说,你是不是侍卫,是不是?”
    赵桓不住点头:“是,朕就是侍卫!”
    那员外嘿嘿一笑:“我就说我认识,认识你吧。”说完,松开搂着赵桓脖子的手,咕咚一声便倒了。
    古往今来婚礼大致相同,不多时范渣与云娘便出来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接着夫妻对拜以后便要入洞房去了。
    赵桓醉眼朦胧的看着云娘的背影,只见云娘猛然回过头,一把推开范渣:“我不要嫁给你,我想要嫁给陛下!”
    赵桓惊喜交集,伸出手来:“好啊!云娘,来啊!”(该段落抄袭《九品芝麻官》)
    “陛下!”南宫怜儿使劲的晃了晃他,赵桓清醒了些,一抬头,哪里有云娘的半分影子、再一回头,众人瞠目结舌的一齐看着赵桓。
    就在这时,令狐云龙拉起赵桓往外便走。众人走出罗家酒楼。令狐云龙悄声道:“陛下,不好了,杜仲跑了!”

第十五章 刑法场杜仲现身
    赵桓是肤浅的,是低俗的,是低级趣味的。他看上了云娘,不是看中她的人品,不是看中她的心灵,看中的就是她的容貌,她那种楚楚动人的气质。
    所以醉酒以后他才会出现这种幻觉,不过这种感情来得快,去的也快。云娘跟范渣已经洞房去了,赵桓的污子思想中二人说不定已经行周公之礼了。
    杜仲跑了,赵桓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杜仲掀不起什么风浪,就算他现在回到京东指挥营,也没有人再敢听他指挥。面圣途中私自逃跑,形同谋反。
    杜仲暗暗后悔,在京东军的时候就不该答应去见皇帝。都是全力惹的祸,现在自己入丧家之犬一般无处可藏无处可躲。京东营是回不去了,虎符兵符都交给了副将,说不定皇帝早已派人在大营等着自己了。
    “吴革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一个杜仲在眼皮子底下溜了,吴革人呢?”赵桓问道。
    此时令狐云龙身边还站着一名御前侍卫,是吴革派来的人。那名侍卫躬身道:“陛下,那杜仲趁着夜里挣断绳索,杀了两名守夜的侍卫后逃走。吴革将军知道犯了大错,正在衙门等候陛下处置呢。”
    赵桓怒道:“怎么处置?杀了吴革?”
    “陛下!”令狐云龙和那侍卫吓得慌忙跪了下来。
    赵桓气的一摆手:“行了!回衙门,明日动身去菜朵镇,行刑!”
    他说的是对白庆生和杜华昌的凌迟,五百刀,够狠。
    众人回到衙门,吴革跪在大堂上不敢抬起头,杜仲跑了,他难辞其咎。
    “陛下,臣无能,求陛下责罚。”
    赵桓冷这个脸:“罚你什么?吴革,这点事你都做不好。杜仲手握兵权,若是此时反了来抓朕当若何?朕现在身边这几千名侍卫?杜仲可是手握数万兵马。”
    吴革擦了擦汗:“臣该死,来的时候臣已经让杜仲将兵符和帅印给了副将,臣业已派人去京东营传令,发现杜仲者,格杀勿论!”
    赵桓听到这里脸色缓和了一些:“行了,龙船事情未结,朕这一路又遇到许多事情羁绊。传下令,班师去菜朵镇。明日对杜华昌、县令白庆生行刑!”
    吴革暗自舒了一口气,这么说皇帝是不打算怪罪自己了。每个人爬到上面的位置都不容易,都是经过几年几十年慢慢的熬上去的,若是被皇帝一句话贬到地方任个小吏那是一句话的事。若你没有相当的关系和自己个人能力,再爬回原来的位置就难了。
    第二日,侍卫押着白庆生与杜华昌,浩浩荡荡的往菜朵镇进发。凤仙县的百姓沿路杀牛羊备酒浆一路欢送各自不提。
    菜朵镇并不大,不足千户人家。村长早就得到讯息,一大早便到镇头迎接。带领一众侍卫将杨七巧家团团围住。
    杜华昌与白庆生被押到杨家破门前的时候,二人看着早已荒败的杨家宅子心中惊惧万千。当年杨家也算的上是菜朵镇的中户人家,杨七巧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闺女。他爹当年拒绝了多少向她家提亲的人,没想到竟然遇到杜华昌这个畜生,将杨七巧一家是家破人亡。
    “皇上驾到!”伴随着一声叫喊,赵桓的龙撵缓缓驶来,一众百姓纷纷跪拜。
    这事不需要赵桓亲自出马,早有提刑官宣读罪状:“大宋重和二年,罪犯杜华昌勾结白庆生,窥伺菜朵镇杨家册之女杨七巧,行禽兽之行,致杨七巧自杀身亡。为掩盖罪责,杜华昌应其父杜仲之谋,将杨家满门。其罪滔天,恶贯满盈、禽兽之行令人发指。为维护大宋律法,昭人间正义。特奉天子诏,将此而贼凌迟!按大宋·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剐三三五七刀,方为刑毕。然今陛下以仁治国,特赦五百刀,以告慰杨家在天之灵。刽子手!行刑!”
    按凌迟规矩,需要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赵桓下令五百刀算得上是开恩了。
    刑场就在杨七巧的家门口,杨家门口是一大块空地。空地上两个木桩,自然是用来绑这俩罪犯的。不同的是除了两名拿着片刀的刽子手外,还有一个拿着鬼头刀的刽子手,那是用来砍罗小虎的。
    罗小虎,比起这二人他算得上是幸运的。至少他不会被受活剐,只是被一刀咔嚓。
    为避免过于血腥,赵桓命剐刑二百米内不得站人。这样众人远远观看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更多的不适。
    罗小虎吓得心胆欲裂,他是第一个:“啊,我不想死啊。别杀我!别杀我!”
    刽子手冷笑一声:“你给罗生下毒的时候怎么不去想别杀他,此时死到临头你是罪有应得。”说着刽子手狠狠的将罗小虎的人头摁下,举起鬼头大刀。
    罗小虎吓得浑身肌肉乱颤,拼命的缩着脖子,仿佛只有缩着脖子才能不会被砍掉脑袋一样。
    旁边的白庆生和杜华昌被绑在柱子上,眼睁睁的看着刽子手举起鬼头刀,‘咔嚓!’一声,罗小虎的脑袋应声而落。
    这个时候没有人不害怕,杜华昌已经接近半疯。尤其他看到身下的那名刽子手不紧不慢的拿着片刀在磨石上磨刀的时候。刽子手用水滴在磨石上,吱吱的在哪里磨着他的快刀。
    白庆生比他强不到那里去,他瞪着惊恐的眼睛:“杨七巧,杨七巧来啦!他来复仇,来复仇啦!”声音凄厉,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杜华昌情急之下大叫一声:“爹!救我,爹!”
    你还别说,杜华昌这么一叫。人群中一人飞身而而起,往杜华昌身边急奔。
    吴革看清是杜仲,原来他听说儿子要被凌迟,不忍他受此罪行,出手来救。
    这是不可能的事,四周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侍卫。杜仲就算本领通天也不可能救得了他儿子。
    其实赵桓很是纠结,气头上他恨不能将这二贼碎尸万段。一旦真的要凌迟了,他又觉得毕竟太过残忍。哪怕此人大奸大恶,罪不容诛,毕竟凌迟是违反人道的。
    PS:推书《在古代做皇帝》。作者群新人,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第十六章 子不孝其父之过
    这种事不需要令狐云龙出手,他的目标是保护皇帝。最先跳出来的是吴革,杜仲跑了一次,这次不能再让他遁了。
    在离着杜华昌几十步的时候,杜仲出手了。没想到他并不是来救他儿子的,而是发出一支飞镖,直取杜华昌的咽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