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昏君-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家颜面必须顾及,南宫怜儿与令狐云龙大惊抢上将赵桓扶起。此事若是传出去,这皇家的权威是荡然无存了。
    可赵桓看着这如地狱一般的世界已经顾及不了这么多了,他心里只有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是自己用人不察才造就今天的局面,上一次就应该将这个韩铁心拿下。
    “曹东升!”赵桓抽抽噎噎的道:“在这县衙门口下一个朕的谢罪诏,终朕其一生,琅琊县不再缴纳任何赋税!”
    只要赵桓活着,琅琊县就用不纳税。人们都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用不纳税对一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万岁!”有人跪地喊了一声。
    然后几十人一起喊:“万岁!”
    第三声“万岁!”的时候是整整一群,包括哪些押送粮食的侍卫都是发自肺腑的呐喊,他们知道这个皇帝是好皇帝,可毁在了官员手里。
    赵桓总算恢复了几分理智:“回县衙,布置赈灾!”
    琅琊县的赈灾流程完本复制了邳州,逐一登记在册,然后发放赈灾粮。作物种子由朝廷免费发放。
    或许是老天爷也被感动了,第二天,持续大旱几年的琅琊县迎来了一场大暴雨。这场大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旱灾终于解除了。
    PS:祝高考的学子每人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今天只有两更了,我要准备新书大纲。放心,这本书没有百万字是不会完结。本人要双开,新书暂定大秦。

第七十一章 瘟疫横行帝妃病
    吴革等人到达海州的时候,海州知州韩铁心带着府衙的人慌忙出来迎接。
    “吴将军,下官久闻吴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刚见面韩铁心就拍起了马屁。
    吴革微微一笑:“不知韩大人听过本将军什么名声?”
    “哎呀,吴将军身为陛下身边的红人。又率领禁卫军征大金,据说还救过陛下的性命。这些可都被传为了佳话啊,将来也是要载入史册的。”
    不得不说这个韩铁心很会拍马屁,吴革只好笑着道:“韩大人过奖了,想这韩大人德保一方平安。据说更是海州赋税不曾减少,听说朝廷任命也已经下来了,韩大人要调到徐州任徐州知州了。更是可喜可贺啊!”
    没想到韩铁心脸上变色,只见他叹了口气:“吴将军那,本来下官是准备调往徐州的。这不,枢密院的调令都来了。可赶上这海州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只好让本官继续留任,唉,说出来都是眼泪啊。”
    “韩大人,本将军奉皇命前来赈灾。咱们就别绕弯子了。朝廷拨下来的四万石赈灾粮,到了海州没有?”吴革直奔主题。
    韩铁心神色尴尬:“这,这个。。。”
    吴革直勾勾的看着他:“韩大人直说无妨!”
    韩铁心摆出一个请的手势:“还请吴将军府内说话!”
    吴革点了点头,带着侍卫来到了海州府衙。只见厅内坐着几个人,却是运粮使刘豫。不由得心中暗暗有气,这刘豫好大的架子。竟然不出来迎接,而是坐在这府内大大咧咧的饮茶。
    只听刘豫站起来道:“吴将军,本官有礼了。恕本官不能出门迎接。”
    吴革这才看清,刘豫脚上绑着绷带,于是惊问道:“刘大人,你这是?”
    刘豫苦着个脸:“吴将军那,我们的运粮队在沂水遇到山贼的伏击。粮食都被山贼给抢了。”
    韩铁心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刘大人为了保护粮食,左腿被山贼砍了一刀,这才无法出门迎接吴将军啊。”
    吴革冷笑道:“刘大人,你丢了赈灾粮,那也是死罪。这沂水地面上哪里来的山贼?再者说,那个山贼这么大的势力竟然连四万石赈灾粮的护卫队都能劫走!”
    韩铁心一甩袖子:“唉,吴将军你先听刘大人把话说完嘛。”
    只听刘豫接着道:“本官就是丢了性命,也得万保粮食无缺。这股山贼甚是彪悍,为安全起见。本官只好先带了两万石粮食来到了这海州,这也是前日才到这海州。剩下的两万石粮食大概会半个月以后就能到达。”
    吴革点了点头:“刘大人真是神速啊,本将军从京城重新组织的几千石粮食比你晚走了足足快两个月,你竟然只比我早来了两天。救灾如救火的道理,刘大人不懂吗?”
    刘豫一拍桌子:“你!本官说了,我们在沂水遇到了山贼,这才来的迟了。”
    吴革不再理他,他转头对韩铁心问道:“韩大人,既然赈灾粮已到了海州。你可将灾民登记造册,开始发放?”
    韩铁心笑着道:“吴将军莫急,府衙正在逐一登记。”
    吴革忍住气:“不知道这登记还需要多久?”
    “这个,”韩铁心想了想:“怎么也得一个月吧。”
    “一个月!”吴革冷冷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一个月,海州将会饿死多少灾民?你是做什么登记,还需要一个月时间?为什么不能先将灾民集中安置,一边登记一边发放?还有,本将军进城之时便发现,你为何又不在城内设置粥棚赈济灾民?”
    韩铁心哑口无言:“这个,这。。。”他看着刘豫。
    只见刘豫又坐下来道:“吴将军,本官是陛下亲赐的运粮使。海州赈灾事宜由本官来处理,至于你说的灾民集中安置,本官会考虑的!”
    “好!”吴革一抱拳:“本将军也是陛下亲派的运粮使。这次本将军也是带来了四千石粮食,明日本将军就在城内设粥棚!”
    刘豫摸起桌子上的茶杯阴阳怪气的道:“吴将军好大的威风,朝廷下来的粮食是要逐一登记,然后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吴将军私设粥棚,不记名不造册,就不怕这些米粥被哄抢么?”
    “这就不劳刘大人操心了!告辞!”吴革冷哼一声,拂袖出门。
    韩铁心心中惊慌:“刘大人,这吴革可是不好对付。他想开粥棚,到时候灾民云集,他在把这里的情况报给陛下,咱们怕?”
    刘豫放下茶杯:“怕什么!这里山高皇帝远,陛下还能长着翅膀飞到海州来不成。只要咱们稳住阵脚,就不怕他。”
    “可吴革若是道粮库查看赈灾粮怎么办?四万石粮食,咱们哪有那么多!”韩铁心着急的问道。
    刘豫想了一下:“我已飞鸽传书给王爷,就让广元粮铺火速将两万石粮食先运到海州。只要粮库里的粮食满了,吴革就拿咱们没有办法。至于如何赈灾,粮食怎么分配,那他一个小小的御前统制就管不了咱们了!”
    韩铁心翘着大拇指:“高!刘大人实在是高!”
    。。。
    琅琊县灾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赵桓带来的这些粮食还是不够灾民们度到明年的,只有等着海州那四万石粮食了。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治疗这瘟疫,赵桓第一次发现这瘟疫比灾荒还要可怕。有的一家十几口一齐得瘟疫,无一幸免。
    赛华佗又不在身边,赵桓他们又不懂医术。瘟疫来势汹汹,每天琅琊县都会死上几十人。而随行的侍卫很多人也是染了病。
    最让赵桓担心的是南宫怜儿和曹东升,二人竟然也都有了疫情症状。若不找到治疗良方,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我没事。”南宫怜儿脸色苍白,她已经躺在了床上。曹东升比她稍微强一点,但也倒下了。
    赵桓摸了摸她的额头,触手滚烫。再看她手臂上已经长满了红色的疹子,赵桓虽然不怎么懂医学,但也知道这种疾病在现代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在这里就凶险的多。
    “怜儿,没事,朕在这儿呢。你安心养着,朕会找最好的郎中来给你治病!”赵桓安慰她。
    为避免南宫怜儿担心,赵桓到了门外才让令狐云龙去找郎中。
    令狐云龙找来了琅琊县最好的郎中,郎中给南宫怜儿诊完脉,悄悄退到了外面。
    赵桓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了?”
    郎中摇了摇头:“陛下,曹内侍的症状还有治愈的希望。娘娘怕是。。。”
    赵桓只感觉到天旋地转,若不是旁边令狐云龙扶着,怕早已晕了过去。
    PS:推一本朋友的书,仙侠的《蜀山世界笑傲行》。作者以前历史类,上过三江,文笔犀利。

第七十二章 自制青霉素治病
    赵桓强自镇定,若是南宫怜儿死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味了。人总是这样,南宫怜儿在他身边的时候,赵桓没有觉得什么,等到现在,他才懂得什么叫珍惜。
    赵桓开始模糊的明白,她并非真的是嫌宫内烦闷想出宫。其实她是舍不得自己,她想跟在自己身边。为了自己这个狗皇帝,她数次不顾性命。而自己竟然心安理得,只是觉得她很漂亮,从来没有认真去关心过她的内心。
    “郭郎中,你告诉朕,为什么她的病难以治愈?”
    郎中跪了下来:“陛下,小人冒死实言。娘娘除了时疫,还有就是心结沉重,郁塞于胸,乃至烂喉痧。加上旅途劳顿,怕是,小人尽力而为!”
    赵桓烦躁的摆手:“下去下去!”
    “陛下,要不小的去汴京将赛神医请来?”令狐云龙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来不及了,赛华佗就算从汴京赶来,娘娘怕也。。。”
    赵桓暗自懊恼,他后悔自己没有学过医。一个现代人来到这里竟然一无是处,除了灭了金国,造了几艘船几门炮以外,他没有改变这个世界什么。
    “心结沉重,郁塞于胸,乃至烂喉痧。”赵桓喃喃的品味着这句话,他猛然间想起,中医所称的烂喉痧不就是猩红热么。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青霉素最是有效。只是在这里怎么才能制作出来这种药。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赵桓爷爷学过几年西医,虽然只是个皮毛,但他清楚的记得爷爷小时候用土法制造过青霉素。
    虽然赵桓对青霉素提炼方法已经模糊,但仔细想想应该能记起来。但至于有没有效果,能不能管用却不得而知了。
    青霉素,还是用土法制作。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当年赵桓爷爷确实用过此法治好过人。赵桓这里有没有用心中实在是没有底。
    “令狐云龙,你去找些发霉的食物,水果之类的东西。”赵桓吩咐道。
    令狐云龙一惊,这皇帝不会是伤心过度傻了吧。但皇帝吩咐,自己不敢不去,当下躬身答应去了。
    “来人!”赵桓一叫,立刻有侍卫走了过来:“陛下!”
    赵桓挑了俩人:“夏青,杨武,你二人去给朕找些芋头和粟米来!”
    二人躬身领命,赵桓带着剩下的几名侍卫来到厨房,县衙厨房工具倒是齐全。
    “去将郭郎中叫来!”赵桓又吩咐着。
    不多时郎中背着个药箱走了进来,跪地道:“陛下!”
    赵桓看了眼这个郎中,他只知道对方姓郭,名字问过也忘了:“郭郎中,你可带着研磨工具?磨草药的?”
    那东西叫碾槽,药碾,赵桓只知其物不知其名。当下郭郎中拿出药碾:“陛下,这些都是随身而备。”
    赵桓点了点头:“太好了,你们几个侍卫,去找一些木炭,一定要干净的。郭郎中,你就用这个药碾将木炭磨成粉,再给朕找块细纱布来!”
    众人不明所以,不知道这皇帝到底想做什么。郭郎中更是奇怪,第一次见用木炭治时疫的。
    有的侍卫更是暗自佩服,这皇帝好像没有不会的东西。竟然还会治病,难道是赛华佗教的?
    那俩叫夏青和杨武的侍卫端来一大盆的芋头和粟米,赵桓命他二人熬粥。再将令狐云龙找来到发霉水果取其霉菌放入芋头和粟米做成的培养液。
    郭郎中又配置了一些内服药,来治疗南宫怜儿与曹东升身上的时疫,曹东升倒是日见好转。南宫怜儿虽然症状稍轻,但身上的疹子却迟迟不退。
    九日后,赵桓将培养液放入漏斗中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培养液放上菜油搅拌完放入木桶内。
    再将木桶静置,油水分离。上面的是油,下面的便是水了。而这些水中就已经含有青霉素。
    赵桓命人架起一口大锅,点上柴火,将锅内的水蒸气收到一个瓷碗内权做蒸馏水。再将青霉素水放入研磨好的木炭中以此为介质过滤。
    再倒入醋制作成的酸性水,然后用草木灰烧成的碱性水倒入。木炭粉过滤后的溶液再用细竹筒头上塞上棉花再次过滤一遍。
    终于,赵桓造了出来一大碗青霉素溶液。至于这青霉素溶液有没有效果,浓度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怜儿,这药有没有用朕也不知道。你怕不怕?”赵桓问道。
    南宫怜儿摇了摇头:“陛下,怜儿不怕!”
    她不怕,赵桓却怕,他颤抖着用竹筒做成的注射器抽取了一些青霉素。
    额头的汗水滴落,这些简易的工具是会死人的。尤其是青霉素还需要做皮试,否则一旦过敏神仙也救不了,可如今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