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军荣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党军荣誉-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日后张学良回忆的时候,还曾抱怨说,蒋先生有抗日计划,也应该和我说的,他不说我怎么知道。

    可是张少帅,似乎有点高估了自己,以他的少爷本性,这么机密的事情,只要他知道了,恐怕天下人都要知道了。(未完待续。。)

    s
………………………………

第345章:密商

    

    西安,这个千年古城,仍然有着大气磅礴的古老城墙。

    在孙兴华参观过西安城墙之后,对于杨虎城在26年坚守西安的经典防御战,在也没有太大的评价了。

    拥有这样的城墙,只要指挥官不是白痴,一般都可以守住西安,尤其是在26年缺乏重炮和坦克飞机这样的重武器情况下,守住西安并不是什么奇迹。

    古老的街道,特色的小吃,让人沉醉在西安的古文化之中。

    而在西安西北剿匪总司令部里面,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聚在了一起,两个人脸色都不太好,尤其是张学良,面色带有一丝苍白。

    如果不是知道张学良从国外戒毒成功了,恐怕部下早就给张学良拿来了烟枪。

    “他知道了,他肯定是知道了。”张学良神情有些慌张。

    在任何的年代,对国家的元首采取行动,最低都是要杀头的。更何况是在才刚刚解开封建束缚的中国,对蒋校长采取行动,无异于是弑君。

    在西安事变之后,全国哗然,黄埔系中央军声称要血洗长安,全国百姓自发上街游行,声援蒋校长,声讨张杨兵变。

    闻一多胡适等学者,更是大骂张杨二人。

    这样的行动,放在古代是要灭九族的,即便是放在现在,要是要掉脑袋的。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就算蒋校长在怎么对张学良有感情,也要痛下杀手的。

    从24年蒋校长上位之后。不断遭到刺客刺杀,不断有军阀叛乱,但是还真没有哪个军阀,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即便是派遣人来刺杀蒋校长。也没有像现在那些恐怖组织,会对这起事件负责的。

    张学良清楚,他做的事情,是要掉脑袋的。以张少帅的性格,自然是有些担忧的,相反杨虎城却不同,这个老军阀,能力可是能够和阎锡山李宗仁之流划等号的。

    “或许他意有所指。并不知道我们这件事情。如果他真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和我们说,又怎么会亲自来西安呢。”杨虎城冷静的分析了一下。

    他认为孙兴华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如果孙兴华知道这件事情。那么他是不敢来西安的,即便他来西安,也不会和他们说的。

    按照杨虎城的分析,如果孙兴华知道这件事情,就不会和他们说那样的话。而是迅速拜见蒋校长,将蒋校长从西安接走。

    更重要的一点,蒋校长是信任张学良的,这是他们手上的一张王牌。

    带领少量的警卫到西安。华清池外围由东北军负责,这是蒋校长对张学良的信任。毕竟在陕西。也是有中央军部队的,蒋校长是完全可以把中央军调过来。让他们担任警卫的。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学良略微冷静了一下,他觉得杨虎城分析的有道理。

    “孙兴华这个人平常很低调,这次却派遣七十二架飞机护送而来,下了飞机之后,又和我们说了那些莫名其妙的话。我想他对我们的事情有所察觉,但是却不能够肯定,派遣飞机过来是威慑我们,说那些话是警告我们。”杨虎城毕竟是老军阀,沉思了一阵,就把孙兴华的大概意思判断了出来。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孙兴华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是他不能去管,对于这件事情,孙兴华只能够做一个观众,真正的主角是张学良杨虎城蒋校长三个人。

    派遣飞机是威慑张杨二人,让他们知道目前的情况。说那些话是警告他们不要乱来,像蒋孝先,邵元冲这样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打死的。

    尤其是邵元冲,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元老,公开的主战派。邵元冲是因为和汪精卫在对日问题上面的分歧,继而辞职离开南京的。

    邵元冲的资格是和蒋校长一样的,担任过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

    这样的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打死的。

    “我们现在怎么办?”张学良询问了一句。

    只要看看张少帅以往的表现,很容易就能够看出一件事情,抓蒋这样的大事情,以张少帅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在晚年的时候,张学良也说过,杨虎城才是西安事变的主角。

    但是杨虎城是什么人,他和蒋校长原本就是敌对的状态,做出这样的事情,杨虎城自然是有些担忧的,而年少轻率的张学良,则是一面很好的盾牌。

    “稳住孙兴华,既然他来到西安,那么就让他不要在离开了。宁夏的马鸿宾,青海的马步青,和孙兴华未必是一条心,我马上派遣密使,去和他们联系,争取让他们站在我们这一边。”杨虎城冷冷的说着。

    张学良点了点头,坐在椅子上面并没有在说话了。

    沉默了一阵之后,杨虎城看着张学良说:“党军部队组成复杂,有黄埔系的人,也有北洋军的人,也有地方的悍匪,这样的部队是很容易解决的。”

    说完之后,杨虎城走到了张学良的身旁,小声的说了几句,张学良脸上露出了笑容,急忙的点头答应。

    张杨二人的密商,是很少人知道的。

    孙兴华从华清池出来之后,直接来到了西安,在城内游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了西京招待所,这里是中央大员所居住的地方。

    陈诚,邵元冲,陈继承,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军政大员,都是在这里居住的,而西京招待所,是位于西安城内的。

    “这位是胡若愚,刚从国外回来,在军事学上面,是很有研究的。”陈诚指着一位陌生的人,介绍给孙兴华说。

    孙兴华脸上露出了笑容,伸出了右手,和胡若愚轻轻的握了一下。

    胡若愚是恰巧在西安,也算是西安事变之中最倒霉的一个。

    当西北军官兵封锁西京招待所后,有官兵进入到胡若愚的房间里面,立即把胡若愚控制了起来,当询问胡若愚是否携带枪支时,胡若愚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

    而那些官兵在胡若愚枕头下搜出了,说明胡若愚说谎了。

    其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按照当时中国官兵正常的做法,肯定给胡若愚几枪托,但是西北军官兵直接拿起枪支,朝着胡若愚脸上打了过去。

    这可不是教训,而是故意杀人了,幸亏胡若愚命大,子弹从脸颊上打了出去,并没有像邵元冲那样死去。

    西安事变名义上是抓扣,但是实际在行动上面,是杀。

    如果蒋校长不是翻墙头跑了,要是继续留在房间里面,早就被乱枪打死了。而在爬山的时候,跟随在后面掩护的很多警卫都被打死了,蒋校长实属是命大。

    如果他留在房间里面,恐怕早就死了。如果在爬山的时候,被子弹击中,中国的历史,恐怕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在行动的初期,官兵们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不开门就开枪打,遇到自己厌倦的大员,直接开枪射杀。

    以当时国民政府是中国的主导来看,张杨二人的做法,可以说是叛乱了。

    “孙主任,这次我们能够在这里相遇,实在是难得,等晚上的时候,不如我们大醉一场如何啊?”有人提出了建议。

    孙兴华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中央大员,还没有认识到不久后的危险。

    在孙兴华回房之后不久,陈诚来到了孙兴华的房间里面。

    陈诚早已经不是当年在黄埔的陈诚了,现在的陈诚,已经有了自己的部队,属于是实权的人物,而蒋校长也有意提拔陈诚,制衡何应钦,所以陈诚可谓是蒋校长的红人。

    “辞修兄,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孙兴华一脸疑惑的询问道。

    陈诚笑了笑,坐在了椅子上面说:“辅国老弟,你可是孤身入虎穴啊。”

    孙兴华给陈诚倒了一杯水,走到房间门口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人后,这才回到了位置上面。

    “校长有意解决张杨,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把西北军调到安徽。这里不久后就要发生大事情了,杨虎城与你有仇,现在你到这里来,可是要小心为上啊。”陈诚善意的提醒了一句,在黄埔的时候,孙兴华对陈诚相当不错。

    说完之后,陈诚看了看孙兴华的表情,发现孙兴华并没有多大的情绪变化,陈诚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辞修兄,张杨二人不简单,你们随校长到这里来,还不是一样孤身犯险,据我所知,保护你们的部队,都是他们的。”孙兴华试探性的询问道。

    陈诚笑了笑,看着孙兴华说:“他们不敢乱来,张学良有胆无心,杨虎城有心无胆。他们是不敢乱来的,比起那些军阀,他们差远了。不过杨虎城是个狠角色,现在你一个人在这里,你们两个人有怨恨,我担心他会对你动手。”

    在陈诚等人的眼中,杨虎城是土匪出身,是狠角色,他不敢对陈诚他们下手,但是说不定会对孙兴华下手。

    实际上面,不光陈诚低估了杨虎城,就连蒋校长也低估了杨虎城。

    据说在西安事变之后,蒋校长曾说过,我小看了那个土匪。(未完待续。。)

    s
………………………………

第346章:前兆

    

    孙兴华在西安的生活,是十分轻松的,在这里他不用处理任何事情,偶尔会和蒋校长在一起,探讨对日作战的问题,更多的时间是和昔日的黄埔教官聚在一起,回忆着往日的欢乐。

    每个人随着权力的改变,而忘记当初自己的本性。而黄埔的生活,却是每个人都不能够遗忘的,当初他们就是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衣服,愣是从小小的黄埔岛,征服了整个中国。

    回忆到黄埔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痛苦,也许有太多的黄埔师生,为统一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谁又能够想到,当初被人们称为黄埔娃娃军的校军部队,能够短短几年就统一了中国。

    张杨二人在这几天,表现的极为镇定,张学良仍然是老样子,前往华清池,想要说服蒋校长,争取蒋校长抗日。

    蒋校长对于张学良,既是同情,又是愤怒,他同情东北军的遭遇,但是又愤怒张学良在政治上面的无知。

    据说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送蒋校长回去的时候,周主任在见张学良的时候,说过一句心里话,这句话就是:政治是无情的。

    西安,陕西省政府主席办公室。

    省主席邵力子刚刚把杨虎城送走,此刻的邵力子,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一方面,蒋校长的两个嫡系师已经开始进入到陕西,蒋校长也对邵力子说过,打算将张杨二人撤换。将东北军和西北军调走,让邵力子做好准备。

    而另一方面,邵力子已经从西安的布防里面,嗅出了一些味道。刚才在和杨虎城交谈的时候。邵力子还特意说了一下,告诉杨虎城自己担心西安会发生二二六事变,二二六事变是日本军方少壮派军官兵变,杀死大批政府官员。

    杨虎城是老军阀了,虽然邵力子在西安嗅出了一些味道,但是在杨虎城的安抚下,邵力子将疑心降低了一些。

    这样的事情,邵力子一个省主席。是不方便和蒋校长去诉说的。

    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如果邵力子找的是张学良,恐怕年轻气盛的张学良。是瞒不住久在官场的邵力子。但是杨虎城不同,这个人懂得隐藏自己。

    “省主席,孙副总司令求见。”外面的秘书走了进来,看着邵力子说。

    “快请。”邵力子急忙站了起来。

    孙兴华出身黄埔,掌握号称国民政府不败之师的党军部队。在别人的眼前,孙兴华是蒋校长面前的红人,加上孙兴华属于实力派的人物,所以很多地方官员。是不愿意得罪孙兴华的。

    “邵主席。”孙兴华看到邵力子在门外迎接,有些欣喜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邵力子急忙伸出自己的右手。和孙兴华握了一下,将孙兴华请到了办公室里面。

    两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面。开始交谈了起来。

    在国民政府之中,邵力子算得上是清官,不过在这个混乱的官场上面,邵力子难免要懂得一些自保之术。

    西安事变,邵力子是看出一些苗头的,但是他却没有说出来。在西安事变之后,蒋校长曾经询问邵力子,是否看出西安事变,邵力子点了点头说看出来一点。

    作为省主席,邵力子不愿意得罪张杨这样实力派的人物,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说出来。

    孙兴华的到来,自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