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太师-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场的按序排座是有规矩的,陈云甫左手第一位这个位置以前一直都是蓝玉的,蓝玉离开后,这个位置坐下的是陈云甫的老岳丈邵质。
  邵质已经年近七十,而今也已退休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大家本以为下一个坐在这位置上的会是杨士奇,但谁也没想到会是朱允熞。
  众人于惊愕中纷纷落座,但都没有随意开口,各怀心事沉默不语。
  其实今天这堂会要讨论的内容,早在会议开始前,办公司书面照会他们参会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大家都知道要讨论啥,更要决定哪些内容,因此无不各有考虑。
  两件事,一件比一件干涉重大。
  摘掉广东经济试点省的帽子,就是肯定中央之前关于成立工商联的政策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政策,势必要全国推行。
  在这个背景下全国推行鼓励工商,中央有没有能力把控住全局?
  诚然,广东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好,广东的资本也很健康,但那是因为全国只有广东一个试点省,中央的注意力都在广东身上,广东想长歪都不容易。
  可一旦全国皆如此,中央的注意力就要从广东一省分散到全国各省,那时候,还能把地方资本牢牢控制住吗?
  这一点是要先打一个问号的。
  再说第二点,把直隶拆成安徽、江苏两个省,这么做的目的是旨在简化政令通达的速度,毕竟直隶十几个州府全部由中央直辖,确实太耽误中央的行政效率。
  直到今天,国家这都发展多少年了,按说一切都在稳定进步,可陈云甫还日常性批复工作到深夜,为什么,就是因为直隶州府的琐事太多。
  将直隶拆成两省,地方府县的政务中央不再亲自批复,交由两省布政使司,大事再归中央,既能提高行政效率,也算照顾一下老陈的身体。
  到九州六年,陈云甫可就四十岁了!
  这个岁数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黄金岁数,谈的上一句春秋鼎盛,但老陈的身体情况未必显得多好。
  早年正长身体的时候就为了老大哥累的够呛,后面一连十余年天南海北的四处跑,好不容易做了江山的主宰,又哪里歇过一口气。
  过劳死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陈云甫可不想学诸葛亮,真唱一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情戏码来。
  他还想看着九州完全成型的那一天呢。
  殿内没人说话,已经完全接过杨士奇职责担任会议书记官的杨荣在点清与会人数后,小声和闭目养神的陈云甫说了一句。
  “大王,人都齐了。”
  “啊。”
  陈云甫惊醒睁开眼,眉宇间似乎带着些疲惫,喝下一口浓茶润了润嗓子。
  “既然都齐了,那咱们开会。”
  “今天会议的内容办公司已经提前照会了诸位,先说说关于广东摘帽子的事,各位都有什么看法。”
  邵子恒第一个开口言道:“广东经济试点省的帽子才堪堪带了三年,时间也不算多长,现在就摘帽会不会早了点,要不再放几年观观成效?”
  他是觉得陈云甫自身还犹豫不决,所以给了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属于是揣摩上意的回答。
  毕竟是陈云甫的大舅哥,天然就比其他大臣们更了解陈云甫的真实想法。
  夏元吉随后说道:“臣倒是觉得可以给广东摘帽了,当年咱们对这项政策犹豫难定,原因就是担心工商联合会的成立会导致官商勾结、商人坐大盘剥百姓。
  可这三年来,在都察院反贪局、广东都察院反贪局的双重监督下,除了看到广东官员和商人相走过于频繁之外,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官商勾结、横行不法的犯罪线索。
  另外,这前段时间胡嗣宗也就广东现在的情况做了汇报,广东发展的很好不说,商人不仅没有盘剥百姓反而提高了对用工的工钱待遇、工作福礼,陈家商号甚至还推出了养老金,可见商人也不全是盘剥百姓的野兽,还是有些良心的。
  所以说,臣支持给广东摘帽,全国各省都可以成立工商联合会,加大力度鼓励工商业发展。”
  他是财政部尚书,广东的富裕带来国库的充盈,大手花钱的感觉让夏元吉很享受。
  所以夏元吉是最支持全国越早富起来越好的一位。
  严震直在夏元吉说完后也开了口,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自己的看法,而是报出了一组数字。
  “九州二年,广东工商联成立之前的财税总数为一千零十五万两。
  九州三年,广东一省的财税是一千一百九十四万两,涨幅为百分之十七点六。
  九州四年,一千三百六十一万两,涨幅百分之十三
  今年刚刚押解入国库的数是一千五百零四万两,涨幅为百分之十。
  财税的增长速度虽然连年下跌,央行统计司给出的看法是未来五到十年内,广州每年的财税涨幅都会下跌,但是会稳定在每年增长百分六到百分之八区间,换言之,再过三年,广东每年的财税就有望达到两千万两之巨。
  诸位,广东的财税这几年一直走的都是真金白银,而今年一千五百万两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广东在南宋巅峰时期的纳税记录了。
  我作为央行的行长,别的我不懂,但算钱我会算,所以我支持广东摘帽,全国各省都可以成立工商联合会,南京,成立全国工商联总会。”
  只有广东摘帽,全国各省的商人才能茁长生长,才能不让粤商一家独大!
  陈云甫虽然没说话,但却看了一眼身边的朱允熞,发现后者此刻听的一脸惊骇。
  一个广东,一年财税一千五百万两?
  我的天,大明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了吗。
  随即朱允熞又激动起来。
  用满是兴奋和感谢的目光看向陈云甫。
  只有感谢。
  大明的今天,是陈云甫头上那少许白发换来的!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人事任命的慎重
  关于是否给广东摘帽一事的讨论还在奉天殿继续着,整体上来看,支持给广东摘帽,全国推动工商业发展的中枢官员占据了多数。
  陈云甫一直都有在静心倾听着,而当所有人都表达完各自的态度后,陈云甫依旧在沉默。
  他绝不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但这件事上,陈云甫多年来的态度一贯如此,慎之又慎。
  可无论自己再如何谨慎,既然事项已经上了会讨论,陈云甫也不不可能再把它拿下去,便看向一旁的朱允熞道。
  “允熞,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允熞闻言一愣,万没想到陈云甫竟然会问询自己,当下既紧张又有些惶恐的拱手道。
  “侄儿尚幼,这般国家大事一切都听亚父的吧。”
  “莫听孤的,孤也未必能一直对下去。”陈云甫摆手,复望向众人言道:“既然诸位都说了态度,那就表决吧。”
  “允熞,你也有一票,支持就举手,也可以反对或者弃权。”
  一众官员彼此相望后,各自或支持或反对的表明自身立场。
  十七票支持、六票反对,朱允熞选择了弃权。
  如此高的票数支持,也能看出给广东摘帽一事乃是官心所向。
  “既然诸位都支持,那咱们就这么定下来,从九州六年开始,全国各省府都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酌情成立工商联合会,允许本地商人成立相应的股票交易所用以募集民间钱财。”
  “南京成立全国工商联总会,由严震直兼任会长,派人到广州去,请陈希来京担任副会长。”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那就没必要再继续瞻前顾后,甭管是良政还是恶政,都比首鼠两端、踟蹰不前的怠政要强的多。
  确定下来这件事后,陈云甫也顿觉少了一块心病,以后他都不需要再继续操心此事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资本的发展都交给时间去吧。
  “第二件事,拆分直隶州为安徽、江苏两省,应天府从此更名为南京,单设为中央直辖府,成立两省布政使司。”
  这件事讨论起来比给广东摘帽子要容易的多,毕竟增设两省布政使司就意味着要多很多个官缺,这是从中央释放出来的政治红利,在场的官员除非脑子有病,不然怎么可能会反对。
  几乎是全票通过。
  新增设的安徽布政使司治城设在了庐州府,而江苏的治城则设在了苏州府。
  南京依旧是直辖嘛。
  “调,广东承宣布政使胡嗣宗回京,出任南京知府。”
  陈云甫提出了这项新的人事任命,把所有人都给整的一愣。
  一省布政调到南京任知府?
  这算是降级使用吗。
  可很快众人就明白了陈云甫如此安排的原因。
  “蓝帅已经不在军政院了,胡嗣宗增补入军政院行走。”
  这哪里是降级,这分明是升官。
  广东摘了帽子,胡嗣宗也终于把脑袋上后补这顶帽子给摘了下去。
  由军政院行走衔出任南京知府,南京的政治级别就一跃成为地方行政级别的天花板。
  而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陈云甫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如今南京股票交易所也已经挂牌成立,嗣宗在广州干了那么多年,成绩斐然,南京眼下最缺的恰恰就是一个懂经济的主官,所以孤思来想去,嗣宗回京来最合适不过。”
  “至于谁去广东接胡嗣宗的班,诸位有没有人选?”
  严震直犹豫一阵后开口道:“浙江布政使王钝这些年做的还不错,是否可以考虑?”
  谁都知道王钝和严震直交情匪浅,不过这件事上,也没人打算相让。
  那可是广东。
  办公司试司长杨溥言道:“何不考虑广州知府伍士皐呢?”
  都察院都御史杨靖马上开口反对道:“广东都察院多次反应,伍士皐和广州商人平素来往过于密切,风评上差了一些。”
  “福建布政使易惟真也不错,之前易惟真就是泉州知府,泉州市舶司复市之后,易惟真一直抓泉州发展,虽然没有广州的进步巨大,但成绩也很突出,另外闽粤两省平日里的来往熟络,调易惟真去广东也很合适。”
  一众人众说纷纭,支持谁的都有,虽然各自或许都有些私心夹杂,但总的来说推荐的官员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毕竟广东布政使不同于其他地方省,官做到这个级别,光靠有关系和门路没用的。
  能力,必须得有能力,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陈云甫也紧皱眉头,绞尽脑汁的思索着合适人选,可惜他也只是一介凡胎,不会仙人点化之术,到底谁合适,陈云甫拿不准。
  “既然一时半会确定不下来,那就这样,着吏政部、都察院一道派出三个联合考察组赴杭州、福州、广州,对王钝、伍士皐、易惟真这三人进行吏察。
  吏察期为一个月,等到考察组回来交了吏察的奏本,咱们再上会讨论吧,这期间,暂由广东布政副使任宪荣暂代布政使一职。”
  说来也是这任宪荣的悲哀,他身为广东布政副使,在这次吏察中甚至都没有他的名字,还不如他的下级广州知府伍士皐。
  不对,任宪荣和伍士皐只能算是平级。
  他这个布政副使是从二品,伍士皐是高配的从二品。
  行政级别划定和编制改革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改过了,前文都有。
  倒不是中央不考虑任宪荣,关键是这位副使这么多年来都被胡嗣宗盖住了光芒,看不出做了哪些成绩,把广东这么至关重要的一个经济大省交给任宪荣,大家心里没底啊。
  再者说,广东布政使还挂着候补行走衔呢,就像胡嗣宗这样,可以一步到位进中央。
  说不准再过些年,随着广东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广东布政使直接就是中央大员兼任。
  地方的官员选拔靠关系还能使使劲,中央大员,没能力没政绩想都不要想。
  陈云甫不可能让这种官进军政院。
  即使眼下军政院内有很多靠着关系和政治交换暂时担任的行走。
  但再过几年,陈云甫一定会把这些人全部清除干净。
  哪里都可以浑浊含糊,但国家的权力中央,绝对不会!


第四百五十九章 南印度公司的诞生!
  眼下大明国内正在发生的剧变,丝毫没有影响到在几千里外征战的将士。
  就比如说,印度。
  孟买港,海风微咸。
  宋晟来到印度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但他并没有急于和德里苏丹国进行战争,一直遵守着陈云甫的之前的指示,慢打快建。
  孟买港被扩建的越来越大,宋晟这二十多万的远征军一到,更是监督着当地的百姓生生盖出了一座孟买城来。
  同时,蒲顺也不知道从哪里整出了一支人数在五万左右,完全由昆仑奴组成的奴隶军。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黑人的宋晟倒胃口到差点吃不下去饭。
  没什么好说的,武装、训练、教授简单的汉语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