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太师-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双阿全,带少爷回客栈。”
  两个站在胡四海身后的家丁应上一声,走上前一左一右就架起了胡鸿洙,直接把后者从作坊里给强行拖了出去。
  作坊里的工人看的面面相觑,有心拦下吧,也都听到胡鸿洙刚才喊的话,知晓眼前这对夫妇是胡鸿洙的爹娘,便不好插手。
  就是心里嘀咕着。
  没听说这小子之前有什么显赫家世啊,不是说父母身体不好才出来务工赚钱的吗,可现在看来,连家丁都雇得起,哪里和家境不好沾边了。
  说来也是巧,这胡鸿洙刚被拖走没半个时辰,刚从学校放学的陈雅熙就寻了过来,那自然是扑了个空。
  “他爹娘找来了?”
  陈雅熙听的直瞪眼,同自己身边陪着自己一起来的陈景和一说,后者赶忙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告的状。
  “不用猜,肯定是父王干的。”
  陈雅熙又急又气,生怕自己的意中人被家里带回广州,赶忙打探起这胡家人住的是哪个客栈,可作坊里的工人们哪里知道,只能失望离开。
  “哥,你能帮我找出他们的住处吗。”
  “我上哪帮伱去。”
  陈景和一个劲的摇头:“不行,这忙我帮不了。”
  “哥~”陈雅熙可怜兮兮的撒起娇来:“你去找南京知府,你去找他,他指定得给你面子。”
  陈景和直接就笑了:“呵,我的傻妹妹,你是真看得起我这个哥哥啊,你知道南京知府什么身份吗,现在的南京知府头上都挂上军政院候补行走的衔了,我去?
  你当我这个太子是以前旧王朝那种太子啊,人家若是不给我面子,连见的都懒得见我。”
  “那你去找杨士奇。”陈雅熙倒是够有主意的:“他是父王多年的秘书了,你找他,他总得帮你吧。”
  陈景和听的直叹气,可拗不过自己妹妹的软磨硬泡只好无奈点头。
  “成成成,我去,我去还不行吗,你别晃了,再晃下去,你哥我这条胳膊都要被你给拽下来不可。”
  说做就做,兄妹俩出了作坊真就直奔长安街的办公司而去,还真就在这找到了正忙的不可开交的杨士奇。
  后者刚开始还纳闷陈景和兄妹俩怎么突然想起来来寻自己,问清楚原委后也是哭笑不得。
  “太子殿下、公主殿下,臣现在很忙啊。”
  “我知道叔父您忙,这不是有事托您帮一下吗。”陈景和嬉皮笑脸的说道:“也不耽误您时间,您给开个手令,我们俩去南京府,让他们办。”
  杨士奇无奈苦笑。
  “叔父,您可是看着我兄妹俩长大的,就帮这一次吧。”
  十几年的感情了,杨士奇便是再不想徇私,这功夫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哪有领导秘书能架得住领导子女软磨硬泡的?
  何况说陈景和还是太子。
  杨士奇叹出一声来,拿起笔就给开了手令,不忘最后盖上办公司的公印。
  “去吧。”
  “谢谢叔父。”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啊。”
  这话说的杨士奇自己都不信,还想再说两句,就看着俩兄妹欢天喜地的拿着手令离开。
  有了杨士奇的手令,南京府哪里还有不为所动的道理,当下赶忙派人查探起来。
  官府查人,那自然是一查一个准。
  南京再是首都,再是上百万人居住的大城市,每天外地来京的再多,真想查也是一点不难。
  很快就找了出来。
  有了目标,陈雅熙也不耽误,拉起陈景和就来到客栈外,不过真等进去的时候,小丫头自己又犹豫起来。
  “哥,你说我见了他爹娘说什么啊。”
  陈景和直接笑了出来:“哟呵,这是要见公婆紧张了是吗?”
  “什么见公婆啊,你胡说什么。”
  陈雅熙羞臊起来,不过迟疑半天还是没好意思入门。
  自己这可不就是见公婆吗?
  半晌后好容易下定决心刚打算进入客栈,一个中年男人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而看到这位,兄妹俩也都傻了眼。
  拦住他们的竟然是穆世群。
  父王来了!


第四百五十章 向阳而生
  对于胡鸿洙一家寻来南京的事,陈云甫自然是最先知道的,将自己乔装成商人后便直接寻了过来。
  这也算是陈云甫两世为人头一回见亲家了。
  陈云甫尴尬,胡鸿洙的父母同样也尴尬。
  在这个成亲之前还需要三书六礼的年代,自己儿子惦记人家闺女,人家能没把自家儿子的腿打断,已经算是很开明了。
  陈云甫从客栈出来的时候,兄妹俩还守在门口没走呢。
  “爹。。。。。。”
  “走,回家。”
  陈云甫啥话也没说,直接就登了车,等到进了车内才开口。
  “他们一家人回广州了。”
  “父王。”陈雅熙当时就要急,被陈云甫狠狠瞪上一眼。
  “你是嫁不出去还是咋着,小姑娘家的一点不懂什么叫矜持,等明年伱从学校毕了业,爱上哪上哪,老子不管了。”
  肉眼可见的,陈雅熙立马高兴起来。
  这番作态看的陈云甫一劲摇头。
  这边的陈景和眼见着也心动起来,张口说道:“爹,那儿臣的亲事。”
  “我已经给你选好了。”
  “凭什么!”陈景和登时急了眼:“爹,妹妹的亲事都能自己做主,怎么到了我这,还玩包办那。。。”
  话都还没说完就被陈景和自己生生咽了下去。
  因为陈云甫看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陈景和啥话也不敢说了。
  陈云甫确实给陈景和挑好了媳妇,家世更堪称大明朝最顶流的那一层。
  原驸马都尉李琪的小闺女,换言之,也就是宛陵文襄王李善长的孙女。
  两家辈分平齐,岁数上也正好合适。
  这时空因为陈云甫的原因,李善长没有被诛灭九族,因此,也算是机缘巧合。
  “人你爹我已经看过了,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是良配。”
  晚上吃罢饭,陈云甫把陈景和喊进书房,交代道:“过些日子,我让你杨叔父选个好日子,就把流程一走,把人家闺女聘过门来。”
  陈景和垂着脑袋,兴致不高的应了一声:“是,都听父王的。”
  “怎么,你不高兴?”
  “儿臣是不服。”
  陈云甫轻笑了一声:“不服?为什么不服?”
  “凭什么妹妹就能自己择遇良人,而儿臣只能娶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做妻子。”
  “你们兄妹俩不同。”陈云甫言道:“你妹妹只要过的开心就好,但你,要有责任。”
  “选一个宜室宜家的贤妻,才能够好的裨益你的事业,除非你想做承乐王,那孤不管你。”
  一句承乐王让陈景和立马老实下来。
  “时间不早了,抓紧回去休息吧。”
  “是,儿臣告退,父王也多保重身体。”
  看着书案上积案累牍的公文奏本,陈景和作揖告退。
  他倒是有心想知道陈云甫打算什么时候让他替着处理政务,可几次话到嘴边都没敢问。
  别整的好像自己多恋权一样招人忌讳。
  陈云甫确实也忽略了这一点,在心里,陈云甫还拿陈景和当孩子呢。
  十八九岁,不是孩子是什么。
  这么想也没错,可着大明朝,也就自己一个穿越客,谁家孩子再如何早慧,也没有十几岁居中央而治国家的道理。
  甘罗那种是时代背景造就的人才。
  再说,老秦国才多大点,一两百万的丁口还没有后世一个县级市多。
  复杂性上就更远远不如了。
  现在的大明朝也远不如后世,但绝对远超原时空的大明。
  最具有差异代表性的一点。
  传统地主阶级的逐渐消亡。
  正如此刻陈云甫正在审阅的奏本。
  奏本是江西布政使汤文送上来的,说了最近发生在江西的一件要紧事。
  挤兑。
  江西曾经的十几个大地主眼下正追在江西分行的屁股后面要钱呢。
  要的什么钱。
  国债钱。
  当年中央再推行两册合一、改革税制的时候有条政策,就是朝廷愿意出面赎买各省地主手中的土地发给租户和佃户,以国债的形式暂时赊欠地钱。
  那么多年过去,朝廷也一直在偿还着这笔地债,只是还没还完罢了。
  眼下江西这一群曾经的地主不愿意等了,也不想再年年躺家里吃朝廷的利息,拿着债券来到银行进行兑现。
  他们要现银。
  而要现银的目的也很简单。
  做生意。
  江西的地理位置还是很好的,南邻广东、东遏福建、浙江,北边又是直隶,这种环境下,你让江西曾经的大地主,如今手握雄厚财富的财主老爷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也不现实。
  谁不想多赚点银子啊。
  受到闽粤两省的影响,江西的财主也打算转型当资本家了。
  所以就有了这次挤兑实践。
  “江西如今仍赊欠地钱四千七百九十万两,江西分行存银仅为一千一百二十万两,缺口十分严重,若是全部兑付出去,恐引起百姓惊慌,一旦百姓取钱无银,则失朝廷公信。”
  陈云甫捏着这道奏疏皱起眉头,提起的笔也迟迟没有落下批复。
  他发愁的自然不是三千多万两的缺口,这笔银子,国库随时都能拿出来,让夏元吉拨款就成。
  陈云甫愁的,是要不要开这个先河。
  一旦江西开了提前兑付的口子,那其他的省很可能也会有样学样。
  浙江、山东、湖广的大地主可也是不少。
  就算朝廷有钱来付,那全国范围推行工商资本的时机能成熟吗?
  广东头上试点省的帽子可都还没摘呢。
  虽然纠结着,不过陈云甫的心情还是很好。
  传统的旧地主已经开始积极进行思想转变了,这是好事。
  从地主阶级变身成为资本阶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西的挤兑事件从侧面说明,大明眼下的社会进程在总体上是向前的,而不是停滞或者倒退。
  若是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始皇帝郡县制开始到如今,一千六百年的发展史几无变化,尤其是唐代之后,宋元明早清都在唐代经制制度的盘子里打圈圈,那就更没必要了。
  思索再三后,陈云甫落了笔。
  “拟先行兑付两成,余下欠款,后面四年内陆续给付,望江西布政使司多加用心,留意省内钱款流向。”
  资本已经萌了丫,永远都是向阳而生。
  而新时代茁壮生长的枝叶,必然刺破腐朽黑暗的封建牢笼!


第四百五十一章 狮子大开口的蓝玉
  辽州、辽阳。
  眼下的辽阳是越来越有一国首都的气象了,人口稠密、商贾云集,便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老辽阳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地方二十年前还只是一座人口不足万的小小卫所。
  也难怪辽州内阁敢于抬头挺胸的说出那句话。
  “辽东发展的二十年,是青史绝无仅有的二十年。”
  这话还真挑不出理来,如果说张紞是辽东发展的奠基者,那俞以丰确实是辽东的开拓者。
  而如今的俞以丰,也确实越来越像他的授业恩师陈云甫。
  刚刚上值,正因为三韩旧地层出不穷叛乱而发愁的俞以丰闻听了一个令他十分意外的消息。
  蓝玉来了。
  “蒙王来了?”
  俞以丰很是诧异,弄不明白这个节骨眼上蓝玉来辽阳做什么。
  蒙州才刚刚建制,那么多事呢,蓝玉不在他的漠北大草原好好待着,大老远跑几千里来辽阳干什么。
  虽说搞不明白,不过俞以丰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常茂的辽王宫。
  常茂和蓝玉这对舅甥此刻正不知道聊着什么,开心的哈哈直笑。
  “大王、蒙王。”
  俞以丰作揖见礼。
  “俞阁老来了,快坐快坐。”
  常茂招呼着俞以丰落座,替蓝玉说了后者的来意。
  “今日孤舅父来咱们辽阳,是为了营建都城的事。”
  俞以丰的脑子马上开始飞速旋转起来。
  “大王有什么吩咐,是臣能做的?”
  常茂摆摆手道:“孤这没什么吩咐,舅父,你来说吧。”
  蓝玉接过话,看向俞以丰笑道:“俞阁老,你也知道孤那里都是草原,住的地方呢也全是蒙古人的帐篷,孤是住也住不习惯、吃也吃不习惯,所以就想着在狼居胥山一带修建一座王城。
  但蒙州人口稀薄,满打满算连着咱们汉人加蒙古人还不到二百万,人手实在是不足,所以就想着来常茂这,请俞阁老帮帮忙。”
  感情蓝玉来这是来拉赞助的啊。
  俞以丰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常茂,心里马上就有了数。
  蒙州穷,他们辽州就不穷了吗?
  不过常茂碍于两者之间的舅甥关系,不好开口拒绝,喊自己来的打算就明白了多。
  心里有了主意,俞以丰开口就知道该说哪些话。
  “不知道蒙王打算让臣这边做哪些事,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