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太师-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橚的面容很是严肃,他甚至特意脱下王袍,仅穿着一身不显贵的素衣去见客。
  “梁国公、郑国公。”
  登门而来的不是别人;  竟然是梁国公蓝玉和郑国公常茂!
  两人见到朱橚推门进来亦是起身,没有见礼,只是各自满面严肃。
  “周王深夜邀见,一定是有大事吧。”
  朱橚点点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和两人对面而坐,沉声道:“今天上午的风,朱柏招了,说他伪造的宝钞悉数都暗中运往老六和三哥那;  充资军费。”
  蓝玉和常茂对视一眼;  彼此都倒抽一口凉气。
  “这是伪证啊。”
  “很明显的伪证。”朱橚的目光清冷却很亮,似有光一般刺眼:“两位,三哥和四哥已经回了信,明确表态,只要二位愿意相助,这便举义,靖国难、清君侧!”
  二人都没有说话,捧起茶碗沉默。
  许久后,蓝玉才第一个开口。
  “清君侧,清谁?”
  “齐德、黄子澄、方孝孺!”朱橚一口气说出三个人名,随后迟钝了片刻后又加了一個名字:“陈云甫!”
  “不行!”蓝玉直接摇头:“天下人都知道陈云甫对俺有恩,俺老蓝做不出害恩公的事来;  你要说杀陈云甫,俺老蓝不能答应。”
  朱橚顿时急切:“梁国公,当年那陈云甫废奴的时候;  可曾念过你们两人之间的交情;  他当朝弹劾你;  害的你挨了廷仗、禁足一年;  那个时候他可曾念过与你之间的交情?”
  蓝玉抬手打断道:“他可以不仁,俺不能不义,你要说杀陈云甫,此事断不可行。”
  朱橚顿时无奈,只好望向蓝玉身旁的常茂。
  后者沉默了一阵后也摇头道:“我岳丈现在已经托病致仕,交出了兵权,不过岳丈和我,都受过成国公的恩,所以,我岳丈的态度亦是如此,不能忘恩。”
  常茂的岳丈,就是宋国公冯胜。
  眼见三大国朝军方魁首都不愿意动陈云甫,朱橚重重叹了口气。
  “行,既然三位国公都这么说,那孤就替三哥、四哥做一次主,靖难之后,绝不伤害陈云甫及其家人;  但他必须归隐山林;  迁往琼州(海南岛)去住。
  四哥会拨给他五百甲士;  护其周全。”
  “甲士,俺老蓝会出,不用燕王的兵。”
  这是怕朱棣半道害陈云甫的性命啊。
  蓝玉,果然是条汉子。
  朱橚点头,再退一步。
  “成,全依梁国公。”
  关于陈云甫的事达成一致之后,三人这才继续向下谈,谈什么。
  自然是谈如何举事,换言之,一旦举事之后,敌我实力的判断。
  “现在,辽东经略使俞以丰已经暗投四哥,辽东都司指挥使王弼又是伱梁国公的拜把兄弟,除此外,陕甘总兵官宋晟和燕王历来有旧,此番也愿一助。”
  朱橚分析道:“算下来,三哥、四哥这边一旦举事,最少有精兵十五万!”
  “不够。”蓝玉摇了摇头:“山东都司这些年为了防备倭寇,便有兵十万,都是锐健儿,其指挥使盛庸我见过两面,颇通兵法。
  以十五万打十万,没有三个月,恐怕晋王、燕王都过不了山东这第一道防线。
  三个月,你知道朝廷可以调集多少兵马吗?
  我告诉你,京营三十五万精锐会严阵以待,直隶三十七个卫、河南、江西、福建、两广都司四五十万大军可就全都来勤王了。
  小一百万大军呢,燕王,打的过?”
  朱橚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怎么可能!”
  百万大军?
  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个王朝敢吹牛在三个月内动员百万大军。
  这是军人,不是黄巾起义那种拉壮丁凑人头,走到那裹挟到哪就变成几十万了。
  似那种乌合之众,几十万在河北平原上一天就被东汉朝廷两千西凉铁骑冲到全军崩溃。
  现在这是正儿八经的兵!
  “还不是陈云甫的功劳。”
  蓝玉呵了一声:“以往朝廷不敢拉这么大规模的部队,是因为后勤压力大、地方不稳定,现在你再看看,国朝还受这两个问题的困囿吗?
  直隶一百多个官仓全是满的,里面堆了七八千万石的粮食!够百万大军人吃马嚼好几年的。
  两广的问题解决了,湖广、贵州的问题解决了,河南的元气复苏了,你说,朝廷倾举国之力会有多可怕。
  燕王想靠着十五万人马清君侧?
  呵呵,恕蓝某直言,哪怕是让李景隆那样的货色为主帅,灭燕王都是在翻手之间。”
  朱橚的脸色顿时青蓝变幻。
  他必须要承认,蓝玉说的在理!
  如果朝廷真有如此强大的战时动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栓条狗当主帅都能捏死朱棣!
  别说一将胜过十万兵的话,因为朝廷这百万大军,是真正的百万大军。
  兵器甲胄精良、战士年轻骁勇且受过多年职业的军事训练。
  你这让谁来打谁不绝望?
  当然,后勤这一块朱棣现在不缺。
  背靠一个发展十来年的辽东大平原呢。
  这么一想想,朱橚的心情又好了许多。
  陈云甫还是帮了朱棣不少忙呢。
  “孤记得,陈云甫喜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事在,人为!”
  朱橚自己都没发现,不知不觉间,他们这些宗亲也好、五军府的勋贵也罢,还是朝堂的百官,正在潜移默化的去引用陈云甫说过的话。
  “虽然难,但也不是绝境吧。”
  蓝玉挑了一下眉头,随后嗯了一声。
  “京营里面,我、常茂、冯胜还有沐春,我们四人的嫡系能直接控制的,大概有三五万,虽然数不多,但关键时刻能起大用,比如,临阵倒戈!”
  战争中的临阵倒戈,危害和影响有多大,不用多说。
  可以说,京营几十万大军的军阵可能会瞬间崩溃!
  “如果朝廷要是启用梁国公做主帅,那仗都不用打了。”朱橚笑呵呵说了一句,随后看着蓝玉言道:“梁国公觉得呢?”
  蓝玉自嘲一笑:“现在所有人都觉察到陛下打算对俺动手了,还能放心把军权交给蓝某吗?”
  “说不准,您可以找陈云甫。”
  朱橚点了一句:“他可是托孤大臣,三哥四哥要是真举了兵,孤这个小侄子就不信不害怕,他害怕,只能问计于陈云甫,有陈云甫帮你一把,还怕做不了主帅。”
  蓝玉随即眯起眼来。
  “你的意思是,让我蓝某人假意顺服朝廷,博取信任。”
  “试试呗,万一有戏呢。”
  蓝玉摇了摇头:“你可以拿朱允炆当傻子,但你永远别想拿陈云甫当傻子,这条路行不通的,不过我到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什么法子?”
  “那就是支持李景隆或者邓镇当主帅。”
  蓝玉报出了这两个名字:“他们俩都是纨绔子弟,仰仗父荫的无能之辈罢了,他俩当主帅,我等的亲信只要来个临阵倒戈、刺杀掉他俩,京营就会大乱,届时与晋王、燕王里应外合,大胜可期。”
  朱橚的眼前一亮。
  “甚好。”
  “那就这么说定。”
  蓝玉起身道:“不过周王,我希望你能提醒一下燕王和晋王,一旦举事成功,我希望他们俩最好兑现承诺,让允熥登基。”
  “那是自然。”朱橚面露笑容:“燕王只是清君侧,从没想过篡位。”
  蓝玉遂深深的看了朱橚一眼,转身带着常茂离开。
  朱橚送到书房门口,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中,随后冷笑一声。
  扶持朱允熥?
  “四哥,你就快要当皇帝了,咱们兄弟俩十几年的夙愿布局,就快要成功了。”
  “这一次,没人能再阻拦你!”


第三百三十章 靖难!靖难!!(二)
  天下太平,四海咸歌。
  盛世锦绣的江山一如既往,月落乌升,老百姓每一天都元气满满。
  虽然这几年连着换了两个皇帝,不过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化,百姓们的生活一如既往安定且祥和。
  若是只醉心于市井,那么;  这大概是大明朝开国三十年来最好的一年。
  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的嗅觉要远超于平凡者。
  这看似稳如金汤的天下要生乱子!
  “陈云甫,你不应该给朕一个交代吗!”
  文渊阁内,朱允炆怒气冲冲的冲着陈云甫叱责道:“朕让你做的事,你到现在都没有去做;  你想干什么?”
  几個月了,一想起自己让陈云甫动手剥夺蓝玉等人兵权;  至今过去了几个月陈云甫都迟迟没动,朱允炆就顿觉怒火中烧。
  这陈云甫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汝,欲夷族乎?”
  朱允炆觉得自己这话一出,陈云甫定会害怕,谁知道后者还是那副云淡风轻,脸上带着令自己早已深恶痛绝的轻松写意。
  “说话,在朕这装什么大尾巴狼!”
  陈云甫终是开了口。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在现在就剥夺蓝玉、冯胜四人所有的兵权吗。”
  “你以为朕在给你开玩笑吗?”
  “朱柏招了。”陈云甫很是淡定的说道:“他供出了伪造宝钞的用途,是给楚王、晋王充资军费所用。”
  见陈云甫答非所问的扯开话题,朱允炆更气。
  “这些事朕都知道,朕还知道这是伪证。”
  他要削藩,削楚王朱桢的藩,朱柏的事不过是炮制的冤狱而已。
  熟料陈云甫却摇了摇头。
  “陛下;  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
  朱允炆先是一怔;  随后愕然的瞪大眼睛看向一旁的延庆,把后者也是看的一头雾水。
  笔录是延庆手下一干儿子太监去做的,取证之前那是好一番酷刑折磨;  硬生生逼着朱柏签字画押把伪造宝钞的用途栽在朱桢头上,实打实的伪证怎么到了陈云甫这;  变成真的了?
  “确实是真的。”
  陈云甫加重了一下语气,给到朱允炆心头一记重击:“洪武二十三年,晋王朱棡就图谋不轨、私造兵甲器械扩充卫队。
  洪武二十四年,燕王棣权管辽东,建东胜卫并漠南十余卫,私养甲士六万。
  永乐二年,宋晟出任陕甘总兵官,这位,曾经和燕王一起戎马五六年。
  陛下,朱柏不仅招供自己伪造宝钞,还供出,楚王朱桢、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已经密谋在一起,打算谋反了。”
  朱允炆顿时脸色惊变,下意识站了起来。
  “不可能!”
  “可不可能的,陛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陈云甫跟着起身,上前两步言道:“陛下可以下旨,以新年赐宴为由;  召三王入京;  您就看,三王会不会来。”
  朱允炆的心开始剧烈而疯狂的怦怦跳动;  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事是真的,可感情上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这事是真的。
  “三王手中,不过区区万余卫队,有何能力兴兵造反。”
  “那是明面上露给朝廷看的,看不见的呢。”
  陈云甫沉声道:“朱棣权管辽东多年,辽东和漠南天高地远,到底养了多少私军,谁知道。
  朱棡镇守太原十几年,晋地山峦叠嶂,无论是养私户还是养私军都轻而易举。
  朱桢在湖广抚慰洞蛮土司,深谙恩威并施之道,臣当年经略两省之时,早就发现端倪,故而力主进言劝太宗裁撤诸藩,这一点,齐阁老也是知道的,他也和臣一样,力主削藩。
  但是太祖爷担心臣做权臣,祸乱朝纲,遂保留三藩,当时太祖爷还曾说过,留下三藩,若是朝中有权臣作乱,三藩便可清君侧、靖国难,彼时,哪怕皇位更替,江山不会旁落外姓。
  这些话,太宗在世的时候,没和陛下您说吗?”
  “陈云甫伱大胆!”
  朱允炆既羞又恼,怒急咆哮出声,可随后又深吸几大口气强行压下,只是冷冷望着陈云甫。
  “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
  “这些事,臣早就知道了。”陈云甫微微抬起下巴,这一刻,他的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憔悴沧桑全然一扫而空,那个曾经万事万物了然于心的大明太师再次出现。
  “臣做了那么多年的通政使、内阁首辅,天下很多事臣都知道,臣也和太宗说过不止一次,太宗仁义宽爱兄弟,所以一直悬而不决迟迟不处理,问题,就留到陛下您这了。
  您降恩,让臣落个善终,臣感激不尽,所以臣现在是在报您的恩,选择将这些前尘往事都说给您知道。
  蓝玉四人暂时别动,万一三王真起兵造反,平叛,还是要靠他们的。”
  朱允炆眯起眼睛:“朕怎么能确定,蓝玉等人就一定值得信任。”
  “那就请申国公邓镇、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为帅。”
  陈云甫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和朱允炆多纠结,直接说出这三人的名字来:“这三位世代忠良,总可以信的过吧。”
  朱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