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重塑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重塑盛唐-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崔胤知道,七天的时间根本不够。

    海无影显得很不耐烦,打断道:“此事不再复议,崔爱卿,退下吧。”

    “是,皇上。”崔胤无奈地答道。

    “各位爱卿,退朝吧。”海无影下意识地看了杨复恭一眼,从他那种毫无表情的神态中,海无影觉得,杨复恭分明就是在嘲笑自己,“查吧,有本事尽管去查吧。”

    下朝之后,崔胤立即来到刑部,将有关的卷宗再次翻看了一遍,又和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崔彦昭、京兆尹孙揆以及具体经办此案的官员们仔细商议了半天,却依旧是毫无所获。

    孙揆见众人还是没有理出头绪,叹了口气,神情严肃道:“崔胤大人,两个月来,孙某和崔尚书竭尽所能,却始终查寻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黔南之地距离京师千里之遥,加上时日已久,现场根本无法勘察,我等暂且不提。但在查看过孔大人遇劫的现场后,长安府中有位经验丰富的老捕快陆临言及,长乐宫一带尽管被雨水冲刷过,但他却能断定,进入长乐宫行凶的人数当在十人以上,从死者的伤口来看,其中动手杀人的至少有四名,而这四人都是难得一见的高手,那陆临本身也是练家子,虽然武功不高,但见识极广,交游广阔,按照他的说法,这四人中随便一人的功夫,都是他生平所见,而且还是分属不同的门派,四人的招数狠毒,出手之间均是一招毙命,显然,当为刺客无疑。”

    “还有,从小便在长安城长大的陆临推断,这四人应该都不是长安及周边的人氏,近三十年来,发生在长安城里的杀人命案至少上百起,这陆临都有所经手,所以,他所说的应该可信。在排除了武林纠纷以后,按照陆临的说法,再结合我们的分析,可以断定,能够出得起大价钱,雇佣这些超一流杀手的凶手必然是势力极大之人。”

    “高手?外地人氏?”崔胤听罢,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会是谁,有如此势力?”

    “还会有谁?”崔彦昭愤愤不平道,“崔侍郎,长安城中谁的势力最大,其作案的可能性也就最大。”

    “崔尚书,你是说?”

    “尚书大人,没有证据,话可不能乱讲啊。”孙揆好意提醒道。

    崔彦昭也自知不妥,“哼”了一声道:“崔胤大人,此案就有劳阁下了。”

    崔胤苦笑一声,摇着头道:“尚书大人,孙大人,崔某人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可崔某也是事出无奈,哎,谁知道皇上怎么会钦定在下来接手此案啊。”

    “事在人为吧。”崔彦昭看出崔胤的无奈,劝道,“崔侍郎并非出自六扇门,或许,另辟新径也说不定呢。”

    崔彦昭和孙揆都是属于南衙之人,虽然和崔胤不算太熟,但却知道,他并不属于北司阵营,因而将他当成了自己人,自然希望崔胤能够查清此案。当然,他们的根本目的并非是要替国舅报仇,为孔纬出气,而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击一下北司的嚣张气焰甚至还想就此将杨复恭等人打倒。在他们看来,这两宗案件一定是那些阉人所为,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同时,崔彦昭等人也知道,崔胤并不是什么神探,他们查了二月之久都没有任何收获,而刚刚接手的崔胤怎么可能会查到有用的线索。两人此时的心态就好比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一根稻草,不管有没有用,都会把这根稻草当做救命的唯一工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越权

    第一百六十五章越权

    “另辟新径?”崔胤愣了一下,默默地点了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小声言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崔大人,莫非你有何高招?”孙揆以为崔胤有了好的想法,连忙问道。

    “啊?没,还没有。”

    崔彦昭和孙揆自然不会想到,崔胤刚刚所想到的并不是他本人有何新招,而是他认为,皇帝让他这个外行来负责此案本身就是另辟新径,难道其中另有深意?

    “崔侍郎刚刚接手,想必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孙大人,我们也不用心急,静待佳音吧。”

    “两位大人,在下必定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崔彦昭“嗯”了一声道:“崔侍郎,有何需要,我和孙大人必会全力相助。”

    “好,那崔某在此就多谢二位大人了。”

    虽说崔彦昭和孙揆都表了态,但崔胤心里明白,即便刑部和长安府再怎么支持,也只能徒劳,要查出这两起案件的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崔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和刑部、长安府的相关人员反复讨论,但依旧是一无所获。到了十一月的最后几天,崔胤见海无影并未追问此事,自己又是无计可施,慢慢地就松懈下来。

    对于这个根本达不成的目标,还不如干脆放弃。

    刑部、长安府全力以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也没能查出蛛丝马迹,何况自己乎?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当崔胤从刑部出来时,这般想到。

    到了此时,崔胤心里反而放开了。他并不怕海无影会因此处罚自己,断案之事本来就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即便最终没有结果,也应该由刑部和长安府来承担责任,不应当由他来背这个黑锅。再说了,崔胤后面有宣武军作为靠山,那可不是朝中之人包括皇帝在内能够惹得起的。

    入朝之前,朱全忠曾单独召见过崔胤,亲口言及,有一天,如果朝中有人对其不利时,他可以搬出宣武军这个招牌。

    此外,崔胤最初的那种直觉越来越强烈,他感到,这两宗案件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但破案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证据,而是在于那位看似昏庸的马球皇帝。

    十二月初二,庐州军大将李神福率领三千精锐以押送赋税贡品的名义来到了长安城外。

    按照海无影当日的指示,李神福需要在十二月十五日之前抵达长安,但杨行密返回庐州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备齐税赋及大量贡品,由李神福率领庐州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押送,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其中又以骑兵为主,是以提前数日抵达了目的地。

    初三一早的朝会上,兵部尚书刘崇望首先奏道:“皇上,庐州刺史杨行密派遣其手下大将李神福押送赋税贡品已至京师城外,请皇上定夺。”

    “赋税、贡品?”海无影故作不知,听罢哈哈大笑道,“好啊,这是件大好事,除了江南道董昌之外,我朝又多了一位忠臣也。刘爱卿,立即传朕旨意,着李神福进宫见朕。”

    “皇上。”刘崇望迟疑了一下道,“只是,只是随同李神福将军前来的庐州军士足有三千人也。”

    “三千将士?人数不少啊。刘爱卿,城西一带的禁军军营地域广阔,让他们全部入城,暂且到那里休息不就得了。”

    “是,皇上。”

    “等等。”刘崇望话音刚落,就听杨复恭出声阻止道,“皇上,此事不妥。”

    “不妥?杨爱卿,此话怎讲?”

    杨复恭出列道:“皇上,庐州杨行密久未入朝,也从未进贡,此时突然前来,又带来如此多的将士,还是小心为妙,臣提议,让李神福自行入城,而其手下则留在城外便可。至于他们的贡品赋税,则由神策军帮忙押送入城。”

    “这。。。。。。”海无影沉思片刻道,“杨爱卿,如今我朝之税收少之又少,难得可见外区藩镇有此忠心,如果只让李神福入城,会不会令其心怀不满,以致生出变数,同时也令其他藩镇感到,朝廷对于藩镇的不信任。”

    “皇上,江南道按岁上贡,每次也只有五百军士随行,而庐州军这一次一下就来了三千将士,怎么着都说不过去吧?”

    “嗯,杨爱卿之言也有一定道理。”

    “皇上,杨大人所言极是,这等事情就由我们神策军处理便是。”神策军中尉刘季述也跟着出列道。

    海无影吞吞吐吐道:“这个,这个嘛。。。。。。”

    “皇上,此事就交给臣吧。”不等海无影批示,杨复恭便对刘季述道:“刘将军,这事就交由你去处理,你率玉山军出城一趟,和庐州军办下交接。”

    “是,大人。”

    “等等。孔纬突然道,“杨大人,皇上还未下旨,你这样做分明就是越权。”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见驾

    第一百六十六章见驾

    作为南衙集团的首领之一,孔纬还算克制,他知道,海无影正在想办法铲除宦官集团,是以仅仅用了“越权”二字,以免过多地刺激杨复恭。

    不过,在封建社会里,越了皇帝之权可是大逆不道之罪了。

    杨复恭听罢,并未发怒,只是淡然一笑道:“孔大人,我之所以这么做,乃是为皇上分忧也。两年多来,杨某不是一直在这么做吗?怎么,莫非孔大人不记得了?”

    “哼!”孔纬岂能不知杨复恭所为,自从接替田令孜担任六军军使以来,风头日盛,朝中之人无人可出其右,而皇上又一直显得昏庸无能,这就愈发养成了杨复恭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习性。

    “孔爱卿,不必多言。”尽管海无影心里极为不快,却也只能强压怒火,向杨复恭妥协道,“杨爱卿,刘爱卿,就按你们的意思去做吧。”

    “是,皇上圣明。”杨复恭微微颌首说道。

    或许是毫无权力之故,前世的海无影是个性情随和之人。但是,在他穿越之后,尽管只能算是傀儡皇帝,毕竟还是个皇帝,在其潜意识中,渐渐形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意识,而且,这种念头越来越明显,似乎天下之人都该向其朝拜。而此时此刻,但见杨复恭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然是心下大怒,好在海无影灵台清明,并未就此乱了方寸。

    既然已经忍了大半年,也就不必在乎最后几天了。

    “杨爱卿为朕分忧,一心为国,朕才得以轻松至此啊。”

    “皇上,此乃为臣之本分也。”

    “哈哈。”海无影突然大声笑道,“本分?好,说得好。”

    “谢皇上。”

    “众位爱卿,退朝吧。”

    下午申时(三点)刚过,庐州军大将李神福和军中随行参议袁袭在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的陪同下,来到了大明宫外。

    “李将军,前面就是皇宫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刘季述指了指眼前高大的皇墙,阴沉沉地说道,“里面自有御前卫为你带路,刘某还有其他要事,就不陪你们入内面见皇上了。”

    “好,刘大人自便。”李神福淡然应道。

    话音落下,李神福身后的袁袭悄悄地递给了刘季述一个信封,小声言道:“大人,这是京中王氏商行开具的飞钱票据,价值十万贯铜钱,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大人笑纳。”

    刘季述点了点头,一路上蹦着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袁参谋,替刘某多谢你家大人。日后,你们庐州军和我们神策军当多走动走动。”

    李神福为人耿直,一向不耻于后台的钱权交易,更不喜欢为非作歹的朝中阉人,自然不会给刘季述等人什么好脸色,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如此以来,使得刘季述极为不满,只不过慑于藩镇的实力,才没有表露出来。

    “那是,我们庐州军还望刘大人多多提携。”袁袭一脸媚笑,心里却冷哼一声道,“刘季述啊刘季述,这笔巨款你是没有福气享用了。”

    “好说,好说。”刘季述放好了信封,拍了拍袁袭的肩膀,转身对着宫门外的值班侍卫大声喊道,“让你们的李统制出来一下。”

    李统制自然就是御前卫最高指挥官,现已更名为李顺节的杨守立。

    守卫皇宫的御前卫都认识刘季述,知道此人位不高但权重,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有人入内禀报。

    没多久,李顺节便来到了大明宫门前。

    “末将李顺节参见刘中尉。”

    “嗯,李将军,这位是庐州军李神福李将军,奉皇上旨意,进宫见驾,本官还有要事在身,就有劳李将军了。”

    “是,刘中尉放心就是。”

    言罢,李顺节又向刘季述行了个礼,带着李神福、袁袭走进了皇宫。

    海无影知道,江淮李神福被称为庐州军神,自己也从各种渠道了解过,这李神福早年与刘威等人一起追随杨行密开创基业,南征北战,所向有功。此人起于卒伍,深通为将之道,文武双全,加上又爱护士卒,不扰百姓,忠于职守,在江淮一带威望卓著,与江南道顾全武并称为江南两大名将。

    “哈哈,李将军,没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