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重塑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重塑盛唐-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无影笑笑道:“既然是新事物,就总会有人尝鲜的。襄儿,我想让你出任中华月报的总编。”

    “总编,这是做啥的?”

    “总编就是统领各分支部门或内容供应部门的主编以及编辑的最高负责人,其职责是对报纸的总体经营发展和主营业务大方向的把控。总编下面设有主编,再下面是编辑、助理编辑,还有负责采编的记者等。简而言之,总编就是报纸的大掌柜。”

    海无影喝了口茶,继续解释道:“比如,我们的中华月报可以设置一个诗词专栏,这个专栏假设由鱼海棠来做编辑,她上报给你的内容就由你来负责审核,你说行就刊登,说不行就不能刊登。”

    “这个,唐大哥,我可没做过呢。”

    海无影点点头道:“不仅你没做过,这个世上任何人都没做过。报纸作为一种刊物,和朝廷的邸报并不全都相同,我们这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了,一边做一边学习吧。襄儿,这个就如世界上的路,世上本来是没有路的,有了第一个人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唐大哥,那你说,这条路会有很多人走吗?”

    古代的报纸在宋代时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官府的邸报外,开始出现了各种小报,这些小报并不为官府认可,但却在民间颇为流行。

    “襄儿,这点我可以肯定,这条路会有很多人走的。”

    孟忆襄略微想了想道:“既然唐大哥抬举,那我就试上一试。”

    “好,那我就先来说说报纸的组织结构。”海无影将后世报纸的分工,比如,记者编辑,文字校对,出版发行等方面详细告诉了孟忆襄。

    消化了好一阵,一边听一边在做记录的孟忆襄道:“那要招募不少人呢。”

    “是啊,有关印刷、出版方面的事务就交给商行中人,王酒胡知道活版印刷的方法,这点你就不用操心了。”

    “恩,对了,唐大哥,你教我的标点符号我们可以使用吧?”

    “当然可以。不仅我们的报纸可以使用,还可以教会我朝的百姓使用,这对于阅读上的方便,自是有好处的。正好说到这点,襄儿,我们的报纸可以设立一个栏目,专门来普及简单的教育,比如,教人识字,教人计算,这也算是一种慈善事业。”

    “好,这点很有必要。”

    “襄儿,中华月报隶属中华商行,这中华商行乃是我和王酒胡合办的,等我们的这份报纸成功后,我会再办一个中华慈善行,到时也由你来负责,如何?”

    “唐大哥,这个我愿意的。”

    “我就知道襄儿心怀仁义之心。”

    “唐大哥,当今时局不堪,百姓艰难度日,我虽是一柔弱女子,却也愿意为天下苍生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好,说得好。”海无影赞道,“难得襄儿你有如此胸襟,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力,那我大唐之天下,民族之兴旺便是指日可待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孟忆襄重复了一遍,再次回味了一会后说道,“唐大哥,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像这样的语句,大可在我们的报纸上进行宣传,让我朝百姓逐步形成如此意识,以提高全民族之素质。”

    孟忆襄笑道:“唐大哥,我怎么觉得你又像皇帝似地,好像这天下事都归你管,哎,这可不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所能管的啊。”

    海无影正色道:“襄儿,天下事天下人管,如果仅靠皇帝一人,当然是管不过来的。”

    “那倒也是,何况皇帝还是个十足的昏君。”孟忆襄恨恨道。

    “是吗?”孟忆襄的神色海无影尽收眼底,呵呵一笑道,“我听说的皇帝似乎,似乎和襄儿你说的有所不同。”

    “唐大哥,你说说,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襄儿,我认识很多商人,比如王酒胡,他们之前的看法和你一致,但最近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什么变化?”

    “襄儿,二三月份时,皇帝得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在鬼门关徘徊时被太宗大帝所救。之后,皇帝性情大变,只不过具体有何变化,王酒胡他们也说不清楚,只是言及,大唐中兴有望也。”

    “呵呵,这怎么可能?”孟忆襄注视着海无影的双眼,读出其言并非作伪,但却根本不信,笑道,“唐大哥,你是明白人,你信吗?”

    “襄儿,你为何不信呢?”

    “唐大哥,别的不说,仅仅是太宗帝救人之说就不可信。”

    说到这里,海无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穿越时的情景,过了好一会才喃喃言道:“襄儿,要是在以前,我的想法也和你一样,我原本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不过,现在我的看法变了,世上有很多事,只要不是你亲身亲历的,都不要轻易下结论。就好比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魂?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生命?或许在千年之后,人们仍旧无法得出结论。”

    “唯物?鬼魂?地球?”孟忆襄嘀咕了一句,露处茫然的神色。

    “这个唯物的意思就是……”海无影一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后世的“唯物”属于哲学范畴,很难向古人解释清楚,想了想道,“简单来说,就是无神无鬼论吧。至于地球嘛,我们日后再做探讨。”

    “好。”孟忆襄一时之间自是不会明白,继续道,“不过,大唐之中兴的缘由又是何来?”

    海无影有些结巴道:“这个,这个嘛,或许以后见到皇帝时,我们,我们问问他吧。”

    “啊?”孟忆襄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唐大哥,那皇帝身在大明宫中,足不出户,你我乃平民百姓,怎么可能见到他呢?”

    “会有机会的。襄儿,那王酒胡经商数十年,其眼光自有独到之处,想必不会无的放矢,我们静观其变就是了。”

    孟忆襄低低地“恩”了一声,又一次端起茶杯,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第九十七章 潜伏

    对于创办中华月报,海无影的用意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将其作为宣传的工具,在适当的时候引领舆论导向,以便在和北司、藩镇等不同势力进行斗争时可以获得民众的支持。一旦掌握政权后,这份报纸又可作为向百姓宣导海无影执政观念的白皮书。

    海无影当然知道,舆论可以作为杀人的利器。

    至于这个总编的人选,海无影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让孟忆襄出任,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孟忆襄自身的文学功底深厚,足以胜任这个工作;二是孟忆襄为人正直,颇有侠义心肠,势必可以坚持原则;三是海无影的亲近之人中,并无精通文字之人。

    当然,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可以增加两人的亲密度,尽管和孟忆襄的感情已经达到一种极为融洽的地步,但多了报纸这个媒介,势必会使两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同时,还有一点一直令海无影心里觉得有些忐忑,那就是孟忆襄对皇帝的仇恨,虽然这应该是李儇之事,但现在自己就是李儇,没有人会相信,现在的皇帝叫海无影,不是原来的李儇了。所以,海无影在潜移默化中,向孟忆襄灌输着大唐中兴这个观念,希望以此来化解孟忆襄心中的仇恨。

    离开玄都观后,海无影在陈抟的陪同下,来到了七号客栈。

    “臣弟见过皇兄。”许久未露面的李杰一看见海无影入内,便连忙行礼道。

    “七弟,不必多礼。”海无影笑笑,看向李杰身旁之人道,“七弟,这位就是景进景先生吧?”

    李杰点点头,对景进道:“景先生,这位就是当今皇上。”

    景进不卑不亢地行礼道:“草民景进参见皇上。”

    “免礼,此地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大家坐下说吧。”

    三天前,海无影从李保那里知道了李杰即将实施潜伏的计划,准备派人打入京师之外的藩镇。这位名叫景进之人就是整个潜伏计划中的第一人。

    对于潜伏计划,海无影十分重视,于是在七号客栈中秘密召见了李杰和景进。

    “皇兄,臣弟先来介绍下景先生吧。”

    “不用,朕都知道,景先生乃是宫中优伶石野猪的师弟,年龄与朕相当。当年,景先生之父被北司之人所害,后其母病重,得七弟你相救。三年前,景母离世,景先生奉母遗命,成为了寿王府的一名幕僚。”

    “石野猪唱文戏,景先生唱武戏,两人珠联璧合,在当年的长安城风头十足,可谓一时无二。进入寿王府后,景先生足不出户,除了偶尔和七弟你交谈外,就只和石野猪有来往,基本上算是隐士也。”

    景进的情况石野猪知道,是以海无影同样也会知道,对此,李杰并不感到吃惊。

    “皇兄之言完全属实,三年来,景先生低调行事,饱读圣贤,不过,景先生的胆量和豪气可是一点没变,对于臣弟的潜伏计划,景先生十分赞同,并主动请战,打算前往河东李克用处。”李杰笑笑道,“皇兄,景先生在离开之前,希望见见皇兄,看看,看看……”

    景进面无表情地接着言道:“看看皇上是否乃真龙天子。”

    “是吗?”海无影愣了下,笑道,“如果不是,那景先生就不去了吗?”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景进淡淡而道:“不,草民还是会去,只是不会回来了。”

    “什么意思?”一旁的陈抟突然睁开了迷糊的双眼,刹那间,一股无形的气势散开,令景进顿时觉得处在一种难以言语的压抑之中。

    “希夷先生,无妨。”海无影依旧带着笑容道,“景先生,接着说。”

    景进下意识地看了看陈抟,长长地吸了口气,缓缓言道:“皇上,草民入寿王府已整整三年,这也就是母亲大人所言之报恩期限。今天下大乱,正是男儿建功之际,草民虽然不才,却也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是以草民斗胆,希望知道草民追随之主是否如寿王,如野猪兄之言,唐突之处,还请皇上恕罪。”

    “景进,朕明白你所言,你想如何知道?”

    “皇上,草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问吧。”

    “皇上,草民的第一个问题是,皇上打算如何铲除北司?”

    “这个很简单。”海无影反问道,“景先生,北司之所以能够嚣张数十年,其原因何在?”

    “皇上,是因为北司一直掌握着京师禁军吗?”

    海无影点点头,赞许道:“不错,既然你知道了症结所在,那就对症下药,至于具体措施,朕目前还不能告诉你,朕只能告诉你,太宗大帝言及,军权是皇权的保证之一。”

    “皇上圣明。”景进不假思索的继续道,“皇上,那又该如何削藩?”

    “当务之急,朕要铲除朝中的北司势力,接下来便是削藩了。北司和藩镇乃是危害我朝多年的两大毒瘤,朕这一次会彻底解决,对于削藩,朕打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朕会打造一支战无不胜且忠于朕的精兵,目前,大多数藩镇都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地方诸侯,根本不听朝廷号令,因此,只有依靠武力才能将其制服,同时,朕也会派遣像你这样的忠贞之士,打入藩镇内部,到时内外联合,一举击败盘踞在各地的节度使。第二阶段,也就是治理阶段,朕会实行军政分治的政策,未来的地方最高官员将不再掌握兵权,军队复由朝廷统一指挥,除了维持当地治安的衙役以外,任何地方官府均不得掌控一兵一卒的武装力量。”

    “任何做法首先都要找出问题所在,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这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式。景先生,你说是吗?”

    “是,皇上言之在理,草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从景进的脸色上看不出其内心的想法,海无影暗自说了声“这人倒真是做间谍的料。”

    “说吧。”

    “是,皇上。我大唐二百多年的江山,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而今却……”说到这里,景进看了看海无影,稍事停留后道,“皇上,您觉得,是何原因,才造成了今日之局面?”
………………………………

第九十八章 景进

    “哈哈。”海无影笑了起来,“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很有深度。景先生,你前面所说的北司宦官以及地方藩镇乃是危害我朝的两大主要原因,对于这点,朕想大多数人都会认可吧。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根源你想过没有,说直接点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朝的北司、藩镇目中无人,不遵王法呢?”

    有关历史的评价,后来之人自然是看得更清。到了民主社会,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