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重塑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重塑盛唐-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末将奉命行事,不辛苦。”王彦章不冷不热地言道。

    海无影笑笑道:“王将军,倘若有空,你可以去看看希夷先生,自龙陂镇一别,先生对将军你可是念念不忘啊。”

    “是,末将遵命。”不管怎么说,陈抟都是王彦章的救命恩人,能够一见,当面再度谢恩,也是王彦章做人之本分。

    “有关秦宗权之事,你和兵部尚书刘崇望、大将军李顺节办理交接便可。”

    “是,皇上。”

    海无影轻轻地“嗯”了一声,又一次看了看这位勇将,随后对御前卫首领岐墨道:“岐墨大师,打开囚车,将秦宗权带到后殿,朕要亲自审问这个叛逆之贼。”

    “是,属下遵命。”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北宗

    第二百五十八章 北宗

    “秦宗权,当日你称帝之时,有没有想过今天?”

    跪在地上的秦宗权痛哭流涕道:“皇上,您看微臣像是造反之人吗?微臣对朝廷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

    “忠心?”海无影一改严肃之神情,哈哈大笑道:“你,秦宗权,忠心?”

    “皇上,微臣忠心报国,只是因为蔡州与长安之间的联络被宣武军截断,微臣才无处投效啊。”

    “是吗?秦宗权,你这个理由愚蠢之极,你认为会有人相信吗?”海无影冷笑一声道:“秦宗权,朕也懒得再听你胡说八道了。叛国之罪,国法难容,这是绝对不可饶恕的。来人,将秦宗权押出大明宫,游街示众,之后由京兆尹孙揆孙爱卿监斩。”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秦宗权听罢,还是瘫倒在地,哭求道:“皇上开恩,皇上开恩啊。”

    “秦宗权,朕说过,叛国之罪,必不能恕。”

    秦宗权见海无影神态坚决,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道:“皇上,罪臣可否用一个秘密来换取性命?”

    “怎么,还和朕谈条件?”海无影再次笑道:“秦宗权,朕明确地告诉你,门都没有。”

    “皇上。。。。。。”

    海无影毫不犹豫地打断道:“秦宗权,给朕听好了,凡有叛我、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即便你有天大的秘密,朕也不会拿国法来与你交换。至于你所说的秘密嘛,如果你愿意说,朕倒是愿意听,你不说,朕也无所谓。”

    秦宗权正眼看了看海无影,突然有种空荡荡的感觉,之后便不再言语,失魂落魄地跪在地上,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孙爱卿,秦宗权就交给你了。”

    “是,皇上。”

    “李顺节将军。”

    “末将在。”

    “你率五百禁军将士配合长安府衙役维持游街秩序,并协同孙爱卿进行监斩,不得有误。”

    “是,末将遵旨。”

    当囚车一离开大明宫,围观的百姓便蜂拥而至,人数之多,几乎占了全城百姓的十之六七。'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就爱读书'对于叛臣逆子,长安城的百姓十分不喜,数年前发生的黄巢之乱和襄王之乱,都使得大多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离囚车相对较近之人还不时地将手中的鸡蛋、杂物等扔向关在囚车中的秦宗权,以表达他们心中的愤怒。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毕竟在落后的唐代是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

    按照大唐律法,囚车会载着叛逆之徒沿着长安城的主要街道游行一轮,最后再将秦宗权带到长安府衙附近的一处广场行刑。

    申时三刻(下午4点半),囚车来到了行刑的广场。

    古代,斩杀犯人颇有讲究,比如,一般会选在秋冬两季,行刑的时间则会从午时三刻起,行刑之前由官府提供一餐送行饭,诸如此类的繁琐规定还有不少。唐宋时期,对于行刑的细则更加完善,比如,规定正月、五月、九月为断屠月,每月的十斋日为禁杀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即使谋反重罪也不能在这些日子处死,还有,一旦行刑的时间超过了下午五点,就只能延到次日执行了。

    李顺节抬头看了看天色,对孙揆道:“时候不早了,大人,开始吧。”

    “好。”孙揆冲着李顺节点点头,对其身边的衙役道:“开始。”

    数名侩子手将秦宗权从囚车中带出,并绑在了一根园柱子上。不一会,一名衙役提着一个竹篮走到了秦宗权面前。打开篮子,里面有酒有菜,还有两个馒头。

    等秦宗权吃完送行饭,喝完辞阳酒,孙揆走到其身边道:“秦宗权,你此生杀人无数,到了阴曹地府好生悔过吧。时辰已到,本官这就送你上路。”

    酒足饭饱的秦宗权突然笑了笑,小声道:“孙大人,请转告皇上,让他小心‘恐吓’。”

    “恐吓?”听到这两个字,孙揆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恐吓到底是什么?”

    秦宗权眼睛一闭,不再言语,只等屠刀落下。

    孙揆想了想,最终还是下令道:“行刑。”

    此时,关白依和福伯二人悄悄地出现在围观人群中的一个角落。听到孙揆宣布行刑时,福伯焦急地问道:“公子,不管了吗?”

    关白依摇摇头道:“蔡州军已经完蛋了,一个秦宗权又有何用?再说了,这里有数百名军士,其中还有不少好手,我等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公子,那北宗就这么没了?”

    关白依叹了口气道:“秦宗权杀心太重,哎,算了,不说这个了,福伯,我们先回去。”

    就在关白依转头离开之时,秦宗权的头颅被行刑的侩子手斩将下来。

    看到秦宗权的头颅落地,孙揆匆忙起身,和身边的衙役交代了数句,便和李顺节一起上马急行,向大明宫奔去。

    “什么?又是恐吓?”海无影听完,大吃一惊道:“他秦宗权怎么知道的?”

    停了停,海无影自言自语道:“莫非秦宗权就是这个恐吓组织的北宗成员之一?”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太极宫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太极宫

    海无影猜得完全正确,秦宗权不仅是北宗成员,而且还是北宗的宗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就爱读书'

    当然,海无影并没有任何线索,只是看多了后世的推理侦探小说,瞎猜而已。

    孙揆眉头一皱,似是认同了海无影的猜测:“皇上,如果秦宗权就是北宗之人,那这个恐吓组织的势力就的确不能小视了。按照蒋瑰所言,其组织的人数多达数万,看来并非故意夸大。”

    李保点点头道:“皇兄,以秦宗权节度使的身份,倘若也属于恐吓组织,那就说明这个组织的危害性或许不会低于宣武及河东两大藩镇。”

    “很有可能。”海无影想了想道:“目前,此事毫无线索,秦宗权伏诛后,北宗的线索也随之失去,看来,我们只有从东宗入手了。过一阵子,朕打算去趟江南、江淮,顺便看看杨行密和钱缪他们的情况。(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皇兄,此事万万不可。”

    “怎么?”

    “不安全啊。”

    李顺节跟着附和道:“皇上,吉王殿下说得对,江淮、江南路途遥远,万一那杨、钱二人生有异心,皇上之安危将无法得到保证啊。”

    “是吗?”海无影笑笑:“此事容朕再好好想想,反正现在也不会立即前去。孙爱卿,李将军,时候不早了,你们累了一天,回去休息吧!可别耽误了明日之朝会。”

    “是,皇上,微臣(末将)告退。”

    孙、李二人走后,海无影就当前朝中政务改革之事和李保进行了详细商议,之后又对董昌的工作安排做了明确指示。直到次日凌晨,海无影才回到卧室,在晶妃郭秀蓉的侍候下,相拥而眠。

    第二天的朝会上,海无影收到了来自蜀中和汴州的两封奏折。

    汴州朱全忠在奏折中提及,以郭А⑸甏晕次髁艉螅牖噬隙髯肌

    海无影看完奏折,二话不说,对李保道:“郭、申二人有功,就按朱全忠所言,册封他们为淮西正副留守。另外,对于宣武军消灭秦宗权一事,也需嘉奖,就加封朱全忠兼任中书令吧。”

    李保道:“是,皇上。”

    不过,此时的海无影并不知道,就在昨天夜间,郭г谥烊业氖谝庀拢杓普渡绷松甏约捌湫母苟嗳耍蚴巧甏砸馔甲粤⑽讨萃酢

    另外一封奏折是蜀中韦昭度、王建以及顾彦朗三人联名所奏:文德二年正月戊申,永平军节度使王建将军、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将军各率三万大军,于成都郊外新繁镇大破逆贼陈敬瑄所部,杀获近万人,其统兵大将山行章仅以身免。

    目前,陈敬瑄令其手下另一员大将杨晟率兵徙屯三交,行章余部屯濛阳,与我军相持。我军将休整数日,定于二月中旬再度出击,望一举击溃成都外围之敌,以扫清进攻成都之障碍。

    然,我军虽获大捷,辎重物资却是消耗颇大,还请皇上恩准,速速调拨军粮军械,以使我军早日克复成都。

    “兵部刘爱卿。”

    “臣在。”刘崇望出列道。

    “拟旨回复韦、王、顾三位爱卿,对于我军大破逆贼陈敬瑄一事,朕已知悉,颇感欣慰。为表彰各位功绩,特加封王建王爱卿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其余有功之将士,待攻克成都后一并封赏。”

    “皇上,那王建将军索要的军粮呢?”

    “要钱?朕一文都无,怎么给他?”海无影冷笑一声道:“他王建在清理成都周边地域时,得到当地土豪支持,还会没有军粮吗?刘爱卿,在圣旨后面加一句,朝廷正在想法筹措军粮,一旦可得,便会及时出发。”

    “是,皇上,臣明白。”

    “这些藩镇,贡粮不纳,却还要伸手向朕索取,真是可恶至极。好了,此事就此处置。各位爱卿,有本请奏。”

    “启禀皇上,臣袁袭有本上奏。”

    “袁爱卿,请讲。”

    “皇上,自臣与边冈大人筹备军校一事以来,一直颇为顺利,时至今日,唯有一事却始终未果。”

    “何事?”海无影笑笑:“袁爱卿,你足智多谋,还有什么事让你为难的?”

    “皇上,就是军校校址一事。”

    “长安城这么大的范围,还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吗?”

    “皇上,地方是有,但却远远超出了军校开办的预算,所以,臣只得向皇上求助了。”

    “又是钱?”海无影叹了口气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哎,朕现在也是个穷光蛋,哪里有多余的钱。不过,朕倒是想起一个地方,你们可以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那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房租开销。”

    “皇上,何处?”

    “太极宫。”

    “什么?太极宫?”不仅袁袭感到惊讶,就连殿中的其他大臣同样也是大吃一惊。
………………………………

第二百六十章 校址

    第二百六十章 校址

    太极宫建于隋初,在隋朝时叫做大兴宫。'就爱读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正式更名为太极宫,作为唐朝初期京师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

    太极宫位于长安城中央的最北部,乃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唐高祖、唐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

    “贞观之治”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著名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仍有部分时间在西内(太极宫称西内,大明宫称东内)听政,因此,直到唐末,作为长安三大宫殿之一的太极宫,依旧是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

    殿中之人集体沉默片刻后才由李保开口道:“皇兄,此事不妥。”

    “六弟,如何不妥?”

    李保小心翼翼道:“皇兄,于公,太极宫乃我朝政务活动之地,倘若开办军校,人多声杂,岂不是会乱了其中之序。于私,太极宫又是我李家皇宫之一,让外人进驻,实为对李家先人不敬也。”

    平心而论,李保的措辞算是相当委婉。将自己家的祖业改建为学校,对于常人来说当然可行,但对于皇室来说,却让他无法接受。

    “六弟,朕不认同你的观点。将军校办在太极宫,难道这座宫殿就不姓李了吗?我朝初期,太宗帝就曾下令,在太极宫之玄武门置左右屯营,以诸卫将军领之,其兵名之飞骑,后经不断扩充,从百骑、千骑到万骑。朕把学校建在宫内,和太宗帝之屯兵行为不是一样吗?”

    “皇兄。虽然大明宫已经成为我朝之正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