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散布出派拉蒙影业最近购买大学生电影节获奖作品放映权的消息。
但这些消息出现后,很快便从网络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直接被各种网站暴力删除,根本没有溅起什么水花。似乎有人一直在监督网络舆论,随时删除这些言论。
于是这个来自于东方的灵异故事,引起了追求刺激的灯塔国年轻人的关注。
他们甚至表示就算这是一个虚假的宣传,如果电影真的如10多秒的dv片段那样恐怖,他们不介意去电影院买上一张电影票。
约翰一开始也有关注过网上的报道,虽然他和绝大部分人一样不会特意去探寻,但此刻看到这部名为《古宅》电影的海报他瞬间产生观影的冲动。
他有点担心自己的卢西不喜欢看恐怖片,于是他偷偷侧过头看自己的卢西一眼。
结果发现自己的卢西也颇有兴趣地看着这幅海报。
约翰于是便大胆的对自己的女朋友说:“要不我们看这个吧。”
万万没有想到卢西竟然直接点头答应了。
约翰不知道的是,他所看到的报道大多在强调恐怖,卢西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的网络报道,只不过又是另外一个版本。
在另外一个版本中,李子安和朱雨菲是一对爱特别恩爱的情侣,他们两个遭遇到了一些无法用自然科学解释的灵异事件。
报道中同样有对恐怖内容的描写,但是着重点却在讨论相爱的两个人,如果面临危险的话,是否会抛弃对方。
其实这两个不同版本的报道都投放在同样的论坛、门户网站上,只不过标题有所不同而已。
有的报道在标题中强调恐怖、灵异、鬼怪、死亡,有的报道则强调生死、爱情、牺牲。
不同的标题自然能够吸引不一样的用户群体,但无论如何这些报道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告诉这一些喜欢上网的年轻人,《古宅》是一部值得他们观看的恐怖片。
于是约翰和卢西果断地选择了《古宅》,满怀期待地拿着爆米花走进了放映厅。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放映厅。《古宅》的上座率相当不错,前段时间的网络宣传让许多年轻人关注到东方的恐怖故事。
因为已经知晓《古宅》是用DV拍摄,所以观众们对于画质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可当《古宅》开始播放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这《古宅》的画面远比自己想象中要更好。
这种好并不是指画面有多么的清晰,银屏上的画面无论是色调、还是清晰度,都是证明这是DV摄像机所拍摄。
但很特别的是,整个画面并没有任何的模糊之处,而且镜头没有任何的浪费与多余。
一方面这种真实的画面直接让他们进入那个安静的四合院中,他们好像就真的在这个四合院中生活一般。
另一方面这些实际上运用了相当专业拍摄手法的画面,又能够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与情绪,不会让他们因为画面的粗糙而出戏。
一开始整个电影院之中,能频繁听到观众们吃爆米花或者是喝可乐的声音,偶尔还有情侣们的窃窃私语。
当他们看到深夜四合院中发生的各种灵异事件,比如说李子安和朱雨菲明明在睡觉,却突然起床如同梦游一般在四处翻找着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明显感觉到恐怖。
第二天,天一亮两人正常起床出门游玩,好像昨晚什么都没有发生,又让所有的观众心中产生了疑惑。
而当看到第三天,画面中的两个主角发现夜晚的他们拥有单独的记忆,而一到白天就会丧失所有记忆的时候,他们和这对情侣一样露出了害怕的表情。
接下来便是李子安和朱雨菲在夜晚之中不断探索,然后通过DV不断给白天的自己遗留信息的故事。
整个电影院内已经开始会因为这对情侣的遭遇而不时发出恐怖的尖叫。
没有人再有心情去喝可乐、吃爆米花,他们随着画面与声音尖叫与发抖,然后抱住身边的同伴。
最开始约翰还觉得《古宅》挺不错的,让他看到自己女朋友脆弱一面,这样的拥抱他颇为受用,但是很快约翰便发觉事情有点不太对。
作为一个男性,他很容易就带入了电影之中李子安的视角。
李子安对于恐怖的情绪表演实在太真实了,让他感同身受。到了后来李子安情绪开始崩溃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再维持自己的淡定。
于是他就和卢西紧紧的抱成一团,谁也顾不上安慰谁。
明明电影已经足够恐怖了,但谁也不想离场。因为他们都很想知道李子安和朱雨菲到最后有没有依靠自己的努力,逃离这座四合院。
让你看到希望,而又不断折磨你,这也是恐怖电影的魅力。
所有人好不容易坚持到电影结束,看到李子安和朱雨菲保住了自己的记忆,一大早离开四合院的时候,总算是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离开四合院的时候,朱雨菲似乎一直轻轻的踮着脚尖,好像脚下穿着一双根本看不见的布鞋。
这个时候电影院的所有观众都感觉到了自己浑身在冒冷汗,他们已经尖叫不出来了,只能够更加用力的抱住身边的人。
因为他们突然联想到自己在网上看到的那个报道——李子安和朱雨菲在离开四合院后便消失了,根本没有回家!
dv摄像机似乎电力耗尽,在拍完这一个镜头之后,画面一阵模糊,只有黑白色的像素点不断闪烁。
于是同时放映厅内的灯光总算亮了起来,所有人都感觉到如负释重。
刚才被剧情紧紧抓住,再怎么害怕也不想中途离场,但现在每个人才想尽快的逃离放映厅。
半分钟后,电放映厅内的观众大多数离场。银屏上黑白的乱码才逐渐的变成黑色,同时浮现出一系列的华文和英文字幕。
在上面明确的写着“导演 秦砚”,以及演员、灯光、音效的名字。
但可惜的是,放映厅内已经没有观众,没有人会知道,刚才把他们吓得死去活来的dv,只是一群人的表演罢了。
而且第一批观众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古宅》,可以想象他们回去后会掀起怎么样的网络骇浪!
第44章 发酵
《古宅》在北美,不出意料地火了。
虽然一开始《古宅》的魅力,早在电影节的时候就得到验证了。
但真正的爆火,得益于网络的“牛皮癣”式的宣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这一群年轻的观众,都选择了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来自东方的电影。
在《古宅》自身强大的实力面前,绝大部分部分观众立刻被吓趴下,瑟瑟发抖、抱作一团。
本来选择看恐怖片的观众就是为了追求刺激,才走进电影院。所以被吓到变形的他们,不仅没有破口大骂,反而对《古宅》赞誉有加。
在《古宅》上映的第2天,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对于《古宅》的内容讨论,有门户网站对于剧情的简要介绍、有《古宅》销售火爆的新闻采访、也有MSN等平台上互相交流的讨论小组。
这让越来越多的灯塔国人知道《古宅》的存在与恐怖。虽然《古宅》中并没有灯塔国传统恐怖片之中所出现的血腥和暴力元素,但是却有一种含蓄与内敛的氛围。
未知才是最为恐怖的,观众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一个具象化的诡异存在。
但是每个人够感觉到,它仿佛就萦绕在电影男女主角的身边,让两个人无力抵抗,无法逃脱。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在讨论《古宅》绝对是真实的故事。
因为DV画面实在太过真实了,像《女巫布莱尔》中还有一些穿帮的镜头,但是《古宅》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甚至连女主角手中握不住dv,跌落在地上以仰拍的视角记录下两个人逃亡的画面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对于《古宅》的讨论,甚至还有媒体报道出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比如有人发现了男女主角的尸体……
恐怖被进一步的放大、酝酿。
于是《古宅》第一周在北美便拿下了600万美刀的票房成绩,然后在第二个周直接冲到了1100万,获得了当周的票房冠军。
而在欧巴罗大陆之上,派拉蒙公司也在同一时间进行上映。
不过在派拉蒙在欧陆的院线数量比不上北美,票房成绩也相应得差一点。第一个周大概只有300万美刀左右。
还好网络同样席卷了欧陆,第二个周票房上涨到600多万美刀。
越来越多的电影媒体、互联网网站开始关注《古宅》。
媒体网络新闻永远都在追捧热点,很明显《古宅》在成了时下年轻人最关注的一个话题。
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古宅》的来龙去脉,只是图个热闹。
但是电影行业的工作者们却知道《古宅》真正的来处,就是之前不久才举行颁奖典礼的全球电大学生电影节。
这些院线影院对于派拉蒙影业可以说嫉妒嫉妒很,他们也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怎样一个巨大的金矿。
他们只能够选择从派拉蒙手中去购买放映权,起码自己也让自己的院线喝点汤才行。
这个时候当初和秦砚做交易的戴尔曼,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和卡夫打着电话。
戴尔曼得意洋洋的对电话,另外一头的卡夫说道:“老家伙今天晚上有约吗?我请你吃饭。”
卡夫虽然不是电影界的专业人士,但他其实也一直关注着《古宅》的情况,他当然知道最近《古宅》的成绩。
“你要请我吃饭也行,但你必须得把你那瓶波菲尔的红酒带出来,否则我可看不上今天的晚饭。”
波菲尔1976是戴尔曼珍藏了10多年的红酒,他平时最多也就看两眼解解馋,根本没有动过想喝的念头,但这一次他却豪爽的笑着说道:
“行,今天晚上我就请你尝一尝红酒。”
可以看得出来戴尔曼对于《古宅》的票房有多么的满意。
要知道这一部电影他们可没有任何的投资,仅仅是进行发售便能够攫取大量的美刀,这可是真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
按照现在的票房趋势,戴尔曼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等待着职务调动的通知书了。
当然戴尔曼心中也在思考该如何和秦砚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无比清楚一位天才横溢的导演对于一家影业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或许,自己真的应该去一趟华国?
虽然《古宅》还没有在华国上映,但是国内的关注度一点都不低。
早在《古宅》获奖的第二天,《华国电影报》便开始写了一篇名为《华国作品荣获国际电影节重磅奖项》的报道!
后来随着《古宅》在北美、欧陆的舆论发酵、正式上映、票房大卖,《华影报》还刊登了一些列的追踪报道——
华国大学生电影作品《古宅》在北美成功上映
在西方引爆票房奇迹的华国电影《古宅》
华语电影的魅力!——从《古宅》说起
这些报道,从一开始称秦砚为“平城电影学院学生”,到了后来已经直接称呼秦砚为“新锐导演”、“新一代导演”,可以看得出来国内报刊媒体对于秦砚身份变化的态度。
国内这几年报纸媒体还十分兴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采访秦砚和《古宅》团队。
对于这件事情秦砚的朋友们、学校领导、班主任何建华他们都知道。
他们认知中的秦砚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几乎不愿意出现在报道中的人。之前多次学校、国内性质的获奖,秦砚根本就没有接受过采访。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在北美票房疯涨的情况下,秦砚依然每天坚持上下课,哪怕这已经是他大学阶段的最后几门课,也一节不落。
平时上课还是会做笔记、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的盛气凌人、教授提问也会认真作答……
无论是和秦砚关系比较好的教授,还是班主任何建华对于秦砚的品性都相当放心,所以他们也没有单独找秦砚说什么。
他们都下意识的认为秦砚一定会处理好纷至沓来的名利之事。
可谁知道这个时候秦砚突然一口气答应了几家媒体的采访,而且这几天家媒体在国内都属于特别大的杂志与电视台。
更让人惊讶的则是秦砚在采访中所谈论的话题以及展露出的个人形象……
《大众电影》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领域发行量最大的半月刊,在这个纸媒依旧盛行的年代,每期的发行量都可以上百万份。
而今天就是《大众杂志》社记者和秦砚约定的日子,而地点安排在杂志编辑部内。
出于礼貌,杂志社的采访小组早就已经到位,负责采访的杜苏芮还在低头检查自己的采访大纲,一旁杂事的李小雨则在和其他工作人员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