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按理说奥斯卡的提名也官媒下台了。但名单已经出来三天了,国内相关都没有任何的报道,实在太奇怪了。
  他们不知道,秦砚特意摆脱主流媒体不要报道这件事情,才勉强把舆论压了下去。
  而此时正在太平洋彼岸的秦砚还在拍戏,哪怕在提名名单公布之后,秦砚也没有任何的表态,每天依然严格按照拍摄进度执行。
  这导演还是人吗?就算你不给我们放假,今天午饭的便当能不能多一个鸡腿啊?
  奥斯卡会在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颁奖,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媒体越来越激动。
  每天都有无数的电话打到秦砚这儿,秦砚毫不犹豫直接关机。最后丁畅等人只能够通过谢北杨联系秦砚。
  剧组天天都能看见,秦砚拿着谢北杨的手机被怒吼。
  而拍摄地也有很多新闻媒体出现,《地球要塞》剧组的确不是热门剧组,但是秦砚在灯塔国却有不少的粉丝,他们绝对愿意为了秦砚而买下一份报纸或者是点开网页链接。
  对此,秦砚默默加强了整个剧组的保安,一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秦砚就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拍戏。
  2月中旬的时候,秦砚其实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整个剧组的气氛有一些不太对劲,每个人最近都会去浏览网络去查询奥斯卡的情况。
  秦砚很快就把所有的人叫到面前,说道:
  “不要去考虑奥斯卡的情况,你们应该知道这一次获奖可能性有多么的小。”
  “与其去祈求奥斯卡的评委们这一次瞎了眼或者良心发现,给《地球要塞》投了一票。还不如让把《2》拍好一点,或许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可以带着你们所有人去参加颁奖典礼。“
  “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有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属于你们。”
  当发现连秦砚这个最大的当事人都没有任何的兴奋,他们这些演员突然觉得奥斯卡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嘛。
  这就是一个领袖对于团队的影响。
  当然其中最淡定的还是要数谢北杨,他现在和去年年末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丝毫没有受到这些网络消息的影响。
  就算《地球要塞》获奖又怎么样?他的演技,他的实力会因此而有任何的变化吗?
  最多也就是对他身价、资历有所的影响罢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并不是谢北杨的追求。
  本来特别浮躁的剧组,经过秦砚这一番训斥,又突然沉静下来。
  21号,奥斯卡的前哨战金像奖颁发,如同秦砚说想《地球要塞》颗粒无收。
  灯塔国的媒体倒还好,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地球要塞》本来就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让一个华国导演获得了这么好的票房成绩,他们多少有一些不服气。
  反倒是华国国内有些失望,在某些人的吹捧之下,《地球要塞》已经成了华国电影界的标杆,已经成为了华语电影崛起的希望,好似《地球要塞》没有获奖就代表着华国电影真的不行一样。
  现在已经有一些舆论的反噬,每个人都在担心,如果《地球要塞》真的没有获奖,该怎么办?
  2月底,秦砚真正去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候,他只带上了和他获得共同提名的特效负责人、服装、道具的设计师以及的原作者贝塞尔。
  《地球要塞》一共获得了5项提名,但最终斩获的只有一个不轻不重的奖项——最佳剧本改编奖。
  这个奖项没有任何有力的竞争对手,《地球要塞》最终获得这个奖项,但也不算是出人意料。
  《地球要塞》,很明显就是一个最佳陪跑者。
  可惜奥斯卡没有“最佳陪跑奖”,否则秦砚或许还能再获得一个奖项。
  之前秦砚在圣诞节假期跑去和华纳公司开会,其实就是在讨论《地球要塞》申报奖项的问题。
  华纳公司表示,只要秦砚给出“小小”一笔的资金,他们愿意全力的帮助地秦砚去运作《地球要塞》的公关。
  秦砚也不是一个老顽固,他不止固执到认为必须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征服评委,完全拒绝各种公关行为。
  所谓的公关运营很简单,其实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电影,从而让整个电影的社会评价对于评委们产生影响。
  一般的公关运营,倒也算不上多么卑鄙无耻肮脏的事情。
  不过奥斯卡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贿选的情况。
  对于现在结果秦砚已经很满意了,他知道自己的《地球要塞》其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还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拍出一部电影就能够瞬间征服全世界的观众。
  灯塔国影迷大多知道奥斯卡的口味,尤其是对于特效片、科幻片一向抱有歧视。
  《地球要塞》虽然票房成绩不错,但是和前几年的指环王比起来,还有明显的差距。
  他们知道这就是正常的结果,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他们反而更期待《地球要塞2》。
  这也是华纳和秦砚的目的。
  《地球要塞》已经下映大半年了,现在电影即将完成拍摄,有必要让社会回忆起《地球要塞》。
  但是奥斯卡最后的结果传回到国内后,瞬间变得有一些尴尬了。
  前段时间疯狂鼓吹着秦砚的《地球要塞》是华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影片。
  《地球要塞》不知道怎么就承担起了超越它实力的期待,而如今只有一个不疼不痒的“最佳剧本改编奖”,可以想象大陆影迷内心到底有多么的复杂。
  所以大量的媒体又开始说,《地球要塞》是欺名盗世之徒,根本没有资格代表华国的电影在国际上去争夺奖项。
  而与此同时,恰好国内又有几部文艺片,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获得了提名。
  《地球要塞》瞬间又被打上了商业片的标签,同时秦砚也成为了一个见钱眼开、毫无内涵的导演。
  这就是媒体兴风作浪的水平,秦砚自己都不知道,他现在在国人印象之中到底是什么样一个形象。
  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他,秦砚依旧贯彻了沉默的策略,坚决不去回应各方面的采访。
  不仅仅是秦砚,就连华砚公司也拒绝一切采访,态度相当强烈。
  有的媒体想找出秦砚这几年有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论,以此博得公众的关注也。
  但是他们却发现秦砚最近两年低调的可怕。
  唯一一次狂妄的发言,说自己要征服国内三大电影节,秦砚在第二年就做到了。
  这样一来,他们想给秦砚贴上“狂妄自大”标签的计划也彻底落空了。
  只能说秦砚正确的选择,让他避免了一次相当危险的舆论危机。
  但这并不代表着秦砚就很好受,秦砚知道《地球要塞1》的水平距离顶尖电影还有差距。
  没钱做更好的特效,没钱聘请更好的演员,没钱雇佣更好的团队。
  但这绝对不代表秦砚就甘心于此。
  当秦砚从奥斯卡颁奖典礼回到了剧组后,秦砚把电影的几个主创人员全部叫到一起,私下开了一个小小的会议。
  其实所有人都在思考该如何安慰秦砚,万万没有想到秦砚比他们更加具有干劲儿。
  “大家都知道最后的获奖结果了吧,感觉媒体、影迷没有丝毫的意外,他们觉得《地球要塞》就这水平,能够拿一个安慰奖就不错了。”
  秦砚完全是在自嘲的方式说着《地球要塞》的近况,看得出来几个主创人员的表情都不是特别好看。
  虽然知道《地球要塞》的不足,可是自我反省和别人当面批评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他们都承认,在加入《地球要塞》剧组之前,他们也没有幻想过奥斯卡。
  可是如今站在奥斯卡面前,发现自己的不足,那种感觉可是在太憋屈了。
  看到他们的沮丧,秦砚反而笑了:
  “连我这个导演都还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你们这么难过干什么?”
  秦砚的语气很平淡,没有丝毫的抱怨:
  “我完全可以接受现在的结果,如果我是评委,我也会选择《加勒比海盗》而不是《地球要塞》。”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可以放松和放弃。”
  秦砚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言越来越激动越来越高昂,他甚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为什么奥斯卡对于《地球要塞》如此的不受重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它是华国人所拍的电影,因为主演之中有一半的都是华国人。”
  “主要演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这在奥斯卡提名电影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
  “当然,段老师,你是一个例外。如果不是你拉高了我们的年龄,我们恐怕会受到更多的歧视。”
  秦砚突然扔出一个小小的包袱,让原本沉重的气氛变得爽朗一些。
  “他们说科幻片没有揭露所谓凶残的人性,但是你们觉得我们的剧本真的就是这样的肤浅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手中都有《地球要塞2》的全部剧本,知道秦砚在剧本之中在讨论着什么,埋了多少伏笔。
  而且如果说《地球要塞1》尽可能以商业片的方式去吸引观众,那么在《2》中明显有着更多深层的思想内核。
  这就是当初《地球要塞》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读者。
  “现在奥斯卡的评委年纪太大了,他们的审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能够做的只能够打破他们的常规,《地球要塞2》就是我们最近的机会。”
  “所以,剩下的戏就摆脱大家了。
  在场所有的主创人员内心都是相当亢奋的,他们都希望《地球要塞2》能够取得一个更加出色的成绩。
  或许他们没有办法获奖,但这并不妨碍《地球要塞2》可以完成他们心中的目标。
  秦砚并没有做出任何强制性的要求,但是从那天之后整个剧组的氛围感觉就变了。
  尤其是一些因为对于电影拍摄越发熟练、逐渐松懈的演员,他们又找回了刚刚学习表演、刚刚学习特效电影拍摄的状态。
  如果一幕戏他们自己拍得不满意,他们会直截了当找上秦砚谈论,甚至争取重新拍摄的机会,每个人的演技发挥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地球要塞》现在取得了票房成绩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地球要塞》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也没有人会苛求演员演技有多么出神入化。
  可问题是虽然是商业片,演技的好坏同样能够影响到观众,是否能够带入于情绪之中,是否能够被电影精彩所震撼。
  秦砚把带大量情绪冲突的文戏都排后半程拍摄,其实一开始就是为了避免的圣诞节假期影响和前期准备不足。
  但现在奥斯卡的失利,反倒让整个剧组因祸得福 。
  演员长时间的拍戏,会让演员逐渐变得疲劳,而放松了演技方面的要求,
  一连几场重要文戏,每个演员都超常发挥。
  每个演员都向秦砚祈求,他们一定要把这些戏份留下来,这必然会成为他们的代表场面。
  但如果要问哪一场戏,让整个剧组印象最深刻的话,当然还是谢北杨最后的爆发。
  22这个角色情绪和感知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谢北杨一直在饰演一个情绪波动比较匮乏的角色。
  如果简单形容的话,22就是一个另类的面瘫。
  并不是只说22的表情面部没有改变,而是指无论发生多么让人惊讶的变化,22号的情绪状态都很稳定。
  比如说22的身份身份被揭穿、11生命危在旦夕,甚至22自己即将失败,22都没情绪的爆发,仿佛22和其他人类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时候,22这种冷漠的角色会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让人感觉到22以一种造物主的角度,在审视着整个世界。
  但同样22也是缺乏人情味的,他缺乏了人类最常见的喜怒哀乐。
  谢北杨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一直表演得很克制,特别符合秦砚对22的要求。
  可观众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们更加在意角色表情的变化与冲突,如果只有前半段的剧情,谢北杨必然会再次被骂为“花瓶”
  但是如今终于杀到了谢北杨的杀青戏。
  而22在面对人类身世命运抉择的时候,他身体内的规则终于不再受到束缚。
  运用自己的聪明,成功开启了要塞的屏蔽系统。
  本来数百个已经让整个要塞陷入彻底绝望的硅基生命瞬间停止了动作,静止在原地。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22突然被《地球要塞》的高层一枪命中。
  22刚刚为了要拯救人类而拼上的性命,同时又再一次遭受到了人类的背叛。
  22此时情绪彻底到达高潮,所有人都听见22若有若无的声音中充满了悲哀与痛苦。
  “过!”
  秦砚甚至都不需要再去看电影之中的画面,他就知道这一幕肯定过了。
  片场热闹非凡,每个人都为谢北杨的表演而沉迷,开始欢呼、鼓掌。
  因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