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仙人来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装仙人来种田-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天竹:“听闻村中要举办千灯盛会,我们过来看看,能否帮上什么忙。”

    村长满脸的褶子都垮了下来:“唉……没想到还是惊扰了两位贵人。本想待一切安排妥当,再请仙师和玄凌先生共赏盛景。只是老朽无能,眼下只堪堪凑齐了百灯。”

    楚天竹:“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村长:“问题出在附近几个村庄。多年来,参拜仙山的游客,大多都走官道,山阳那边人来人往,几如闹市。我们好不容易,开辟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路,以后如果有喜爱清幽的游客,就可以从此侧上山。”

    “只是此路尚不为外人所知,老夫打算凑齐千人,每人举一大灯笼,于夜间从此新路上山。届时山中光带绵延数里,山外之人见此异象,必会议论纷纷,前来探访。”

    楚天竹:“村长远见卓识,此事若成,沿途村庄皆可受益。”

    村长神色激动:“能得仙师先生认同,老朽不胜荣幸。可惜另外几村的村长和村老们,鼠目寸光,只见眼前之利。百般推脱,不肯组织村民参加。”

    村长这个计划,所造的声势越大,效果越好。如果只有百人,恐怕无法如他预期一般,引起轰动。

    楚天竹拿起一根灯杆。长杆是约两指宽的中空竹竿,顶端绑了一根短短的横杆,一个草纸糊的素色长灯笼挂在横杆上。他单手挥动了一下,感觉十分轻巧。

    “我倒有一个想法,可以不用许多人,就制造出千灯的效果。”

    村长闻言大喜:“还请竹仙师指点迷津!”

    楚天竹把两根高杆摆在地上,又拿了另一根极长的竹杆,横在中间。

    “这样制作灯架,使两人一前一后持杆,中间长杆打孔,挂满灯笼,莫说千灯,便是两千、三千,也不在话下。”

    季玄凌赞叹:“此法甚妙!我方才还打算令人去山阳驿附近,雇些挑夫工人来增加人手,却没有想到,此行的核心是灯,而不是人。一人一灯,需用千人;一人十灯,百人足矣。”

    村长连连点头:“不愧是仙师,就这么做,就这么做!”

    楚天竹三言两语,千灯盛会起死回生。整个黄家村又生机勃勃·起来,要在三天之内,赶制千灯。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最近因为疫情,一直在自我隔离……

    每天心浮气躁的,要写出一章都很困难。

    周一去参加社区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大概。

    心态不稳,先暂停更新两天。

    后续剧情早就安排好了,不会坑哒,等我回来~

    ☆、第 22 章

    元兴镇是仙山主峰附近的一座小镇。虽不在官道附近,但距知名景点“开元帝试剑石”不远,有不少游客会过来歇脚。

    镇名其实是第三任镇长改的,取意“开元帝龙兴之镇”。

    这名字叫得久了,许多外地游客就真把此镇当作开元帝出山后的第一个落脚点,特来参拜。

    本地人对此不屑一顾,上了年纪的老人仍记得“柳泉镇”这个旧名。甚至有人声称那试剑石也是假的——不过是块滚落山下摔作两半的巨岩,后人牵强附会,说是开元帝在此斩石,以试仙剑。

    不过这一小撮负面流言阻止不了元兴镇成为方圆数十里最繁华的镇子。

    元兴镇虽小,镇上食肆、酒家的数量与规格,却堪比州府。

    盖因许多达官贵人到仙山参拜,尽享乡野之趣的同时,难免会思念城中的珍馐美馔、高床软枕。

    于是便有商人抓住机会,建起豪华的私营馆舍,为贵客们提供最上乘的食宿服务。

    被阔绰的游客们而吸引来的,不止是商人,还有十里八乡的村民们。

    城里来的游客总是想寻些山中特产,带回去做纪念,出手又十分大方。

    曾有辟荒的农夫,在地里刨出个虬结的树根,正要拖去烧掉,被路过的游客看到,重金买回去制成雕像。

    因此,村民们但凡在山中寻到了与众不同的山石花木,抑或自家田间地头拾到什么老旧物件,都少不了要拿到元兴镇外头的集市里摆摊蹲上几天,期盼着万一合了某位贵人游客的眼缘,换些银钱补贴家用。

    小集每天都有,大多是游客在逛。

    大集每月只得一次,逢十五举行,主要面向本地居民。

    大集是在小集的基础上,向外划分出几个新的区域:生鸡活鸭、猪崽羊羔等动物单划一区;大宗米面粮食一区;生鲜蔬果一区;山珍药材、各色杂货一区。

    各区沿大路分布,其中小路联通,排列得井井有条。

    村民们在大集上出售自家余货,淘换便宜物资和生活必备品。今天又是十五,元兴镇外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

    入镇的道路上,一架轻型马车缓缓前行。车厢是罕见的半封闭式,四面垂下密密的竹帘。

    竹帘透气,使乘车人在炎炎夏日也不感到憋闷,又可以遮挡视线,外人向车内看,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影子。

    车中坐着的,正是楚天竹、季玄凌和黄栌三人。

    前些天楚天竹出言点拨,村长茅塞顿开,千灯盛会将于十五如期举行。

    季玄凌对此十分期待,早就安排随从,在元兴镇最好的酒楼定下了顶层包厢。

    要观赏千灯夜行的盛景,最好的地点其实不在山顶,而是山外。季玄凌定下的这一家酒楼,楼高三层,从顶层包厢向窗外远眺,即可饱览仙山群峰,主峰正处于视野中央。

    楚天竹将竹帘掀开缝隙,观察窗外与山中截然不同的景象。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被安闲自在的生活所吸引,从未想过要离开大山。

    山里没有禁锢视线的灰暗混凝土墙壁,放眼望去天高地阔,自在无边。这是他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生活。

    在大山的怀抱中,他的梦境不再是黑白色。

    马车驶入镇中,走走停停。街道上的行人比集市只多不少。

    道路两旁商家吆喝、人们彼此交谈呼唤、孩童哭闹、车夫驱赶马匹……各种各样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压倒一切的嗡鸣声。

    楚天竹放下竹帘。拥挤的人群,狭窄的街道和阻挡视线的建筑,以及摇摇晃晃的马车,让他有些头痛。

    季玄凌见他面色不佳,关切询问:“仙师可有不适?”

    楚天竹摇头:“没事,只是在山里安静得久了,适应一会儿就好。”

    “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寻一个绝佳观景之处,忘记仙师素喜清净。”季玄凌打开车厢中的暗格,取出一只食盒打开,里面装满了黄澄澄的橘子。

    他捏住橘子,向两侧微微用力,橘皮发出一声轻响,从中间破开,露出莹润的果肉,香气在车厢中弥漫开来。

    季玄凌把掰开的橘子递给楚天竹:“仙师且吃些橘子提提神,我们就快要到了。”

    话音刚落,车外的店铺中就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在大声叫嚷着什么,接着一个酒坛子被丢了出来,正砸在拉车的白马脚边。

    马匹受到惊吓,发出不安的嘶鸣,周围行人纷纷闪避,车夫连连呼哨安抚。

    紧接着,店中滚出一个人来。此人头发花白,一身褐色短打,被人推搡得站立不稳,绊在门槛上,就地打了个滚。

    所幸他还算机灵,缩成一团护住头脸,没有被酒坛的碎片划伤。

    一个粗豪的壮汉追了出来,几步赶上前,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揪住地上之人的衣领,将他拖离地面。

    “你这老儿,给俺喝的是甚么!莫要以为俺是外乡人,就来欺骗与俺!”

    头发花白的老人连忙讨饶:“壮士莫要动手啊,老朽退你酒钱便是。”

    季玄凌的护卫都跟在车后,发现混乱波及到马车,迅速上前,将马车围在中间。

    护卫头领目光如炬,盯上闹事两人,右手搭上腰间刀柄:“何人在此喧哗,还不速速退下,否则休怪刀剑无眼!”

    这些护卫都是京州季氏培养出来的好手,武艺高强,更兼人多势众。

    打人的壮汉被他们威势所慑,松开了手,口中讷讷不成言。

    那老人得了自由,整整衣冠,向马车躬身行礼:“这位壮士是对小老儿的酒水有些意见,我二人无意冒犯贵人,还请贵人恕罪。”

    季玄凌不欲于他们计较。他顾及到楚天竹正因人多喧闹感到不适,此刻只想尽快赶到酒店去。

    他隔着竹帘向护卫头领说道:“无事,继续前行吧。”

    头领收了刀,马车继续前行。路人见没了热闹可看,也各自散去,只留下老人和满面通红的壮汉站在路边。

    一个好事的酒客在二楼幸灾乐祸的招呼:“老酒头,又拿你那独门秘方出来啦?我看你要是再这样,早晚被砸了店!”

    老酒头一边收拾地上的狼藉,一边摇头晃脑:“我那秘方,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尚未遇到有缘人罢了。”

    马车辘辘前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楚天竹几人下了车,门口迎客的伙计满脸堆笑地把他们带进包厢。

    一进包厢,楚天竹的目光就被那扇大敞着的落地窗吸引了过去。

    窗外,雄伟的仙山主峰高耸入云,看不到山顶,附近低矮的侧峰向主峰倾斜,如同朝拜一般。

    站在窗边向下看,街上人头攒动。只是身在高处,声音并不向上传,让人耳边清净了不少。

    房间正中摆了一张圆桌,三人坐定。片刻后,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黄栌过去打开房门,十余个穿着统一制服的伙计利手利脚的走进来。他们手中俱端着木制托盘,托盘里是各色菜品,顷刻间摆满了整张桌子。

    季玄凌摆手示意他们不用人伺候,伙计们就安静的撤了出去。

    楚天竹先注意到手边一道冷食:玲珑白玉碗中盛着朱红色的小小果实,旁边配了高脚银杯,杯中装满半透明的汁液。他拿起银杯,手中一片冰凉。

    这种冷食三人面前各摆了一份,季玄凌含笑为师徒俩介绍:“杯中是冰镇过的甘蔗浆,配上樱桃,最是开胃解暑。”

    楚天竹捡一粒樱桃放入口中,酸酸的味道令人精神一振;再饮蔗浆,清甜可口。

    一路上因拥挤嘈杂产生的躁郁随之消散,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另一边,黄栌把整杯甘蔗浆倒进了玉碗之中,以小勺搅匀,盛了几颗樱桃并蔗浆一起吃:“这样也很好吃,我们回去也种些樱桃吧?”

    “若是从种子种起,没有个三年五载,可吃不到果子。”季玄凌双眼微眯,享受美景美食。

    夕阳的余晖洒在仙山上,将山体映得一片金黄。

    三年五载……

    楚天竹远望仙山,他有必须要做的事,他将在三年后离开,奔赴一场被预定的惨烈失败。

    那是上城贵族们为义军精心策划的结局,他绝不接受。必须要拯救下城,楚天竹的信念从未动摇。

    只是今天的晚风太温柔,遮住他的眼睛,在他耳边叹气,令他一想到可能再也无法归来,心里就像装满了未熟的樱桃,酸涩不已。

    夕阳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下,黑暗笼罩了群山,镇中的商铺也陆续点起灯。

    楼下不知是行人还是食客,发出了惊疑的声音:“咦?山上那是什么?”

    人群向他指着的方向看去,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惊叹。

    只见巍峨群山之中,似有一条光带,正在蜿蜒移动,向山顶而去。

    那光带正是黄家村村长率领的百人灯阵。

    村民以竹杆制成灯架,每架两排横杆,挂二十只灯笼。两人一组扛在肩上,组组首尾相接。

    他们本就是山中居民,加上这些天的演练,踩熟了道路。即使背负灯架,登山越岭亦如履平地。

    从远处看去,光带轻灵飘逸,穿梭山中,全然不似人力所为。

    镇上的游客和居民何曾见过此等异象,有人激动不已:“是仙人!仙人现身了!”

    整个元兴镇乱成了一锅粥。有人纳头便拜、喃喃许愿;还有人爬上屋顶,对仙山拼命挥手,期冀引来仙人注目;更有性子急的,当时便牵马套车,要连夜进山去一探究竟。

    村长的计划成功了,黄家村这次,真的要出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我又回来了~

    ☆、第 23 章

    楚天竹正在他的秘密工坊中埋头苦干。

    他将火·药填入一节短粗的竹筒中,接好引信,封住开口。

    他面前的桌子上、地面上,整整齐齐的码放着数百只这样的竹筒。

    以五只竹筒为一组,牢牢绑在长竹竿顶端,即可制成一只长柄火·药发射器。

    使用时,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