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仙人来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装仙人来种田-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许吧。史书有记载,开元帝晚年传位太子,回到仙山。他不许仆从跟随,孤身一人,在山中日夜游走,寻找一个‘重要的位置’,最后飘然不知所踪。有人推测他最后寻到找一处灵气汇集之所,辟仙府留下传承,也有人说他已然飞升仙界。”

    楚天竹垂眸思索,那颗能够带人穿越时空的石头,似乎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生效。

    那么同为穿越而来的开元帝,在山中不断寻找的,很有可能是能够穿越的位置。

    最后他找到了,回到原本的世界,此界中人自然再找不到他的行踪。

    两边世界的时间流速并不相同,异界一天、此界一年。开元帝是三百多年前的人,而三百多天前,持有这块石头的人是……

    楚天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他向季玄凌确认:“你说的这个开元帝,他的名字是?”

    季玄凌双手虚握,在半空中行礼以示尊敬:“国姓乃‘楚’,开元帝尊名为‘炎’。”

    果然如此。

    上城贵族楚炎,因妻子去世将自己关在家中一个月,再出现时,形貌已如老翁;

    异世界中的开元帝,走出大山后,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一去三十载,未曾回头。

    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终于选择落叶归根。

    楚炎时常把玩的那把女士小枪,应该是他妻子生前之物。

    他穿越时为何带着这样一把武器,是否已经心存死志?他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纵横异界,甚至组建了新的家庭、延续了血脉?

    这一切,他人无从知晓。楚天竹唯一知道的,就是楚炎回到上城后又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把能穿越异世的石头放进了收藏室。

    他留下遗嘱:“收藏室里有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找到所有血缘关系者,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每人继承一件藏品。”

    当时的遗嘱执行人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楚天竹的下落,那时距离楚炎回到上城已经接近一年时间了,异世界过去了三百多年。

    楚天竹被带到上城,参加了遗产继承仪式,并且与最值钱的0001号藏品擦肩而过——楚炎的儿子楚文收买了公证人,摇奖机也被动过手脚,确保编号靠前的贵重藏品不被抽走。

    公证人在楚文的示意下改动了摇奖机的号码,最后楚天竹继承到的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粗糙石头,也是楚炎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世间因缘,曲折离奇。楚文机关算尽、洋洋得意,却不知自己拱手送出的,是多么宝贵的机缘。

    如果楚天竹没有穿越到异世界,他就不会知道一个真实、健全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金六别无选择,只能一直保持沉默,义军沉浸在西羽编造的幻象中,成为他晋身的踏板;

    下城居民继续生活在贵族们的剥削与压迫中,却对他们的“恩赐”感恩戴德。

    从摇奖机最后一位数字偏离那一刻起,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楚天竹收敛心神,把仿制的金色小枪还给季玄凌:“留着它吧,虽然是仿品,但本物应该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中了,它也很有纪念价值。”

    季玄凌:“纪念价值?”

    “纪念一段爱情故事,一次不可思议的旅程,一位传奇的一生。”

    那天后,季玄凌选定了位置,竹林另一端,一座新的别院飞快开工了。

    数十名带着明显京州口音的匠人入驻了黄家村。他们租住在村里有空房的人家中,白天去竹林附近山干活,早晚饭之外,还需送一顿午饭上山。

    村长特意挑选了几户厨艺好又爱干净的村民,每日做了大锅饭菜,盛好放在筐子里挑上山去。

    被选中住宿和做饭的村民都得了不少额外收入,每日喜气洋洋的。

    也有没赚到钱的村民,背地说些酸溜溜的话,被村长逮到。

    村长眼睛一瞪:“有些人,就是眼皮子浅,还没有自知之明!你去看看别人家的院子,干净漂亮,谁不爱住。你那个院子,脏得跟猪窝一样,老鼠在灶台上溜达,倒搭钱也没有人愿意去!”

    这些村民原本对村长的“桃花源改造计划”不以为然,随便丢些野花种子在墙下,敷衍了事,现在亲眼见着别人家得了好处,都着急起来。

    一时间,就连黄家村最游手好闲的懒汉,也干起了家务,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第 17 章

    对于“跟玄凌先生做邻居”这件事兴奋不已的,除了黄栌,还有一个王文轩。

    他那天跟驴较劲,导致精疲力尽,回到房间后,喝了些热水便昏沉睡去。

    再醒来时,只觉得口干舌燥,四肢酸软,窗外已是落霞满天。

    得知玄凌先生已然离开,王文轩不由得捶胸顿足,深深遗憾,不过听说玄凌先生会在附近建别院长住,他又瞬间精神了起来。

    王文轩自被楚天竹师徒二人从猴子手中救出,已有月余。

    他原本打算暂住几日,教会了黄栌晒茶就走,然而楚天竹突然离开,他不放心黄栌一人,便留了下来。

    只是在这里住了一个月,渐渐习惯清净的生活后,又听说季玄凌要在附近建别院,他已经不太想走了。

    王文轩打定主意:“不知不觉,在下已在竹仙师家中借住月余,心中倍感不安……”

    黄栌促狭道:“是啊是啊,我看你吃得饱睡得香,不安得人都肿了一圈。”

    王文轩不由自主的摸了摸新长出的小肚子:“在下只是昨日心情激荡,没休息好,有些水肿,咳……说正事呢,莫要顽笑。”

    “总是借住在仙师家里,也不是个办法,我想在山上茶树母株附近,新辟一座茶园。此间的茶叶是极好的,只是不为人知,埋没于山间,等我开起了茶园,定能让它们名扬海内。”王文轩信心满满的说。

    在他和黄栌这段时间的精心照顾下,茶树母株吸足了养分,喝饱了水,重新焕发出生机,变得郁郁葱葱,让他们极受鼓舞。

    楚天竹不知外界茶叶的价格,但他时常饮茶,能感觉到,这些茶叶确实是好东西。

    “你若想做,便去做。我会很愿意去买你的茶。”

    王文轩得了仙师这番鼓励,更加积极,饭也不吃,就回房写信,要家人速速稍些银钱来,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他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再拿了先前尚未寄出的那封讨酒信,合二为一,送到山下驿站去了。

    数日后,他这封格外厚重的信件被送到青州王家,立时在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家人素知他是个只知埋头苦读的书虫,从来不通庶务。眼下突然写信回来要酒要钱,句句不离什么仙师,怕不是在外面被人诓骗了去!

    王文轩家中老父母担忧不已,召集全家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让家中一向可靠的长子王文举,亲到仙山一探究竟。

    楚天竹在固定穿越点附近搭了个简易竹屋。从这里穿过密林,走上十分钟,就可到达那棵溪边大树,日后要转移物资,十分方便。

    此处远离村人猎户时常出没的区域,便于藏匿,位置极佳。即便制作火·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也不会误伤路人。

    虽然现在还只有一间四面透风的简陋小屋,但未来会一步一步改造,变成一间秘密工坊。

    黄栌没有如往常一样跟在师父身后。

    自从季玄凌的别院建好后,黄栌每天的行程就变成了早晨起来练功,上午去别院听季玄凌传授文章学问、处世之道,下午自行研习课业。

    季玄凌的别院,与仙山区域常见的青灰色建筑不同。

    作为主体建筑的楼阁涂了红漆,门窗梁柱等亦是精雕细琢、色彩斑斓。进入竹林后,老远就能看见这座飞檐高挑的豪华朱阁。

    院墙上刷了粉,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之时,便有竹影横斜,落于白墙之上,如同一幅长长的水墨风景画。

    安排好黄栌后,楚天竹就开始了他的“炼丹”大业。每日除了晨起训练黄栌之外,便是闷头在新建的竹屋中研磨材料。

    他请村长放出话去,说山上的竹仙师要开始炼制丹药,长期收购炼丹所需的材料,并列出了收购清单。

    清单中罗列了一些寻常补气养血的药材,并将硫磺、硝石等物巧妙的混入其中,使人看不出他真正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自古以来,仙师们炼丹时,都会在丹炉中放入种种矿物。

    他们认为草木岁岁枯荣,不可长久,使用草木作为材料,炼出的仙丹无法助人长生。

    金石则不同,不惧火炼,千年不朽。

    甚至有人会在丹炉中混入金箔、水银等物,以求炼出能使人白日飞升、不老不死的金丹。

    与他们相比,楚天竹收购丹砂、硝石、硫磺等矿物,实在算不得什么稀奇。

    至于炼丹所需的丹炉,原本定制新炉需要数月,不过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

    先前住在大王庄的柳仙师回乡做官去了,他置办的宅子却暂时无人接手。

    乡里人买不起这等宅院,城里人又不愿到这偏僻地方来住,因此一直空置,只留一个老管家在此照看,寻找买主。

    宅子里除了带不走的大件家具,还有一座半人高的丹炉。

    柳仙师对炼丹之术一窍不通,炸了几次炉,把这丹炉炸得灰头土脸,不堪入目。

    几位本欲接手的仙师看过实物后,都连连摇头,不肯成交了。

    如是数次,山中或真或假的仙师们都听说这丹炉实是个废品,不再前来。

    宅子还三不五时有人来询,香炉无人问津。

    因此楚天竹一露出要购买丹炉的意思,老管家生怕他跑了,一开口就开出一个极低的价格。

    柳仙师先前不过白身,现在已在卢州做了官,地位水涨船高。

    人说宰相门房七品官,官员家中的管事、仆从出门办事时,一说自己是某某大人府上的,地位立时与旁人不同了。

    老管家迫不及待的想处理掉大王庄这点事务,好早日回卢州,去当他的风光大管家。

    管家给出的价格,大概相当于定制一个全新丹炉价格的十分之一,楚天竹欣然接受。

    他又没打算真的炼丹,便宜购入一个丹炉,只为装装样子,以防有好事者前来刺探。

    见这位竹仙师点头,老管家笑逐颜开,终于处理掉了这个烫手山芋。丹炉虽然没卖到东家要求的价格,但只要卖宅子时稍微抬一抬,便可找补回来。

    楚天竹雇了马车,把沉重的丹炉运回山中,又采买了一些工具,炼丹工坊已初具雏形。

    这段时间,陆续有村民送来清单上的矿石材料,他立即开始着手加工。

    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放出消息,声称炼制出一炉“辟谷丹”,待价而沽,换来的钱财,用于后续收购材料。

    就在楚天竹勤勤恳恳的搓材料时,一个来自青州的商队,出现在黄家村。

    他们拿了一封写了仙居地址的信,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半山竹林。

    为首之人身材微胖,须发很重,穿着一身轻薄的靛蓝丝衣,手中折扇不停扇动,依然热得汗流浃背。

    他叩响竹林仙居的院门。

    此时黄栌在别院读书,楚天竹在山中“炼丹”,家中只剩王文轩一人。

    王文轩极不情愿的放下书,前去开门。他眼神不好,动作也慢,拖拖拉拉的。

    但叩门之人似乎极有耐性,不疾不徐的叩门三声,稍作等待后,以同样的节奏再叩三声,循环往复。

    王文轩神情飘忽的打开院门,口中念念有词。他的思绪还停留在书中,双目茫然,因此开门之后迷瞪了好一会儿,才恍然惊觉:“大哥!你怎么来了?”

    来者正是王文轩的长兄,王文举。

    王家在青州经营药材生意,已有三代,是本地人尽皆知的百年传承老品牌。

    经营的药房“百草堂”在青州共有十余家分店,向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口碑极好。

    王文轩的父母担心他被奸人所骗,特意要他大哥王文举到仙山一探究竟,无论如何,尽量将王文轩带回家中,方便照拂。

    仙山位于京州西北与卢州交界之处,青州位于东南。王文举要到仙山,需得先进京州,再从京州转道向西。

    京州自开元定都以来三百余年间,已发展成人人向往的繁华之地。王文举身为商人,路过京州怎能空手而归,于是他干脆拉起个小型商队来。

    外地行商进京,如果没有门路,很难取信于人,再好的商品,也卖不出好价格。

    但若有双方都认识的熟人作保,持荐书拜访,京州本地商户知道这是可信任的人,态度自然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