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有说有笑,如同最和睦的婆媳。
清浅走后,袁有礼对袁夫人道:“几尊大佛日日盯着,我们打不得骂不得的,今后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
荔儿道:“她还没过门,咱们还有机会,几个丫鬟罢了,还能翻出浪花来不成?”
袁夫人冷笑道:“过两日便是合八字的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可以好好做文章。”
荔儿含笑道:“姨母说得对。”
送完丫鬟后,清浅回闻府。
不一会儿,大姐清洵带两庶子上门做客。
见到大姐,清浅十分高兴,吩咐瑞珠带两个孩子下去吃果子。
跟着大公子郑宜成过来的是迎儿。
见到清浅,迎儿上前拉着她的手说:“清浅,好久不见,你可还好?”
清浅微微蹙眉,迎儿借着和自己从前有几分瓜葛,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不同。
其实自己已经很关照她了。
从窑子里头找出她,让她留在大姐府上。
可她却似乎不知足,总是想出头。
清浅没有搭话,白芍道:“迎姑娘,大姑奶奶有话要和我们姑娘说,我带你下去用茶吧。”
迎儿瞪了一眼白芍出门。
今天十更,稍后还有哈,大家周末愉快。
第四百一十七章 怎么下手
清洵和清浅闲话,姐妹两人许久不见,见了不免聊起父亲闻仲豫和母亲杨夫人。
清洵叹气道:“万万没想到,父亲会疯癫,母亲会义无反顾跟着去过苦日子。”
清浅并没有告诉大姐实情。
清洵知道的,和外头的一样。
清浅道:“各人有各人的缘分,母亲觉得好,心中安宁,那便是真的好。”
清洵感叹道:“是呀,人生无常,譬如这回听说火烧雍州,我吓得不行,谁料峰回路转,你不仅平安归来,而且还得了诰命,这真是意外之喜。”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来。
清浅笑道:“大姐顿悟了不成?”
清洵低声道:“人生无常,唯独眼下。清浅,我打算选择一个孩儿当嫡子,你觉得如何?”
清浅哑然失笑道:“这便是姐姐的顿悟?”
清洵笑道:“人,总要有个寄托。”
清浅问道:“姐姐打算选择哪一个孩儿为嫡子?”
清洵为难道:“成儿这孩子聪明灵活,只是心眼太多,适儿这孩子还小,看不出聪明与否。我想找一个好的相师算算八字,看哪个孩儿和我八字合适。”
清浅笑道:“这可巧了,我和宫中的张天师有几次交道,他云游四方,这几日恰好回来,我为你约他如何?”
清洵连忙感谢。
清浅劝了一句道:“收嫡子,最主要的是要孝顺,是不是聪明倒是其次的。”
两姐妹在商议着嫡子的事。
迎儿和府里小丫鬟说话:“我瞧姑娘身边,唯独瑞珠姑姑和白芍两个得用的,这也太少了些。”
丫鬟笑道:“粉黛姑娘经常进府帮衬姑娘,姑娘很信任她们几个。”
迎儿哼了一声道:“我和你们姑娘,那是曾经过命的交情,曾经称姐道妹的,若不是姑娘担心我在身边当奴婢,面子上抹不去,哪里轮到她们两人。”
小丫鬟笑道:“姑娘快别抹不开面子,姑娘可知跟着姑娘,有天大的好处呢。”
迎儿一下子来了精神道:“什么好处?”
小丫鬟笑道:“白芍跟着姑娘去了一趟雍州,回来得了皇上赐的匾额,瑞珠姑姑和粉黛姑娘一人得了一把如意,这可是天大的面子,谁不高看她们一眼。”
迎儿问道:“当真?”
小丫鬟道:“可不是真的,姐姐若是和姑娘关系莫逆,赶紧去求姑娘带你在身边,好处多着呢。”
迎儿动了心思。
一个丫鬟端茶过来,迎儿上前接过托盘笑道:“姐姐歇着,我来吧。”
迎儿捧着托盘进了屋子,只听清洵道:“适儿是我带大的,我当然愿意收他为嫡子,可是成儿年纪大了,恐怕他知道心里会怨恨,八字不过是找个由头罢了。”
迎儿眼珠子一转,夫人想要册嫡子?
清浅听到外头帘子声,高声问道:“谁在外头?”
迎儿忙笑着进来道:“外头丫鬟在忙,我便送了茶水进来。清浅,我记得你最爱喝普洱。”
清浅见她贸然进来,本就不喜。
又听她一口一个你我,一口一个清浅,更加心中不舒服道:“放下,出去吧,你是伺候大少爷的,好好跟着大少爷便是,不必越俎代庖。”
清洵也蹙眉道:“让你好好跟着少爷,怎么到处乱跑?”
迎儿满腔热情被扑了一头凉水,心中愤愤。
放下茶水出门,迎儿暗暗啐了一口:“不过是投胎好罢了,若是我投胎好,今日你的都是我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呸。”
郑宜成从树荫下串出来,笑道:“好姐姐,你在这里呢?”
迎儿见郑宜成,突然想起方才清浅说的嫡子之选,忙道:“大少爷,我听到夫人和闻姑娘说起一件要紧事。”
郑宜成忙拉着迎儿去了僻静之地,细细说。
到底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第二日,清浅递了折子进宫。
皇后已是有孕七月,宽大的衣裳已经遮不住肚子,但气色极好,显然在宫里过得不错。
清浅行礼后,皇后拉着她坐下道:“本宫这几日带着陆姑姑,凑了三台嫁妆给你,稍后你瞧瞧,满意不满意?”
清浅笑道:“皇后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陆姑姑上茶笑道:“许多东西,皇后本是留给平和公主的,全都给了姑娘。”
清浅忙起身谢道:“这可使不得。”
“有什么使不得的。”皇后叹息道,“你是本宫从小看着长大的,眼瞧着也要出阁了,本宫真是舍不得。”
瑞珠笑道:“姑娘嫁得好,且又在京城,今后见面是时常的。”
“是呀,妹妹嫁了一个好人家。”皇后感叹道,“今日,本宫还收到袁夫人的上书,要准备合八字,准备聘礼,三日后的宫宴告假了。这换了别人家,都是让陪房做,哪里能亲自操办!”
清浅笑而不语。
袁夫人是什么人,这几回合下来,清浅也基本看清楚了她的面目。
姐姐是皇后,后宫的事情便够她操心了,而且还有身孕。
还是报喜不报忧的好。
清浅转了话题道:“皇后娘娘,提起宫宴,臣妹打听到一件事,不得不进宫报娘娘。”
皇后忙问道:“何事?”
清浅道:“苏静好送了一封信给周贵妃,听说是出主意,想要在宫宴上对付姐姐。”
皇后惊道:“宫宴上对付本宫?这回宫宴全都是本宫的心腹一手操办,周贵妃很难插手,她能怎么对付本宫?”
陆姑姑道:“回娘娘,周贵妃这几日很安分,并没有瞧出有什么动作。”
安分并不代表没有动作。
清浅想了想道:“陆姑姑,将宴席上的菜单拿来给我瞧瞧。”
宴席上能动手脚的除了歌舞、茶水便是菜肴了。
陆姑姑拉着菜单,清浅蹙眉瞧了一回。
最后指着其中几处,对着陆姑姑嘀咕了几句。
陆姑姑笑着应了。
皇后问道:“你们在弄什么?”
清浅笑道:“皇后娘娘只管养胎,其他交给臣妹便是。”
皇后笑道:“别人只怪本宫偏疼清浅,你瞧本宫能不偏疼她吗?”
清浅又陪着皇后说笑了一番,方告辞出坤宁宫。
第四百一十八章 怡嫔
清浅出了坤宁宫后,想要穿过御花园出宫门。却见两个新晋宫嫔带着一堆宫女太监出游。
这两宫嫔一人身着玫红色衣裳,艳光四射,一人身着绿色衫子,清丽宜人。
见到清浅,玫红色衣裳的宫嫔冷笑道:“哟,这不是闻三姑娘吗?”
清浅抬眼瞧去,原来是孙太后府上四房嫡女,名字叫孙怡然的。
当年清浅和袁彬破德安郡主的案子,孙怡然对袁彬情有独钟,袁彬眼里却只有清浅。
这让孙怡然嫉恨不已。
后来几次交手,孙怡然都刻意为难清浅,被清浅一一回击。
两人一直是敌对的关系。
清浅哦了一声道:“原来是孙姑娘,孙姑娘进宫了?”
“大胆。”绿色衣衫的宫嫔道,“这是皇上亲封的正五品怡嫔,你还不赶紧上前拜见。”
“承蒙皇上恩典,如孟美人所说,我如今已经是正五品嫔了,皇上还特特赐了怡为封号。”孙怡然得意道,“闻姑娘,尊卑有别,你行礼吧。”
清浅拂袖道:“我还有事,告辞。”
孙怡然的两个宫女上前拦住清浅道:“怡嫔小主让你行礼!没听到吗?”
瑞珠挺身而出道:“我们姑娘是皇上赐封的正三品诰命,品级比怡嫔高两级,无需行礼。”
“呵呵,真是好笑。”孙怡然打量了一下清浅,冷笑道,“闻姑娘还是姑娘装扮,居然敢说是三品诰命,你当我不知道,诰命都是赐给夫人的吗?”
孟美人微微笑道:“闻姑娘不过是想逃避行礼罢了。”
孙怡然道:“来人,将闻姑娘带下去掌嘴。”
瑞珠拦在前头道:“谁敢?我们姑娘是皇后的亲妹妹,袁大人未过门的妻子。”
孟美人笑道:“怡嫔可是太后的侄女,皇上亲赐的嫔,这次进宫三十六个秀女,唯独怡嫔姐姐得了头筹。”
有皇上和太后,即使贵为皇后,也得给面子,孟美人并没有觉得清浅有多么尊贵。
清浅道:“怡嫔先去查查宫中的诰命,再来让我行礼吧,我忙得很,没空和怡嫔纠缠。”
清浅想走,孙怡然哪里放她走。
孙怡然吩咐道:“宫有宫规,将她带下去打二十个耳光,即使皇后知道了,又能说出什么?”
几个宫女上前,架住清浅的胳膊。
清浅平日身边都有暗卫跟随保护,但是这是后宫,暗卫不得擅入。
她身边没有保护的人,唯有瑞珠一人。
宫里过路的嫔妃也渐渐围了上来。
孙怡然上前冷笑道:“闻清浅,你有没有想过有今日?今日我要亲手打你的耳光,让你今后见到我便躲,你记住了吗?”
清浅抬头道:“为了打我,你也是处心积虑了。”
孙怡然低声道:“我早看你不惯了,借着那么一点点功劳,太后,祖母都高看你一眼,今日,我必定要打得你抬不起头来。”
清浅冷笑道:“是吗?”
孙怡然道:“今日,我打定了!”
正当孙怡然举起巴掌的时候,一个威严的声音道:“哀家真是长了见识,什么时候,正五品的嫔可以打正三品诰命的耳光?宫中还有规矩吗?”
孙太后来了。
宫女太监们跪了一地道:“参见太后娘娘。”
孟美人也吓得跪在地上不做声。
清浅盈盈而拜道:“臣女给太后请安。”
孙太后亲自扶起清浅道:“你这孩子,就是太善良,她要打你,你直接打回去,若是皇上要怪罪,让他来找哀家便是。”
清浅笑道:“毕竟是皇上的嫔妃,太后的侄女,清浅不敢无礼。”
“哀家的侄女?”孙太后哼了一声道,“哀家的侄女,便更加要谨言慎行,不能借着哀家的名头,在外招摇。”
孙怡然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孙太后毫不给她面子道:“皇上看在哀家的面子上,给你册了一个嫔,你不要借着这头衔到处生事,要做好嫔妃的本分,这回哀家也不深责你,你去给清浅赔礼道歉吧。”
孙怡然不愿意上前。
孙太后冷笑道:“既然你不愿意,也罢,方才你说过的宫有宫规,那么让怀恩过来,治你一个不分高下,不敬诰命的罪名。”
孙怡然只能忍着怒火,上前道:“闻姑娘,这回是我不对,我不知道姑娘是三品诰命,请姑娘原谅。”
清浅含笑道:“宫里不比外头,怡嫔每走一步都要小心些,莫要坠了孙府的名头,虽然怡嫔并非孙府的嫡支,但毕竟姓孙。”
当着孙太后的面,孙怡然只能受着。
孙太后又道:“身边的宫女不知劝着主子,各去领手板子二十下,孟美人罚俸三个月。”
孟美人本是讨好孙怡然,谁料讨了一个没趣,看着孙怡然的脸色便有些不好。
孙太后和清浅离开后,围观的嫔妃们窃窃私语。
“往日还真以为她深得圣心,原来是看在太后的份上才册封的嫔。”
“是呀,听说她所出的四房,早已经离开本家,而且是在太后受难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