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妞笑笑道:“我可以用水冲冲再吃,不能糟蹋东西。”
这孩子越发难得。
清浅对老午笑道:“方才你说要给田妞找一个做活的地方,不如你将这孩子交给我,我给她找一个好去处,如何?”
老午忙谢道:“多谢姑娘,这孩子就交给你了。”
清浅道:“或许一年难得见一次面,你可愿意?”
真到了离别的时候,老午还是有些舍不得,叫了田妞过去道:“好好跟着姑娘,多学点本事,家里不用惦记。”
田妞擦了擦泪道:“爹娘自己保重。”
回府途中,袁彬问了一句道:“你打算将田妞送进宫?”
“什么都瞒不过你!”清浅含笑道,“平和公主性子跳脱,身边缺个沉稳的玩伴,我瞧田妞不错。”
袁彬点头道:“不错,皇后有孕不能时时刻刻陪同平和,有个同龄的陪着,或许好些。”
袁彬笑道:“我瞧你必定是个好母亲!”
什么?
清浅先是一愣,后反映过来,举起拳头打袁彬。
袁彬握着她的粉拳,顺势搂过她。
马车上,风光旖旎。
第二日,清浅便递了帖子进宫,身边带的丫鬟是瑞珠和田妞。
大半个月不见皇后,皇后的身子显了些,但是精神很好,闻仲豫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她。
清浅笑着行礼道:“见过皇后娘娘,平和公主。”
平和公主坐在皇后身边,见清浅来了,扑上前道:“小姨,你可算来了,父皇不让我打搅母后,我可没意思了。”
清浅忙道:“田妞,你跪下给皇后娘娘和平和公主请安。”
田妞按照昨日瑞珠教的,行礼请安。
平和见田妞差不多大,不由得喜上眉梢道:“呀,来了一个小姐姐。”
皇后笑问道:“这是哪家的孩子,眉清目秀的,又懂规矩。”
清浅笑道:“这是臣妹给平和公主选的伴读,家世清白,为人勤劳,忠厚老实,娘娘瞧着可好?”
“正想给平和找个人陪着说话呢。”皇后上下打量田妞,越看越满意道,“先让内务府记名,留下一段日子,若是平和喜欢再正式入册。”
平和早拉着田妞的手道:“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宫外头可好玩?”
田妞老老实实道:“奴婢在宫外,从前帮着家里种稻谷,纺布,有时候会给隔壁邻居烧炭、做瓷器。”
平和公主眼睛一亮:“这么好玩?赶紧告诉本宫,都是怎么玩的。”
皇后微笑道:“你们自己去玩吧,母后和姨母说话。”
平和公主拉着田妞跑了出去。
田妞回望了一眼清浅,清浅微笑点点头。
清浅并不知道,在今后的和亲岁月中,田妞会一直陪着平和,将中原的稻谷、纺织、瓷器传入番邦,成就平和的番邦太后路。
皇后收了笑容问道:“闻仲豫怎么样了?”
“他已经疯了。”清浅面色沉静道,“宋氏和她的儿女们,我都打发了。只是可惜母亲,依旧在自己的梦里出不来,自愿去伺候闻仲豫。”
皇后叹息道:“其实,难得糊涂,活成母亲这样,未必不是好事。”
宰相府上的姑娘,在枫叶树下看着才子佳人的话本。
她信了。
渐渐的,她也成了话本中的人。
她和闻仲豫的故事,说不定会被编成才子佳人的话本,继续被后人赞着,信着。
清浅与皇后商议:“哥哥的亲事,母亲的意思是按照原计划,在正月初五办喜事。皇后娘娘意思如何?”
皇后点头道:“丛飞燕这姑娘本宫瞧了,为人本分,虽然没有学识,但胜在贤惠懂事,本宫没有异议。让陆姑姑准备一份嫁妆,算是本宫的心意。”
清浅笑道:“哥哥如今一日千里,正在书院潜心学习,等着下一回的科举。”
皇帝本想直接赐清汾一个中书舍人,但清汾婉拒了,表示想走科举之路。
皇帝欣然应允。
皇后道:“清汾装疯五年,本就带了污点,好容易通过为外祖移病博了一个孝顺的美名,这时候若是接受册封,便成了祖荫,对他的将来不利,可若是能通过科举考上功名,那又不一样了。”
清浅道:“姐姐说得极是。”
姐妹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好一阵。
皇后问道:“今日你进宫得很及时,送了田妞给平和,还有清汾定亲,都是好事,极好。”
清浅忙笑道:“不止如此,臣妹还有一件大事没办。”
皇后奇道:“还有大事?”
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周贵妃添堵,这个可不能忘记。
第三百六十四章 给我都吃了
嫔妃们今日都很奇怪,皇后素日是从不主动召嫔妃觐见的,可是今日却主动请她们过来说话。
经过怀恩事件后,皇后的势力已遍布后宫,就连周贵妃都不敢和她明面上对着干,故而嫔妃们几乎都来了坤宁宫。
清浅坐在皇后的侧面,面前放着一个箩筐。
周贵妃面无表情坐在皇后左侧,眼神中有几分嫉恨,居然让她有孕了,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没有关系,很快会有秀女进宫,到时候好戏还在后头呢。
周贵妃摸了摸护甲,问道:“天寒地冻的,皇后娘娘让臣妾等过来,有何指教?”
皇后微微笑了笑道:“本宫的妹妹从宫外带了些水果,十分新鲜,本宫一人也吃不了这许多,特特请众姐妹们过来分享。”
周贵妃撇撇嘴,什么好东西,还值得送进宫来。
魏德妃笑道:“莫非是南方的果子?”
清浅亲自打开箩筐,里头是金灿灿的柿子。
周贵妃脸色大变,柿子,居然是柿子,难不成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皇后发现了。
周贵妃观察了一番皇后,又观察了一番清浅,姐妹两人均无异样,这才放心。
清浅含笑道:“柿子清热,甘甜可口,娘娘小主们都试试,极为可口的。”
流云等宫女用托盘为每个嫔妃奉上两个果子。
周贵妃恼怒万分,若嫔妃们吃下这果子,岂不是自己前头白费了功夫?
周贵妃道:“多谢皇后,臣妾们带回宫慢慢享用。”
新鲜柿子要吃一个才能破药性,爱美的嫔妃们生怕胖,平日用膳都不过三口,哪能吃上一个呢?
周贵妃的主意是,回头让东厂打听打听,哪个嫔妃吃了一个,想法子让皇上不上门便是。
有几个嫔妃笑道:“多谢皇后赏赐,臣妾们回宫领赐。”
皇后含笑道:“众位妹妹别急,皇上说过稍后要来坤宁宫用膳,冬日漫漫,索性咱们姐妹们陪皇上一道用膳,如何?”
谁不愿意在皇帝跟前露脸呢?
嫔妃们笑道:“多谢皇后娘娘。”
清浅笑道:“坐着也无事,娘娘们不妨尝尝这柿子,臣女听皇后娘娘说,皇上对柿子赞不绝口,上回连吃了两个呢。”
嫔妃们听说皇帝喜欢,忙拿过柿子笑道:“托娘娘福,臣妾们也尝尝。”
眼睁睁瞧着满宫嫔妃,全都在津津有味吃柿子,周贵妃气得眼前一黑。
多年筹划,全泡汤了。
难不成自己还能留皇上一个月?
再深想想,难不成皇后姐妹知道这法子了?也知道自己用这法子对付皇上。
周贵妃心中一禀,看着清浅的表情,越瞧越像。
急匆匆回到宫中,秘招夏时独自觐见。
夏时屁颠屁颠跑来,笑道:“娘娘,奴才方才正在制作柿粉,足足做了一个月的分量。”
周贵妃恼怒道:“你这法子,恐怕不成了。”
夏时忙道:“怎会不成呢?奴才这回的柿子粉选用的都是金灿灿的柿子,甘甜可口……”
金灿灿!
甘甜可口!
和清浅方才说的一模一样。
周贵妃的怒气一下子上来,将茶盅子扔出去道:“去你的甘甜可口,你给本宫将柿粉全吃了,不许留一丝一毫。”
夏时哭丧着脸道:“奴才是太监,吃了这粉也没用。”
周贵妃又是一茶盅摔在地上:“今日闻清浅进宫,带了两框子柿子,每个嫔妃分了几个。”
而且几乎每个嫔妃都吃了。
夏时胖脸一抖,这可怎么办?
周贵妃咬牙吩咐:“这法子不用再用了,免得露馅,你亲自处理干净,至于后宫嫔妃怀孕生子,一时顾不得许多。”
怀不怀得上,生不生得出,养不养得大,一切都不好说呢。
夏时抱怨道:“都怪袁彬和闻清浅两个,皇后有了她们,如虎添翼。”
周贵妃哼了一声道:“卢达这个没用的,你去告诉他,再这么让袁彬蹦跶,他就别蹦跶了。”
夏时应了一声退下。
刚退出帘子,周贵妃又摔了一个盅子,可见心头的火气。
清浅带着轻快的微笑,出了宫。
不必多久,宫中会有很多的皇子公主吧,让周贵妃发愁去吧,免得一直盯着姐姐不放。
至于其他嫔妃生子会不会对姐姐有威胁,清浅并不以为然。
再怎么威胁,能比周贵妃的威胁大吗?
清浅许久没有探望外祖了,正巧今日有空,出了皇宫便去了杨府。
迎接清浅的还是周氏,周氏的脸上带了笑意,儿子杨谦被选调回了京城。
还有什么比日日能见到儿子更开心呢?
何况还有几个白白胖胖的孙儿孙女。
比袭爵还开心。
清浅笑道:“大舅母的气色真好,谦表哥回来了,还带了明哥儿,亮哥儿,莉姐儿,府上可算热闹了。”
周氏笑道:“是呢,府上很少这么热闹了。”
清浅含笑道:“白芍,将我准备的三个金项圈给大舅母,是给三个孩子的见面礼。”
周氏忙推辞道:“使不得使不得。”
清浅笑道:“这是我做姑姑的一片心意,大舅母若是不收便是嫌弃了。”
周氏只得再三谢了收下,又小声道:“三叔带着丁姨娘在老太爷书房,似乎好一阵子了,听里头有哭声传出来……”
是吗?
清浅好奇道:“我去瞧瞧!”
书房里头,传出丁姨娘的哭声:“老太爷,求求您发句话,救救盈芳吧。盈芳跟了妾身二十年,好容易放出府享福,谁料吃了官司,眼瞧着要过年了,人还在大牢里头……”
杨咏在一旁帮腔:“父亲,顺天府府尹是您的学生,盈芳犯的不是大事,父亲一句话便能放人出来。”
杨老首辅的语气里头不带一丝火气,却又拒人千里之外:“朝廷的事情,老夫不好插手,若是清白的,顺天府不会平白无故抓她。”
丁姨娘哭道:“老太爷,朝廷的事情不好插手,那原告那里,您能否说句话,请她撤诉……”
杨老首辅揣着明白装糊涂道:“原告?”
杨咏颇为不满道:“听说原告是清浅从前的丫鬟,一个叫粉黛的,如今打理着清浅的铺子,这丫鬟告盈芳打碎了两块上好的香料。”
杨咏十分不满,这算什么大事!
清浅简直就是不给自己这个舅父面子。
第三百六十五章 这是人命案吗?
清浅在书房外头听着三舅父和丁姨娘的话,心中叹气,杨府第二代真是没有人才。
杨咏还在喋喋不休道:“咱们杨府对清浅这么好,让她和丫鬟打个招呼,放出盈芳,又不是什么大事。”
丁姨娘哭道:“让老太爷为难了,只是这盈芳,实在是和妾身经历过贫贱的,妾身无法眼睁睁瞧着她受罪。”
杨老首辅嗯了一声道:“等清浅来,我问问。”
清浅在门外笑道:“刚到门口,便听到外祖要问话,清浅给外祖请安。”
杨老首辅道:“清浅来了,进来说话。”
丁姨娘吓得止住了哭,在她的潜意识里头,居然有几分怕清浅。
清浅进了书房,给长辈们一一请安。
杨咏别过身子,脸色难看道:“你还知道有我这个舅父吗?”
杨老首辅的脸色沉下来,这个儿子越发没了出息,居然为了一个妾的丫鬟和清浅置气。
清浅的面色如昔,笑问道:“舅父的腿脚可好些,冬日到了,要多活动活动,再有少生气,这样恢复会快些。”
“少生气!”杨咏亲自下场道,“我怎能不生气,听说你的丫鬟将丁姨娘的丫鬟告了?”
清浅微笑道:“我早晨起床听了一句,似乎有这么回事,舅父难道为了这个生气?丁姨娘的出了府的丫鬟?”
值得吗?
杨咏似乎也觉得自己过了些,表情缓和了些道:“大过年的,你让粉黛这丫鬟撤了状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