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奴仆路过,向他施礼,“世子,长公主吩咐,世子回来了就去茶室,太子殿下和萧家小姐也在那里。”
顾勰的笑意敛了起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接着抬腿往茶室走去,那茶壶依旧甩得飞起。
“娘,找我做什么?我还没吃午饭,正饿着呢。”他进门就嚷嚷,往太子爷的旁边一坐,侧眸看向君曦见,又随意将茶壶落在桌案上压住,状若不知般挑眉道,“你也在啊。”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萧月华,她起身朝顾勰施了一礼,而后道,“世子臂下那只茶壶的花色真好看,只是磨损掉了些金边,想来世子很喜欢这个茶壶,平日里常用罢?”
顾勰看她一眼,“你倒是观察得仔细。”又自己心里盘算着:怎么阿笙就没看出来,他这么大方地把自己心爱的茶壶拎给了她。
君漓垂眸喝茶,视线不自觉被那只茶壶吸引,动作滞了滞,落在杯沿处的指尖微微僵硬,他缓缓抬眸看向顾勰,神色冷凝。
这只茶壶的花色他见过,很清楚地记得自己见过。
那是几天前锦笙从顾勰这里拎到天枢阁的,她说是去长公主府的时候,顾勰专程给她沏了一壶柔然特制的茶,让她提回来。
眼前这只茶壶分明和她上次喂到他嘴边那个茶杯的花色一模一样。
如今顾勰彻夜未归,却带回了她放在天枢阁的茶壶。
“你又上哪儿去玩了?我一早就听人说秦淮楼那边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你闹的?刚夸你这段时日乖顺不少,你便又给我惹是生非?”长公主暗里说教他,蹙起眉摇头。
“不是我,我近日确实乖顺了不少,秦淮楼的事情和我无关,是霍家的人闹的。阿笙知道的,我昨晚和她在一起,娘你不信就去问她。”顾勰随口解释道。
长公主沉吟,又蹙眉道,“可我怎么听说,你昨夜去了秦淮楼?”
“去是去了,是和阿笙一起去看朋友的,除此之外没别的。”顾勰喝了口茶,悠哉悠哉道,“皇表兄都要成亲了,也该轮到我选妃了不是?我近日是真心实意要收收心上进上进的。阿笙知道,我昨晚和她说了!”
他一口一个阿笙,阿笙长阿笙短,长公主多看了他几眼,又斟酌着问,“那你昨晚宿在哪儿的?若还是花街柳巷,便给我房中抄书去。”
顾勰洋洋得意,扭着脖子慵懒道,“昨夜我们淋了雨,想着回来也是扰你们休息,便直接宿在阿笙那里了。”说完,他转头睨向君漓。
巧的是,君漓也正看着他,神情淡漠,眸底冷意如刀,落在他身上的视线恍若凌迟。
顾勰却勾唇一笑,“怎么,这么看着我……想让我抄书没得逞?”
君漓收眼,垂眸将情绪收敛,淡声道,“子渊上进了是好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萧月华不动声色地将视线落在了他身上,却没来得及看清他的神情。
“是啊,昨夜我和阿笙谈了一宿,经她点拨,我决定谋个一官半职。”顾勰把玩着茶壶,抬眸对长公主笑意盈盈道,“娘,你觉得如何?”
长公主殿下近日听他提过几次,初次当他是在胡闹,后来他提的次数多了,她也就放在了心上,如今倒是不再惊讶,只略微责怪地说教,“人家锦阁主日夜繁忙,你还拉着她说一宿,若是耽搁了别人的正事儿怎么办?还说谋个一官半职,你这点轻重都不知?改日记得上门谢过别人。”
“诶呀,放心罢娘,我和她向来不分彼此的,昨晚我还帮她绞头发呢。今早上我给她煮了粥,就当是报答她听我絮絮叨叨一晚上了。”顾勰看了眼君漓,勾唇道,“太子哥哥知道的,我和阿笙关系很好,从来不计较这些。”
君漓将茶杯放下,面无表情地起身,瞧不出有什么异样情绪,只朝长公主施了个晚辈礼,道,“曦见忽而想起府中还有奏折没有批阅完,就先告辞了,改日再登门与姑姑探讨茶艺。至于子渊谋官之事,曦见自会在父皇面前帮衬着,还请姑姑放心。”
他说完,转身要走,却被顾勰喝止住,“君曦见,不必你从中掺和!”是掺和还是作梗,大家心知肚明。君曦见若是真在景元帝面前帮衬他,他岂会放心?还不被他整死?
君漓站定,抬眸看向他,眸底的冷硬和锋利彻底溢了出来,宛若冰棱过血,让人不寒而栗,他淡声道,“子渊弟弟,不必同我客气。”
语毕,他不再多言,离开了长公主府。萧月华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抬眸看了眼他离去的背影,收眼垂眸,指尖敲打着座椅,沉吟思索。
青崖驾着马车停在府门,见到君漓出来赶忙行礼,“殿下。”
他瞧见,太子爷此时神情不虞。很不虞。
“殿下……是否回府?”青崖小心谨慎地问道。
却没有得到回应。
君漓坐上马车,所有故作矜持冷硬的神色瞬间瓦解,他迷惘地倚在窗边扶住额,眸底浮起惶惑无措,好半晌没有说话,静默地回想方才顾勰说的一字一句,又想到锦笙对他说的那些话,头有些涨疼,额上青筋盘绕起来,让他生出如麻绳绞作一团般的凌乱与烦躁。
他有自己的盘算,可是如今被顾勰这个不定因素扰乱了些许。他大概猜得到,顾勰是什么心思了,或许顾勰知道锦笙是女儿身,亦或许不在乎她究竟是男是女。
总之,他现在怕了。他觉得自己可能等不及地想要知道锦笙究竟是怎么想的,等不及地想要她完全属于自己。
可如今他亲事已定,走了这一步棋,他要以什么身份去见她,问出这些话?她又凭什么再把真实想法告诉他?
本来,他以为他可以等、可以忍的。
好半晌,他启唇,“……去天枢阁。”
青崖握住缰绳的手微微一僵,迟疑了一下,“殿下,您如今已有婚约在身,还是不要再……和锦阁主来往了……”
“我让你去天枢阁。”君漓的声音已经有狠重之意。
“……是。”青崖只得听令。
***
锦笙下了指令之后,便瞧着好日头和云书说了声,自己出天枢阁散心去了。
想来想去,她竟不知该去找谁玩儿。薛行风和小澈罢,都是东宫的人,她如今不想再招惹东宫,也就理应与他们也保持些距离,而女眷中也没有她要好的,所以说论紧要关头还是亲生的狐朋狗友最可靠。
她寻人给长公主府递了个信儿,约顾勰去曲湖旁边新开的茶楼里喝茶钓鱼,自己便弯儿不带拐地往曲湖去了。
在骑马和坐马车之间,她选择了骑马。在马厩前看着那匹正嚼着上等粮草朝她龇牙的“红巾”,她沉默了良久,吩咐身边的马奴道,“等我回来给它改个名字,马铃上要重新刻,你先吩咐人把槽换成新的,这上面就不必再刻字了。”
傍上太子爷的递烟日常 第84节
那马奴应是,又问道,“阁主出门要骑这匹马吗?奴给你牵出来。”
“不用,牵旁边那匹白色的就好了。”锦笙指着她从柳州来汜阳时骑的那匹踏雪,那是她幼时养到大的良驹,感情颇深,却自从有了红巾之后,鲜少再骑这一匹了。
如今想来,还有点儿对不住,颇有些见色忘义的感觉。
想来踏雪觉得她有些良心,还记得起它,亲昵地蹭着她的手臂,惹得锦笙发笑,想起幼时给它喂草料的趣事,拍了拍它的头,“对不住啊,以后我会多带你出去溜溜儿的。”
她捋了捋踏雪的鬃毛,归置好马鞍辔头一类的东西,翻身上马,朝曲湖奔去。
曲湖离天枢阁很近,就在天枢阁南边儿傍着,她不消片刻的工夫就到了,选了个茶楼高座,雅间四面通风,倚着窗刚好能看见天枢阁,另一扇窗打开又能遥望曲湖美景,甚是惬意。
小二上来时她下意识点了雨前龙井,顿了下又改成了果茶,“一会儿长公主府的顾世子来了,便直接带他上来。”
小二机灵地应是,退出房间。
不知过了多久,她撑着下巴望着窗外,还没有等来顾勰,却先远远地看到了天枢阁北门处停着的马车,那是太子爷的马车。
锦笙盯着那马车怔住,指尖无意识微屈,好半晌才错开眸。
沉吟了片刻,她唤来小二,递给他一块令信和一锭银子,低声吩咐,“麻烦小哥帮我跑一趟,拿着这个令信去对面的天枢阁前门,告诉守卫,让他报备云书,就说阁主今日不回来了。”
第112章 小虐太子一下
那小二听到天枢阁三个字; 还匪夷所思地瞅了她几眼; 他们的茶楼新开在天枢阁对面; 听说过天枢阁的名声; 只是没料到眼前这么个少年竟是阁主。
小二总归是机灵的人; 不敢怠慢; 拿着东西赶忙去了。
锦笙就倚在窗边看着他往天枢阁去; 原本一大早明澈了的心情再次阴郁。
此时的天枢阁,云书本在锦笙的房中替她收拾东西,应锦笙的要求; 房间里的茶具、被褥都要扔了换上新的。她大概明白锦笙的意思,心里替阿笙想的是:这样也好。
正收拾着,却听手下人说几天未见已有婚约的太子爷竟又到访了; 且不像是因为正事来的。不是因为正事; 那还能是像从前一样,若无其事来找阿笙的不成?她心以为是下面的人搞错了; 不禁诧异了一番; 才赶忙出去迎接。
等她推开锦笙房间的门出去的时候; 刚好与走到门口的太子爷相遇; 她看见太子爷的眸中原本黯淡无光; 却在她推开门的一瞬明亮起来; 当看到是她,不是阿笙时,又怔了怔; 神情有些无措。
倒是头一回见太子爷这般……这般惶惑。
云书先回头将房间的门关上; 这才不慌不忙地恭敬施礼,“太子爷……不知造访天枢阁,有何贵干?”
她关门的动作落在君漓眼中,无端地刺眼,君漓启唇,又抿住,欲言又止后便径直向前走,想要进锦笙的房间。
没有丝毫犹豫,云书反应极快地挡在门前,张开双手拦住,恭敬道,“太子殿下,阁主今日不在。”
似是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被拦住,君漓负在背的手下意识蜷曲起来,稍握紧,垂眸冷然睨着她,“怎么,她不在我就进不得?”
察觉太子爷语气中的冷漠狠重之意,云书深埋下头不敢回答,却也没有让开的意思。
两人僵持半晌,君漓的手因为紧握的缘故,腕上已楞起青筋,他忽而放软了语气,轻声问,“是真的不在,还是不愿见我?”
纵然云书心下慨叹,也不作让步,只毕恭毕敬地回答,“愿不愿见太子爷云书不清楚,但今日阁主是真的不在。”
君漓的喉结微动,想来是喉中酸涩难受,他向来持重,情绪从不在人前外露,不管心中如何波澜起伏,神色也不会让人瞧得出端倪,此时却无端生出挫败之色。
他宁愿她现在是躲着不见他,好歹是坐在房中的,那样的话他至少可以见到她。已经有六天没有见到她了。
君漓想要避开云书推门,一探究竟,云书眉头一蹙,平静道,“阁主前几日吩咐过,以后没有她的命令,谁都不能进她房中。请太子爷体谅奴婢,奴婢是依照阁主指令办事的。”
进她的房间向来是太子爷随心所欲的事情,且不说整个天枢阁都是他家的,他只想到,她竟会对他设防限制……
君漓的眸底漾起了淡淡的愠怒和狠戾,他垂眸觑她,挑眉反问,“她的吩咐,对我有效?”
被太子爷这般神情反问,云书难免心中发憷,一时哑言。
其实太子爷和阿笙之间,究竟孰是孰非她也说不清楚,怎么就走到这一步的她也搞不明白。
只是觉得,太子爷从前就未曾许诺过阿笙什么,心里怎么想的也从不对阿笙说,呼来喝去占尽便宜之后又转头答应了别家的亲事,自始至终都没有给阿笙一个承诺。或许太子爷以为阿笙能明白,能信任他,可在阿笙眼里,这就是负了她,因为他什么都不曾说。所以也不怪阿笙要决绝地与他斩断情丝。
默了须臾,云书淡声道,“自然是对太子爷无效的。不过,也再没有别人会像太子爷这般,对阿笙说了什么并不在意,什么感受也并不紧要,只想着达到自己想要的即可。阿笙长这么大,也是头一回遇见能把她治得这么服帖还让她心甘情愿为之神魂颠倒的人。”
最后一句话带着些许讥讽,她神情却自在寻常,只像是陈述了一个事实罢了。
君漓恍惚了一瞬,竟不知该承认,还是该反驳。不是这样的……他明明觉得不是这样,但细想来,她说的也并无不妥。难道在阿笙的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