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泽打小玩泥巴,这片滩涂地搁他眼里反倒是个宝贝。
农村里谁家小孩儿没有上山下河爬树玩泥巴过。
所以柳泽开会的时候这么提了; 大师除了提及要想办法处理气味这件事之外; 也觉得这个构想挺好。
这片滩涂每年露出地面来的时候只有秋冬季节而已; 天气正常凉下来,迅速收拾活动范围内的滩涂的话影响可以变得很小很小——这种事情交给专业的维护团队去做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柳泽还尽力的在现在的设计图上留下了一些当初他和叶鸿书两个人凑一块儿设计这个度假村时候的痕迹。
比如码头的设计; 比如保留了那一块的几个古老腐朽的断桥和渡船点。
还有一些小细节的部分,尽力的留下了跟现在的这个设计不冲突的部分。
李老板和叶老板看过之后,都觉得没有问题。
为此李老板特意奖励了柳泽一根棒棒糖,草莓味的。
叶老板看了看李老板给的奖励,又看了看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保留下来的那些东西,觉得自己不能输给李志诚。
于是他给柳泽买了个比脸还大的七彩波板糖,送给了柳泽。
柳泽把那块巨大的糖放进了小废物里,结果被跑过来取经的碧蓝之海看到了,小人鱼眼巴巴的瞅着,让柳泽不得不去抓了开发机器人,录入了这种糖的做法。
结果这玩意儿竟然还变成了小商铺爆款。
柳泽最近埋头做项目,闲了那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柳泽重新投入项目竟然也没觉得手生,大概是因为他说着要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其实也在使劲儿给小废物画图纸。
他可能就是天生的劳碌命。
柳泽这么想着,然后继续求知若渴的埋头在平时很少向外公布的保密型设计案例。
叶鸿书就不一样了,在柳泽干脆的把柳归的联系方式交给了叶鸿书之后,这个人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沉迷进了虚拟建筑之中。
——海洋的建筑他照着柳泽的意思交给了碧蓝之海,而剩下的每天二十万积分,基本上刚到手就被叶鸿书浪没了。
中间小废物还升到了25级,柳泽根本不为所动,最终还是柳归告诉柳泽的。
柳归找过来的时候,柳泽正在跟拿着结构图,跟主设计的大师商量优化的问题——他在小废物里建了那么多房子,优化了那么多细节和零部件,可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
高科技星球的建筑技术目前能学来的部分柳泽当然是已经学透了的,但大师却并没有接触过。
所以柳泽和这位大师一拍即合,两个人每天互开小灶开得美滋滋的。
大师随意泄漏下来的一些东西都足够柳泽消化上好久了。
所以柳归当时来汇报的时候,柳泽也没细听,只是非常信任的说交给柳归,就撒手不管了。
因为目前来讲没有什么东西比他获取专业知识、有业内大佬辅导这件事更加重要。
这可是难得的能够迅速提升自我的机会。
谁不抓住谁就是傻子。而能够成就大师这个称呼的,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柳泽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想法和优化方案是他见所未见的,大师本身也要不停的学习,一个月下来,两个人都过得非常充实愉快。
大师怎么说都是记住柳泽这么个名字了,在设计最终敲定的时候,还对柳泽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去他现在的建筑院工作。
当然,柳泽选择了拒绝,人家也没在意,只是高高兴兴的交换了号码,夸了柳泽好一阵。
不过即便付出了如此的努力,苏市项目的设计里,柳泽依旧没有署名权。
但在设计做好了之后,他揣着策划案和设计案跟着李志诚去跑各种投资会议这一路上,收获却不可同日而语。
就跟一个连枪都端不稳的人上了战场之后侥幸没死,那么两三天后他肯定不止会端枪,十之八九连手雷什么的都摸得透透的了。
柳泽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机会都已经摆在他面前了,他当然不可能会轻易松手。
刚刚赶到杭城参加了两个投资招商会的柳泽和李志诚随便挑了个靠近机场的路边摊坐下,点了两碗猫耳朵。
吃完这些垫垫肚子,他们还得赶飞机回魔都去,明天一早魔都还有个小型的投资会。
临近年关了,一月的天冷得怕人,两个人钻进路边的小摊门面里,搓着手。
“哎,柳泽我跟你讲,我以前从来没自己这么出来到处跑着拉投资过。”李志诚往手心里哈气,搓搓搓,语气酸溜溜的,“我以前都是跟着我家的人坐在台子下边装逼的。”
柳泽问店家要了两杯热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你知道我以前坐在下边的时候,总是怎么想上边那些拉投资的人吗?”李志诚叭叭叭,“就这破烂玩意儿也想骗投资?回去做您的梦去吧。”
柳泽小心的喝了口热水,被烫得吐了吐舌头。
李志诚口才挺好,但架不住他对设计一窍不通,投资招商会上只能上一个人的时候,李志诚在台子上带着蓝牙耳机背稿子,柳泽在后边紧张兮兮的等着提问环节,实时帮着李志诚解答下边的问题。
能上俩人的那种规模不怎么大规矩也不严格的招商会,李志诚就会干脆的把柳泽提溜上台子,让他来说关于设计和一部分运营方面的蓝图。
柳泽最近这段时间的口才突飞猛进,也导致了他总是在演讲台上一口气说太多,一下台子就恨不得当个哑巴。
但李志诚是绝对不会当哑巴的。
他台子上台子下除了柳泽讲话和提问环节的时候嘴就没带停过。
“到现在就拉了两个小额投资,我自己的前期投入都没收回来。”李志诚感觉自己宛如一条咸鱼,“我觉得那些坐在台子下边的人也跟我以前一样的想法,心里多半在嘲笑我吧。”
柳泽摇了摇头:“你讲得很好。”
李志诚一秒恢复了元气,“诶嘿”笑了一声。
“明天那个投资会结束之后,我们就暂时先不赶场子了。”李志诚说道,“我觉得我还是考虑一下走后门吧,这样跑来跑去飞来飞去好累,我去找熟悉的叔叔阿姨们私底下见面去。”
柳泽点了点头,没有意见,也不想发表意见。
他觉得他这辈子的机智都快在这个月里被榨干了,那些投资商的提问针对性强得可怕,还会故意为难甚至有意羞辱——尤其是李志诚这种少爷,朋友不少得罪过的人也挺多,李志诚这半个月没少遇到相处得不怎么好的熟人,好几次都被气得险些直接跳下台子一拳糊上去。
不过好在李志诚在工作这方面还是非常理智的,大庭广众之下的暴力事件并没有发生,李老板只说回头跟他们秋后算账一个都跑不了。
李志诚能这么说,被他带累的柳泽就没法子了,往他这边来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嘴皮子没那么利索的柳泽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全靠急中生智。
值得庆幸的是他急中生出来的智还挺牛逼的,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的也经常说得人哑口无言。
柳泽一度认为这应该感谢柳归和柳嘉那段时间天天在他窗户外边吵一些非常有技术水平的架,他潜意识里大概是有样学样了。
但是也太累了。
连今年的元旦都是在宾馆里度过的,毫无人性的资本家们在一月一号都特么能开投资会,简直就不是人。
就李志诚的说法,只有春节能让他们消停一会儿。
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了。
柳泽舀了一勺猫耳朵,长出了口气。
第二天的投资会在魔都,叶鸿书正巧有空,悄咪咪的就摸过去了。
他跟柳泽快两个月没有见面,只能偶尔发发消息。
充实的生活很好,但叶鸿书很想念柳泽——李志诚偶尔发在群里的抱怨里看得出来,他们这一次出去可是受足了气。
叶鸿书问李志诚要了名单,全都给记上的小本本。
但回头给人家教训是一回事,受了委屈的师兄同样不能忽视。
叶鸿书坐在人群里,看着站在演讲台上从容不迫的柳泽,灯光打在他身上,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瑟缩和无措。
他站在那里,穿着一身笔挺的正装,背脊挺得笔直,从容镇定的侃侃而谈,面对恶意的提问不卑不亢,甚至偶尔能够说出几句令全场露出微笑的妙语来。
台子上的那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自信两个字,那张总是显得非常温驯软和好欺负的脸上隐隐露出了几丝锋芒。
叶鸿书感觉自己的心跳似乎有一瞬间的停顿,紧随而来的是剧烈的颤动和兴奋。
他看着台子上的柳泽,指尖微微抽动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裤裆,沉默了两秒,默默搭起了二郎腿。
作者有话要说: 叶鸿书:♂
柳泽:?举报了。
第八十九章
柳泽觉得自己的状态好极了。
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因为开完这个会就可以暂时解放所以状态奇佳; 还是自己真的被锻炼出来了。
最好是后者吧; 柳泽有些跑神的想着; 然后又被下边的提问拉回了神。
他们这一个月跑了这么多场投资会议,也就谈成了两笔投资; 还都不是大额。
就像李志诚所说的那样,他自己砸进去的前期投资都没能收回来,如果真拉不着投资的话; 这项目虽然可以转交给李志诚家里的公司,不会砸手里,但对于李志诚来讲; 就是失败了。
毕竟这是他头一次独立来跑项目来着。
柳泽自己在拉投资这方面也是个生手,但作为他本人来讲; 他到现在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
柳泽面带微笑; 轻车熟路的回答了投资商提出来的问题; 下意识的扫了一圈坐在台下的投资商,试图从他们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然后他就看到了混在人群中的叶鸿书。
叶鸿书压根没有移开过视线; 两人目光相对; 都是一顿。
叶鸿书冲柳泽笑了笑,明亮的灯光下看起来面色红润。
柳泽也抿着唇笑了笑; 讲实话; 被熟悉的小师弟看到自己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害羞。
毕竟他之前在叶鸿书面前; 他基本就没有处在这样的位置上过。
毕竟拉投资这回事儿吧,站在这个台子上接受这么多投资商的捶打质问,偶尔从心理和实际上来讲; 就感觉自己跟台子下边的那些人就不处在同一个阶层上了。
姿态总是比较低的。
不过叶鸿书脸色不错,看来最近状态挺好。
柳泽收回了落在叶鸿书身上的视线,同时也不再有投资商提出问题。
他下了台子,跑去后边找李志诚。
叶鸿书也站起了身,去了后边的小宴会厅。
柳泽跟李志诚两个人在后边坐着,一人端了杯饮料。
叶鸿书找到他俩的时候,李志诚正瘫在凳子上当咸鱼,咸鱼一张嘴还叭叭叭的:“我不管了今天再继续拉不到投资我也不折腾了,我这么俊俏帅气有后门可走的男子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这种委屈!”
柳泽刚刚在前边讲了太多话,这会儿就安安静静的喝着饮料,也不吱声。
李志诚瞅着天花板嘀嘀咕咕,然后天花板上突然伸过来一个人脸,吓得他一个哆嗦,“卧槽”一声,一弹就坐了起来。
看清那个人的脸之后,李志诚骂他:“叶鸿书你什么毛病!”
叶鸿书看了看李志诚那张仿佛饱经风霜的脸,非常难得的没有回嘴,也要了杯饮料,拉了条凳子过来,问道:“现在什么情况?”
“没情况。”李志诚又瘫了回去,唉声叹气,“我觉得不科学啊,以前搁我这儿,要是有地有设计图地方还贼好的项目放我眼前,我肯定会拿着钞票上赶着投资了,这群人一个个的都怎么回事啊?”
叶鸿书实事求是:“又不是谁都跟你家一样受得了损失。”
“哦。”李志诚点了点头,“说得对,都怪这些人太穷了。”
“没,是你跟师兄年纪太小了。”叶鸿书说道,“所以赔本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突然被提到的柳泽愣了愣,听叶鸿书这么说,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么说来也是。
别看外边总有人说什么牛逼哄哄的年轻企业家什么的,可仔细一看,那些被扣上年轻帽子的,绝大部分都是三十五岁往上的年纪。
单独就成就而言,三十五能够被称之为企业家,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
而他和李志诚的年纪……
呃,连三十大关都没迈过,不被信任实属正常。
毕竟这一行并不是那些年轻活力的行业,某种程度上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