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暴风骤雨的前奏被打破,然后是惊涛拍浪。

    这一天,周复礼,司马鹿鸣,还有赵玄樱出奇的聚在了一起。

    三个人品着茶,坐看风云。

    赵玄樱看向司马鹿鸣,派人去打探消息了吗?结果如何我们终归要听一听才放心。

    司马鹿鸣一笑,不用派人去打听,自然有人会将结果第一时间告知我们。

    赵玄樱一愣,左右看了看,果然没有看到司马煜的存在。

    要派人去打探大齐金殿的消息也不容易,现在倒不用操这份心了。

    今天箫争为了万无一失,在龙椅旁边立了帷帐,将他的师哥安排在身边,随时给他出谋划策。

    二帝斗群臣,一出好戏在即。

    哪怕是周复礼或者赵玄樱恐怕也很难想到,司马煜现在都混到大齐的金殿上去了,就坐在大齐皇帝的龙椅旁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1 23:51:21~2020…07…02 16:39: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太苦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箫怼怼上线

    今日的大齐朝廷有些奇怪。

    每个人都不由得向上面的帷帐看上一眼; 这是在干什么?

    不过箫争以前的毫无存在感让他们立马又无视了; 一个小皇帝能干出什么?哪怕加上他原来的那些支持者; 以及最近和小皇帝走得特别近的寒门官员; 对他们来说也完全无足轻重。

    倒是堂上的个别寒门官员,官虽然不大; 但手不由自主的激动得有些颤抖。

    青史留名; 光宗耀祖,封侯拜相,今天就将是他们的起点。

    不过他们再激动; 平时那些功勋贵族也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他们看上去已经是大齐的官了,但又有谁知道; 在这些功勋贵族眼中,他们卑微得如同尘埃; 平日里他们哪一个不是召之则来; 挥之则去; 对功勋贵族而言,他们的存在无足轻重。

    这也是周复礼笃定这些寒门官员最好拉拢,最可能帮助小皇帝实施均地制的原因。

    一是他们本是来自寒门,最能理解百姓的幸苦; 无论丰收还是灾难,百姓都过着最辛苦的日子,因为所有农田庄稼都是贵族的,百姓种地种得再好; 生活也没有任何改变。

    二就是,均地制的实施是一个翻天覆地重新洗牌的机会,他们只有抓住这个机会,才能摆脱他们如今卑微得甚至不被这些功勋看上一眼的处境。

    虽然还没有达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程度,但对寒门官员来说,内心激动得如同翻江倒海肯定是有的。

    朝廷上,一如既往的进行着今日的朝政,无外乎就是各派系互相打压,争权夺利,越演越烈。

    箫争也不管这些人,偷偷给司马煜使眼色,师哥师哥,你怎么脸色都没有变一下,也太淡定了,你看我的手心,冷汗都冒出来了。

    司马煜眼睛一斜,能不淡定吗?这种冷板凳他坐了好几年,他都习以为常了,而且他们大晋的那些老官儿,酸起人来可比大齐的人有深度多了,能将人酸得面红耳赤还找不到理反驳,现在的情况在他看来,小菜一碟。

    箫争心道,他有些相信司马煜是大晋的皇帝了,要是普通人站在这龙椅旁,估计早激动得满地打滚了。

    也只有经常处于这个位置的人才会如此淡定。

    不过太后不是说他们大晋的小皇帝笨得跟啥似的,小圣人教啥啥不会,但他看司马煜顶聪明的啊。

    有些摸不着头脑。

    现场有些古怪,下面的大臣争他们的,箫争和司马煜聊他们自己的,好像就是各不相干的两块区域。



    第53章

    大臣们争得唾沫直飞,声音越来越大。

    司马煜他们为了让对方听清楚,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而原本只是以为小皇帝拿个帷幔来挡挡风的群臣们,也发现了帷幔里面居然有人。

    堂上突然鸦雀无声,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什么人都能上这堂上来?关键还是站在比他们还高的位置,就在龙椅旁边。

    这是十分犯禁忌的,他们一辈子也没靠龙椅那么近过,现在,一个不知道什么人居然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做到了。

    师哥,你看这些人真傻,争得跟市井大妈吵架一样,他们这么能,怎么不把手叉腰上,那样更像骂街的泼妇。

    突然其他的安静,愣是让箫争没有收住话。

    泼泼妇?

    百官都以为听错了,箫争是在说他们吗?居然居然将他们比作市井泼妇。

    脸瞬间就黑了。

    有一官员立马就气势汹汹地站了出来,陛下,我等皆是大齐的官员,岂能用这等污言秽语羞辱我等?

    陛下虽然年幼,但也应知礼仪法度

    箫争来的时候,原本以为他最近涨本事了,啥事儿都别想难住他。

    结果,或许被欺负久了是有惯性的,条件反射的就有点怂。

    不过他记得清楚得很,只要有难处找师哥,眼睛一个劲往司马煜身上瞟,现在咋个整?

    司马煜:

    刚才还鼻孔朝天牛逼哄哄,结果居然秒怂。

    司马煜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意思跟着他念。

    然后箫争听到司马煜传递过来的声音,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他现在也没有自己的办法啊,干脆眼睛一闭,张开了小嘴。

    朕朕就羞辱你们了,还还自称大齐的官员,就你们?你们也配?

    妈呀妈呀,箫争觉得他现在肯定是疯了。

    小脸通红,有点胆怯,但内心特么激动得如同万马奔腾是怎么回事?

    哎呀,哎呀,难道自己自己本质就是这样,特特喜欢这样?

    现场一时间没有半点反应,哪怕有只苍蝇飞过来,估计都能听到煽动翅膀的人。

    一群连市井泼妇都不如的大齐官员?你们也好意思?泼妇至少不会给自己立牌坊。

    刚才是你在教朕礼仪法度?你也配?要不要朕让人端一盆水照照你现在的样子,尖嘴猴腮,蓬头垢面,走出去也不怕丢了我大齐的脸,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被选拔进殿上的,提拔你的人眼睛是瞎了吗?

    箫争这年龄,声音其实是有些尖锐的,属于孩童那种特殊的高音,加上他现在有些激动,声音就更加的刺耳了。

    当然,更刺心,就如同直接跳起来往别人脸上抽巴掌,一抽一大片那种。

    箫争声音有些颤,太特么刺激了,然后身板都挺直了,鼻孔又开始朝天,原来他还可以这样,他才不要当以前那个小怂包,他要当箫怼怼

    怼怼死他们。

    司马煜看了一眼箫怼怼,颇有几分他当初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气势了,怼到六亲不认的时候,保证没有人敢动不动就来找麻烦了,这可是他的亲生经历,也是在弱小的时候的一种自我保护。

    至于以后肯定会被人凉在一边不管不顾,但总比每天都有人骑到头上来欺负好。

    箫争那个激动,他觉得他现在太能了。

    安静过后就是哗然,以及不知为何的面红耳赤。

    以前一向不被他们放在心上的儿皇帝,如今居然当着众人的面,如此的折辱他们。

    折辱,□□裸的折辱。

    陛下,先皇仙去之后,便是由我等为陛下守卫这江山社稷,如今陛下还没长大,怎么就学会了如此不好的习惯。

    先皇待我等也不会如此。

    整个朝廷都乱哄哄了起来。

    箫争激动的又看向司马煜,现在又咋个整?他们好像特别激动啊。

    司马煜鼻子哼了一声,给他说礼仪法度?他们以为他们是周复礼啊?

    而且周复礼拿这些东西来训斥他,他都能跳几米高起来反驳。

    就凭他们能有周复礼懂的条条款款多?

    啧啧,他被周复礼每天训斥,训斥了三年,以为是白混的?

    他现在已经被训出来了,这些套路对他有鸟用。

    司马煜做了一个安心的动作,都是小场面啦,比起周复礼引经据典从来不重复的训斥,差远了。

    箫争坐直了身体,小脸脸还往前面伸,好像在迎接唾骂一般。

    看得一群大臣懵到不行,今天的箫争好奇怪?

    特么的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他们这么冷嘲热讽,小皇帝还将脸伸出来面对他们。

    他们泄气了,箫争又开始了,消停了?朕难道有说错吗?刚才你们的声音大得市井泼妇也比不过你们啊,吵得朕的耳朵嗡嗡的。

    再说什么礼义廉耻,朕就算再小也知道什么是天地君亲师,尊卑有序,你们刚才对着朕又吼又叫,这就是你们的礼仪?天地君亲师,君还在亲和师前,你们对朕尚且如此,你们在家对你们的亲人和师长的态度,岂不是让人不敢想象?

    难怪天下名士皆出自大魏和大晋,你们听说过大齐有什么名士吗?你们还好意思给朕哔哔什么礼仪法度,听听别人是怎么说我们大齐的,说我们和大辽的蛮子差不多,你们给朕哔哔不知礼仪,你们怎么没脸去反驳那些骂我大齐没有礼数的天下人啊。

    箫争看了一眼司马煜,怎么感觉在踩踏他大齐啊?

    都说打人不打脸,这是在往大齐的每个人脸上挥巴掌。

    大齐也好文,但和大魏和大晋不同,他们在文学上没什么成就,有些鹦鹉学舌的意味在里面,所以经常有人羞辱大齐的时候,就骂他们和大辽人一样是蛮子,装什么秀才。

    只要这么骂,保证大齐人面红耳赤羞耻得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但他们没办法反驳啊,他们也是文教立国,但他们大齐的名士寥寥无几,不像大魏和大晋,名士遍地走,数量多如狗,特别是大魏,风流名士一抓一大把,大晋要少一些,但大晋有周复礼啊,一个抵一国,没见大魏眼馋周复礼馋得眼睛都绿了。

    箫争转过头来询问司马煜是不是故意踩他大齐?这么骂他也脸疼。

    司马煜借机说了一句。

    箫争:

    妈呀,他脸一点都不疼了,因为接下来,下面这些人才叫脸疼,这是要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啊,老脸都给他们削薄三成,但特么的他怎么这么高兴,让你们以前不将他当回事。

    箫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搓了搓小手,然后对侯在一旁的公公道,抬抬一面铜镜上来。

    等铜镜抬了上来,就放在大齐官员的最前面。

    名士风流,文才天下惊绝,朕也不期待你们去和大魏或者大晋的名士比文才了,因为你们比不过,去了也是给大齐丢脸。

    啪啪啪,毫不留情的往这些人脸上扇巴掌。

    文的比不过,好歹你们装装样子也行,来来来,都到镜子前面照一照,名士的风度,姿容,仪表你们占了哪一点?

    这些人刚才为了争权夺利,吵得不可开交,有些人甚至还拉扯上了,现在衣衫不整的人都有,面色扭曲的也有。

    天下人说一句大齐人和大辽蛮子差不多,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几分道理,至少比起大魏和大晋朝堂注重仪容的风气要差了不少,要知道司马煜都因为仪表不够端正,被挤兑得半途离开去整理仪容好多次,更别说因为殿上失仪被拉出去抽棍子的大臣多了去了,这在大齐听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

    尽给朕丢人,还好意思哔哔朕不知礼仪法度,你们看你们自己,你们这样的跑去大魏和大晋,估计会被当成乞丐,知不知道,乞丐。

    箫争那个激动,赶紧用手擦擦飞出来的唾沫子。

    司马煜心道,以前大晋的老官儿老是哔哔他礼仪风度,他以前还有点烦,现在才知道真顶用,看看这些大齐的官员,不就是那些老官儿口中的典型反面教材。

    他们大晋的老官儿,每次上朝,官服整理得那个干净,简直一尘不染。

    特别是周复礼要上的大朝会,大晋的那些官员啊,听说都提前几天将官服准备妥当了,一个衣服皱儿那是都不能有的。

    至于名士的风度,仪容,仪表,他们大晋天天谈论周复礼,一天不谈论几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晋人,这些东西司马煜听得耳朵都起茧了,随口拈来,糊弄糊弄这些大齐人小事一桩。

    大齐的官员真的有些懵。

    一是箫争一反常态,将他们说得简直一无是处,说得他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感觉随时随地真在给大齐丢人一样。

    二是抬上来的那面铜镜,将他们现在的样子照得清清楚楚。

    也难怪他们大齐的名士稀少得可怜,看看里面的自己,说这是风度,仪容,仪表,华丽文采的风流名士,他们自己都不敢承认。

    箫争还在那里哔哔,尽给朕丢人,还好意思自称是大齐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